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傳媒》>>2017年4月下

傳統媒體打造新媒體的基本路徑

信險峰
2017年09月26日15:22 | 來源:傳媒
小字號

傳統媒體都在或主動或被動地打造新媒體,既輸出了資金,也輸出了人才和內容,還為新媒體遷移了受眾,但到目前為止,能夠反哺傳統媒體的新媒體並不多見。傳統媒體打造新媒體不但要久久為功,讓新媒體獨立成長,形成影響力和變現能力,還要遵循傳統媒體打造新媒體的基本路徑:反向融合,反噬母體,反本溯源,返璞歸真,反哺母體。

第一,反向融合。如果非要使用媒體融合概念,那麼傳統媒體打造新媒體應當是反向融合,也就是從新媒體出發反過來融合傳統媒體,而非傳統媒體融合新媒體。由於傳播技術和傳播特性等原因,傳統媒體難以融合新媒體,隻能被新媒體融合。既然傳統媒體與其打造的新媒體可以實現內容共享,為什麼還要分出誰融合誰?因為隻有做出方向認定,才能保証融合的方向正確。如果傳統媒體帶著融合新媒體的思路去做新媒體,那麼這樣的媒體融合就是南轅北轍。相反,如果從新媒體角度出發,反過來融合傳統媒體,那麼這樣的操作就顯得順理成章,簡便易行。

為了實現新媒體對傳統媒體的反向融合,就需要新媒體到傳統媒體的“中央廚房”獲得食材,並且“中央廚房”要按照新媒體需求改編傳統媒體內容。在這種反向融合當中,新媒體相對傳統媒體具有天然優勢,新媒體很容易反向融合傳統媒體。因為新媒體基於電子技術,可以將傳統媒體內容轉換過來,並能夠將傳統媒體內容碎片化,將傳統媒體內容融入到新媒體世界。與之相反,傳統媒體按傳統方式傳播很難做到碎片化,無論是報紙還是廣播電視,都有其固定板塊或欄目,內容相對嚴謹,並且篇幅較長,這導致傳統媒體難以融合新媒體,隻能做到有限引用或轉載。如果讓新媒體反向融合傳統媒體,那麼就可以充分發揮新媒體廣泛聯合、深度融合的天然優勢,既能夠對傳統媒體內容進行吸納和轉化,也能夠保証傳播途徑的互聯互通和呈現方式的多種多樣。

第二,反噬母體。新媒體對傳統媒體進行反向融合的最終結果是反噬母體。新媒體對傳統媒體的融合,不是傳統媒體簡單介入到新媒體當中,而是傳統媒體將自身化整為零地融入到新媒體當中,實際是被新媒體慢慢吞噬的過程。從現實操作角度來說,傳統媒體在打造新媒體過程中,要接受新媒體反噬母體這個現實。從媒體發展大勢來看,必然是新媒體不斷掠奪傳統媒體內容資源,不斷侵蝕傳統媒體受眾,不斷削弱傳統媒體影響力。

傳統媒體在具備輸血能力,具有傳播力影響力的時候,應當盡早打造屬於自己的新媒體。傳統媒體作為母體,在打造新媒體過程中需要進行四個方面的輸出:一是資金輸出,二是內容輸出,三是人才輸出,四是受眾輸出。傳統媒體的受眾向新媒體遷移已經不以某個傳統媒體的意志為轉移,傳統媒體應當順應時勢,將自己的受眾向自己打造的新媒體平台做出及時遷移或共享——在新媒體上面,受眾是僅次於內容的媒體資源。

傳統媒體打造“兩微一端”的初衷是吸引新媒體受眾,但所起到的實際效果卻是將傳統媒體受眾轉移到新媒體上面,電視媒體讓觀眾掃一掃、搖一搖其實就是在告訴觀眾趕快操作新媒體。所以,傳統媒體打造新媒體應屬風險投資,其最大風險就是新媒體通過掠奪母體的內容資源和受眾資源,最終實現子體對母體的反噬。但是,隻要傳統媒體接受了新媒體的反向融合,作為母體,就得接受將被子體反噬的結果。

