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重訪舊址,憶八十年報業芳華 ——

從六處社址看新華日報的來路與未來

付 奇
2018年01月11日09:08 | 來源:新華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重訪舊址,憶八十年報業芳華 ——從六處社址看新華日報的來路與未來

元旦前后,新華日報記者重訪武漢、重慶等城市以及南京新街口,尋找新華日報的起點與進路,追尋這80年篳路藍縷的風雨歷程。一處處舊址,仿若一個個歷史節點,記錄著報業的變化,更折射著中國現當代歷史的風雲變遷。

撐起點 借問報從何處來

大陸裡4-9號,位於武漢市漢口民意一路,是新華日報社舊址。1938年,第一份新華日報誕生於此。

去年12月30日下午,記者來此探訪新華日報的“起點”。武漢出租車司機告訴記者,這裡是漢口最老的居民區之一,周邊都在拆遷。在兩排林立的沿街小店之間,記者找到大陸裡大院,一股濃濃的歷史味道從略顯滄桑的老漢口建筑中飄散出來。

新華日報社漢口舊址為二層樓裡弄式民房,資料顯示,曾經的老報館佔地約600平方米,建筑面積1000多平方米,分為編輯部、印刷廠和員工宿舍等。

小樓的門旁有兩塊石碑。上面的一塊較舊,用繁體字刻著“新華日報社舊址(大陸裡四至九號)”字樣,下面的一塊則是江漢區人民政府於2014年重立,用中英文記錄著一段歷史——

誕生在抗戰烽火中的新華日報,從1938年1月11日正式出版,到1938年10月25日在武漢出版最后一期,堅守10個月共出版287期,見証中國人民奮勇抗戰的艱難歷程。

51歲的居民肖長征在這裡出生、長大,半個世紀以來一直陪伴著這片舊址。他回憶說,年少時常聽老人們講述這巷子裡流傳的故事,“街坊鄰居們都知道,周總理曾經在這裡辦過報。”

武漢大學圖書館文獻部還收藏有影印版《新華日報》創刊號。翻開當年的老報紙,仿佛聽到鼓舞人心的戰斗號角正在吹響。創刊號封面報眼處圖片上,一位軍人在振臂高呼“鞏固團結,抗戰到底”。放在頭條位置的發刊詞更加振聾發聵——“本報願在爭取民族生存獨立的偉大的戰斗中作一個鼓勵前進的號角”。

武漢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林婕說,新華日報的創刊是中國新聞史上的大事,這張報紙如同那個時代茫茫黑夜中的燈塔,成為革命中“不可缺少的方面軍”。

1938年10月24日夜,漢口秋雨淅瀝。周恩來在報館口述題為《告別武漢父老兄弟》社論。就在當日晚,報館大部分人員撤離漢口。

訪山城 回望烽火歲月稠

重慶市民生路240號,是新華日報營業部舊址。如今,這裡是重慶市中心,並且成為當地的一個景點。

今年元旦當天下午,記者來到這裡,隻見一座灰色的建筑靜靜佇立街邊,不時有參觀者進去探訪。

營業部舊址共有3層樓,一樓展示著一些老照片、老報紙、老物件以及當年的各類出版物,二樓是“發行課”“會計課”“廣告課”和會議室,三樓則是員工宿舍以及社長潘梓年的辦公室和臥室。

一位陳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2015年這裡重新修繕過,一樓的布置還原了當年的景象,中廳上方的紅色條幅上寫著“沒有革命的理論就沒有革命的行動”,門口櫥窗裡則挂著“供應進步書刊”“報道正確消息”廣告標語,真實記載著新華日報的那段斗爭歲月。

許多當地人不知道的是,在重慶還有一座“新華日報總館”。解放前,重慶有著名的“中共三岩”,新華日報總館所在地虎頭岩便是其中之一。隻不過,在今天的地圖上已找不到這個位置。

記者按照工作人員手繪的圖,在依山工地廢棄的鐵路橋上,遠遠地望見這座掩映在綠樹中的總館。

由於還在整修,總館未對外開放。 記者看到,報館原來大門的門匾已沒了,門口挂著一塊牌子,上寫“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新華日報總館”。院內共有5棟竹木、土木結構樓房,基本參照當年格局翻新,包括記者工作室、排字房、宿舍、食堂、托兒所等。院內幾株粗壯的黃桷樹,一直還在。

1939年8月13日,新華日報在這裡出版發行復刊后的第一份報紙。直到1947年2月28日被國民黨重慶當局無理查封,總館在這裡堅守7年半,共出版發行2700余期。這些建筑,正是那段激情歲月的歷史見証。

重慶紅岩革命紀念館編研部徐康修撰總館解說詞。她告訴記者,這裡2011年曾開放過,后來周邊施工便一直閉館,等待重新修繕開放。

當年作為“陪都”,重慶曾雲集十多家報紙,其中出報最早、讀者最多的就是新華日報。每天凌晨4點左右出報,通常每日發行量3萬份,最多時達5萬份。

1941年1月18日,《新華日報》登載周恩來的題詩:“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徐康說,正是在3周年報慶聚會上,周恩來聽到“皖南事變”噩耗,連夜動意,躲過審查,刊載此詩,動惻全國。

