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使命與擔當:保衛、發展、創新中國新聞學

——對話西南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李珮教授

張賽
2017年11月21日13:40 |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小字號
原標題:使命與擔當:保衛、發展、創新中國新聞學

  西南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李珮教授講話

  第十屆(2017)中國新聞學年會於11月3日至5日在西南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舉行,來自各高校新聞與傳播領域的專家、學者和業界人士與會,以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為主線,共商我國傳媒業改革發展大計。借此機會,本網記者就新聞學發展的相關問題採訪了西南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李珮教授。

  中國社會科學網:本屆年會的主題是“使命與擔當:保衛、發展、創新中國新聞學”,這個命題設置很宏大,同時也很新穎。這次我們的議題將“保衛”放在了首要位置,請問這是否從側面反映了我國新聞學科的發展現狀?或者說我們的新聞學科如今究竟面臨怎樣的現狀?

  李珮:中國新聞學,如果從1918年北京大學新聞學研究會創立算起,已經有近100年的歷史了。在這100年中,中國新聞學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過程,已經成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領域中具有支撐作用的重要學科之一。這個歷史過程,也是一個不斷發展和創新的過程。

  但是,中國新聞學,尤其是當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學還是不斷地受到挑戰,這種挑戰來自於沒有認同中國新聞學的特殊基因、特殊內涵、特殊品質,沒有在學科普遍性的基礎上認知中國新聞學的特殊性。中國新聞學同西方新聞學有一定聯系,但卻存在本質區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學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形成的社會主義新聞學,西方新聞學則是以自由主義理論為基礎形成的資產階級新聞學。這是基於不同社會形態發展而形成的不同學科體系與理論框架。簡單來說,我們的新聞學在近年來得到了巨大的發展,但挑戰依然存在,因此,這次會議將“保衛”放在首位,就是要正本清源、理直氣壯、旗幟鮮明地突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學的學科地位,宣傳、維護和捍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學的理論成果,這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后,中國當代新聞學人要承擔的新使命。

  中國社會科學網:說到發展與創新,不得不討論的一個話題就是“融媒體”。“十九大”召開期間,我國主流媒體密切關注,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優勢互補,紛紛推出專題、開設專欄。習近平總書記也多次就推動媒體融合發展作出深刻闡述,強調融合發展關鍵在融為一體、合而為一,要盡快從相“加”階段邁向相“融”階段,著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體。在您看來,在由相“加”邁向相“融”的過程中會出現或已經出現了哪些問題?如何應對這些問題?我們又應如何打造一支具有強大傳播力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隊伍呢?

  李珮:媒體融合,是當下傳媒改革的重頭戲。這一過程,實際上自2000年后業界與學界共同呼吁傳統報業的數字化轉型就開始了,隻不過當時還停留在簡單的物理式內容搬遷上,即簡單地相“加”。那麼,經過這麼多年的探索,提出盡快從相“加”階段邁向相“融”階段,著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體,既是基於當下媒體發展形勢作出的判斷,也是對若干年媒體融合經驗教訓的總結。

  在這個轉型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融合意識不足,部分單位人員認識錯位,缺乏建設新型主流媒體的主導力﹔二是技術支撐不夠,內容生產維持傳統模式,缺乏建設新型主流媒體的驅動力﹔三是機制改革不力,市場運營能力有待提升,缺乏建設新型主流媒體的支持力﹔四是受眾分流嚴重,新媒體影響力不斷擴大,形成建設新型主流媒體的競爭力﹔五是管理體制僵化,政策壁壘地方保護共存,形成建設新型主流媒體的阻礙力。在這樣的情況下,媒體融合出現了虛假融合、錯誤融合、片面融合。

  媒體融合是一項復雜的工程,沒有成熟的模式可以借鑒。對於這一國家戰略的有效實施,可以從以下十個方面推進:一是更新觀念,解放思想,推進互聯網思維的應用和落地﹔二是注重設計,一體發展,建立共融互通的新型主流媒體﹔三是改革機制,重塑流程,打造現代化媒體內部組織架構﹔四是建設內容,升級產品,豐富媒體的新型內容價值體系﹔五是技術支撐,人才到位,生成傳播渠道內容輸出的優勢﹔六是抓住重點,項目驅動,推動融合發展取得突破性進展﹔七是延伸品牌,整合資源,探索多元化的經營和盈利模式﹔八是開放辦媒,借勢借力,強化新型主流媒體的資本運營﹔九是開拓創新,允許試錯,構建科學的媒體產品評測體系﹔十是政策支持,法律保障,健全媒體融合發展的制度配套。

  媒體融合,關鍵在人。要打造一支具有強大傳播力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隊伍,非朝夕之事,也非完全是技術層面的事情,這需要整個新聞人才培養體系的源頭改革和末端改造。換言之,這需要新聞教育學界與新聞傳媒業界同心同向,相互協調,共同努力。

  中國社會科學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能干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要能講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講好我們的中國故事。這是對新聞輿論工作提出的時代要求。可以說,在信息時代,誰的故事能打動人,誰就能贏得更多聽眾、產生更大影響。您認為,在與國際交流、向世界“講故事”的過程中,新聞媒體發揮著怎樣的作用?我們應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

