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視聽》>>2017年第12期

論新世紀軍事題材電視劇的敘事策略

馮婉
2017年12月11日09:36 | 來源:視聽
小字號

摘要:新世紀以來,多元文化的背景使軍事題材電視劇在敘事理念上進行了創新與探索,表現在以英雄的成長作為敘事母題,以情感化的敘述策略塑造人物,以平民化的視角展現其普通人的一面。

關鍵詞:成長﹔愛情﹔友情﹔平民化

作為中國電視劇的重要組成部分,軍事題材電視劇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電視藝術百花園裡一道引人注目的亮麗風景。特別是新世紀以來,電視熒屏先后涌現出一大批膾炙人口的精品佳作,並且,新世紀的多元文化背景使多種敘事理念相互影響、相互交織,而這種影響和交織也拓寬了軍事題材電視劇的敘事視野,一定程度上促使軍事題材電視劇在敘事理念上進行創新與探索。

一、成長作為敘事母題

俄國理論家巴赫金在談到傳統小說和現代小說的差異時,認為現代小說的標志是一種“成長小說,它塑造的是成長中的人物形象。這裡,主人公的形象不是靜態的統一體,而是動態的統一體。主人公本身的性格在這一小說的公式中成了變數,主人公本身的變化具有了情節意義”。①同時,“人的成長與歷史的形成不可分割地聯系在一起,他與世界一同成長,他自身反映著世界本身的歷史成長”。②可見,在這種敘事中,通過主人公的成長,可以見証歷史的發展與時代的變遷。

新世紀以來,軍事題材電視劇中就採用了這樣的一種敘事策略,以英雄的誕生為主要標志,通過對他們由芸芸眾生中的一個凡夫俗子成長為革命主體的儀式性呈現,從而確証了中國革命苦難式的偉大與合法性。《歷史的天空》中,敘事重點放在了主人公姜大牙如何從一個沒有絲毫覺語的米店伙計、村野莽漢成長為戰功卓著的中國共產黨高級將領。在這一過程中,個體的成長與革命歷史相互疊合在一起,人被裹挾進歷史的滔滔洪流,歷史又催動人的成長發展,賦予人新的內涵。從中我們不僅可以看到一個個體英雄的成長史,還可以看到被折射出來的中國革命的艱難曲折的風雨歷程。《亮劍》同樣展示了李雲龍從一個草莽英雄到我軍高級將領的成長歷程,同樣是把個人融入革命隊伍、融入歷史,從而完成個人命運的成長。

英雄人物的成長模式不僅體現在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中,在當代軍旅劇中也是經常採用的策略。不同的是,前者展現的往往是一個革命英雄由普通士兵成長為我黨我軍的領導者,而后者更多展示的是一名平凡士兵的成長故事。《士兵突擊》講述了看起來憨傻的農村小伙子許三多在部隊生涯的磨練中成長為一名合格並且優秀的軍人的故事。編劇蘭曉龍曾這樣闡釋“許三多”的塑造:“許三多的成長歷程展現了幾乎所有中國士兵成長的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普通百姓的狀態﹔第二個階段是個孬兵的狀態﹔第三個階段是好兵的狀態﹔第四個階段是成熟的人的狀態。”正是在許三多成長的過程中,觀眾可以看到他在各個階段、不同環境下所面臨的全部的困難和矛盾,以及在面對各種人生境遇時他不同的心理世界。在《士兵突擊》取得佳績后,熒屏出現的一系列當代軍旅劇都沿用了這樣的成長模式。比如《戰雷》中,高等作為主人公是全劇矛盾沖突的集中制造者,他在劇中經歷了新兵連——修理班——掃雷大隊——掃雷保障小組四個階段的成長。《我是特種兵》系列同樣也展現了一群被稱為“菜鳥”的士兵,在特種兵集訓隊經過各種嚴苛的訓練和實戰,最終成長為真正的現代軍人。不同於戰爭年代,和平年代的軍人很難經歷戰爭與死亡的考驗,在當代軍旅劇中,更多展現的是軍營生活對這些普通士兵心靈的淬煉與鍛造,書寫的是新時期軍人的理想與追求。

羅伯特·麥基在《故事——材質、結構、風格和銀幕劇作的原理》中說到:“最優秀的作品不但揭示人物真相,而且還在講述過程中表現人物本性的發展軌跡或變化,無論是變好還是變壞。”③在這些軍事題材電視劇中,正是通過人物的成長變化,既賦予了人物多層次、多階段的性格展示,又展現出廣闊的歷史背景,挖掘出廣博的社會內容,從而實現了敘事觀念的新突破。

