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西部學刊》>>2017年12月

深度報道如何增加深度

龔立堂
2018年01月29日16:05 |
小字號

來源:《西部學刊》

摘要:深度報道是新聞報道中的高端產品。但由於多種因素的影響,當前媒體刊登的一部分深度報道存在沒深度的問題。增加深度報道的深度,應著眼在受眾心理方面推進創新,精心確定選題,深入細致採訪等八個方面下功夫、見成效。

關鍵詞:深度報道﹔深度﹔創新

深度報道一直是新聞中的奢侈品,是新聞報道的高端產品,也是紙媒新聞報道的撒手锏。新媒體時代,創新深度報道,更被認為是傳統媒體內容創新的突破口。綜觀時下媒體刊播的深度報道,不乏精品力作,但更多的是一些平庸作品,大多都是事件敘述和材料羅列,缺乏思想觀點的提煉和富有見地的分析,受眾透過事件並沒有看到本質,大多也未能產生深度報道的輿論效應。筆者認為,深度報道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增加深度。

一是著眼受眾心理推進深度報道創新。受眾求新求變的需求心理,決定了深度報道必須常變常新。深度報道是綱,綱舉目張。媒體抓住了深度報道,就抓住了新聞創新的綱。僅就深度報道而言,創新的抓手很多,但著眼受眾心理是出發點和落腳點。譬如,選題題材創新、語言形式創新、表現方式創新、承載平台創新,等等。近年來,一些傳統媒體從成本等方面考慮裁撤了深度報道部,對創新深度報道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深度報道往往在寫作的模式上是老套路,有的把內容文字拉長,導致水分太多、吸引人的干貨太少,滿足不了讀者的閱讀需求。尤其是有的黨報版式因循守舊,刊登深度報道的版面通常是黑壓壓一大片,讓讀者看了心情壓抑。深度報道要把握受眾心理針對讀者感興趣的話題,不僅要把一個新聞事件說透,還要有客觀的分析、有明確的觀點、有深邃的思想、一定的文採等,這樣才能給受眾以正確判斷和深刻啟迪。在醫患關系較為緊張的社會背景下,《健康報》2016年5月5日發表的《一位外科醫生和他的“語言處方”》,該報道通過刻畫一位善於同患者溝通、仁心仁術的普通外科醫生,回答了什麼樣的醫生會走進患者的心裡這一受眾關心的問題。記者通過一封八旬老人手書3500字的感謝信這一線索,深入一線採訪,還原了這位基層醫生如何制作PPT與患者溝通,用特殊的“語言處方”為他們講解病情、化解心結,重視人文關懷,弘揚了醫療行業正能量。

二是精心確定深度報道選題。一篇深度報道成功與否首先是要有一個好的新聞選題。好的選題必須是對社會具有重大新聞價值的新聞事件,而且是建立在媒體嚴格堅守新聞真實性原則之上的選題,選題應具有時效性、典型性、貼近性和獨家性等特質。隻有選題視野開闊,正確把握新聞價值,發表時機恰當,才能體現媒體的新聞價值取向,才能獲得預期的傳播效果。2017年8月16日是焦裕祿95歲的生日。新華社記者獨辟蹊徑,採寫播發了《焦桐,活在百姓心中的樹》的深度報道。通訊中這樣寫道:“今天尤顯特殊——8月16日,焦裕祿的生日。如果他還活著,整整95歲了。斯人已逝,泡桐長綠。54年前,焦裕祿親手種下的一株小麻稈,如今已是華蓋如雲。歷經半個多世紀的風雨滄桑,這棵樹始終矗立在那裡,帶給人們一片綠蔭,也活在百姓心中,大家親切地稱它‘焦桐’。”

