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第四屆“好記者講好故事”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趙新樂:迎接偉大新時代

趙新樂
2017年11月09日13:57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迎接偉大新時代

  趙新樂

  我是一名報道記者的記者,採訪過名記者、好記者、老記者、小記者。我經常想一個問題:什麼樣的記者才是好記者?

  在中國記協的大樓裡,有一個新聞走廊,那裡記錄著新中國新聞事業的昨夜風雨、今日輝煌。在展廳最顯眼的位置,擺放著中國記協名譽主席穆青在農村採訪的雕塑。他的名篇《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深深感染並影響了幾代人。

  名記者是怎樣煉成的?名篇又是怎樣寫成的?時任《商丘日報》記者張同德給我講過一個發生在30多年前的故事:在河南農村,一段坑坑窪窪的鄉間土路上,一位身材消瘦、胡子雪白的老人,雙腿跪在地上、趴下身子,一隻手用鏟子支撐地面,另一隻手拖著鼓鼓囊囊的布袋,把裡面的土填進窪坑……

  張同德問老人為什麼這樣做?老人說,有一個記者,不久前來這裡採訪,他說還會再來。所以這個80多歲的老人,便要拖著帶病的身體,將那段坑窪不平的路修好。

  老人惦記的那位記者,就是穆青。當時張同德曾多次陪同穆老下鄉採訪,這個故事就發生在當年穆青走訪“老堅決”潘從正以后。

  1979年,新華社播發長篇通訊《一篇沒有寫完的報道》,講述了“老堅決”潘從正與風沙搏斗、改變家鄉面貌的事跡。從此,“老堅決”以一個時代的閃耀符號,和焦裕祿一樣,成為豫東大地乃至全國的一種精神象征。

  張同德告訴我,穆青跟他說過:“焦裕祿、潘從正這些人,群眾不會忘記﹔記者真心實意為群眾做好事,群眾也不會忘記。深入下去和群眾建立感情,你就會覺得值得。一輩子和群眾滾在一起都是值得的!”

  《河南日報》記者張惠芳用20年時間寫了一本書,名字叫《人民記者——穆青傳記》。在她的筆下,穆青涉足最多的就是基層農村。僅在河南,他七訪蘭考、八下扶溝、十進輝縣、四到寧陵、兩上紅旗渠……他的名言“勿忘人民”深深印刻在人們心中。穆青用一生的新聞實踐告訴我們,好記者永遠心懷人民,隻有這樣才能永遠活在百姓的心中。

  同樣扎根農村、熟悉基層群眾的,還有另一位中國記協的老前輩范敬宜。由他採寫的《莫把開頭當過頭》《要知政策好 窮鄉問父老》《田野靜悄悄 地淨苗情好》等新聞作品記載了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變遷。他那篇400字名篇《夜無電話聲 早無堵門人》的採寫過程,至今讓人記憶猶新。

  1982年,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范敬宜到遼寧康平縣兩家公社採訪。他在公社辦公室睡了3個晚上,沒有接過一個電話,沒有一個農戶告狀,跟以前的農村印象很不一樣。公社干部跟他說,過去上級催進度、要報表,農民上訪、吵架,公社白天晚上都閑不住。現在搞承包,老百姓日子好過了,糾紛自然少了。

  這篇文章后來得了全國好新聞獎,大家都說:這獎是“睡”出來的!為什麼能“睡”出好新聞?因為他心裡裝著黨的好政策,裝著農村百姓的生活。每次我回味採訪中這些往事的時候,都會有一種特別的感動。

  與過去相比,現在社會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但黨的新聞工作優良傳統不能丟,老一輩新聞工作者的為民情懷不能忘。正是本著這樣的初衷,中國記協加大中國新聞獎的評選力度,深化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培訓,推動廣大新聞工作者在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中不斷經受教育和洗禮。

  其中,由中國記協主辦、以范長江和鄒韜奮的名字命名的長江韜奮獎,是中國僅有的以個人名字命名的國家獎項之一。它象征著新聞工作者個人的最高榮譽,也激勵著廣大新聞同行,以前輩為榜樣,採寫出更多沾著泥土氣息、展現時代風貌的精品力作。

  我還記得獲得首屆長江韜奮獎的老報人郭梅尼,她的長篇通訊《生命的支柱——張海迪之歌》,上世紀80年代在全國引起了強烈反響。她說,記者之路是一條不斷探索、不斷學習之路,也是一條歷經磨難、獲得歡樂之路。

  這幾年,我也走近了很多新時期的好記者:19年沖鋒在採訪一線、心中藏著大愛的安徽阜陽電視台記者高思杰﹔20年依靠自行車、腳底板走基層的“泥腿子記者”遼寧丹東廣播電視台劉彤﹔17年為群眾排憂解難的“胡同記者”、《齊魯晚報》記者張剛。就在前不久,這位胡同裡走出來的十九大代表在北京又接受了我的採訪。張剛說得很朴實:如果吃不了苦、受不了累,請不要當記者﹔如果想發財致富,請不要當記者﹔如果對苦難冷漠,請不要當記者。

  我是一名出生在改革開放年代的記者,觀察社會、記錄歷史,讓我慶幸自己成長在這個偉大的國家、偉大的時代。今天,中國已經進入新時代,在我們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越來越近的時刻,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好記者?

  去年11月,也是記者節,習近平總書記親切會見中國記協第九屆理事會全體代表和中國新聞獎、長江韜奮獎獲獎者代表,對新聞工作者提出了殷切期待。我們一定要牢記並踐行總書記要求,始終為黨和人民事業鼓與呼,才是一名好記者。

  前不久閉幕的十九大,為我們描繪出未來中國的光輝前景,也對新聞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作為一名記者,我們更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踏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節拍,講好中國故事,書寫時代華章,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與夢想!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