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部大片登陸內地 "全球風暴"發威"銀翼殺手"折戟

《全球風暴》海報
《銀翼殺手2049》裡有大量迷霧和黑暗場景
吳彥祖出演一名“技術宅”
榜上有名
上周五,災難大片《全球風暴》和科幻大片《銀翼殺手2049》在中國內地同日上映。根據貓眼票房數據,從上周五到周日,《全球風暴》穩居單日票房冠軍寶座,首周末進賬2.25億元。相比該片在北美本土1787萬美元的票房數字,中國影市再次成為“救命稻草”。《銀翼殺手2049》的北美票房也不及預期,在中國內地的表現更不如意,從上周五的單日票房榜第二位,逐漸被《王牌特工2:黃金圈》以及《羞羞的鐵拳》反超,周日單日票房滑落到第四名,首周末票房僅5026萬元。
相比北美, 中國對《全球風暴》 接受度更高
科幻災難大片《全球風暴》在“爛番茄”的新鮮度僅10%,觀眾的好感度也不及50%,糟糕的口碑導致其北美票房慘淡。沒想到,影片在中國內地的收成非常不錯,首周末進賬2.25億元。截至昨日記者發稿時,該片累計票房為2.43億元。
《全球風暴》由《獨立日》制片人及編劇迪安·德夫林自編自導,講述發生在未來的滅世浩劫。當時的人類打造出控制天氣的氣象衛星系統,但衛星發生神秘故障,大肆攻擊地球,足以摧毀整個世界的“全球風暴”就此展開……中國觀眾對災難片向來很買賬,從《后天》、《2012》到《末日崩塌》,票房都很不錯。《全球風暴》10月27日在內地上映,首日就以6723萬元的成績登頂,是第二名《銀翼殺手2049》的近4倍。接下來的周末兩天,《全球風暴》持續吸金,分別進賬8733萬元和7006萬元,佔當日大盤46%左右。該片在內地的首周末票房,超越了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同期成績,中國再次成為最大票倉。
相比影片在北美遭遇的惡評,中國觀眾對《全球風暴》的接受度似乎高很多。影片的豆瓣評分為6.4分,處於及格線上﹔短評有接近6500條,其中好評佔39%。給出好評的觀眾認為:“作為災難片來說是及格的,雖然帶不起節奏,但場面足夠震撼,甚至有些殘忍。人類的野心比自然災害更可怕。吳彥祖演‘技術宅’也那麼好看!”但影評人“瓦力”就直接給出了一星差評:“這片子通篇鬼扯,看完不會覺得一個畫面或一句台詞有那麼一丁點說服力。”
口碑不俗,《銀翼殺手2049》票房卻失利
由《銀翼殺手》導演雷德利·斯科特擔任監制,加拿大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執導的續集《銀翼殺手2049》於10月6日在北美上映,不僅被影評人評價“超越前作”,甚至有人認為這是“史上最成功的續集”。影片在IMDb網站評分高達8.7分,Metacritic評分82分,雖然分數略低於《銀翼殺手》的89分,但跟丹尼斯·維倫紐瓦前兩部高口碑作品《邊境殺手》和《降臨》持平。
不過,影片在北美的首周末票房僅3153萬美元。作為一部投資高達1.5億美元的影片,《銀翼殺手2049》片方預期首周末票房達4500萬美元至5000萬美元,並擠進10月開畫影片史上票房成績前五名,但最終的成績卻連前20名的門檻都沒到。這個結果讓人想起35年前《銀翼殺手》的曲高和寡,這部口碑爆棚的續集似乎又重復了它的市場命運。來到中國內地,《銀翼殺手2049》的票房表現同樣不佳。10月27日上映首日,影片排片率為20.6%,上座率為9.6%,首日票房僅收入1641萬元。周日排片率降至15%,周末兩天單日票房分別為1951萬元和1441萬元,首周末票房僅5026萬元。
《銀翼殺手2049》在豆瓣的評分高達8.5分,甚至超過前作《銀翼殺手》的8.1分,但口碑卻沒能帶動票房。其實,前作《銀翼殺手》就不是一部高票房影片,粉絲基數也不算特別大,雖被奉為科幻片經典,但要真正看懂這部影片並不那麼容易,因此未能真正走入大眾。如今時隔35年再推續集,雖然不看前作也不妨礙觀眾理解劇情,但片中對於前作的致敬,隻有看過前作才能讀出更多的深意。
鏈接
“銀翼殺手”遭遇3D風波
《銀翼殺手2049》在內地也遭遇“3D風波”。上映前,有觀眾在影片攝影師羅杰·狄金思的個人論壇上詢問什麼版本的觀看效果最好。他回答說,影片是用2D和寬銀幕格式拍攝的,他更推薦2D寬銀幕版本。但影片在中國上映時,放映的幾乎都是3D版本。以廣州天河區為例,記者隻發現花城匯UA電影院和百麗宮天環店放映2D版本,其他影城播放的多是3D格式。
對此,影片出品方美國索尼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官方微博回應稱:“這部電影無論是2D、3D還是IMAX制式都是跟全球保持一致的,不存在中國特供版。”盡管如此,片中有大量迷霧和黑暗場景,選擇銀幕相對明亮的2D版本無疑更加合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