從武漢到重慶,新華日報在國民黨統治區出版9年1個月又18天,在國民黨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佔領輿論制高點,被人民群眾譽為“茫茫黑夜中的一座燈塔”,成為中國共產黨推進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有力工具和溝通外部世界的重要窗口。

憶往昔 新街口繁華往事

1949年4月,新華日報在南京再次復刊,開啟另一段崢嶸歲月。

這是一次遲到的“重逢”。十多年前,新華日報便差點誕生在南京新街口。

1937年10月,經過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代表團反復交涉,爭取到在國民黨統治區出版新華日報的權利。后因日寇猖狂的進攻,南京危在旦夕,籌備中的新華日報才向武漢撤退。

1949年4月30日,南京解放第八天,新華日報便迅速復刊。首任社長石西民,以軍代表身份來到南京新街口中山路39號,將中央日報報館改成新誕生的南京新華日報社址。

“老報社沿街4層樓,地上三層、地下一層,頂層還有八角亭。”82歲的新華老報人王強,13歲便在新華日報當報童, 15歲考進新華日報印刷廠。他回憶說,那時候,排字、拼版、打樣,還全是手工操作,在字架前工作,往往一站就是一個通宵。

從南京市委機關報到江蘇省委機關報,從記錄新中國成立到為改革開放鼓與呼,在新街口這一“落腳”,就是65個年頭。65年間,新華日報開創全國省報第一個短新聞專欄﹔創辦全國發行量最大的晚報《揚子晚報》。

王強也調到編輯部,並成長為一名報社骨干,見証著江蘇的一次次精彩“轉身”和一步步走向繁榮。上世紀八十年代,王強在《新華日報》上全程記錄金陵飯店從開工到交付。這座彼時“全國第一高樓”,就坐落在南京最繁華的新街口地區,報社的不遠處。

時代發展的齒輪越轉越快,新華日報社成長的腳步也快起來。1989年,在新街口管家橋65號,興建起11層的辦公大廈,也就是后來編輯記者們口中的“小白樓”。

拆舊樓、蓋新廈,世紀之交,在原中央日報舊址處,建設起52層、高達187米的“中國報業第一高樓”新華大廈。2004年,新華日報編輯部搬遷入駐。

時間帶走的芳華凝固在建筑裡。2018年初,記者再次回到新街口,“小白樓”正在出新,馬路對面的新華大廈已成十幾家不同單位的辦公地。

看今朝 江東觀潮新風濃

江東中路369號,長江之畔,南京河西CBD中心區,這裡,就是新華日報如今的所在地。

2011年4月19日,省委、省政府批復同意新華日報報業集團更名為新華報業傳媒集團。

2014年12月,新華報業傳媒集團搬入今天所在的新華報業傳媒廣場。三幢現代化大樓相依而立,建筑總面積13萬平方米。1號樓高156米,是集團各媒體所在地,2號樓則是集團業務經營場所,從空中俯瞰,仿若一枚雙向指針,一邊將時光指向80年前,另一邊指向無限延伸的未來。

“轉型、融合、多元”,新華報業發展邁入新時期。從一張新華日報起步,如今,新華報業傳媒集團已擁有14報8刊、3家重點新聞網站、6個移動客戶端和眾多微媒體,構成現代傳媒矩陣。

80年報慶在即,讓身在其中的人們,成為歷史的見証者——

在1號樓33樓報史陳列館裡,負責人姚立忙個不停。80年報慶,他為了報史陳列館達到最佳展陳效果,進行調整測試。

1987年進入報社的薛穎旦,在新華日報南京四處社址都工作過。她還清楚記得,當年在一間大辦公室裡,處長與記者面對面坐著,戴著老花眼鏡的科教處老處長趙曉義一筆一畫地改著自己的稿子,而如今,她坐在6樓西北角的主任辦公室裡,用中央廚房系統,編輯新華日報品牌欄目《人文周刊》。

“現在的編輯部,涌動著創業的熱潮。”1996年進入報社的杭春燕是集團全媒體經濟新聞部負責人,她正在籌劃交匯點經濟頻道和部門公號。

還有更多90后遇到“80后”的新華日報。他們用筆、用鏡頭、用手機、用VR相機,用更多最新最先進的設備,一以貫之地記錄時代的發展。

時間讓一些建筑改變了模樣,但記憶卻隨著歲月愈加厚重。未來的美好歲月,又將填滿新的記憶,沉澱到最后的,還是那份初心。

“我的新華我的家,光輝報壇叫‘新華’。武漢重慶到南京,家風承傳燦若霞……”

時針撥回到一年前,在一座嶄新的會場裡,報社2017年迎春聯歡會正在舉行,新華合唱團唱起這首由已退休的副總編輯楊步才填詞的《我的新華我的家》。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