第三,反本溯源。“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為什麼出發。”傳統媒體打造新媒體的初衷是打造屬於自己的獨立的傳媒平台,然后借助平台影響力實現媒體價值。新媒體平台的獨立性和獨有性非常重要,這裡說的獨立性和獨有性是指,平台的總后台是傳統媒體,而非寄生在其他新媒體平台上面的子平台。比如,傳統媒體打造的微博、微信就不具備平台的獨立性和獨有性,因為“兩微”的總后台是新浪和騰訊。傳統媒體打造新媒體一定要反本溯源,看清自己所經營的平台是否真正屬於自己。從傳統媒體打造新媒體的現行情況來看,“兩微一端”成為傳統媒體打造新媒體的主流平台,但是“兩微”最不可靠,原因就是其后台不屬於傳統媒體。不屬於傳統媒體的新媒體平台,無論粉絲有多少,點擊量有多高,輝煌都是暫時的,因其平台之本不屬於傳統媒體,這相當於在租來的房子上加蓋房子,無論房子蓋得多麼好,但根基不屬於自己,價值必然有限。

由於傳統媒體的“兩微”都是寄宿在其他新媒體上面的臨時窗口,所以隻能將“兩微”當作宣傳平台,絕不能當作長久根據地。與之類似,各類網站也不能成為傳統媒體的根據地,比如愛奇藝、優酷不可能成為電視媒體的根據地,即使合作也應有限合作。傳統媒體打造客戶端可以成為專屬於自己的新媒體,值得大力推廣開發,當然也要看到,客戶端無論是實現大量裝機還是保証受眾活躍度都非常困難,但即使再難,也值得去做。傳統媒體打造自己的網站也是非常穩定的選擇,當然,網站已經浩如煙海,很難后來者居上,並且進入移動新媒體時代之后,網站已經顯得復雜而落伍,但網站是網絡世界最穩固的根據地,傳統媒體若想打造新媒體,絕不能忽略自己的網站建設。同時,傳統媒體還要根據技術發展和新媒體發展趨向,打造新的媒體平台,當然原則依然是保証平台的獨立性和獨有性,不能寄宿在其他新媒體身上。在傳統媒體時代,自己的平台就是自己的IP,就是自己的品牌,就是影響力、號召力和公信力。進入新媒體時代,平台依然是媒體的根本價值所在,所以傳統媒體在打造新媒體過程中,一定要反本溯源,保証新媒體平台完全屬於自己。

第四,返璞歸真。新媒體與傳統媒體有本質不同嗎?如果過度強調兩者不同,就會既看不清新媒體真面目,也看不清傳媒業本質,因為兩者並沒有本質不同。傳統媒體打造新媒體需要返璞歸真,不要弄得雲裡霧裡,避免用繁雜現象和新概念掩蓋傳媒本質。比如,注意力經濟、眼球經濟、粉絲經濟,這些“新媒體經濟學”名詞看似新鮮,實則毫無新意。從報業到廣電行業,其變現過程哪一個不是基於注意力經濟、眼球經濟、粉絲經濟?報紙的發行量、廣播的收聽率、電視的收視率所強調的不就是注意力嗎?廣告投放不正是基於這樣的注意力嗎?與注意力直接相關就是眼球經濟,所謂的眼球經濟更是毫無新意,現代傳媒業不是一直在抓人眼球嗎?至於粉絲經濟,不過就是將受眾拎到了前台,讓媒體受眾變得具體可感,可以直接兜售商品,但傳統媒體哪一個沒有粉絲?哪一個不是依靠粉絲存活?只是媒體自身沒有直接向粉絲兜售商品,而是將買賣轉手給商家。傳媒產業從來就是粉絲經濟,當然也是注意力經濟、眼球經濟。以上分析意在說明,新媒體的本質與傳統媒體的本質相同,打造新媒體應當抓住傳媒產業規律,返璞歸真,回到傳媒行業的本質層面:擴大影響力,吸引注意力,形成公信力,提高變現能力。