二、情感作為敘事依托

人首先是一個情感的人,其次才是一個階級的人。人情倫理作為一個人在這個社會上生存的基本情感和道德內容,是其無法擺脫的人性之本。英雄也是人,因此英雄也離不開人情倫理。新世紀的軍事題材電視劇在表現英雄個性時採用了情感化的敘事策略,並且這種情感的呈現已經不僅僅作為劇情和人物塑造的補充,而成為了塑造人物和推進劇情的關鍵因素。在新世紀軍事題材電視劇中,情感化的敘述策略主要表現為:

(一)“愛情”擔當敘事動力

愛情一直以來都是電視劇裡不可或缺的話題。但是,在早期的軍事題材影視作品中,關於英雄的愛情描寫往往是將它轉化或升華為一種為了實現同一革命理想和革命目標而結合在一起的革命情誼。愛情在那個特定的時期內實際上處於缺席的狀態。時間跨入多元化的今天,隨著禁錮的打破和思想的解放,英雄個人的愛情終於開始被多角度、多層次地加以展現。

《激情燃燒的歲月》中,石光榮在馬背上第一次看到歡迎儀式上跳舞的褚琴,立刻就被褚琴的美貌所吸引。他一反常態地在舞會上大膽地拉褚琴跳舞,帶著警衛員到處跑著看文工團在各連隊的演出,並且與假想中的情敵——同是革命軍人的老胡展開了一場微妙的心理周旋。石光榮把戰場上的干脆利索也帶到了情場上。與之相對的,《歷史的天空》中對姜大牙和東方聞英的感情描寫就更為突出,愛情甚至成為了他成長過程中的一條重要線索。愛情把姜大牙由一個流氓無產者改造為一個革命者。姜大牙加入八路軍就是因為驚嘆於東方聞英的美麗。為了接近東方聞英,姜大牙在近乎霸道的追求中,開始不斷地摒棄和改正自身的種種惡習和缺點。在愛情的力量下,姜大牙逐漸成長為一名成熟的指揮員,細膩真實的愛情描寫,為這部電視劇增添了不少可看性。

愛情不僅是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中的表現內容,在當代軍旅劇中同樣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敘事線。例如《沙場點兵》《DA師》《垂直打擊》《旗艦》《戰爭目光》《我是特種兵》等,無不沒有美麗的愛情故事。《我是特種兵》的主人公小庄之所以參加特種部隊的選拔,退役甚至到后來的重新加入作戰部隊並且執行軍事任務等等,並非為了實現報效祖國、服務人民之類的宏大願望,而是完全出於對愛情的追求和對戀人無盡的追思以及深深的戰友情的緬懷。新世紀軍事題材電視劇讓英雄的愛情成為敘事動力,一方面滿足了觀眾內心對人世間情感的訴求,另一方面對展示英雄形象的復雜內心世界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得英雄的人格與人性情感的復雜色彩互相交融、同為一體。

(二)“友情”引發敘事共鳴

作為英雄形象領域上的拓展,新世紀軍事題材電視劇在表現英雄形象時,還特別細致地展現這些英雄與他周圍的人物的關系。在這些人物關系當中,革命戰友之間的友情成為劇作者們傾力表現的一大重點。如《激情燃燒的歲月》中的石光榮和小伍子,《亮劍》中的李雲龍和趙剛以及警衛員和尚,《歷史的天空》裡的姜大牙和楊庭輝以及張普景……這些英雄人物之間的友情描述擺脫了以往軍事題材電視劇中對於革命同志關系的那種始終緊密團結、齊心協力干革命的單一套路,而填充進更多的個性色彩和情感內涵。

