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眼看烏鎮 《走讀烏鎮 感知中國》浙江桐鄉首發

Chrimes教授(右二)表示,他喜歡烏鎮的特色建筑,更喜歡烏鎮文化。
人民網嘉興12月2日電 (張麗瑋)2日下午,一本由英國人Nicholas Chrimes教授撰寫的《走讀烏鎮 感知中國》(《Through Wuzhen TO China》)一書在桐鄉市烏鎮舉行首發式。該書由浙江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主辦,浙江大學出版社和桐鄉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承辦。全書共13章,作者從商朝時期的烏鎮起源說起,歷數唐宋明清烏鎮的跌宕起伏,而后講述了九十年代至今烏鎮迅速發展崛起的故事。
桐鄉烏鎮,是一個有著7000多年文明史和1300多年建鎮史的江南水鄉小鎮,也是著名文學家茅盾的故鄉,有“中國最后的枕水人家”之美譽。
今天,千年古城烏鎮將迎來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這是一次中華傳統文明與現代信息文明的完美融合。從古老的烏篷船、江南水鄉到如今的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舉辦地,智慧醫療、數字經濟,中華傳統文明的深厚底蘊與現代互聯網的創新發展,融合凝聚在烏鎮,而這恰恰是當今中國的一個縮影,是應當傳遞給世界的中國形象。
該書出版是浙江大學出版社主動擔當使命的一項具體行動。“書以載道,文以化人”,圖書作為重要的交流介質,能把中國故事源源不斷地推向世界,幫助世界了解中國和中國文化。
要面向全球讀者講好中國故事,就要用海外受眾習慣的表達方式。讓國外作者參與中國主題出版,從海外視角進行“原汁原味”寫作,更容易讓外國讀者理解中國、認識中國、喜歡中國。為此,在省委宣傳部的大力指導與支持下,特別邀請了對中國有著濃厚興趣、與中國淵源頗深的英國劍橋歷史學家Chrimes教授撰寫此書。
Chrimes教授將目光投向中國,聚焦桐鄉,鎖定烏鎮,用筆觸感懷文化的傳承和科技的變革。為了能夠寫好本書,將真實的烏鎮形象、浙江形象、中國形象傳遞給西方讀者,Chrimes教授來到杭州、前往烏鎮進行了多日的走訪調查,與當地的專家學者座談,收集了大量的一手資料。省委宣傳部、桐鄉市委宣傳部還專門組織了專題座談會,並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對稿件進行了審讀,進一步提升了准確性和專業性。
“烏鎮到底有什麼故事?她的魅力在哪裡?”Chrimes教授給出了答案。他通過西方人的獨特視角,將中國的歷史文化和當前的繁榮景象,凝聚在烏鎮這一座擁有“東方威尼斯”之稱與“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舉辦地”雙重身份的古鎮。
書中分主題講述了烏鎮的建筑、園林、文學、物產、運河、風土人情乃至科技教育,插入了13幅別具一格的烏鎮風情素描畫,讓烏鎮悠久的歷史、厚重的文化、快速的發展栩栩如生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據悉,為了真正取得海外落地實效,浙江大學出版社與英國鷹堡出版公司(Hobsaerie Publications)進行合作出版。后續將進入海外書店等線下主流發行渠道進行銷售,並結合亞馬遜、邦諾、英格拉姆內容集團等海外渠道推動線上銷售和數字閱讀。同時,在海外營銷方面,借助《出版商周刊》等歐美書業媒體報道和宣傳這本書,並利用出版社的海外社交媒體吸引青年讀者關注。
接下來,在《走讀烏鎮 感知中國》之后,浙江大學出版社還將陸續推出一系列相關的國際化選題,通過知名海外學者向西方讀者進一步介紹中國,如“京杭大運河”“改革開放40年”“紅船精神”“義烏模式”等既反映中國傳統文化、中國現當代發展,又體現浙江特色的圖書。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