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戰線》>>2018年·第1期

融媒體時代:一場技術與力量的變革

2018年01月22日10:39 | 來源:● 黃 祥 新聞戰線
小字號
原標題:融媒體時代:一場技術與力量的變革

  技術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從手機端直播頁面、小游戲開發等軟技術,到無人機、VR等硬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某個地方的新媒體發展水平﹔力量更重要,代表採編能力和內容制作水平,在技術支撐的情況下做到“好馬配好鞍”,才是根本。

  近些年,媒體行業的發展用“風起雲涌”來描述並不為過。一方面,唱衰傳統媒體的聲音不絕於耳,許多報紙或關停或轉型﹔另一方面,新媒體來勢洶洶,特別是一些自媒體,依托微信、直播等傳播手段以及更加靈活的體制機制,迅速崛起並發展壯大。對於擁有多年傳統媒體工作經歷的新媒體人來說,站在風口浪尖的感受尤為明顯,從傳統媒體到新媒體,再到融媒體,如何把握這場技術與力量的變革,做好轉型文章,對以后的發展至關重要。

  作為一家縣級報社,東陽日報在自身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主動迎接困難和挑戰,通過調整部室結構、成立新媒體中心等,在媒體融合實踐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為進一步加快轉型步伐奠定了基礎。

  一場直播帶來媒體融合大練兵

  2016年被稱為“網絡直播元年”,從技術和形式上來說,目前直播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在一定程度上是借他人之眼看世界”。

  作為媒體單位,如何在直播市場上分一杯羹,又能區別於一些相對低俗的網紅直播呢?自2016年以來,東陽日報先是嘗試了高考圖文直播,又嘗試了橫店“文榮獎”頒獎、木雕紅木博覽會等活動的圖文+視頻直播,還在兩會現場設立了全媒體即時播報中心。但是,東陽日報並不滿足於這些,直到2017年初承接了中天集團第19屆文化體育節,才有機會將媒體融合的技術與力量充分體現出來。

  文化體育節是中天集團每年一度的盛會,每次都有幾千人參加。活動第一部分是勁跑,先是在東陽市政府前廣場集合,跑步到中天高中體育場,全程約6公裡﹔第二部分是體育項目比賽,包括籃球、乒乓球、羽毛球比賽以及擲飛鏢、指壓板健康跑等趣味比賽。此次,東陽日報承辦了整個文化體育節,直播是其中最大的一個亮點。

  由於時間長(從早上7點到下午5點)、跨度廣(從東陽市政府前廣場到中天高中的各個體育場館),直播難度大。為此,東陽日報事先多次踩點,考慮到觀看人數較多可能導致的網絡卡頓問題,最終確定了“手機端+LED屏幕實況”“視頻+圖文”的雙軌直播形式,手機端供未能到現場的人觀看,40平方米的LED屏幕則是在現場主席台播放,兩路直播同步進行、互不影響。同時,安排航拍、視頻拍攝人員全程拍攝並快速剪輯視頻,在現場LED屏幕上播放。人員方面,為了達到最好的呈現效果,此次共派出了包括採編、技術、后勤等在內的20多名人員,在報紙、微信、APP等全媒體渠道宣傳推送,其中直播點擊量達到了25萬人次。此次直播,也成為一次全媒體融合的大練兵。

  視頻業務快速發展成為新陣地

  2016年,東陽日報推出了《與鎮鄉書記面對面》欄目,並且在策劃之初就將新媒體與傳統媒體放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18位鎮鄉街道書記,除了將每位書記的採訪文章在報紙上刊登外,還專門派出了新媒體團隊進行視頻專訪,隻需要掃一掃報紙文章后面的二維碼,就可以觀看完整視頻,並且同步在網站、微信、APP上進行推送。欄目推出后,引起了媒體同行的廣泛關注,得到了各鎮鄉街道書記的肯定。后來,東陽日報還以同樣模式推出了多個其他欄目。

  除了欄目,東陽日報也進行了宣傳片的嘗試。2017年春節前,東陽日報新媒體中心主導策劃《我愛東陽》宣傳片,拍攝對象包括環衛工人、郵遞員、交警、教師、急診科醫生和護士、義工、消防官兵、巡特警、公路養護工人等,片子制作完成后,還在東陽當地最大的商場外牆LED大屏上播放,給東陽的形象宣傳添磚加瓦。東陽日報新媒體中心還拍攝了《“東”力十足、回家過年》系列專題片。

