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時代力量 引領“質點”傳播
【導語】站“一線”扎實採訪,守“質點”引領傳播,優秀作品能夠經受住挑剔的審視,彰顯優秀記者的職業精神。佳篇佳作的產生離不開優秀的記者,而優秀的記者,必是專業理念、新聞理想的擁躉者和踐行者,這源於熱愛,更源於職業精神的堅守和執著
記者是時代最活躍的記錄者,記者的力量在報道中呈現。當下,新媒體已經成為宣傳思想、壯大主流輿論的重要陣地,在實踐過程中,以中央廚房媒體鏈、主流媒體客戶端、新聞移動融媒體等為代表的主流新媒體,適應媒體融合的新形勢、新變化,在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建設方面,彰顯出獨特的傳播優勢。在第27屆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中,推薦參評250多篇網絡新媒體作品,有30余部優秀作品脫穎而出,獲得一、二、三等獎,其中,6篇新媒體客戶端報道首次入圍獲獎。這些作品緊扣社會熱點,報道形式豐富,立足現實講好中國故事,展現了新媒體的傳播活力,也表現出網媒記者作為一支“主力軍”,堅守新聞價值導向,營造良好輿論氛圍,以創新求得發展,領跑信息傳播的潛能與實力。
凝聚共識 唱響時代主旋律
記者力量的發揮總是與時代重大主題密不可分。重大主題不缺席、敢發聲、發好聲,凝聚共識唱響時代主旋律,網媒記者彰顯著責任與擔當。新華社原社長郭超人曾說:“記者的筆下有財產萬千,有生命攸關,有是非曲直,有毀譽忠奸。”重大主題關系到大政方針、觸及社會熱點,反映價值觀困惑,敢發聲、發好聲才能夠給人以有益的啟示與引領。作為新聞業務的重中之重,重大主題也應成為網媒記者關注的重點,將思想性、時代性、生動性相結合,聚焦“熱點”深入引導,在重大主題報道上展現權威性、貼近性,為公眾辨識把脈方向、破解疑慮,網媒報道大有可為。
中國青年網榮獲一等獎的網絡專題《您好,馬克思》,就是立足於新時代青年群體,聚焦認知理解馬克思主義思想內涵的重大主題報道。這一專題設置了原創視頻、原創報道、移動端交互作品、公眾號文章等四屏內容,通過走訪各高校,深入調查了解相關課程、採訪知名學者、青年教師以及網絡意見領袖等方式,與青年人共同探討重讀馬克思主義學說的重要意義。推出的《85后美女思政教師教你馬克思主義的“正確打開方式”》《青年眼中的馬克思》等文章抓取青年用戶的“關注點”,打開他們了解馬克思的知識之門。延伸閱讀部分,通過公眾號文章、H5互動等,陳列相關書籍,再現了真實、生動的馬克思形象,燃起青年群體對馬克思主義的熱情,成功地實現了理論報道的一次新嘗試,體現了新媒體輿論戰線把握時代脈搏、牢記職責使命的責任擔當。
落點百姓 回應民生大關切
優秀的新聞作品,不僅是精神的引領也是情感的熔鑄,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這些作品專欄輔政親民,傳播既有高度又具通路,抒發網媒記者的人文情懷。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網媒報道圍繞百姓民生、呼應民意訴求,注重以人為本拉近距離,增強了民生幸福感,強有力地匯聚、傳遞了社會正能量。
獲得名專欄一等獎的紅網《問政湖南》欄目即為此類代表。該欄目通過打造官民直接互動的問政新平台,解決問題、化解矛盾。其最大亮點是通過平台促成一件件“小事”的解決,接地氣、暖人心。欄目結合互聯網功能與黨群工作機制,開通網民留言頁面,推動建立留言“認領”的工作模式,實現網民和黨政官員之間的問答“零距離”。6年多來,回應民生問題3萬余個,涵蓋教育、醫療、住房、環保、就業等百姓民生關注的各方面,一大批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得到重視和解決。管理部門通過互聯網踐行了黨的群眾路線,對於公眾而言,媒體的溫暖切實可感。欄目積累起的公信力,成為網絡傳播者營造和諧生活力量的最好說明。
著眼創新 打通融合新動脈
新穎、立體化的報道方式使傳播有看點、有吸引力,深化內容理解,創造審美情趣,網媒記者一直在致力於引領媒體融合新脈動。在挖掘新元素、突破固有模式、促進數字化技術服務於內容建設方面,網絡新媒體更是走在融合創新的最前沿,大量作品圖文音視頻並茂,3D、H5、VR等形式交叉使用,互動豐富,使信息傳播更具創新吸引力和影響力。
《快聽!習近平通過人民日報客戶端向你發來元宵節問候》是這樣一件創新作品:該作品將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的2016年元宵節祝福,設計為“總書記來電”的H5形式,通過接聽電話、同步互動,將講話現場音頻和用戶上網行為相結合,生動有趣、親切可感,一些網友覺得一下子就拉近了總書記與他們的距離。
新華網《網上重走長征路之“征程”——紅軍長征全景交互地圖》的網絡設計,在豐富內容展示外,通過Dem數字高程模型地理數據渲染地表景觀,呈現出長征沿途的崇山峻嶺、激流險灘。作品通過粒子系統重力模擬整套天氣系統,實現了所表現天氣間的自然轉化,增強了閱讀長征故事時的臨場體驗感和沉浸感。同時,根據網絡端口特點,對頁面進行優化處理,以達到多終端適配、多終端特效呈現的效果。這一創新設計引起了很大反響,傳播覆蓋數千萬人次,在促進廣大網民了解、回顧長征,緬懷先烈、弘揚長征精神的同時,展現了網媒報道震撼人心的力量。
堅守“質點” 成就精品佳作
站“一線”扎實採訪,守“質點”引領傳播,優秀作品能夠經受住挑剔的審視,彰顯優秀記者的職業精神。佳篇佳作的產生離不開優秀的記者,而優秀的記者,必是專業理念、新聞理想的擁躉者和踐行者,這源於熱愛,更源於職業精神的堅守和執著。
“一線”總是優秀記者的最佳站位。2016年夏天,長江流域遭遇強降雨,引發洪澇災害。災情即是命令,湖北廣電中央廚房應時而動,以最快速度集結了1000多名記者的超級報道團,他們24小時更新汛情、雨情、氣象、出行等信息,實時回傳一線採訪報道,及時發布權威消息、排解憂慮。匯聚救援力量,溝通有關部門,傳播感人事跡,展現自然災害中的斗爭勇氣和奉獻精神。他們制作了歷時3980小時的大直播,大屏小屏同頻共振,多媒體深度融合、跨平台內容發布,形成全媒體、全天候、全覆蓋的報道格局,也展示了網媒工作者不畏艱苦的敬業精神和權威報道的專業實力。其網絡專題作品《“不忘初心砥柱中流”2016湖北抗洪救災實錄》成為見証這一歷史事件的優秀篇章。
優秀作品的背后,往往記載著網媒記者的感人故事,離不開他們務實創新的專業追求和社會責任意識的堅守、傳承。這是成就精品佳作的“質點”,也是網媒記者精神感召力的真實所在。
(孟威:第27屆中國新聞獎評委,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研究員、網絡新媒體研究室主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