如果記者只是在跑機關、泡會議、抄材料中尋找選題,卻沒有真正深入到一線群眾中去,圍繞社會熱點、難點、焦點去選題,策劃的深度報道自然是大家不關心、無關宏旨的東西,甚至是把一般的動態新聞寫成了深度報道,讓讀者覺得是小題大做。值得借鑒的是,《羊城晚報》2016年5月30日發表的《同是佳果命不同 菠蘿要向荔枝學什麼》深度報道,記者對粵西菠蘿和荔枝兩種高產優質水果進行了產銷對比調查。兩種水果,為何命運迥異?該報道分上、下兩篇進行了深度挖掘,不僅從種植成本、銷售路徑、發貨時效做了細致解讀,還對冷鏈技術的開發運用進行深度解析。這篇報道選題關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了以小見大的報道效果。同樣是反映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度報道選題,《泉州晚報》2016年3月10日發表的《一個智能馬桶就有35項國家專利》深度報道,則是從九牧智能馬桶有35項國家專利切入,立足企業創新驅動、智能制造,剖析整個區域的水暖廚衛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踐探索,揭示了民營企業特別是制造業企業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背景下倡導“工匠精神”取得的成效,具有較強的現實性和借鑒意義。

三是深度報道的採訪要深入細致。記者採訪深度報道不僅要善於動腿動口動筆,更要善於動腦。隻有對新聞事件進行理性的分析,才能從事件中挖掘到更深刻的新聞價值。在見諸媒體的一些深度報道中,有的要麼是材料堆砌、枯燥無味,有的要麼是空洞無物、無病呻吟這和採訪不深入有密切關系。有的記者認為採訪時把幾方當事人都採訪到了,他們或多或少都說了話,這樣就算完成採訪任務了。其實,這不是新聞採訪,更不是深度報道的採訪。實地採訪不深入不細致,挖掘不到第一手核心材料,寫作起來猶如無米之炊,很難烹飪出美味佳肴。

記者採訪到扎實和豐富的第一手材料,是新聞寫作的前提條件,也是寫好深度報道最基礎、最關鍵的一環。新華社資深記者王景和認為“最優秀的報道往往來自記者的直接觀察”。記者採訪必須到現場去,隻有深入扎實的採訪,才能佔有大量精彩的第一手材料,寫出的深度報道才感動人,才有說服力。如2013年12月5日《信陽日報》發表的《許光:名將之子的平民本色》深度報道,反映的是2013年初逝世的一代名將許世友的長子許光一生默默無聞地在平凡崗位上工作的事跡。許光生前沒有接受過任何一家媒體的採訪,沒有留下任何文字類的報道,除了一份千字左右的申報全省道德模范的文字材料,再也找不到其他任何資料。記者先后一次去武漢、兩次到北京、四次赴新縣採訪,採訪相關人物20多個,在成稿一萬多字的長篇通訊中,沒有一句人為地拔高。許光這個人物的思想和品格的表現,都是通過一個個細節的表述,體現在他的言行之中,體現在親朋好友、社會各界對他評價的質朴語言之中。隻有深入一線實地採訪,隻有採訪深入細致,才能確保有足夠豐富的材料,寫作時才能“下筆如有神”。

四是深度報道的開掘要入木三分。深度報道的最大特點是要有深度,深度開掘是深度報道的關鍵。如果立意不高、開掘不深,深度報道就顯得粗糙平淡、不痛不痒。有的深度報道主題不突出,材料不豐富,敘述就事論事,缺乏正反對比材料和典型事例,報道沒有有機的組織這些信息﹔有的深度報道流於表面的鋪陳,缺乏主線,主次不分,很大篇幅寫的是現象,分析原因、給出建議等方面寫得不夠﹔有的深度報道是從網上摘取觀點、套例子,是觀點和信息的簡單疊加﹔還有的深度報道從題材上看就不是深度報道,缺少一些聞所未聞、見所未見、人所未發、富有預見性的材料、思維和觀點,隻能說是一篇長稿子而已。

