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青年記者》>>2017年8月上

媒體融合趨勢下時評寫作的轉型探索

黃帥
2017年11月23日10:02 |
小字號

來源:《青年記者》2017年8月下

中國青年報“青年話題”版創刊十余年來,作為國內報業較早出現的言論版,它的發展幾乎見証了當代中國新聞時評文體的興起與流行。強調以公民身份發言、鼓勵獨立思考與判斷的風格,讓時評走出了狹義的新聞工作者的園地,也讓更多關心社會時事、心系國計民生的普通人加入了時評寫作的隊伍。不論是媒體業界還是新聞學院,不論是一線評論寫作者還是學院中的研究者,都對時評及其背后呈現出的社會萬象、深度思想和廣泛的知識視野充滿興趣。

2014年以來,新媒體尤其是自媒體的強勢崛起,給“青年話題”版帶來了不小的挑戰。如何在媒體融合的環境中葆有傳統的優勢與特色,同時做出適應新變化的新媒體品牌,兼顧愈發挑剔的讀者口味與中國青年報“推動社會進步,服務青年成長”的宗旨,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探索中,有豐碩的成果與令傳統紙媒振奮的經驗,但也可能有一些不成熟的探索帶來的反思。

兩個微信公眾號:時評還是時政?

或許沒人會否認自媒體(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崛起后,讀者愈發不滿足過去簡明扼要乃至“點到為止”的新聞報道,尤其對時政新聞的時效性、可讀性和深度性有了更挑剔的要求。這一方面是由於讀者閱讀層次和思考能力提升,另一方面也與新技術帶來更加直觀、便捷的文稿寫作與編輯有關。

2014年8月,中國青年報評論部開通了“海運倉內參”微信公眾號,從創建之初,就承擔著中國青年報新媒體領域的原創時政類稿件的寫作任務,也逐漸成為評論部的一個全新品牌。但值得思考的問題在於,為什麼這樣一個混搭式的新媒體產品能夠被讀者接納,並走出了一條相當別致但不乏專業的路徑?

其一,選題偏重熱點話題和時政知識。“海運倉內參”的文章在初期主要以通俗介紹時政新聞裡的趣味知識為主,也有一些社會新聞評論、時政話題解讀乃至人文地理冷門知識的介紹。從2015年年底開始,文章選題更加偏重國內反腐動態、政壇人事變化、最新政策解讀、社會熱點關注等,內容的時效性和專業性加強,但同時一些選題和內容也呈現出模式化的趨向。但不論怎麼講,“海運倉內參”在短期內就吸引了四五萬粉絲的關注,單篇文章點擊量平均為四五千次,也時常有上萬閱讀量的情況。盡管沒法和粉絲量百萬級的大號相比,但其文章的質量與特色還是贏得了業界的口碑,它也是清博大數據2015年度評出的最佳政務類公眾號之一,是騰訊企鵝平台2016年度最佳時政類公眾號之一。

從一些文章中看,《各種顏色的皮書究竟啥意思》《政府搬遷,那不是件容易的事》等作品偏重讀者關心的熱點話題與時政知識,講究趣味性和通俗性。《習近平重上井岡山,釋放啥信號?》《反腐“你懂的”,“神秘信使”呂新華的仕途歲月》《中紀委近期為何頻談“黨費”話題?》《重拳反腐!地方政府有何高招?》《梁振英新年棄談政改,香港政局走向何方?》等作品則偏重反腐廉政建設、官場人事變化、境外熱點新聞等。其內容不只是緊跟熱點話題,更在於將單薄的新聞報道拉伸成帶有信息增量的文本,但鑒於時政新聞的敏感性和敘述的權威性需要,“海運倉內參”從選題到內容陳述都是慎之又慎的,既要符合宣傳要求,又要盡量滿足讀者日益挑剔的閱讀口味。

其二,把握好文風與內容的關系。“海運倉內參”從創辦之初,就立足專業性和權威性,十分講究內容嚴謹,但如果是僵化呆板的內容,恐怕並不能吸引新媒體讀者尤其是成長在互聯網時代的青年讀者。但是,形式與內容的創新並非要完全以讀者口味為導向,更不能做嘩眾取寵的內容和所謂“標題黨式”的創新。這就要求編輯和撰稿人在敘述中把握好文風和內容的關系,兼顧宣傳引導和靈活創新。

除“海運倉內參”外,另一個微信公眾號“中青評論”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前者偏重時政解讀,后者偏重時事評論。具體來說,前者選題偏重時政人物、熱點新聞和知識通俗化解讀,后者選題偏重社會新聞、青年話題﹔前者在文體上偏重述而不評,后者偏重純粹的評論。這體現著傳統媒體評論在選題、文體、文風上的新探索。一方面,“時評”這個概念被進一步擴大,時政解讀、文化評論乃至知識介紹也被納入廣義的“時評寫作”中,新聞評論正在借助新媒體的力量從過去的“一事一論”和“就事論事”的模式,向更加開放、自由和靈活的趨勢轉型。在這個過程中,時評作者的個性和優勢得到更大發揮,甚至可以在輿論中“唱反調”“求異聲”,這些在傳統媒體時代都是不可想象的。

報紙版面的新變:老品牌如何出新花樣?

