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7年第7期

“新聞反轉”:媒體的自淨功能與新聞真實性的確証

向淑君 周艷敏
2017年08月22日08:40 |
小字號

來源:《新聞愛好者》

【摘要】“新聞反轉”是近幾年常見的新聞現象,學界和業界對此大多持否定和批判的態度。“新聞反轉”是新媒體“先傳播,后過濾”傳播模式的必然產物,是虛假新聞和新聞失實在新媒體環境下的糾偏過程。“新聞反轉”可以說是媒體自淨功能的發揮,有助於新聞真實性的達成。我們比以往具有更多的接近事實真相的可能性。

【關鍵詞】新聞反轉﹔媒體的自淨功能﹔新聞真實

一個世紀以前,沃爾特·李普曼曾經這樣描述報紙新聞編輯部的工作:“到達報紙編輯部的當日新聞是事實、宣傳、謠言、懷疑、線索、希望和恐懼的混合體,其雜亂無章令人難以置信。”[1]混亂的信息需要專業新聞工作者的“把關”,通過嚴格的篩選、深入的查証和巧妙的編排使新聞事實條分縷析地呈現在受眾面前。但隨著新媒體時代的來臨,我們每個人都成為自己的“報紙編輯部”,直接面對洶涌的信息洪流。傳統新聞生產“先過濾,后傳播”的生產模式讓位於新媒體“先傳播,后過濾”的新聞傳播模式。於是,“新聞反轉”便成為近幾年來常見的媒體現象。對於該現象,學界和業界持否定的態度居多,認為其損害了媒體的公信力,消耗了受眾對社會公共議題的關注和熱情,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2]屬於一種“新聞失范”現象,甚至把反轉劇中的網絡群體定義為“群氓”。本文並不完全認同這種說法,贊同個別觀點所認為的“‘新聞反轉’並非都是‘狼來了’”,新聞反轉的過程說明了新聞真實得之不易,是對新聞事實不斷探尋、追問,接近“真相”的過程。“專業記者和理性網民對真相的探求,形成了一套應對‘謠言’‘謊言’的糾錯機制,在這個‘觀點的公開市場’上,它給了公眾更多接近‘真相’的機會”。[3]本文從具體的“新聞反轉”現象入手,引入“新聞的自淨功能”這個概念,來具體論述“新聞反轉”的過程就是新聞真實性實現過程的機制。

一、“新聞反轉”的幾種情況

“新聞反轉”作為一種媒介現象,有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構成新聞的事實發生“反轉”,二是圍繞該新聞的輿論發生“反轉”。“輿論反轉”是新聞事實發生變化的結果。有學者把“新聞反轉”定義為“新聞事件從最開始的事實爆料到后來的真相揭露,內容上呈現出巨大的反差……最后的真相較之最初來了個180度大逆轉”。[4]“新聞反轉劇就是那些緊跟社會熱點、標注新聞熱詞繼而引發廣泛關注,但隨后被証實與事實主體或全貌不符,甚至與事實截然相反的新聞現象”。[5]從這些定義中我們可以發現,“新聞反轉”的核心問題其實是新聞的真實性問題。一般而言,“新聞反轉”主要表現為這樣幾種情況:

一是虛假新聞容易出現“新聞反轉”。比如2016年春節返鄉記中的“上海女跟男友回江西農村過年被一頓飯菜嚇跑”“東北記者返鄉見聞:禮崩樂壞,村婦‘組團約炮’”。前者是一個網絡熱帖,后來被《華西都市報》官微轉載﹔后者是《財經》記者發表在《財經》雜志微信公眾號上的文章,后被各大網站和社交媒體轉載。兩篇網文的作者盡管身份不同,但是話題均指向社會轉型期的中國,城鄉之間的巨大反差以及鄉村從傳統到現代的蛻變過程中社會秩序的混亂等現實熱點問題,所以引發了網絡輿論的巨大關注。但是,這些所謂的事實(圖片、文字)都是無中生有、杜撰編造的虛假新聞。

