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7年·第12期

微博的准社會交往探析

——以娛樂明星“人設崩塌”為例

肖春麗
2018年01月19日10:12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 要:在微博所構建的虛擬現實環境中,普通受眾已經逐漸把娛樂明星當做真實人物去“交往”。這樣一種單向的“交往”方式,使受眾對娛樂明星有更多的現實期待,而一旦娛樂明星未達到受眾的期待時,受眾會自行認定其“人設崩塌”,而這種情境下,往往會引發一系列的輿論風波。本文從准社會交往的角度探索娛樂明星與受眾之間的新型交往模式,在現實人際互動的補償和外延下,思考互聯網視域下的准社會交往帶給我們的研究新方向。

關鍵詞:微博﹔准社會交往﹔單向性﹔網絡傳播

中圖分類號:G20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7)12-0025-02

當下娛樂圈,某位明星可以因一部劇一部電影一檔綜藝一首歌而成名,而最終圈粉無數形成一定的粉絲群,則需要“顏值”或者是“實力”,而“人設”的建構,其微博內容與其他娛樂新聞成為這種“人設”構成的主要來源。在微博世界中,普通用戶與官媒、微博大V(含明星、科學家、網紅)等賬號之間的關注與互動,處在一個“普通用戶知道大V一言一行、大V對普通用戶一知半解”的狀態,這樣一種交往行為,是一定意義上的“准社會交往”。在這種關系下,從官媒或者是微博大V來說,廣大的網友自始至終都是“陌生人”,而用戶卻往往對微博大V構建一套符合他們標准的心理預設,但事實上這種交往是單方面的,甚至可以說是“一廂情願”的。在現實的微博環境中,娛樂明星無形中“遵循”著用戶給他們設定的“人設”進行著微博互動。而“准社會交往”就是用來描述這種遠距離的單向度交往行為,為此,本文試通過分析娛樂明星的“人設崩塌”事件,來探析微博傳播單向性的存在及意義。

一、微博傳播環境下的准社會交往

“准社會交往”的最早解釋來自1956年的《精神病學》雜志,學者霍頓和沃爾認為在媒介消費過程中,受眾對媒介人物會產生一種情感上的依賴,並自然而然的將大眾傳媒中的人物當做日常生活中的真實人物去做出相應反映,並在此基礎上發展出的一種人際關系,而這種人際關系則是建立在受眾自我想象上[1]。我國最早關於准社會交往的文章來自1996年王冬蘭、把多勛的《兒童道德的經濟學發生──兼論皮亞杰的兒童道德發展理論》。文章描述皮亞杰對兒童游戲的“准社會交往”判斷:一種模擬的“人類交往行為,一種縮微的社會生活真實場景”[2]。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對准社會交往的測量研究增多。國內對准社會交往的研究自1996到2005一直處於停滯狀態,從2006年開始,准社會交往逐漸引起心理學、傳播學等學科的注意。

“人設”,最先專指漫畫、動畫、游戲中的人物角色設定,隨著時間的發展,這一名詞使用范圍逐漸擴大,現在常常被用來代指明星在虛擬現實種的人物設定。在網絡環境中,尤其是微博世界裡,普通受眾與娛樂明星等大V賬號之間的互動是一種單向互動,一般情況下,除非娛樂明星主動參與“微博問答”中回答受眾的問題,其他時候用戶與娛樂明星之間鮮有交流。但是這樣一種不對等的“交流”卻不妨礙用戶對自己喜歡的明星進行“人設”。隨著受眾對娛樂明星的了解越深入,會產生更多的情感依賴,甚至是情感期待,會將其作為“真實存在於現實環境中的人”去看待。而在這種關系中,對於娛樂明星來說,受眾自始至終是不知姓名的“陌生群體”,他們彼此處在一個“我知道,他不知道”的社交網絡網中。而准社會交往理論就是用來描述這種遠距離的單向度交往行為。

以往的准社會交往通常發生在電視、廣播以及劇院舞台等媒介條件下,從形式特征來看,通常媒介人物擁有大量粉絲﹔從內容上來看,媒介人物通過一些媒介行為包括表演等活動,來引起粉絲的關注,進而粉絲對其產生一定的情感聯結。而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張,微博、微信等新媒體也成為准社會交往的多發之地,並呈現與傳統媒體環境中一致的交往現象,娛樂明星擁有大量的粉絲,並通過線上線下的表演引起粉絲的關注。但是由於自身傳播環境的區別,准社會交往在微博環境中也呈現出新態勢。

二、准社會交往發展新態勢

1.單向交往向潛在雙向交往轉變

在新媒介技術迅猛發展的當下,以微博為代表的新媒體社交平台,儼然已經成為受眾與媒介人物產生聯系的新途徑。部分粉絲是固定關注者,同時也存在不少的粉絲是潛在的關注者。但是在這樣一種關注過程中,他們的共同行為都是:關注感興趣的媒介人物,並通過媒介人物的新聞或微博,來了解其最新動態,並通過轉發評論點贊私信等方式來與其發生“單向”交往。

