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旅行、住農庄、開客棧 熒屏流行“慢綜藝”

路潔
2017年10月10日08:31 | 來源:華商報
小字號
原標題:熒屏流行『慢綜藝』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隻夠愛一個人”,由畫家、作家木心創作的這首詩道出了當代人對從前慢生活的懷念,快節奏的生活變得越來越浮躁,人們開始反思,我們每天忙忙碌碌,有沒有可能慢下來?電視綜藝節目已經開始為我們打造這種可能性,“慢綜藝”成為一種潮流。

  過去十年間,綜藝大爆發,誕生了一系列或購買外國版權、或原創的綜藝類型。最開始,以《超級女聲》《夢想中國》為代表的競技類節目火爆,少男少女通過“海選”“晉級”等比賽規則角逐三甲,進入娛樂圈。隨后,《星跳水立方》《舞動奇跡》《跨界歌王》等明星跨界綜藝大行其道,明星們學習自己原本並不熟悉的體育、舞蹈等技能,參加比賽。這兩年,《奔跑吧兄弟》《極限挑戰》等明星游戲闖關節目非常火爆,每期換一次錄制地點。上述這些綜藝節目都有一個共性,就是比賽或者游戲規則比較復雜,講究每期的新鮮感,追求“爆點”,對觀眾的感官形成刺激。

  最近一段時間,安靜地觀察類真人秀成為新的潮流。幾位明星形成一個小團隊,在十幾天時間裡通過一起旅行、開餐館、開客棧、裝修來互相了解,逐步成長。節目組隻規定節目的大致走向,攝影機客觀記錄過程。相對於以往那種緊張刺激的晉級、游戲的快節奏,這種綜藝節目被總結出一個新名詞:“慢綜藝”。

  “慢綜藝”的代表之一,湖南衛視的《中餐廳》剛剛播完,2017年下半年,湖南衛視的《親愛的客棧》、江蘇衛視的《三個院子》、浙江衛視的《漂亮的房子》,以及東方衛視的《青春旅社》四檔節目將相繼播出。

  “慢綜藝”都演啥?

  旅行

  旅游是這兩年人們最熱衷的休閑度假方式,電視綜藝也趕上這股潮流,《花兒與少年》《花樣姐姐》等旅行類綜藝應該算“慢綜藝”的雛形。六七個明星一起前往土耳其、西班牙、摩洛哥、南極等普通人向往又不舍得燒錢的旅游目的地。一方面讓大眾了解到當地風光民俗,另一方面,明星們的團隊意識、性格摩擦等都充分展示在節目中。

  住農庄

  《向往的生活》,由兩大暖男黃磊、何炅坐鎮民風淳朴的小村落,過起了農庄生活。明星朋友們來訪,黃磊和何炅做飯燒菜,大家暫時抽離娛樂圈的工作,通過掰玉米、養雞、養羊等勞動賺取生活經費,體驗粗茶淡飯的生活。

  開餐廳

  趙薇和黃曉明、張亮、周冬雨、靳夢佳今年夏天在泰國曼谷的象島開起了中餐廳,綜藝節目《中餐廳》以紀錄片似的節奏展示幾位明星如何置辦鍋碗瓢盆、開發新菜式、招攬顧客,去向外國人推廣中華美食。其中趙薇黃曉明的“友情互懟”表現了老友的相處之道。

  開客棧

  上周開播的《親愛的客棧》,劉濤與老公王珂在瀘沽湖畔當老板開客棧,明星情侶闞清子、紀凌塵,以及歌手陳翔成為員工,三個人剛剛開啟從互不相熟到經營客棧、服務客人的角色轉換,第一集中,王珂坦陳夫妻二人忙於工作,每年真正待在一起的時間大概隻有十五天,而用二十天來開個客棧,對他們來說的確是奢侈的生活。

  改民居

  日前,浙江衛視放出預告片,吳彥祖作為美國俄勒岡大學建筑系畢業的高材生,加盟綜藝節目《漂亮的房子》擔當建筑師,和“明星建筑師天團”一起去往安徽、浙江、福建、河北4省的古鎮完成4個房屋的爆改任務。帥氣的吳彥祖開起了挖掘機。

  “慢綜藝”為啥流行?

  所有的綜藝節目都是從觀眾角度出發來設計的。早前的選秀類綜藝讓觀眾參與投票,有造星的參與感。而游戲闖關類游戲酷炫的舞台、出其不意的游戲效果,對觀眾造成視覺和心理的刺激。而“慢綜藝”的精髓在於“有味”,不刻意制造戲劇沖突,主要通過節目的人情味兒打動觀眾。各大電視台通過數據分析發現一個現象:經濟發展更好的中心城市,收看慢綜藝的人數更多,並且呈現出極大的觀看忠誠度,這其實也說明了現代精英群體對於“慢美學”的渴求。

  知名電視人夏青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慢綜藝相對快綜藝來說“更有回味的空間”,“將一群合適的明星放置到相對寬鬆的環境中,去旅行、學做菜、做農夫、修房子、開客棧……呈現出相對真實、自然的生活狀態,能吸引觀眾的關注。”夏青認為慢綜藝實際上是在“找一個平衡點”,“節目中人物之間的矛盾過於突出的時候,觀眾的抗拒心理就開始呈現出來,輕則給差評,重則放棄收看。我們要了解觀眾需要什麼,了解觀眾的心態之后再引領觀眾,讓觀眾在節目中找到舒適感。這個時候,一個節目就形成了它的風格。”

  觀眾怎麼看“慢綜藝”

  看一群明星買菜、做飯、聊天,一看就看了幾個月,你還別說,收視率還超高。《中餐廳》連續十一期拿下同時段全國網收視率冠軍寶座。不過看歸看,看完之后觀眾反響如何呢?

  西安觀眾趙女士退休幾年了,喜歡旅行,她表示:“最近這種明星開飯店、客棧的節目,都選的是風光特別好的地方,看完之后就讓人想去實地看看。”

  不過對於普通人來說,真的開飯店、客棧,也隻能是向往而已,觀眾姜先生說:“電視台都給明星租好了房子,裝修得也很漂亮,各種物資准備得很齊全,還有啟動基金。可以說他們開餐館和客棧完全是零成本,還很小資,咱老百姓想要開個餐館、客棧可沒這麼簡單,沒啥參考性。”

  觀眾李小姐大學畢業兩年,她表示自己追這類“慢綜藝”是看明星來的,“吳彥祖是我男神,他要上綜藝節目我肯定看,而且是改造房子這麼酷!《中餐廳》激起了我做飯的欲望。周冬雨從來沒做過飯,都能成為輪班大廚中銷售最好的,我要做飯肯定也不難吃!”

  媒體人楊女士表示:“在慢綜藝裡,聊天、做飯,其實是每個人日常經歷的事情,觀眾從日常瑣碎的生活中能夠找到自己,聯想到自己和朋友的相處方式,所以在節目裡,人們不止看了明星,還看了自己。”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