二是部分性新聞失實的新聞容易反轉。部分性新聞失實一般是由於新聞要素的部分缺失或有意隱瞞,或者事實描述的不准確。比如“中國游客泰國吃自助餐瘋狂鏟蝦事件”、2015年5月黑龍江的“慶安槍擊案”。圖片和視頻都是截取的片斷和瞬間,而且前者事發於一兩年前。由於新聞要素不完整,對事件的前因后果和完整過程缺乏清晰的交代,公眾對事件的全過程缺乏了解,往往僅憑自己眼見的瞬間和局部“想象”事件發生的經過,但了解的內容是“假象”而非事實。在經過深入調查的后續報道跟進以后,這樣的所謂“新聞”理所當然地會出現“反轉”。

三是事實本身的復雜性或處於發展的過程之中,媒體急於定性或表態帶來“新聞反轉”。如2015年底“淮南女大學生扶老人”事件,新聞來自作為當事人的淮南女大學生袁某的微博,稱扶了摔倒老太太被賴上要全權負責,因此發微博“尋找目擊証人”。在跟進的媒體報道中,“女大學生稱扶老人被訛”和“女大學生扶老人被訛”分別成為不同媒體的新聞標題。在關鍵証據缺失的情況下,由於2006年“彭宇案”(南京小伙子彭宇扶了一個摔倒的老太太被訛反被判賠償)的錯誤導向,網絡輿論更傾向於同情女大學生,正如2013年出現的大媽訛外籍小伙的新聞反轉。這一過程中不論是傳播者還是接受者的主觀偏見與刻板印象都使得“新聞反轉”過程變得更為復雜。

從以上幾種“新聞反轉”情況中我們可以發現,“新聞反轉”從根本上來說是一個新聞真實性的問題,它並非新生事物,而是虛假新聞和新聞失實在新媒體環境下的糾偏過程的體現。傳統新聞由於機構的壟斷性、渠道的稀缺性和專業人士的把關傾向於“結果式的報道”,虛假新聞和失實新聞的糾偏主要囿於傳媒組織的范圍之內,是一種“結果性糾偏”,媒體往往隻呈現最后修正后的事實和結論。而且大量的虛假新聞和失實新聞由於傳受雙方的信息不對稱而未能揭露出來。從傳統媒體到新媒體,新聞傳播速度更快,內容更豐富,傳受雙方的互動更頻繁,“過程性的報道觀念已經成為新聞報道的主導性觀念”。[6]因此,虛假新聞和失實新聞及其糾錯的過程出現的頻率更高,展現得更為充分,引發的社會輿論更強烈,影響的社會效果更深刻。在這樣的環境下,“新聞反轉”作為一種新聞的糾錯機制或者新聞的自淨功能的發揮,體現了新聞真實實現過程的復雜性。

二、“新聞反轉”與媒體自淨功能的實現

“新聞自淨(糾錯)功能”指新聞媒體具有自己發現新聞報道中的錯誤並修正錯誤的機制,從而保証新聞媒介所呈現的真實和現實真實盡可能相符合。在傳統媒體時期,報紙的“新聞的更正與答辯”就是一種微觀層面的媒體內部的自淨(糾錯)機制。從宏觀層面來說,它包括各社會力量以及不同傳播者、不同媒體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對媒體錯誤的糾錯和修正。它有兩個理論源頭:

一是從彌爾頓的出版自由思想出發所形成的現代“觀點的公開市場”和“真理的自我修正過程”理論。該理論認為,如果人們能夠利用報刊充分地、自由地表達各自的意見,通過各種觀點、意見和思想的公開辯論及自由競爭,真實的、正確的、積極的思想觀念必然被大多數人所接受,虛假的、錯誤的思想就會被大多數人所拋棄,真理通過這種自我修正過程而被人們獲得和保存。在這一過程中,正確的認識和真理的獲得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斷試錯,以錯誤換取真理。二是馬克思報刊“有機運動”的思想。馬克思指出:“隻要報刊有機地運動著,全部事實就會被完整地揭示出來”,[7]不同性質、不同類型的各類媒體的聲音和視角以及報刊持續的追蹤報道在一定程度上能幫助我們把握比較復雜事實的完整面貌。它說明了新聞真實呈現的過程性和整體性。“由於一件事實總是由片斷、部分事實構成的系統或整體……考慮到人們對事物認識的過程性、媒介容量的有限性以及新聞報道的及時性要求等,那麼,對一些新聞事實整體的完整再現,就必然要通過連續再現不同片斷、部分的方式來實現,或通過連續再現不同事實側面來實現”。[8]前者對人們在思想觀點上的錯誤(輿論反轉)持一種包容的態度,而且認為它是獲得真理的必要條件﹔后者從媒體層面揭示獲得新聞真實的過程性和復雜性,這一過程需要不同媒體之間的相互補充和糾偏。在這兩種觀點基礎上認識新聞真實,可以發現新聞真實包括由新聞事實引發的社會輿論都具有過程性的、連續性的特點,過程中的曲折和錯誤是在所難免的,而“反轉”亦是一種正常現象。囿於當時的傳播現實,馬克思把對新聞真實的揭示過程主要局限於傳媒組織內部,需要不同媒體、不同記者的共同努力才能達到。但是在媒介容量無限巨大,所有人都可以參與傳播的新媒體環境中,新聞的即時性、事實本身的復雜性、人們對事物認識的過程性和主觀性都得到了更為充分的展示。在這一過程中,屢屢出現“新聞反轉”反而是一種正常現象,它是新聞報道成為真正的“新聞”並最終在整體上反映事實的最佳路徑。每一次反轉,都是質疑、爭論、確証,再質疑、再爭論、再確証的過程。新聞事實不斷“去偽存真”的過程反映了人們通過新聞手段認識世界和反映世界的復雜性及曲折性。是否定之否定哲學規律的體現,表明了新聞真實和真相並不是簡單明了、隨到隨取的,而是一個螺旋式的上升過程。

新媒體“先傳播,后過濾”的模式,核實工作在新聞發布以后再進行,這種新聞真實觀被稱為“真實與准確的純粹市場觀”。[9]它指出了這種觀念的兩個問題:一是真相的最終顯現是一個比較長的過程,需要對新聞話題進行深入的調查,但是新聞對新奇和速度的追求使媒體和公眾對大多數新聞的注意力非常短暫﹔二是在新聞自淨的過程中,不實信息會擴散開來,產生不良的社會影響。這也正是新聞自淨機制存在的問題。新聞的自淨功能實現需要有兩個基本前提——一是客體條件:在言論自由權利充分保障的情況下有足夠豐富的渠道和足夠多元的媒介﹔二是主體條件:富有理性的公眾自然而然地傾向於追問事實的真相和尋求真理﹔而富有專業精神的媒體也秉承客觀、公正的新聞真實理念對新聞話題進行持之以恆的關注和調查。

鑒於言論出版自由已經成為一種法定權利,新媒體也提供了普通公眾能夠參與新聞傳播的多種媒體平台,本文主要討論后者的情況。

三、媒介和公眾在“新聞真實性確証”中的角色

(一)“新聞反轉”事件中的公眾

在“新聞反轉”事件中,雖然不乏非理性的聲音,但從積極方面來看,公眾打破沉默,表現出對公共生活積極回應和參與的姿態。“新聞反轉”的話題往往都具有鮮明的現實指向性,反映了當前的社會問題。從“新聞反轉”到“輿論反轉”,事實的真相漸漸浮出水面,社會目標與價值觀也得到呈現和闡明,社會各群體的意見和態度得以傳遞。網絡空間成為真正的“交換評論和批評的論壇”“尋找真相的過程成為一場對話”。[10]這種對話不僅在媒體和公眾之間,而且在公眾與公眾之間來進行。這要求公眾有更多的理性與寬容,努力克服自己的先入為主、主觀情緒和個人偏見,學習一些新聞職業的基本技能,對信源的權威性、事實的真假,以及是片斷還是全面、是事實還是謊言、是斷言還是描述、是蠱惑還是客觀理性的分析有基本的判斷。對於眼見的或被傳播的事實和觀點要具有懷疑和批判精神,面對奔涌到眼前的新聞信息,原來僅僅為專業工作者掌握的職業知識,至少部分地要轉變為全民知識。[11]