基於以上的理論依據,對於娛樂明星“人設崩塌”引發熱議的原因更加的清晰。娛樂明星,在微博環境中也算一個有影響力的意見領袖,其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被受眾看在眼裡,在日常的更博活動中受眾與其會產生越來越多的情感聯結,對其會抱有更多的“現實依賴”。而一旦娛樂明星沒有按照受眾的“心理預設”去發表言論或者是形象塑造時,用戶會根據自己所掌握的傳播資源去嘗試與明星進行直接的“交流”,包括直接發博、發布微博文章、轉發、評論等方式,並在這樣一種傳播環境中逐漸形成一種“傳播勢力”,一旦這種“勢力”足夠強大,就會逼迫娛樂明星去“被動”回應這樣一種“人設崩塌”現象。事實証明這樣一種交往已明顯具有“雙向性”的性質。

在這樣一個微博世界裡,粉絲對娛樂明星本人及微博,都發生了一定程度的“准社會”交往關系。而娛樂明星的“被迫”回復將一直以來的“單向”交往演變為實際的“雙向”交往。而在這樣一種“准社會”交往模式下,受眾才會對其“人設崩塌”反映如此激烈,由於這種交往本身就是單向度的。而隨著這種對“准交往”模式下的媒介人物的熱議,媒介人物開始做出相應的反映,所以在這樣一種互聯網環境下,准社會交往有了新的內涵,這種單向度的交往正在某些時刻向雙向轉變,或者說,在微博環境中,准社會交往存在隱性的雙向度傳播。

2.交往狀態由好向好壞參半轉變

在傳統媒體的“准社會”中,媒介人物一直“扮演”著積極的媒介形象,其所發表的言論或者是呈現的狀態都是向上樂觀的,並對其受眾產生一種單向的積極的影響。而隨著互聯網環境的成功建構,受眾的信息接收由被動向主動轉變,加上社會生活壓力的加大,受眾的關注點開始由“好”的向“好壞參半”轉變,雖然一方面也關注“形勢大好”的常規新聞,卻也更多將目光集中在負面新聞的“爆料”上,受眾偏好“偏激、丑陋、暴力、血腥”的新聞或者緋聞上。受眾對網絡審美或者說網絡訴求有了新的認知,網絡世界准社會交往中不僅需要單純的積極的內容存在,消極的媒介人物也不斷的被“接收”。

准社會關系本質上是人們之間日常人際交往關系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即人類本身存在一種自然的交往需要,當這種需要不能在現實生活中得到滿足,那麼一些個體將會尋求與虛構角色或媒介人物產生人際交往關系以滿足這種需要。在網絡上,這種“尋求”交往特征尤其明顯。但是當這種滿足無法在自己喜歡的媒介人物身上實現時,受眾會立馬轉變“交往”態度,由以往的“積極”向“消極”轉變。

在微博環境中,受眾的態度轉變會受到其他人的影響。娛樂明星的“人設崩塌”,受眾由以往對其崇拜幾日之間轉向嘲諷,並在此傳播過程中表現出調侃式的可惜。而這種轉變來得快,讓媒介人物本人也是措手不及。而這一種轉變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網絡平台的開放,為准社會交往的變動提供更多的可能,受眾與媒介人物之間不存在強烈的交往,是一種弱關系、薄弱的“交往”,固然,媒介人物的“好壞”都能完全接受。

三、結 語

微博是一個自由開放、兼容並包的媒介平台,推崇個性化和差異化,一些傳媒人物呈現積極的形象吸引更多關注,但也出現了一些打破規范的消極形象。傳統的傳媒人物有多種表現形式,如節目主持人、電台播音員,還可以是虛構人物(獅子辛巴、大力水手等)。他們通常經過印象管理,賦予自己親和力、聰明智慧、善解人意的特征來獲取關注度。

在網絡賦予更大自由的前提下,受眾是准社會交往的核心人物。在賽博空間,與傳媒角色的交往是受眾的有意為之。這與現實人際交往相同,人們趨向於和自己興趣愛好或價值觀相同的人進行互動,與厭惡的人進行爭執。准社會交往是現實人際互動的補償和外延,網絡傳播研究可以以此入手對人際關系進行深入解讀。

參考文獻:

[1] Horton D.,Wohl R. Mass Communication and Para-social Interaction: Observations on Intimacy at a Distance[J]. Psychiatry,1956,19(1) .

[2] 王冬蘭,把多勛.兒童道德的經濟學發生──兼論皮亞杰的兒童道德發展理論[J].學前教育研究,1996(5):18-21.

[3] 葛進平.西方准社會交往研究新進展[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13(1):96-100.

[4] 毛良斌.基於微博的准社會交往:理論基礎及研究模型[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9):146-152.

[5] 方建移,葛進平,章潔.缺陷范式抑或通用范式——准社會交往研究述評[J].新聞與傳播研究,2006(3).

[6] Tilo Hartmann,Charlotte Goldhoorn. Horton and Wohl Revisited: Exploring Viewers’Experience of Parasocial Interaction[J].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11:1104-1121.

[7] 包敦安,董大海.交易社區環境下的類社會互動關系的測量及實証檢驗[J].軟科學,2010(5): 124-128.

[8] 方建移.受眾准社會交往的心理學解讀[J].國際新聞界,2009(4):50-53.

[9] 葛進平,方建移.受眾准社會交往量表編制與檢驗[J].新聞界,2010(6):10-11.

[10] 馬志浩,葛進平.日本動畫的彈幕評論分析:一種准社會交往的視角[J].國際新聞界,2014(8):116-130.

[11] 陰軍莉,陳東霞.受眾與媒介人物准社會關系的研究進展——我國受眾心理研究新視閾[J].新聞界,2011(8):26-28+47.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