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網絡媒體走轉改】望山 看水 記鄉愁 廣東博羅縣的鄉村振興路【2】

張潼
2018年01月22日13:52 | 來源:中國青年網
小字號
原標題:【網絡媒體走轉改】望山 看水 記鄉愁 廣東博羅縣的鄉村振興路

  觀背村已經成功吸引了62家文化企業或團體進駐,圖為入駐的企業家沙龍。中國青年網記者 張潼 攝

  如今,觀背村真正成為了“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好地方。

  “我們就是通過觀背村,來實踐農村建設的理論。比如,村委在沒有‘外援’時候,應該怎麼做?觀背村的變化其實刺激了很多村干部的‘神經’,給他們理順了一條思路,就是摒除大拆大建,在不同程度提升新農村的底蘊和氣息的同時,也降低了建設成本的投入,在新農村建設中保留了自己獨有的鄉愁田園風光的氣息,也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了一條可供參考的未來發展道路。”陳湘說到。

  從輸血到造血,博羅的鄉村振興之路

  作為博羅縣343個行政村的一員,觀背村的變化是整個博羅縣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如何梳理地區優勢,充分利用現有資源,變“輸血”為“造血”,是博羅一直探索的鄉村振興之道。

  “我們博羅縣有五大優勢,我們不僅是在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的核心范圍,離廣州、東莞、深圳都在一小時生活圈內,我們還有交通優勢,‘十三五’時期將是博羅的‘大交通’時代,8條高速橫穿博羅18個鄉鎮,廣汕高鐵、贛深高鐵則橫穿博羅大部分鄉鎮,光縣裡就有4個高鐵站。”說到這,博羅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潘燕梅很自豪,“這在全國縣級市也是獨一無二的。”便利的交通為鄉村旅游和農副產品“走出去”創造了絕佳的條件。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坐擁羅浮山5A景區和大小20多條河流,再加上悠久的客家文化,博羅縣豐富的生態環境和歷史文化也成為當地鄉村振興的重要資源。

  鬆樹崗村通過發展農副產品,如豆腐花、無公害蔬菜等形成生態觀光農業帶。中國青年網記者 張潼 攝

  博羅縣的鬆樹崗村,就充分利用獨特的地理環境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大力進行農業招商和引導村民種植無公害農業產品。

  目前,該村建立現代農業生產基地3000多畝,主要種植水果、花卉和特色農作物等。今年初,該村與縣航天育種基地聯合建設特色農業示范點,建立空中花園,與周邊的客家佬豆腐花生產基地、荔枝園、葡萄園等形成生態觀光農業帶。

  “根據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我們轉變過去農村‘靠輸血’求生存的方式,挖掘自身優勢,提升鄉村的‘造血功能’。 2017年,我們縣已經百分之百完成脫貧任務,現在是走向致富奔小康。針對博羅縣的343個行政村,我們未來要利用3-5年的時間做系統規劃,力爭率先成為廣東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示范縣。” 潘燕梅說。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