  2017年八一建軍節前夕,東陽日報新媒體中心又主導策劃了“八一建軍節致最可愛的人”系列宣傳片,分別採訪拍攝了部分東陽老兵和軍屬,回憶軍中歲月、與軍人家屬的點滴等,得到了東陽市人武部和民政局的肯定,給建軍90周年獻上了一份薄禮。

  融合除了形式更需要“金玉其內”

  媒體融合發展,除了形式上的融合、一定的技術力量支撐外,關鍵還是要靠內容取勝,做到“金玉其內”。自2016年以來,東陽日報除了積極做好日常採編過程中的紙媒與網媒配合外,還以新媒體中心為主導實施了一系列融媒體專題欄目。

  例如,“五水共治”工作是近年來浙江全省上下的中心工作,東陽日報新媒體中心通過了解“五水共治”工作情況,先是策劃了《尋找最美治水人》欄目,通過一個大專題內嵌八個小專題的形式,文字、圖片、視頻齊上,全面反映“五水共治”的成果以及涌現出來的優秀人物,除了在網站上制作專題,還在報紙上同步刊登﹔后來,又策劃實施了《跟著河長去巡河,助力剿滅劣V類》欄目,也是文字、圖片、視頻相結合,在報紙、APP、網站等同步開設專題,通過與工作在治水一線的河長面對面交流,更加真實地反映了治水工作。這些專題同欄目出來后,得到了主管部門的一致肯定。

  此外,東陽日報新媒體中心充分利用報紙的幫辦欄目,積極在微信渠道推送各類需要幫辦的內容,效果非常好。比如,記者得知有位殘疾老農有1500斤無污染番薯粉賣不出去,微信發布並呼吁“東陽淘愛心幫幫賣”,結果短短3天時間1500斤番薯粉銷售一空﹔一名草莓種植戶因照顧患病女兒,無暇顧及草莓銷路,東陽日報通過微信發布消息后,短短時間內閱讀量就達到了數萬﹔記者獲悉有位七旬老太住在危房裡,因經濟條件建不起新房,於是微信推送了《七旬老太盼有一處遮風避雨的家,誰能幫助她?》,結果1天時間就收到了1萬多元的捐款……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據有關數據分析,目前微信公號整體打開率正在持續下降。在東陽也是如此,部分自媒體的微信公號閱讀量相比之前都有較大幅度的下滑,但是東陽日報微信公號仍然保持了穩定發展。究其原因,就是認真做內容。截至2017年7月底,東陽日報已有3條微信的閱讀量達到了10萬+,包括《東陽肖東面館把“吃剩的”面條又回鍋?聽聽當事人雙方是怎麼說的……(附音頻)》《重磅信息!農房集聚區確切位置、房屋置換比例都定啦(內含項目區位圖)》等。

  將紙媒優勢在新媒上發揚光大

  內容為王。傳統媒體在理論與實踐層面經歷了較長的歷史積累,目前大量的原創首發報道仍來自於傳統媒體,在新聞報道的深度、廣度、高度等方面是新媒體不能比擬的。東陽日報正是看到這一點,進一步明確了各個傳播渠道的定位,紙媒除了做好日常新聞報道外,重點做好主題報道、專題報道、深度報道等,並開辟了《微圍觀》版面,將部分新媒體上淺嘗輒止的內容,通過后期採訪加工,呈現給讀者更多精彩的內容。新媒體也不是簡單地將傳統媒體上的內容照搬過來,成為互聯網上的傳統媒體,而是走出來加大創新力度,在內容、形式等方面做文章,以不同的視角、不同的語言來吸引不同的讀者。

  人是關鍵。傳統媒體的新聞從業人員不論是內容生產能力,還是個人素養都是大多數商業網站和自媒體從業人員不能比擬的。以2016年發生在橫店鎮一建筑工地內的事故為例,事件發生后,一些不實的消息開始在網絡傳播,甚至有自媒體制作了圖文消息通過微信公眾號推送,讓許多不明真相的群眾跟著轉發,造成了比較惡劣的影響。東陽日報記者始終保持清醒頭腦,第一時間向事發地相關負責人了解事情經過,並建議及時通過東陽日報微信公號發聲,以免以訛傳訛。微信文章推送后,點擊量很快達到了10萬+,謠言不攻自破,東陽日報的品牌影響力和公信力也經受住了考驗。

  融媒體突破了紙媒的局限,縮短了資訊的傳播時限,增加了媒體與讀者的互動,讓東陽日報想做的、能做的還有更多。

  (作者系東陽日報新媒體中心主任、東陽日報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