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7年·第12期

新媒體環境下新聞評論的創新策略

趙永多,周  楊,李  佳
2018年01月19日10:28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 要:評論報道作為傳統媒體報道的重要版塊,在新媒體環境下取得了新的發展。傳統媒體有效利用好新媒體改革創新評論報道是做好評論工作的關鍵。本文以《人民日報》《新京報》《中國青年報》的官方微博、微信部分評論文章為例分析新媒體環境下新聞評論的發展現狀及紙媒評論在新媒體環境下的創新改革,最后提出傳統媒體改革創新評論報道需要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新聞評論﹔新媒體﹔創新

中圖分類號:G20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7)12-0142-02

一、新媒體環境下新聞評論的發展現狀

新媒體是相對於傳統媒體而言的,是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后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是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移動技術,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和媒體形態[1]。新聞評論是新聞工作者面向廣大讀者對有新聞價值的事件和時代意義的熱點問題進行的分析論述。在新媒體沖擊下,新聞評論呈現出以下特點。

(一)高產低質

在新媒體時代的沖擊下,新聞評論不再只是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博客、微博、微信公眾號都能登載新聞評論[2]。因此在數量上,新聞評論篇數呈現上升趨勢,評論的主題和素材不斷增多,使得社會參與的廣泛性不斷加強。在質量上,新聞評論參差不齊。原因在於新媒體為新聞評論作者提供了更多地信息,但信息缺乏真實性、扭曲與夸張的成分增多,極易造成新聞評論觀點偏離、語言缺乏理性,輿論導向出現偏差的后果。

(二)渠道多、門檻低

由於新媒體具有傳播速度快、成本低的特點,當今新聞評論的發布平台與評論主體呈現多元化,受眾參與新聞評論的方式不斷增多且進入門檻低,能夠更加自由、開放的表達意見與觀點。新聞評論的議題和范圍隨著受眾對社會熱點問題與現象的興趣與注意力的變化而不斷豐富。

(三)直觀性、互動性增強

在新媒體時代的沖擊下,相對於傳統新聞評論而言,新聞評論可以採取視頻、圖表、Flash,甚至是一個表情、一個符號、一句話等方式來完成,使得受眾在閱讀與分析社會熱點事件與問題時更加直觀。在互動上,受眾對於新聞事件的評論是向新聞評論作者發布內容的反饋,也可以是受眾之間的互動,這種不斷加強的趨勢與傳統紙媒新聞評論中單調的受眾反饋機制有著明顯的對比與差別。

二、紙媒評論在新媒體環境下的創新改革

近年來,新媒體已經成為人們獲取新聞信息、閱讀新聞評論的重要渠道,呈現出偶發性、碎片化、個性化的特點[3]。紙質媒體在新媒體沖擊下,越來越認識到要適應新媒體環境,突破現狀,加快改革創新步伐,不斷利用新媒體平台提供的快捷與高效更加廣泛的傳播自己的聲音。

(一)以策劃的思維整合評論資源,促進評論的多樣化發展

“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照樣可以用在評論上,“優”是關鍵,強調高質量的評論產品。如何生產高質量的評論產品,需要評論者有策劃的眼光和洞察力。在尊重新聞事實的基礎之上,評論者從多元化的選題、觀點中,進行評論資源的整合,不單單是對評論大家觀點的參考,更需要了解受眾的見解,在評論對象的選取、評論話題的建構上進行深入的策劃,使評論的形式和風格在共性中不失個性。甄別篩選恰當的網絡流行語來改變評論語言的呆板印象,也是新媒體環境下評論語言的一大創新。此外,根據受眾的需求設立箭頭指向推送,豐富評論的形式,如微電台、碎閱讀、相鏈接。微電台是利用聲音媒介來傳達評論者對熱點事件的觀點,碎閱讀則是利用漫畫評論、圖文評論來豐富評論的形式,相鏈接就是集各家之言表達對同一事件的不同觀點。如《人民日報》評論版在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的同時更加注重綜合性,評論話題多樣化,涉及到體育、健康、衛生等﹔版面形式更加新穎多樣,增加漫畫評論、評論員隨筆等。

(二)發揮意見領袖主體作用,注重評論聲音多元化

紙質媒體《新京報》以“關鍵時刻還看新京報”為定位,在信息的傳播過程中扮演著“意見領袖”的角色,引領著公眾的態度和觀點方向。在“羅一笑事件”中,《新京報》面對新媒體眾多紛雜、質疑的聲音,對受眾關於羅爾房產、身份、捐款等疑惑做出解答,為其提供具有權威性的觀點。同時,新京報堅持開放式的理念,在“羅一笑事件”中致力於搭建一個開放平台、反映多元化聲音,主張輿論場不應該完全被單一的聲音所控制’不去預設立場和價值觀’盡量在不同觀點間平衡,反對非黑即白的做法。對於“羅一笑事件”,新京報一方面站在了社會與公眾利益的角度去深究原因,另一方面也站在了人性溫暖的角度去讓公眾看待問題。一篇《搞清楚羅爾事件真相后,我們想說假如羅爾傷害了你,也不要讓愛心變冷。》在關注這件事背后的原因同時,也主張公眾不要因為一時的欺騙而淡漠那顆善良的心。《新京報》在此時就發揮了意見領袖的作用,支持公眾聲音,態度和觀點的多元化,但也保持著正確的輿論導向作用。她能在新視角、新觀點、新材料基礎上清楚表達目的。