(二)“新聞反轉”事件中的專業媒體

在“新聞反轉”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依然有負責任的媒體對新聞事件撥雲見日起了關鍵性的作用,“泰國鏟蝦事件”中,經北京青年報的記者多方調查,還原了其真相﹔“江西農村上海女”事件由於澎湃、界面新聞、國家網信辦的調查最終真相被揭示。優秀媒體正是在對這些熱點事件的調查中以嚴謹、認真、求實、專業的態度和表現確立了自己的社會公信力和主流媒體的地位。如果沒有專業媒體和專業記者對新聞事實的還原和釋疑,事件最終可能在真假莫辨的眾聲喧嘩中不了了之。網友的爆料、信息的轉發、質疑、求証和補充、修正,輿論領袖的發聲,專業媒體調查的“多重合力作用”形成了“新聞反轉”。

信息愈是蕪雜、超載,我們愈需要依靠提供可靠內容及質量的未來媒體。在這一過程中,新聞工作者的觀念需要轉換。它需要“首先從錯誤信息、誤導性信息或自吹自擂的信息中剝離出有用的信息,接著觀察社群的反應,然后再完成去偽存真的過程。”[12]專業媒體從對事實的發現者、議題的設置者、獨家新聞的採集者成為事件是否真實和可信的“鑒定者”、分析新聞意義的“釋義者”“揭露黑幕的調查者”、為公眾梳理和提供有用信息的“聰明的聚合者”、組織公共討論的“論壇組織者”以及成為那些願意從事公民新聞報道的人們學習的“新聞榜樣”。[13]這些角色反映了當今社會新型新聞消費活動對新聞的基本需求,而這些需求,普通的公眾、社交媒體難以滿足。

新聞真實“是一個復雜的、甚至有時相互矛盾的現象,但是如果把它看成是一個持續的過程的話,新聞能夠做到真實”。[14]在當前的新媒體環境下,“新聞反轉”現象就是這一過程的形象體現。如果持一種動態、持續的新聞真實過程觀,把尋找真相的過程理解為“一場對話”,對屢屢出現的“新聞反轉”也應該理解為一種“新常態”,並持更積極樂觀的態度。在這一認識過程中,需要媒介和網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運動的過程中隨著事實本身的發展變化去不斷接近事實的本來面目。

[本文為廊坊師范學院博士基金項目(LSWB201505)和國家社科基金項目(5BXW021)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Bill Kovach、Tom Rosenstie.真相:信息超載時代如何知道該相信什麼[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1.

[2]劉峰.新聞反轉劇背后的媒介課題[J].新聞與寫作,2014(5).

[3]陳瑤.“新聞反轉”並非都是“狼來了”[J].中國報業,2016(6).

[4]王超群.輿論反轉事件中的污名化反轉現象與網民群體身份認同危機[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2015(6).

[5]劉峰.新聞反轉劇背后的媒介課題[J].新聞與寫作,2014(5).

[6]楊保軍.新聞真實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110.

[7]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11.

[8]楊保軍.新聞真實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109.

[9]Bill Kovach,Tom Rosenstie.真相:信息超載時代如何知道該相信什麼[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46.

[10]Bill Kovach,Tom Rosenstie.新聞的十大基本原則[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53.

[11]Bill Kovach,Tom Rosenstie.真相:信息超載時代如何知道該相信什麼[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3.

[12]Bill Kovach,Tom Rosenstie.新聞的十大基本原則[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53.

[13]Bill Kovach,Tom Rosenstie.真相:信息超載時代如何知道該相信什麼[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180.

[14]Bill Kovach,Tom Rosenstie.新聞的十大基本原則[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53.

(向淑君為廊坊師范學院文學院教授﹔周艷敏為北京印刷學院教授)

(責編:馬瀟(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