著力打造新的微信公眾號產品,並不意味著傳統的報紙版面就不再重要。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並不是非此即彼,“青年話題”的報紙版面依然是工作裡的重點任務。如何讓這個老品牌開出新花樣,就是探索中頗有挑戰性但又十分關鍵的問題。

欄目設置的更新是新變的方法之一。“青年話題”版面過去有“冰點時評”“自由談”等經典子欄目,在媒體融合實踐中,“青年話題”版面整體布局設置依然保持了傳統風格,同時做出了一些內容和形式的創新。

其一,增加了“聽你說”欄目和每周五的專題版(2017年以來改為周四專題版,不定期出)。所謂“聽你說”,實際上是版面欄目和微信公眾號“中青評論”合作的產物,從投稿郵箱和微信公眾號讀者留言裡選取精華內容發在報紙上。這一方面能增加與線上讀者的互動,另一方面讓一些熱心的投稿作者和讀者能有更多機會發表署名的文章。專題版則選取最近青年關注的熱點話題,以整版的形式(大概5篇文章)發表不同立場、年齡、職業的作者來稿。這是“青年話題”在選題與內容上的一個新探索。盡管近來紙媒被“唱衰”的聲音不絕,中國青年報“青年話題”的選題設置,依然堅持了過去對青年性、公共性和時鮮性特質的繼承,傳統的讀書、就業、生活話題仍是主體,同時兼顧了諸如“網紅經濟”“逃離北上廣”“90后中年危機”等新鮮話題。

其二,來稿作者群體的變化。不可否認的是,新媒體尤其是自媒體崛起后,過去大量立足紙媒平台發表作品的知名作者,紛紛選擇了更能“吸粉”也有更高稿酬回報的平台發表文字,盡管“青年話題”版有許多老作者依然堅持來稿,但面對從未有過的媒體環境的變化,作者群也的確發生了一些顯著變化。

一方面,過去依賴公開郵箱投稿的選稿模式受到挑戰。有種說法是“過去郵箱投稿選不完,現在是沒的選”,這樣講或有戲謔和偏激之處,但的確反映了郵箱投稿的質量逐漸下降的趨勢。這既有不少優質作者轉移到新媒體輿論陣地的原因,也與一些老作者不適應新的寫作環境有關。

不論怎麼講,郵箱來稿依然是“青年話題”選稿的重要來源。但與此同時,為了保証稿件質量,同時拓展新的作者群,尤其是挖掘和培養更多年輕作者,成了“青年話題”愈加重視的問題。“青年話題”還注意到了搭建更大平台的必要性,比如借助微信公眾號互動,中青在線網站和中青報APP文章推薦等方式,盡量彌補紙媒發稿在新媒體語境中的缺憾。換言之,盡管我們在討論“青年話題”報紙版面的變化,實際上它仍和新媒體產品創新密不可分,媒體融合的意義也正在於此。

多平台兼容模式:技術與內容何以兼得?

如前所述,中國青年報在媒體融合的轉型中,有一個直觀表現,就是報紙、微信矩陣和中青在線網站、中國青年報APP多端的呈現。比如,一篇評論將刊登在明日的“青年話題”版面上,但它可能在今天傍晚就由“中青評論”微信公眾號發出,同時會發在中青在線評論頁面和中青報APP“思享”板塊上,兼顧了權威嚴謹和迅速便捷。

與此同時,更多的新媒體平台向傳統媒體拋出了橄欖枝,但也提出了更艱巨的挑戰任務。2016年以來,類似微信公眾平台的新產品不斷涌現,比如企鵝號、頭條號、網易號、一點資訊等,中國青年報評論部都有產品入駐,依托的品牌依然是“海運倉內參”和“中青評論”。某種意義上,它可以被看作由微信平台向更廣闊新媒體平台的延伸與拓展。值得注意的是,不論載體形式如何變化,對內容的原創性、時效性和高質量追求上,由“青年話題”衍生出的新媒體產品依然保留了紙媒品牌的特質。

從2016年開始,視頻直播逐漸成為備受關注的傳播形式。在網站、APP和微信公眾號后,如何將新聞評論與這個新的技術形式結合,成了一個更大的挑戰。不同於其他平台,視頻直播似乎與評論本身追求的嚴肅、理性和深刻特質“天然隔閡”。如果說在微信眾公號裡還能以快評的形式抵抗碎片化閱讀帶來的負面效應,在視頻直播的世界裡,如何讓時評也能“分一杯羹”,是中國青年報評論部需要“正面強攻”的難題。目前,報紙的編輯也“順應形勢”,走出報社大樓,通過線下採訪和組織活動來構建更龐大的讀者群。中國青年報評論部先后從創辦“青評沙龍”和專題視頻採訪節目兩個方面入手,將評論部的優勢與視頻拍攝、直播的新形式對接。

“青年話題”以及它衍生出的新媒體產品、線下活動等,從文化意義上講,是將傳統的讀者群擴大為社群共同體,而在技術上的創新突破,則是為了原創優質內容得以更好地傳播與發揮影響力。從這個意義上講,在媒體融合的環境中,時刻求變的同時也應“以不變應萬變”,在承繼紙媒優勢的基礎上與新技術和新平台高效對接,或許正是傳統紙媒新聞評論的轉型之路。

(作者為中國青年報評論部編輯、評論員)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