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引領核心價值觀的網上傳播

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光明網記者攜帶“鋼鐵俠”多信道直播雲台在人民大會堂前進行報道,引起媒體同行的關注。圖/本刊圖片庫
今年兩會期間,光明網“小明AI兩會”的人工智能新聞信息服務和被戲稱為“鋼鐵俠”的多信道移動直播雲台,受到業界同行們的關注。在光明網,這樣的新探索每年甚至每月都在發生,變革的目標,就是通過傳播渠道、傳播方式的創新,有效佔領網絡傳播陣地,努力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網絡傳播引領者。
網絡傳播的變與不變
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光明網的報道方式都會有不小的變化。以全國兩會報道為例:
2015年全國兩會期間,光明網推出卡通形象“小明”,以動漫人物統領所有的融媒體報道,通過微信“炫融特刊”、微博“秒拍兩會”、樓宇屏“光明都市傳媒”等產品,拉近了兩會報道與網友的距離,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
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光明網探索全媒記者“特種兵”戰術,通過VR攝像、全景相機、OSMO+、客戶端等軟硬件裝備,武裝了一批具備全媒體採訪能力的“特種兵”型上會記者。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光明網的兩件新媒體報道利器都是經過潛心打造、將最新的互聯網技術和新聞報道實踐相結合的產品。“小明AI兩會”融合了人臉識別、圖片識別、語言識別、數據挖掘等技術,以40多萬篇歷年兩會報道大數據為基礎,通過人工智能使得大數據“變薄”,通過人機智能接口把小小的手機“變厚”。這一技術,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報道期間進一步得到了運用和完善。“鋼鐵俠”則是一套全媒體報道單兵設備,集新聞信息採集、發布於一體,隻需一名記者就能快速將視頻、全景、VR等內容同步發布到光明網以及其他直播平台,一個人完成多種媒體產品的報道任務。
但不變的,是我們的使命。光明網是思想理論領域的重點新聞網站,通過宣傳報道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好地落細、落小、落實,是光明網的重要職責。特別是十八大以來,宣傳、闡釋好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更是思想理論網站工作的重中之重。任何時候,光明網都是黨的喉舌,都是網絡意識形態陣地的建設者和捍衛者,肩負著成風化人、凝心聚力,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釋好中國特色的使命。
融合傳播,倍增核心價值觀傳播實效
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報社共同主辦,光明網、中國倫理學會承辦的“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工程,迄今已開展了50多場活動,成為了全國核心價值觀宣傳的標杆性活動。“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的成功,就在於通過媒體融合增強了傳播實效。
“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採取了現場宣講與網絡直播相結合的方式,邀請國內一流的專家學者和核心價值觀的踐行典范,在全國范圍內舉辦系列講壇,在線上線下掀起學習、討論和踐行核心價值觀的熱潮。每場活動舉辦前,《光明日報》會刊登演講嘉賓人物介紹和活動預熱報道﹔活動舉辦期間,則是通過光明網、微博、客戶端、今日頭條號對活動進行現場視頻直播,同時運用網絡專題、微博、微信、論壇、光明雲媒、雲端讀報新媒體客戶端等進行全媒體傳播﹔活動結束后,《光明日報》繼續刊發活動側記以及演講內容。此外,活動還引入了12590的電話語音在線直播服務。
光明網根據移動媒體和社交媒體的特點,將每場精彩宣講視頻內容進行碎片化加工,制作成可在手機、公共樓宇屏以及其他移動載體上觀看的視頻專題片,通過“光明視訊”手機視頻傳播平台和“光明都市傳媒”“光明校園傳媒”等樓宇媒體對廣大群眾、師生進行傳播,借助網絡形式,實現多屏互動宣傳,形成第二波、第三波傳播的漣漪效應。
同時,光明網將宣講內容制作成學習課件及出版物,通過光明在線培訓平台傳播給廣大網友。不少地方和單位將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的課件作為學習教材,進一步放大了百場講壇的傳播效應。
精准傳播,細分領域更入心
當前,核心價值觀理論體系的宣傳重點在於落細、落小、落實,使之成為全國每一位社會成員自覺踐行的行為准則。光明網通過細分行業領域,針對每個行業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核心價值觀線上線下傳播活動。特別是在《光明日報》具有傳統優勢的科教文衛等領域,光明網的系列核心價值觀互動活動,有效地調動了從業者的積極性和社會各界的關注,實現了精准傳播。
在衛生領域,光明網的“尋找十大婦幼天使”活動已經開展了三屆。今年的這一屆歷時6個月,共征集到來自全國183家醫院的2697位婦產科、兒科醫生參與評選,483萬網友在線參與投票,有效地緩解了醫患矛盾。光明網與中國預防醫學會、中國疾控中心發起的“尋找最美接種醫生”活動,參與推薦的網友超過200萬人。該活動自2015年11月啟動以來,光明網記者到黃土高坡、藏區等艱險的地方拍攝接種醫生的生活場景,展示在網站上供網友投票,反映了接種醫生的奉獻與社會擔當,大大激發了防疫工作者的職業自覺。
在教育領域,光明網在光明日報社的統一部署下,開展了“尋找最美鄉村教師”活動,社會影響巨大,改變了一大批鄉村教師的境遇。此外,光明網還開展了最美郵遞員、最美養路工等尋找活動。每一次尋找活動,都喚起了社會各界對這些領域的關注、理解與支持,達到了讓核心價值觀傳播入耳、入腦、入心的效果。
光明網的每一次大型社會活動,都深深地刻下了核心價值觀的烙印。今年1月,光明網還承辦了“因愛同行”2016網絡公益年度總結發布活動,作為中央網信辦對2016年以來組織實施“網絡公益工程”的一次系統總結。該活動對2016年度的4大類、共18個網絡公益年度優秀典型進行了集中呈現,累計觀看人數達135萬,收獲點贊數240萬,有效地擴大了網絡公益事業的社會影響,既有助於公益事業快速發展,同時也有助於促進網絡空間的清朗,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益探索。
用戶在變,傳播就得變
去年以來,光明網先后組織了一系列弘揚主旋律的大型直播活動,參與人數多,社會反響大。今年春節期間,在中央網信辦指導下,光明網聯合14家大型直播平台共同舉辦“回家·過年”大型網絡直播活動。在高鐵上、在高速路上、在客船上、在鄉野間,2.5萬名主播出鏡,敘說回家過年的感受,觀看量達12.2億人次,點贊量達1.48億人次。
如此多的網友參與手機直播,反映出網絡傳播領域正在發生的巨大變化——手機直播正成為備受年輕網友青睞的信息傳播方式。對這種嶄新的傳播方式,理論研究還沒有跟上來,但不可否認的是,年輕網友極其喜愛這種伴隨性媒體。作為網絡媒體,必須高度重視手機直播並善加運用,否則,將會失去年輕網友,進而丟失網絡傳播陣地。
以“天舟一號”直播為例,在光明網開展的手機圖文直播中,有500多萬網友參與。有這麼多網友不去看電視上清晰的視頻畫面,而願意參與手機直播互動,折射出手機直播旺盛的生命力。
在宣傳核心價值觀、履行新責任的路上,光明網獲得了全國“示范青年文明號集體”“全國三八紅旗集體”“首都文明單位標兵”“全國科普工作先進集體”“《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十二五實施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網絡輿論陣地建設任重道遠,光明網還需要繼續探索。(楊谷:光明網總裁、總編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