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鄒韜奮為何被譽為"人民的朋友"

忻平
2017年12月12日07:50 | 來源:解放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鄒韜奮為何被譽為“人民的朋友”

1944年11月,毛澤東同志在延安追悼鄒韜奮的大會上留下了這樣的題詞:“熱愛人民,真誠地為人民服務,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就是鄒韜奮先生的精神,這就是他之所以感動人的地方。”鄒韜奮最大的特點就是他的人民性,熱愛人民、服務人民是其一生的旨歸。

鄒韜奮一生留下800多萬字的文章,並以《小言論》等欄目為標志,始終堅持“為大眾說話、讓大眾讀懂”的寫作原則。他一直希望辦一種合乎大眾需要的日報,“我生平無任何野心,隻有一個理想,就是要創辦一種為大眾所愛讀,為大眾作喉舌的刊物。”他一生先后創辦了《生活》周刊等6種報刊,出版了幾十本著作和譯作。胡愈之認為,假如魯迅是不朽的人民導師,那鄒韜奮就是人民的伙伴、人民的朋友。

無論是反對國民黨政府的統治還是積極支持抗日救亡運動,鄒韜奮都是積極走在時代前列的人。他深刻批判黑暗的社會和腐敗的官僚作風,反映人民的疾苦,努力促進民族解放事業。作為全國各界救國會的領袖,他積極援助前方將士,組織社會的抗日救亡運動。在他身上有著真正的硬骨頭精神,特別表現為“七君子”事件中的不畏權貴。他的《在出獄歡迎會上的演說》風行一時,還曾被收錄進高中語文課本中。他創辦《抗戰》三日刊、主編《全民抗戰》,積極宣傳共產黨的抗日救亡主張,並專門推出戰地版,報道軍民前線真實消息和日軍的殘暴罪行。

作為出版家,鄒韜奮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什麼。這種救國救民、促進社會進步的責任感,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體現。當時的新文化人可以分成幾類:有“南陳北李,相約建黨”的實干者,有魯迅那樣為底層吶喊、不妥協的人,還有堅守一定的學者底線卻與當局若即若離的,亦有躲在書齋做學問或冷眼看世界的。鄒韜奮走的則是實業救國、出版強民的路子,走出了知識分子的另一條救國之路。

現代知識分子走向“十字街頭”的時候,常常會面臨一個難題:究竟是大眾化,還是化大眾?智性如何在民間延伸且又具有民間性?理論和大義如何通俗化?精英文化如何“走下神壇”、擁抱大眾?當時,上海文壇出現了兩種選擇:一種是附和所謂的簡單的、粗糙的大眾文化,由此出現了庸俗文化乃至惡俗文化﹔ 二是知識分子以己身所好強行介入,試圖改變大眾文化的生態結構。這兩種傾向的結果都不甚理想。

那麼,如何在互動中形成新的時代文化,如何使文化作品成為民族覺醒的燈火?鄒韜奮在高爾基那裡得到了啟示。高爾基那種思想者的宏闊境界、高遠的哲學氣象和出身貧苦體現出來的底層泥土氣,它們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喚醒了民眾,促進了自覺。受此激勵,鄒韜奮搭建新聞出版民間新平台,不斷改革出版手段,以國際化的廣闊視野,以平民化的文字語言,緊緊扣住時代精神,並將其與社會現實、民族未來聯系起來,取得了極大的社會影響。

在他那裡,沒有傳統儒生的遲暮之氣,沒有教化大眾的語言,有的只是洋溢著新知、新智、新聲的清新之風。在他那裡,新聞出版不僅是實業,不僅是職業,而是一種民族解放的事業,是一種促進社會進步、社會發展的加速器。作為“中國脊梁式人物”,這就是鄒韜奮之於時代最大的貢獻。

(作者為上海大學文學院歷史系教授)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