(三)利用新媒體平台開展滾動式、互動式評論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如何讓紙質媒體更好地發揮新聞評論的作用,這就需要積極地與新媒體融合開展滾動式、互動式評論。如《人民日報》評論部開通微博,粉絲數達4000多萬,約一小時更新微博,且平均每條微博轉發量、評論量、點贊量達數千次。其中博文《聶樹斌無罪:正義晚了,終究來了》轉發量1216,評論量2098,點贊量2990。人民日報評論到:“不怕正義遲到,就怕正義遲遲不到。”但是部分網友反對:“遲到的正義不叫正義。”紙質媒體這種新聞評論能夠與微博的結合,能夠及時發布評論,也能夠及時反饋公眾的態度和觀點。同時《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在同一天及時推送銳評《聶樹斌無罪:正義晚了,終究來了》,微信閱讀量高達42606,點贊數358.其中微信用戶“肉肉醬”評論到:“聶樹斌案平反了,但遲來的正義,讓正義大打折扣…含冤昭雪是好事,但這個正義還不夠完整,最重要的是怎麼避免類似悲劇發生…不要讓權力濫用。”

(四)注重改進語言特色、傳播觀點更加直觀

傳統媒體的評論語言多以嚴肅、嚴謹為主,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為新聞評論的語言風格特色帶來了改變。新媒體時代下要想博得更多地眼球與受眾的參與,就要求新聞評論的語言風格特色與時俱進,即語言更加清新,表達更加自由,從而達到傳播觀點更加直觀的效果。中國青年報的受眾定位以年輕人為主,它在評論中的語言風格特色更好符合年輕人的口味。如在《國考外衣鑲嵌著“一勞永逸”的徽章》中,運用“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學而優則仕”等廣為流傳俗語來說明當今中國社會對於“入仕”的格外青睞的現狀,又以“體制提供的正是這一類型的安全感,國考的外衣上也恰恰鑲嵌著‘一勞永逸’的徽章。”一針見血的語言揭示中國體制下國人入仕參與國考的目的與僥幸。而在近來的評論文章中,普遍運用到當下網絡流行語如“洪荒之力”“腦洞”“腦補”“背鍋俠”“抗雷”“反轉”,在評論中巧妙運用當下網絡流行語言更能直率、清晰的表達評論作者的傳播觀點,同時又增加了文章的可讀性與趣味性。

三、傳統媒體改革創新評論報道需要把握的方向

(一)在“編輯者的思維”之下倡導“受眾的思維”

新媒體開放式的環境為受眾與傳播者進行互動提供了可能性,使傳播者能夠及時了解受眾對評論觀點的態度反應,並與受眾進行在線交流和互動,同時集各家之言來彌補自身觀點的局限性和傳統性。然而在實際的評論工作中,微信公眾號中青評論從傳播者的角度僅僅開設評論一欄,單一的灌輸方式“我說你聽”,讀者的反饋渠道“留言板”單一且不暢通,沒有及時得到再次反饋。在評論文章高閱讀量的狀況下,受眾的留言數量僅是閱讀量的2%,反饋信息基本為零,可見受眾在表達自己的意見是有所保留的,或傳播者所表達的觀點沒有引起受眾在觀點上的共鳴。

(二)注重新聞評論的理性邏輯與真實性的把握

紙質媒體的新聞評論從內容到形態都得到了拓展,但出現了一些問題,如對輿論導向存在偏差、對事件的認識不清,在對新聞進行評論時失實以及面對媒介激烈的競爭會片面迎合網絡輿論,和新聞評論本身缺乏特色等。有些媒體在進行新聞評論時,會缺乏理性的思考,評論語言情緒化,作者本身投入過多的個人情感,不能客觀分析事件,導致了輿論導向偏離。以及一些媒體在未弄清事實的真實情況下,一味地追求新聞時效性,就妄加評論。這種不能正確把握新聞事件真實性就評論是對新聞不負責任的態度。

(三)提高新聞評論水准,做到有深度、有主張

在新媒體時代下,評論主體呈現多元化,各種言論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評論主體的多元化隨即帶來了評論文章數量泛濫、良莠不齊的問題。作為有獨立風格與品牌的媒體,比如人民日報、新京報、中國青年報等,雖然宗旨有所不同、風格可以多變,但質量水准一定要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一定不要忽高忽低。有些網絡平台為了保持發稿量,不顧社會效益與輿論導向拿劣質的新聞評論稿件濫竽充數,對社會輿論造成不良影響。反觀《人民日報》評論版中,每篇稿件都下了功夫,在與作者進行充分溝通后,甚至從觀點到舉例都進行了有深度的細致討論,最終經過編輯、副主任、主任、副總編等領導人的多重工序把關后才發表在報紙版面、微信、微博上,為廣大媒體平台提供了良好的模本並起著有效的模范作用。

新聞評論在新媒體環境下呈現高產低質、渠道多,門檻低、直觀性與互動性增強的發展趨勢,現代紙質媒體已經意識到要加強與新媒體的融合,他們已經逐漸開始變革,慢慢探索創新,能夠以策劃的思維整合評論資源,促進評論的多樣化發展也能發揮媒體的意見領袖作用,注重評論聲音多元化,更能利用新媒體平台進行新聞評論。但是在改革創新中也要注意一些問題,這樣紙質媒體的新聞評論才能在新媒體時代下得以生存與發展。

參考文獻:

[1] 向振軍.論新媒體環境下新聞評論的發展[J].今傳媒.2016(07):46.

[2] 馬曉平.新媒體時代新聞評論特點剖析[J].新聞採編.2017(03):41.

[3] 劉陽.新媒體環境下傳統媒體新聞評論的現狀與發展[J].新聞研究導刊.2016(22):96.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