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無論是為了實現社會效益,還是經濟效益,在運營上都是以內容為先導,以平台為基礎,以傳播為手段,以受眾為鵠的。新媒體相對傳統媒體最缺的是公信力和變現能力,並且新媒體推廣難,形成公信力難,變現更難,這是傳統媒體打造新媒體普遍面臨的尷尬。但是,網站、微博、微信還是依靠大量的廣告實現了變現,而這樣的變現與傳統媒體變現並沒有本質區別。至於依靠粉絲售賣商品,與傳統媒體的廣告代言如出一轍,即使新媒體上面的打賞也沒有超離傳媒業的運營本質:依然要借助平台的知名度,借助內容進行變現。新媒體無論在技術上如何變化,在傳播上如何新穎,在運營上如何推陳出新,其運營基礎是受眾,招牌是內容,實現場地則是傳播平台。雖然新媒體需要在傳播形式和傳播內容上做出適應性調整,遵循新媒體的傳播規律,但更要遵循的是傳媒產業規律。傳媒產業的運營本質就是傳播平台加傳播內容,附加商業信息,然后吸引受眾變現,所有這些在新媒體上面也不例外。所以,傳統媒體打造新媒體的目標應當明確:推送內容,吸引受眾,打造平台,在此基礎上利用廣告實現間接變現,或利用內容實現直接變現,所謂的線上線下,所謂的各種+,從傳媒行業本身來看,只是運營手段和變現形式的變化,傳媒產業的本質沒有變。隻有透視傳媒產業本質,才能返璞歸真,打造新媒體的路徑才能變得清晰。

第五,反哺母體。新媒體會反噬傳統媒體,這是從傳媒大勢做出的判斷,但從具體的傳統媒體和其打造的新媒體關系來看,新媒體做為子體會反哺傳統媒體。如果傳統媒體能夠打造出獨立的完全屬於自己的新媒體平台,並且新媒體具有了一定影響力和公信力,那麼就可以反哺母體。新媒體反哺傳統媒體,可以救母體於危難之中,比如澎湃新聞使得上海報業集團成功轉型,雖然《東方早報》休刊,但曾經的報人可以直接轉型為新媒體從業者,新媒體不但反哺了傳統媒體,甚至讓傳統媒體涅槃重生。

依靠新媒體這個子體來反哺母體,對於報紙媒體來說已經迫在眉睫,報紙的生存危機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這樣的危機不以某個報業的意志為轉移,隻有打造有影響力的新媒體,才可能通過平台轉型重獲生機。廣播媒體依賴汽車的普及重獲生機,但網絡廣播也將爭奪電台廣播受眾,當然,電台廣播也可以打造自己的網絡廣播,直接實現新媒體轉換。雖然電視媒體也在打造新媒體,但經營重點和主要投入依然在電視媒體上面,並且就目前來看,做好電視依然是電視媒體的主業,問題是,電視媒體既然已經打造新媒體十幾年,所打造的新媒體就應該能夠反哺母體,但目前還沒有可復制的成功案例,當然,這不意味著以后不會出現。實際上,在三大傳統媒體當中,最難以得到新媒體反哺的是電視媒體,因為現有的新媒體難以支撐電視媒體這一龐大體量。

如何打造新媒體才能讓新媒體能夠反哺傳統媒體,報紙已經做出了成功案例,廣電也應該推出可復制的成功案例,尤其是電視媒體。雖然電視媒體的影響力在未來很長時間內依然不可小覷,但這對電視媒體來說既是好事,也可能因為溫水煮青蛙而錯過打造新媒體的最好時機。很多電視媒體打造新媒體還停留在電視思維階段,典型例子就是,新媒體內容基本局限於電視母體的地域范圍,忽略了網絡媒體的無限延展性。如果將新媒體打造成地域媒體注定發展有限,難以反哺電視母體,因為新媒體海量存在,受眾分流嚴重,如果局限於某個地域隻能小打小鬧,難以反哺傳統母體。傳統媒體打造新媒體應將傳播范圍定位在全國,甚至更大區域,如此才能在未來的新媒體競爭中吸引到足夠多受眾,有了龐大的受眾群,新媒體才有可能反哺傳統母體。

傳統媒體打造新媒體,既是無奈之舉,被迫出發,也是自我放逐,外出創業。傳統媒體打造新媒體的基本路徑需要反向思維,因為打造新媒體就要立足新媒體,摒棄傳統媒體思維。傳統媒體打造新媒體不是制造一個附庸,而是打造獨立而全新的傳媒平台。傳統媒體打造新媒體雖沒有一定之規,也沒有成熟經驗,但傳媒產業規律不變:推出內容,吸引受眾,打造平台,實現變現。按照這個規律,傳統媒體打造的新媒體根在故土,反哺母體是其天然責任。

(作者系吉林電視台制片人、評論員)

(責編:馬瀟(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