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DK出版興亡史:美國出版界被"營銷"害死的"新銳"

李偉長
2017年09月01日07:37 | 來源:文匯報
小字號
原標題:美國出版界被“營銷”害死的“新銳”

DK是一家成立於1974年的國際出版社名稱的縮寫,全稱是Dorling Kingdersley,兩個老板從自己名字中各取了一個單詞合在了一起。該社以出版圖文工具書發家,其“目擊者”系列圖文書,以數千萬冊的銷售額笑傲全球。很多人可能不清楚DK具體出了些什麼書,那瞧好了———《食材大全》《家庭醫藥指南》《醫藥大百科》,再有就是旅游指南、機械百科或者織毛衣指南之類的,是不是看上去“很不文藝”,像是攢出來的書?可人家這些都是世界級暢銷書,每本都賣了六七百萬冊,甚至上千萬冊,版權更是全球營銷。別以為這類怪獸級出版人沒有出版理想,DK的創意、編輯、排版和營銷理念,都曾改變和影響了全球的圖文出版事業。

DK出版的興亡史,被出版社創始四大元老之一克裡斯托弗·戴維斯寫進了 《我在DK的出版歲月》,其英文名———the rise and fall of DK,名副其實的浮了又沉。從貸款一萬英鎊起家,到迅速擴張至整個歐洲,DK堪稱出版界奇兵。怎奈世事白雲蒼狗,好時光總是那麼短,DK最終債務纏身,被出版巨鱷培生吞並。DK的興盛令人吃驚,敗亡也令人吃驚。

商業世界裡,一招臭棋足以搞死一家大企業。1998年,眼看形勢大好,DK請來了綽號“營銷王”的新執行官,做《星球大戰》題材系列圖書,市場預估500萬冊,這已是相當可觀的數字。但此人一意孤行,竟然私自印了1800萬冊,超過預期260%。后果可想而知,1300萬冊爛在了倉庫裡。DK為此元氣大傷,從此開始走下坡路。

雖說結果比較悲催,但過程還是很“勵志”。試想一個靠貸款一萬英鎊的圖書小作坊,能發展成為國際圖書巨頭,開創了全新圖文工具書百科新模式,自然有其成功的秘密所在。克裡斯托弗·戴維斯說起DK成功路上的往事,也是神採飛揚,如數家珍。1975年,他們住不起單人間,甚至連一個書展攤位都租不起,隻好請出版商來旅館看圖書。最終,高質量的工具書引起了經銷商的注意。

DK人的精神屬牛的,很有韌勁,再苦也得扛過去。《我在DK的出版歲月》中有一個例子,相當有說服力。一本花了全公司六個月辛苦制作成的圖文書,在印刷廠准備定版印刷時,遭遇不測,印刷廠失火,連插圖和照片全部燒了個精光,半年的心血頓時化作火焰下的灰燼。對於剛起步的小公司,這簡直就是致命打擊。怎麼辦?還能怎麼辦! DK人收拾收拾重新來過,從頭開始。那個時候,沒有電腦,全部手工,得有多累!這就是DK的出版精神。其實,人何嘗不是如此!

畢竟,DK的主頁是生產圖書。關於這個商品,DK自有其堅持的理念。一要有質量,這是DK核心價值的天條,哪來的質量?舍得下成本。舉個例子,“目擊者”系列的每一頁制作成本高達1000英鎊,每本書的成本就是六萬英鎊,相當傳統出版社的十本。二要有親和力,強調用戶體驗,讓讀者感到好讀好用。他們的排版理念是:沒有無聊的題材,隻有無聊的排版。三要以市場為導向,但絕不跟風,有獨特的賣點,有別於業內競爭者。四要有權威感,讓讀者覺得書裡的知識可靠,形成信任感。這便是DK產品的黃金四條。

DK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之所以能做到黃金四條,關鍵還是在於DK擁有獨一無二的編輯團隊。對於圖書這類考驗創意的產業而言,人才是第一生產力。編輯才是核心驅動。編輯首先得要無私。其次還得有足夠的勇氣面對隨時可能出現的天災人禍,至於與各路不同個性的作者打交道,那更是從業必備技術,比如能忍受帶著牛糞味的稿子,因為約翰·西摩主張自耕自食,作品直接寫在回收再利用的信封上,上面總免不了草屑和牛糞的味道。

憑借創新力和極富煽動力的營銷,DK的業務突飛猛進,僅1996年的營業額達就到了1.74億英鎊,但不斷擴展的業務也帶來許多的問題,尤其是管理制度的困境,DK的創始人顯然沒有很好地解決這一點。還有一個更關鍵的原因,網絡搜索時代的到來,和網絡百科的盛行,讓工具書和工具書的出版社都面臨轉型。DK盡管在排版設計上足夠有創意,但在數字產品時期的轉身轉得並不漂亮,不再是行業的引導者,這才是致命的。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