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真相與融合:九寨溝地震事件新媒體報道形式創新之管窺
摘要:本文以2017年8月8日九寨溝地震事件為背景,在梳理國內新媒體開展新聞報道動態的基礎上,重點列舉“機器人寫稿”、新媒體“直播”、融合式報道三類創新性的報道形式,以“效率、真相、融合”為關鍵詞,對新媒體報道生成的背景、造成的影響及創新特性做出闡釋。
關鍵詞:九寨溝地震﹔新媒體新聞﹔突發事件報道﹔新聞報道創新
2017年8月8日21時19分,四川省阿壩州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中國地震局、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先后啟動國家I級、II級地震應急響應,民航、國土資源等系統啟動III級應急響應。這是一場由自然界中人類不可抗拒的力量而導致的重大自然災害,對新聞媒體而言,如何利用有效資源,高效、客觀、有力地展開新聞報道是第一要務。在經歷了四川汶川地震、蘆山地震等重大災難的磨礪之后,我國媒體在災難性事件的報道上已具備較為成熟的能力,同時近年來新媒體的迭代升級也為媒體報道方式的更新提供了可能性。在九寨溝地震發生后,各路媒體紛紛跟進報道,在新媒體報道方面也涌現了一批可供圈點的案例。
一、“機器人寫稿”彰顯新聞效率
“機器人寫稿”是一個區別於傳統人工新聞寫作的擬人化概念,它是通過包括算法程序、語言生成引擎等特定的計算機程序,對採集和錄入的信息和數據進行自動化分析、處理和加工,最終生成完整的新聞報道的一種創新形式。
九寨溝地震發生后,有一條“機器人寫稿”信息火爆手機移動端:這是由中國地震台網機器人自動編寫的一則新聞《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花費25秒完成,共計540字,並配發4張圖片,其內容包括速報參數、震中地形、熱力人口、周邊村鎮、周邊縣區、歷史地震、震中簡介、震中天氣8大項目,內容翔實、效率之高,已然超出想象。
這條引起受眾高度關注的新聞正好體現了“機器人寫稿”的幾個重要特征:
一是自動處理,通過對數據庫和現有信息進行搜集,再利用特定的計算機程序對所採集到的數據信息進行分析和處理,同時根據新聞類型的需求對文稿的結構和板塊進行劃分,最后模擬人工的語態和風格對新聞稿件進行潤色,從而形成新聞自動化寫作的完整鏈條。
二是內容提煉,基於強大的數據庫、數據傳感、數據分析技術,通過特定的計算機程序,將傳統流程中必須由人工完成的採寫、編輯、評論等部分有機融合,精簡了程序,節省了時間,提高了效率。
三是超時效性,新聞機器人每周7*24小時待命,可在突發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處理信息,生成稿件並即時發布。尤其對於自然災害、體育競賽、重要指數等事實清晰、數據詳細、結果重要的新聞信息,機器人可迅速生成稿件,為新聞報道帶來真正意義上的“超時效性”。
二、“直播”形式呈現現場真相
“直播”的概念誕生於電子傳播時代,是廣播電視領域廣泛採用的一種合成和播出同時進行的技術方式。電視領域的直播被定義為“電子現場制作(Electronic Field Production)”,通過電子手段將前方實時的畫面、聲音以多訊道的形式或與演播室互動的形式進行同步制作和播出。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8月4日發布的第4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到7.51億,互聯網普及率為54.3%,手機網民規模達7.24億,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由2016年底的95.1%提升至96.3%。因此,突發事件的新聞報道如何利用好廣電媒體“直播”的優勢,抓住移動互聯端廣大的受眾,滿足其信息需求,完成媒體的新聞報道責任,是當前應該重視的問題之一。
九寨溝地震發生之后,各互聯網媒體紛紛利用各種形式開展新聞直播,其主要形式包括以下三類:
一是微信公眾號發布的專題直播內容。如“鳳凰新聞”自2017年8月8日21:42起啟動“四川九寨溝縣發生7級地震”專題直播,至9日14:16累計轉發包含文字、圖片、視頻在內的報道57條,其主要內容為震情通報、救援情況、現場情況、人物特寫等,實時在線人數超過400萬人。澎湃新聞啟動了“澎湃直播: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的專題直播,在8月8日-9日內按事件進展時間線播發消息26條,其中8日22:10至24時播發消息23條,平均每條更新耗時4.8分鐘。
二是傳統媒體打造的APP客戶端發布的直播內容。如四川本地媒體《成都日報》與人民網深度合作、傾力打造的新聞客戶端“錦觀新聞”和四川日報全媒體集群首批重點打造的新媒體客戶端“川報觀察”利用自身的APP展開直播。中央電視台、四川電視台也通過在節目畫面中顯示的二維碼推廣其客戶端,在手機端開展同步直播。
三是利用微博、微信、網站進行的信息發布。新華網、人民網以及成都本土媒體成都商報等,通過認証微博、微信、網站不斷更新相關信息。往日在全國范圍內難聞其聲的四川平武縣、江油市等縣級媒體也通過新媒體途徑發布了不少信息,獲得了較大關注。
基於移動端的互聯網直播將視頻、圖片、文字編碼的形式進行融合,全方位、立體化地展現了第一現場的實時狀態,有效地起到了正本清源、還原真相的效果,與廣播、電視媒體一道構成了即時報道鏈條。
三、融合報道展現多元創新
在針對九寨溝地震事件的報道中,“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報道模式已逐漸成熟,“一次採集、多元生成、多渠道傳播”的工作格局開始形成。這種“中央廚房”式的報道模式,構成了採編聯動平台,統籌了採訪、編輯和技術力量,提升了新聞的內容質量和多樣性。其主要表現為:
第一,新聞內容形式的多樣化。針對九寨溝地震事件,各媒體推出了獨家深度稿件、圖片集、微視頻、文字報道等形式多樣的新聞報道,並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公眾號、APP、H5等渠道在移動端進行傳播。
第二,新聞內容的“復合化”。傳統的報業機構、門戶網站、視頻團隊跨領域合作,將一次報道轉化為文字、圖片、圖表、視頻等形式立體化地進行呈現,同時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自媒體”的短視頻,第一時間展現了第一現場的真實情況。
值得一提的還有虛擬現實(VR)技術的參與。九寨溝地震導致景區諾日朗瀑布、火花海等景點不同程度受損,中新網以《探訪震后的九寨溝景區:“童話世界”的傷痕》一文對此進行了詳細報道。於2017年8月11日開始流轉於微信朋友圈的“九寨VR全景”,採用虛擬現實技術實現了對秋季九寨溝各景點360度的全景拍攝,當日3萬余人次的觀看,既是對美景的重溫,也是對景區災后恢復的一份希冀,更是對VR技術參與新聞報道的工作思路的一種再提示。從技術層面看,“VR+新聞”的模式已經具備可行性,它可以帶來新聞敘事方式和人們獲取新聞方式的雙重變革。尤其是體驗感、現場感強、關注度高的重要新聞事件,以及現場難以再復制的新聞事件,更適合“VR+新聞”的模式的演繹。當然,由於VR行業發展尚處在“初級階段”,以及VR技術本身和體驗存在的問題,“VR+新聞”未來需要突破的瓶頸還有許多。
參考文獻:
1.扎西達娃.新媒體語境下電視新聞報道的思考[J].新媒體研究,2016(03):118-119.
2.任笑晨.突發自然災害中出鏡記者現場報道研究[D].河南大學,2014.
3.丁芃.電視媒體在危機事件中的報道策略及功能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
4.呂春暉.媒體微博對災難性事件的報道框架分析[D].西南大學,2016.
5.盛忠娜.從“唐山”到“汶川”:中國災難報道變遷研究[D].鄭州大學,2009.
6.蔣京蘭.日本媒體的災難報道及對我國的啟示[D].蘭州大學,2012.
7.鄧衛國.新時期災難報道研究[D].河南大學,2009.
(作者單位:成都大學美術與影視學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