  李珮:新聞媒體的能力強不強,是衡量一個國家軟實力的重要標志之一。在國際交流互動與世界傳播秩序的構建中,中國的新聞媒體要積極通過現代傳播體系的建立健全,適應信息時代變遷和全球媒體變革的大勢所趨,實現媒體能力的根本性改觀,達到與世界傳播格局的深度融入,進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釋好中國特色。

  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是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和對外話語體系建設的主要內容,對此,要搶抓主動權,積極主動表達,避免被動解釋。多講中國的發展、中國的人權,真實介紹中國社會現狀,充分自信地展示我國繁榮發展、民主進步、文明開放的形象﹔要增強國際社會對中國文化的認同和接受,消除國際社會對中國的偏見和誤解,提高我國國際影響力,塑造我國積極正面的國家形象﹔要研究國外受眾的文化背景、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注重遴選對外宣傳的內容,善用國際社會聽得懂的語言闡述中國的理念,善用真摯誠懇的情感打動人心﹔要主動回應國際社會關注的敏感話題,率先發布獨家新聞和評論,引導受眾判斷,為維護國家利益與安全營造有利的國際輿論大環境。

  中國社會科學網:2010年,西南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更名為“全球新聞與傳播學院”,學院特色是以全球新聞視角打造國內一流新聞學科。請問李院長,這裡所說的“全球新聞視角”指什麼?學院更名之后在發展方向和教學模式上有哪些調整?

  李珮:2010年,西南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的更名,是在學院法學與新聞學學科特色交叉融合基礎上的一次積極革新與理性拓展,強調堅持中國立場,秉持全球視野,尊重傳播規律,創新對外傳播,培養具有全球視野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

  這裡的“全球新聞視角”,一方面是我這麼多年來一直強調的,“好的記者,一定要心懷祖國,放眼世界。”這也是我在新華社工作多年的由衷體會﹔另一方面是要在全球的高度向世界推介中國,展示立體、生動、全面的中國,這兩方面是相互配合的一體兩面,也是順應中國“走出去”戰略和國際話語權增強的有效舉措。

  為了達成新的改革任務,我們一是每年舉行1—2次國際學術會議,這些會議的成果已引起國內外的重視,部分成果已寫入政府文件﹔二是鼓勵學院教師赴國外訪學,同時積極引進海外學者和海歸博士加盟,提升師資水平, 目前我院的海歸博士就有8人﹔三是鼓勵學院教師和學生“走出去”參加國際學術會議,擴大學科影響力﹔四是將國際知名學者和專家“請進來”舉辦學術講座和學術沙龍,學生與世界聯系加強﹔五是每年選派學生參加“大篷車課堂”,到斯裡蘭卡、圖瓦、巴基斯坦實地採訪。每年夏天,參加奧地利薩爾斯堡全球學生論壇等。

  中國社會科學網:在您任職西南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之前,您是從事記者工作的,那請問早期的記者生涯對您之后的教育工作有何影響?您是如何完成從新聞從業者到學者的轉型的?最后也請您為年輕學者、教師與新聞從業者送上幾句寄語吧。

  李珮:大學畢業后,我就進入了新華社工作,整整干了18年。新華社是一座熔爐,鍛煉人的意志和能力。在國家通訊社工作,要求我們要跟著中央的大政方針、國家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趨勢走,並在此基礎上尋找新聞主題,發掘新聞內核,這樣的職責使命,也讓我在現在的教育工作中時刻保持著“定盤星”,這就是新聞傳播事業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堅持正確輿論導向。

  當然,從新聞從業者轉變為一名新聞學學人,我自己也經歷了不斷的成長和錘煉。以前做新聞,更多的是心系全局,蹲點基層,發現新聞。現在做教學和研究,更多的是把握大局,挖掘規律,心系學生。這是一種不同的人生經歷。但是隻要擺正了位置,轉換了思維,以前的新聞工作對現在的研究工作是大有裨益的。比如我最近主編了一本新書《說服學》,這是近年來在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興起的熱門學科,即運用一定的戰略戰術,通過信息符號的傳遞,以非暴力手段去影響他人(或群體)的觀念、行動,從而達到預期的目的。顯然,這就和我們做記者時,與採訪對象溝通,說服他人接受採訪等前期積累密切相關。以及我進高校后主持的兩個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都是與輿論研究和新聞管理有關的,而這些都是與我過去當記者時的積累有密切聯系的。很多時候,打下扎實的基礎,經歷豐滿了,做其它事,也就水到渠成了。

  和年輕學者、教師以及新一代新聞從業者相比,我們這代人有著明顯的局限,這是不必諱言的。但是,新聞事業是一個特殊的事業,我們這代人又有著顯著的優點,這就是對黨的新聞事業的忠誠,對新聞事業的追求以及對人民群眾的關切。我希望,我們的后來人要擁有中國立場,全球視野,尋找更高平台,以競爭和合作的心態參與媒體轉型,打牢基礎知識,鍛造敏銳思維,增強抗壓能力,擁抱新科技給媒體帶來的巨大變化。同時,我更希望大家能夠傳承好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為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的基本立場,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之際,用實實在在的成績來接受實踐、人民和歷史的檢驗。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