深度報道離開了立意的深度開掘就不能算是深度報道,而思辨性則是衡量一篇深度報道的重要標尺。深度報道若要體現其思辨性,首先要選擇具有典型性、啟發性、大題材的新聞事件,同時記者要有強烈的新聞敏感、扎實的理論基礎和求真務實的職業精神,開掘思想和觀點,採用全方位、立體化、多層次的思考和手法,深入剖析新聞事實,揭示本質。如遼寧廣播電視台2016年12月3日播發的《三進五台溝》廣播專題深度報道,跳出傳統典型報道的固有模式,不隻報道這個貧困村的發展和變化,也直面這裡的問題和不足,對於扶貧干部不隻展現其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科學的扶貧思路,也客觀記錄他的困惑和憂慮。作品沒有給聽眾一個完美的“脫貧完成時”,而是報道了一個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扶貧進行時”,節目創造性地使用“廣播紀錄片”的形式,用質朴的語言、真實的細節,生動報道了駐村干部全力幫助貧苦戶脫貧的過程,以及這個東北山村所經歷的蛻變。

五是深度報道的寫作要精益求精。不少深度報道與其說是深度報道,不如說是按時間順序敘述事件發展的長消息報道。深度報道缺乏寫作技巧,在表達方式上不夠靈活,平鋪直敘,堆砌材料,活潑不足,沉重有余。有些記者駕馭不了深度報道寫作,在寫作過程中對每個部分的描述詳略不分,認為深度報道就是把短稿抻長,選取的材料沒有典型性,把握不住事件發生和所報道的問題的內因和外因,當然更揭示不了事件的真相和問題的本質。如《貴陽日報》2016年1月30日發表的《“達書記”扶貧記》深度報道,以小視角展現大主題,構思巧妙。記者在田間地頭採訪中,敏銳地捕捉到村民誤將“運用大數據扶貧”理解成“村裡來了個挂幫干部——‘達書記’”這一細節,並“將錯就錯”,從村民將“大數據”誤喊成“達書記”的諧音切入,報道了當地運用大數據開展精准扶貧、助力村民增收致富的生動實踐。這篇報道通篇文風清新朴實、生動鮮活,充滿了吸引力與感染力。

深度報道與一般新聞不同,還必須重視和運用新聞背景。科學合理的運用豐厚的新聞背景材料,對開掘深度報道的深度大有益處,能夠使報道形成襯托、反差和對比,使新聞具有時間和空間上的縱深感,因而深度報道就會更加厚實。盡管新聞背景不是新聞事實,但卻是深度報道不可或缺的元素,因此說沒有背景就不能稱之為深度報道,更沒有新聞價值。如2014年5月26日《信陽日報》發表的《九十年來家國》的深度報道,是反映在美國逝世近兩年的著名美籍華裔學者、新聞記者和社會活動家趙浩生先生魂歸故裡的長篇通訊,記者獨家披露趙浩生耄耋高齡的夫人遠涉重洋,將其一半骨灰送回家鄉息縣、與父母合葬的故事。報道開頭這樣寫道:“85年前,您第一次離開她的時候,這裡民不聊生、餓殍遍地。66年前,您再次與她作別的時候,這裡滿目瘡痍,哀鴻遍野。可是,今天,您一定看見了,息縣坡上飄香的稻花卷起的千重浪,濮公山下漂亮的新村涌出的新氣象,淮河岸邊忙碌的鄉親綻放的花兒一樣的笑臉。”

深度報道非常講究寫作技巧,一篇成功的深度報道大都是主體清晰、開掘深透、導語精彩、巧用背景、善用對比、精選細節和語言優美。

六是深度報道要追求獨家效應。決定一篇深度報道水平的大小高低,除了所報道事件的新聞價值外,關鍵看有沒有形成獨家的內容。獨家並非是絕對的我有人無,而是體現出深度報道記者獨特的新聞素材、報道視角和觀點思想。今天的獨家新聞,更多的則是指對同一則新聞信息的獨家認識、獨家細節和獨家表現。如《中國青年報》2016年10月24日發表的《景海鵬的太空生日》深度報道,在“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對接的新聞熱點中,記者通過對景海鵬這個新聞人物進行深層剖析,以獨特的視角,通過自己的獨家採寫與獨家思考,寫出了50歲的航天員景海鵬三飛太空的不屈精神,並在其他媒體沒有注意的景海鵬生日當天推出,是一篇不可多得、對“天宮二號”可讀性極強的獨家報道。

