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愛人同志》定檔央視 書寫第一代共產黨人的愛情與信仰

耿願
2017年09月28日08:07 | 來源:長江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漢產”革命題材劇定檔央視

  《愛人同志》海報

  27日,著名導演毛衛寧執導的青春革命題材劇《愛人同志》正式定檔10月5日,作為十九大獻禮劇在央視八套黃金檔播出,講述第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的追尋和探索。該劇由武漢上市公司當代明誠全資子公司強視傳媒投拍,山東影視制作公司、廣東珠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廣東廣播電視台聯合出品。在北京發布會后,劇中主創接受了記者採訪,解讀台前幕后故事。

  以真實歷史事件為背景

  導演毛衛寧介紹,《愛人同志》聚焦上世紀20年代革命者的青春和成長,以真實革命歷史事件為背景,描繪了第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的追尋和探索。這也是他繼《誓言無聲》《平凡的世界》《最后的子彈》等劇后,再度掌舵自己擅長的歷史、戰爭題材。

  “劇中人物出自真實,故事內容扎實,每個人物身上都濃縮不同的愛情與信仰”,毛衛寧說。故事從6位不同背景、但同樣懷有熱血的年輕男女展開,在時間跨度長達10年的敘事中,以建黨初期以來各大歷史事件為節點,展現了新思潮運動、廣州起義、省港大罷工等多個重要歷史事件,再現第一代共產黨人的博大胸懷、領袖氣質,“將小人物的命運與大時代的變遷交織在一起”。

  由於戰爭場面在全劇中佔比30%,為此,劇組多次一比一搭建真實戰場場景,奮戰了多個夜晚。除了查閱史料,毛衛寧更是到多個革命故地進行實地考察,帶領全劇組400多人,在4個多月的拍攝中,輾轉廣州、佛山、上海、無錫等多個城市,橫跨數千公裡取景。

  愛情與信仰不可或缺

  青春、愛情與信仰,都是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毛衛寧說,該劇力求在革命歷史與青春題材中找到新的落腳點,“想告訴現在年輕人愛情與信仰,是值得用生命去珍惜的東西”。

  從《十送紅軍》《平凡的世界》再到《愛人同志》,王雷和李小萌不論在熒屏上,還是生活中,都是一對“愛人同志”。劇中,兩人飾演的麥秋實和沈夢蘇,從平凡的愛人漸漸成長為革命同志,經過戰爭的洗禮而升華。在王雷眼中,那個年代的熱血青年才是真正的偶像,“麥秋實與我以往飾演的人物都不同,他的感情是被動、內斂的,在愛情與信仰之間無法選擇,但這兩個主題就像兩個翅膀一樣,少任何一個都無法飛翔。希望能讓更多人了解那代年輕人對愛情、信仰、青春、命運的抉擇,從而帶給大家堅定的信念和動力”。

  能出演這部劇,也讓這對年輕演員很驕傲,在《平凡的世界》《最后一張簽証》等作品后,王雷說:“我不演玄幻、穿越,隻演現實題材的作品,希望給觀眾有營養的作品。”這也是二人的共識,李小萌說。“因為志同道合,我們堅持演有內涵、有內容、有思想的作品。《愛人同志》就是這樣的劇。”

  一部戲裡有3對“愛人同志”

  毛衛寧和王雷,已經連續合作5年之久。但這一次,毛衛寧卻對李小萌更偏心,“我跟李小萌說,你在生孩子前,一定要有個代表作,王雷演不演沒關系,你一定要演。這部劇李小萌的戲份最重。”毛衛寧說,自己也可以請到更有名的男女演員,“但他們是真的愛人,他們之間的細節隻有真實愛人才能傳遞,別的演員達不到這要求”。

  有趣的是,《愛人同志》同時聚集了3對夫妻檔,除了主演,還有出品人朱川、陳偉文夫婦,編劇界的“神雕俠侶”蒲遜、唐棟夫婦。蒲遜、唐棟曾多次榮獲曹禺、文華等獎項,此次以真實歷史事件為背景,二人採訪了幾十位黨史界專家,經過長達4年多的素材搜集,在劇本創作過程中8易其稿,隻為將上世紀20年代第一代共產黨人的“中國夢”展現出來。

  鏈接>>>

  國慶檔 獻禮劇列隊待發

  主演:俞灝明、陳瑾、吳謹言等

  播出:10月,央視一套、東方衛視

  該劇由管虎執導,講述了一條老上海弄堂裡幾戶百姓人家自文化大革命到改革開放后10年的時代變遷與人情冷暖,親情、愛情、時代背景湊成一台戲。

  國慶檔,獻禮題材劇成為主流。除了即將登陸央視八套的《愛人同志》,多部獻禮劇集已列隊待發。既有展示時代變遷及兵團生活的《外灘的鐘聲》和《花兒與遠方》,也有現代軍旅題材劇《維和步兵營》。

  《花兒與遠方》

  主演:蔣雯麗、王志飛等

  播出:10月3日,山東、安徽衛視

  該劇講述了20世紀50年代初,山東女兵到新疆兵團,和兵團戰士一起墾荒、建設新疆的故事。

  《維和步兵營》

  主演:杜淳、賈青、徐洪浩等

  播出:10月10日,江蘇衛視

  該劇以全能戰神林浩楠(杜淳飾)與“中國維和步兵營”這支隊伍的共同成長為主線,講述了“中國維和步兵營”從無到有,並在一次次流血與犧牲中不斷成長、壯大的故事,全景展現了中國維和作戰部隊的發展軌跡。(記者耿願)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