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屆中國新聞獎評委談:讓人民更多地成為新聞主角
編者按 面對身邊每天都在發生的新聞事件,什麼是主流媒體應該追求的新聞價值?如何准確判斷發生的新聞是否為“大事”?好新聞寫作的標准又是什麼?這一系列問題可能是每一位新聞人在前行中不斷自問的。日前,隨著第27屆中國新聞獎的揭曉,又一批優秀新聞作品呈現在了我們面前。那麼,什麼樣的新聞、專欄才能在評選中脫穎而出,並最終獲得中國新聞獎?不妨隨《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一同深入作品,一探究竟。
建黨95周年、長征勝利80周年、G20杭州峰會……2016年,是重要紀念日和國際性盛會聚集的一年,也是媒體紛紛推出精彩專題策劃、新媒體呈現形式不斷出新出彩的一年。在不久前揭曉的第27屆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中,既有重大題材的展示,也出現了很多普通小人物的故事。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本屆中國新聞獎評委陳雪奇說:“除了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之外,這一屆中國新聞獎評選最大的特點就是把更多目光投向人民、謳歌人民、讓人民更多地成為新聞主角。”
面對熱點得有這樣的態度
“紫本本,我遷戶進城,成市民啦﹔紅本本,老家權益保留不變!在城裡待不住的話,還可以把戶口再遷回農村!”這是《大眾日報》的《既擁有市民身份又保留農村“三權”——武城農民率先持証帶“權”進城》一文中,主人公農民郭子偉對記者說的話。農民朴實的話語中,流露出對新政策免除他后顧之憂的欣喜之情。而記者報道的開全國風氣之先的武城“轉移備案制”做法,已經被其他地區效法。最終,這篇首創性新聞事件報道,獲得了中國新聞獎二等獎。
這篇文章的作者、《大眾日報》記者楊學瑩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採訪時,還提到了一次主動撤稿的故事。原來,一直關注城鎮化新聞的她,那天剛剛往稿庫裡投了一篇某地城鎮化推出新舉措的稿子,這篇稿子恰巧就被報社地方記者站的同事看到了,地方記者站的同事向她介紹說,武城縣對於同一問題也做出了大膽探索。得知這一消息,楊學瑩轉天就專程去武城採訪,發現武城的做法更適合推廣,於是主動撤掉了原來的稿子,把武城縣的經驗寫作發表了出來。
在被問到當時怎樣在兩個報道中做出抉擇時,楊學瑩說,在《大眾日報》,記者們被鼓勵做“專家型記者”,哪個記者跑哪個口,一般都很穩定。像楊學瑩,從開始到現在已經跑了7年城鎮化這條線了,“可能就是因為長期的積累,讓我在需要做決定的時候,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如果說楊學瑩的准確判斷來自個人積累,那麼,《大眾日報》的另一篇獲獎作品則要歸功於報社領導鼓勵下的對於新聞事件深層次意義的挖掘。《大眾日報》同樣獲得二等獎的分析性報道《“三無”民企離國家大獎有多遠》,通過一個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的民企故事,展現了民企機制靈活、創新意識強的特點。文章作者之一、《大眾日報》濰坊記者站站長楊國勝說,在報社領導的支持下,記者多次採訪,用了一周多的時間採訪企業,收集到了很多生動的故事細節。在稿件的呈現上,報社也花了不少心思。《“三無”民企離國家大獎有多遠》這篇文章刊登在頭版頭條,當天還配發了國企創新的報道,對比之下,觀點凸顯。
除此之外,像《科技日報》追蹤“共和國科學第一樓”原子能樓面臨拆除命運的獲獎報道《京城之大,能容得下小小的原子能樓嗎?》、帶有科普性質並粉碎謠言的《老郭的“引力波”不是科學的引力波》,同樣用鮮明的觀點,引導讀者正確看待熱點問題。
面對專題得這麼策劃
再次回憶起策劃專題的歷程,河北承德日報社副總編輯、承德晚報社總編輯李筱玉對於其中艱辛仍然歷歷在目。在第27屆中國新聞獎評選中,《承德晚報》的文字系列報道《“潮河情·灤水行”京津冀三地媒體大型聯合採訪系列報道》獲得三等獎,而這一項成功的採訪策劃,是通過前方記者與后方編輯的通力合作所達成的。