在互聯網和新媒體時代,媒體的獨家新聞已經是稀缺資源了。要做好共享新聞資源下的深度報道,必須在報道理念和採寫技巧上下功夫、做文章,用深度報道記者的獨家思想、獨家意識和獨家視角,去進行獨家選題、獨家採寫和獨家報道,從而開掘和寫出媒體自己的獨家新聞。如《陝西日報》2016年8月1日發表的深度報道《“紅色”山村走出96個兵》,記者選材獨辟蹊徑,針對當前社會中存在的征兵難問題,用大量鮮活生動的事例彰顯出基層群眾朴素的愛國愛軍情懷。

七是深度報道的隊伍要兵強馬壯。應該說,媒體大都有一支很成熟的新聞報道力量,但許多單位卻沒有一支固定且成熟的深度報道隊伍。尤其是時下傳統媒體在新媒體的沖擊下,遭遇經營壓力、技術壓力以及用戶習慣改變的壓力,一些媒體特別是紙媒也因各式各樣的原因陸續撤銷深度報道部門,給深度報道雪上加霜。倘若如此蔓延下去,深度報道記者再不具備深厚的理論修養和扎實的知識功底,寫出高質量的深度報道簡直就是天方夜譚。特別是在一些地市級媒體,即使策劃了深度報道選題,也因安排落實不到合適的記者而流產。盡管有的深度報道任務也算完成了,但只是停留在一般性的工作報道上,隻能湊合著用,影響力不大。更有甚者,有的媒體一年時間也推不出、看不到幾篇有影響的深度報道。

不可否認,採寫深度報道是個苦差事,更是硬功夫活。做好深度報道,媒體離不開一支深度報道團隊。因此,媒體要培養一批專家型、復合型的深度報道記者,對從事深度報道的記者要高看一眼、厚愛一分、從優一籌。如果媒體都能夠從機制體制上傾斜深度報道記者,那麼深度報道的隊伍就會兵強馬壯,深度報道的出現就會如雨后春筍。

八是深度報道機制要更加靈活。時下大多媒體對記者的考核方式採取的是底薪加稿費的模式,更多考慮的是重數量、輕質量的量化考核辦法,這樣一來大大挫傷了深度報道記者的積極性。一些本應常態化、屬於新聞“富礦”的深度報道領域,有的媒體考慮成本問題而陷入“派不派記者”的困境。有的傳統媒體採寫的深度報道被新媒體一鍵無償轉走,致使傳統媒體“為他人做嫁衣”,心理不平衡不願做深度報道。一些媒體記者甚至寧願寫幾篇新聞稿件,也不願意寫一篇深度報道。有的媒體數量型的績效考核指標導致記者的心理天平傾斜,記者的功利思想佔了上風,放棄採寫深度報道,工作目標就是掙工分,把新聞作為賴以謀生的飯碗,而不是追求事業。為此,要完善深度報道機制,使之發揮導向作用,從而促進深度報道繁榮發展。

參考文獻:

[1]韓永青,李芹燕.中國深度報道百年發展軌跡探析[J].新聞界,2006(4).

[2]楊銳.如何掌握好新聞採訪的技巧和提問方法[J].新聞研究刊,2015(14).

[3]周文碩.地方報紙新聞深度報道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7(11).

作者簡介:龔立堂,河南信陽日報社副總編輯、高級記者。

基金項目:2016年度河南省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四個一批”人才項目資助新聞論文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