《歷史的天空》中,是楊庭輝的獨具慧眼發現了姜大牙異於常人的優點和長處,才使他能在革命的道路上走下去。而張普景這個固守信仰卻稍顯僵化的老革命,和姜大牙從頭到腳反差很大。他從一開始就厭惡姜大牙的匪氣和流氣,甚至還曾主張除掉姜大牙。但在長期的相處中,堅持原則的張普景認識到了姜大牙的坦蕩磊落,從此與姜大牙成為肝膽相照的戰友,幾次保護了他,甚至為此在“文革”中遭難。劇中,創作者頗具戲劇性地把他們從對立爭吵、慢慢熟悉再到溝通理解、以致最后互相珍惜的革命友情全過程寫了出來。《士兵突擊》中許三多看起來傻裡傻氣,然而正是這種憨直勁,讓他得到了身邊很多人的幫助。班長史今不僅破格讓許三多入了伍,而且為了一句把他“帶成一個堂堂正正的兵”的承諾,最終以犧牲自己在部隊的前途換來了許三多的成長。在史今退伍后又是班副伍六一承擔起了照顧許三多的重任。除了他們,連長高城、A大隊的袁朗這兩個許三多的領導兼戰友也在許三多的情感軌跡上留下了堅定不移的足印。還有《我是特種兵》中庄焱因誤殺人質而一蹶不振,甚至離開部隊,是戰友們把他偏離的人生軌道拉回正途。在冷漠和充滿信任危機的當代社會中,這些作品無疑充當了淨化劑,使身處浮躁社會中的人們再次相信友情。

三、平民化作為敘事本色

選擇什麼樣的敘事視角,不同時代有著不同的表現。縱觀早期軍事題材電視劇中對於英雄形象的塑造,大都採用了俯視的敘述視角。劇作者具有一種洞悉一切的先知先覺的能力,凌駕於自己搭建的故事之上,全權支配情節的展開,高高在上地俯視著包括英雄形象在內的所有人物,以自己的所思所想構成了英雄全部的內心世界。而在新世紀以后,軍事題材電視劇的敘事視角發生了變化,劇作者在描寫英雄氣概的同時,也會盡可能地從英雄身上挖掘出普通人的氣息。民間的敘事立場和平民化的視角,使得這一時期軍事題材電視劇中英雄形象的身上散發出十足的百姓氣息。於是,通過這種平民視角塑造的英雄便有了讓觀眾在接受過程中體驗和認同的機會。

在《激情燃燒的歲月》中,創作者有意削弱了對戰爭年代的敘述,而特意把筆墨集中在了石光榮從戰場到戰后、再到退休這個完整的生活過程當中。這種變化的目的就在於刻畫戰場上的英雄回到現實生活中作為普通人的一面,從而讓觀眾不僅看到了在戰場上作為革命斗士的石光榮,而且看到了這個英雄離開戰場回到和平年代,作為普通老百姓的真實生活。這種從英雄的日常生活入手,展示英雄形象現實生活的敘事安排,也逐步打破了以往革命英雄形象被神化的慣性,為后來的軍事題材電視劇《歷史的天空》《亮劍》《我是太陽》等對英雄的平民化塑造做出了有利的探索和實踐。不僅革命英雄如此,在展現當代軍人的風貌時,同樣也側重揭示軍人的內心世界,努力表現人物的真實面貌和性格心理。《士兵突擊》中,劇作者在進入故事時,花了大量的工夫突出表現許三多作為普通人的弱點和情感。在生活中許三多本身就是一個不起眼的凡夫俗子,下榕樹村的農民,在家裡是一個“龜兒子”,到了新兵連更是因為一個類似投降的動作被連長認定他是最差的一個兵。可是,正是這樣低的起點、這種生活境遇讓電視機前身處同樣社會處境的觀眾們有了大致相同的認知。在成功到來之前,人都會經歷種種挫折和磨難,這也成為了觀眾產生想象力的認同前提。劇作者把許三多的這種凡人的狀態一直描述到他進入A大隊並且開始執行第一次演習的過程當中,雖然這時的許三多已經被稱為“兵王”,然而面對死亡的威脅,許三多同樣表現出了作為平常人的恐懼。可以說,許三多是普通人善良幻想與現實殘酷生活的結合體,他的故事是一場發生在軍營中的平凡人性的回歸。

事實上,新世紀軍事題材電視劇採用平民化的敘述策略,一方面在贏得生活真實感的同時,也剝離了宏大敘事所擁有的歷史重量與豐實,它反映了“創作者身處主導文化、精英文化以及遵循市場法則的大眾文化彼此交織、影響的文化環境裡”,“在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的同時,最大可能地規避政治風險。一切可能引發爭議的對歷史的反思與評價就都盡可能地被淡而化之,而把焦點集中在故事的親和力、可視性與趣味性上。”④(作者單位:太原師范學院)

注釋:

①②[俄]巴赫金.小說理論[M].白春仁,曉河 譯.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229.

③[美]羅伯特·麥基.故事——材質、結構、風格和銀幕劇作的原理[M].中國電影出版社,2001:122.

④戴清.電視劇審美文化研究[M].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4:213.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