在承德流過的兩條河——灤河和潮河是承德人的母親河,更是供京津人飲用水的“兩盆”清水。成為京津冀水源涵養功能區,是國家戰略。在這樣的背景下,李筱玉萌生了邀請媒體一起採訪這兩條河流沿線人民故事的想法。為此,她聯系京津媒體,提前勘察採訪路線,對採訪內容和路線反復推敲。出發之前,李筱玉還提前和編輯商量好了在版面呈現方式上大膽創新,採用新聞加副刊的形式。
精心策劃下開始的活動,也讓參與的記者收獲滿滿。歷時9天,總行程1600余公裡,記者們從灤河源頭出發,深入“兩河”腹地,每天沿河行走,用手中的筆講述兩河沿岸真實而動人的故事,講述三地共同護河、愛河的真摯情誼。
這一組系列報道成功的策劃背后,卻是不為人知的“其中辛苦不尋常”。報道開始連載的第二天,前方採訪組發來小壩子治沙的報道,一個個鮮活的故事,把小壩子村從之前風沙肆虐、沙子吹得飯鍋裡都是,到現在出門滿眼綠色的變化呈現給讀者,展現了10余年來治沙的成就。可是,在同一天的新聞裡,就有這樣一則消息:“近幾日,我市氣溫逐漸升高,9日我市最高溫度將達到35℃。”李筱玉介紹說,採訪的一周多時間裡,他們每天都要面對高溫考驗,白天在近40度的高溫中趕路採訪、晚上連夜寫稿編稿到十一二點,連續在高溫下進行高強度工作,採訪團隊的每個人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中暑反應,發燒、腹瀉等情況不斷。但是即便這樣也沒有一個人提出來請假休息,“這些關鍵時刻豁出命去採訪的記者,是這個策劃能成功的關鍵”。
不僅在展示本地特色上下功夫、做策劃,在今年的中國新聞獎獲獎名單中,地方媒體策劃的大型歷史題材專題,也有不俗的表現。重慶記協專職副主席、本屆中國新聞獎評委丁道誼對《遼寧日報》獲得中國新聞獎一等獎的大型新聞策劃《鐵紀鐵流》印象深刻,這組策劃以黨在紀律建設方面的重大舉措為著眼點,經過長達半年的論証、調研和採訪,足跡遍布全國19個省(區、市),用80塊專版、60余萬字的篇幅,對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28年間黨規黨紀的形成史進行了系統梳理和全景展示。丁道誼說:“想要把重大歷史題材宣傳報道任務完成好,非常考驗報社的智慧,而《鐵紀鐵流》在角度、體裁、謀篇布局方面的安排都很出色,值得其他媒體學習。”
此次獲得中國新聞獎一等獎的新聞名專欄——《重慶日報》的《逐夢他鄉重慶人》則以在世界各地打拼的“重慶仔兒”“重慶妹兒”為新聞主角。該策劃從2015年起開始實施,2016年3月,《重慶日報》又派出了數十批採訪團分赴全國各省(區、市)、港澳地區,以及許多國家深入尋找、採訪在他鄉逐夢的重慶人,以或細膩或深刻的手法生動展現在他鄉逐夢的重慶人打拼的精彩故事。任職於烏魯木齊海關、獲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道德模范的樂宏,第一個獲得新西蘭“天才移民”資格的重慶人陳希垚……500多名在他鄉逐夢的重慶人,展示了重慶人敢闖敢拼的精神,也展現了個人夢與國家夢的交匯。
面對網絡須有這般創新
視頻訪談、H5傳播……如今,傳統媒體運用網絡渠道進行策劃推廣的形式一直在增多。華龍網獲得三等獎的《溜索法官》網絡訪談,便關注了一群以危險的“溜索”作為交通工具,以田間院壩為普法陣地,長期行走在基層,為普法默默貢獻的青年法官。重慶華龍網集團副總裁、執行總編輯周秋含介紹說,這部作品的線索源自網絡上流傳度較高的一張法官抱著國徽溜索渡河的照片。網站決定用視頻訪談和文字報道結合的方式對這一新聞做報道。而且,這一專題最后還設置了《面對面》板塊,讓法官在線解答網友的法律問題,讓網友切身體會到法治中國的大背景下,有這麼一個真實的群體用簡單卻溫暖的方式恪守著法律操守,推進著國家的法治進程。
華龍網的另一個獲獎網絡專題,則展現了對當地歷史英雄榮耀的捍衛。加多寶及“@作業本”借侮辱革命先烈邱少雲進行惡意商業炒作的新聞,一度成為熱點。經過前后一年多的持續關注,直至2016年9月20日宣判原告邱少華勝訴當天,華龍網推出全新專題,通過《事件始末》《本網追蹤》《本網評論》《網友討論》等板塊設置,充分利用移動端制作H5融媒體產品等,實現了內容的完整展示,成功打贏了一場“英雄保衛戰”。
“媒體要觸達讀者,才能起到宣傳作用。然而,觸達靠什麼呢?靠碎片化、移動終端。因此,新媒體、融媒體創新上應該有緊迫感。讓人欣喜的是,最近幾年,新媒體、融媒體確實也出了一些好作品,值得提倡。”丁道誼認為,傳統媒體在新媒體端的報道思維上,應該打破原有的固定思維,推陳出新。陳雪奇同樣提到了新媒體作品的推廣和評價問題,並對未來新聞獎評選中對於新媒體作品評價標准的完善充滿期待。(見習記者 隋明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