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新年的全家福
除了吃餃子,看春晚,逛廟會,拍上一家全家福也是許多人的過年方式。春節期間,位於王府井大街的中國照相館內,顧客絡繹不絕。
沿級而上,過道裡便聽到小孩的啼哭與歡鬧聲,工作人員響亮的叫號聲,混雜的交談聲……拐進一看,二樓大廳果然擠滿了客人,有的換好服裝,在對著鏡子整理妝容﹔有的坐在椅子上等候叫號,不時用玩具安撫興奮的寶寶﹔有的一家人圍著電腦挑選照片,放大仔細觀看每位成員的儀態表情……
顧客在觀看剛剛拍好的全家福照片
“從臘月二十五,來拍照的人就多起來了。按照往年的情況,熱鬧勁兒一般會持續到元宵節。大多數是來拍全家福的。”中國照相館辦公室主任鮑晨說,“中國人對家的概念看得特別重,過年又是團圓的時刻,拍一張全家福成了許多家庭過年的一種方式。”
“我們是今年2月3號結的婚,新姑爺上門,拍一張全家福。”一位穿著紅色中式服裝的“新娘”告訴記者。90歲的史建華對著一個嬰兒拍手唱歌,“這是我的重外孫,9個月大,我還有一個8歲的重外孫女,我有兩個第四代。”
90歲的史建華與她的重孫子
內蒙赤峰的田萬智今年在安居北京的女兒家過年,也因此來拍上一張全家福。早在1981年,來京出差的田萬智就在中國照相館拍過一張照片,雖然那張25歲的單人照已在時光中遺失,但歲月的變遷卻給他留下了深深的感慨:“那時候北京人少、車也少,王府井大街當時就是繁華地帶,能買到的高檔貨就隻有手表、皮包、收音機。哪像現在,國際化的東西都有。”
田萬智的全家福裡,成員越來越多
后來,田萬智和妻子到北京旅行結婚,又到中國照相館拍了第二張照片﹔和同事們一起拍了第三張,和兩個女兒拍了第四張……這次,有了外孫子和外孫女的田萬智,是來拍第十張。如今,田萬智有事沒事就會來趟北京,在他看來,這就像“遛彎”一樣方便,“以前交通不方便,來北京的機會太難得,激動得睡不著覺。現在坐飛機都很平常,我們那兒馬上也要通高鐵了,前一天晚上決定,第二天就能到北京。”
親歷歷史,見証變遷的不止有田萬智一人。1980年,16歲的臧學欣插隊歸來,被分配到了中國照相館,一干就是37年。
臧學欣在拍攝前與顧客交流
給人照相時,臧學欣特別注重調動對方的情緒,有時會拿個玩具香蕉逗小孩,有時會跟大人開玩笑。看見客人展露笑容,臧學欣瞬間按下快門。在他看來,以前想要捕捉到顧客最的神韻並不容易,“最早是黑白座機,感光度低,快門速度也慢,有時客人好不容易笑了,沒照上﹔后來有了膠片機,但膠片是耗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攝影師自如揮洒﹔現在有了數碼相機,速度快,容量大,攝影師可以隨意地捕捉客人的各種瞬間,從中挑選最好的。”
“照相不僅記錄了每個人的成長、生活,也記錄了這個時代的發展與變遷。”鮑晨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