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水形物語》今天上映 奧斯卡獲獎片接連進入內地

聶寬冕
2018年03月16日07:10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有一種光環叫“奧斯卡獲獎影片”

  作為全球最受矚目的電影盛事之一,奧斯卡自從開始走小眾文藝路線后,中國觀眾想要及時地在大銀幕上看到當年的熱門奪獎影片,一度沒那麼容易。不過這幾年,這些影片頻頻出現在中國觀眾的視線裡,而且大多都帶著新鮮出爐的獎項熱度,比如今年3月初上映的《三塊廣告牌》,還有今天上映的《水形物語》。有了奧斯卡獎的加持,它們在中國的上映之路盡管沒有期望的那麼耀眼,但也在慢慢積累自己的受眾群。

  拿獎到上映

  從時隔幾年提速至幾天

  在上周一舉行的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上,《水形物語》獲得最佳影片等4項大獎,成為最大贏家。時隔10天,內地觀眾就能在大銀幕上觀看該片了,這也是最快上映的一部奧斯卡最佳影片。

  近幾年,奧斯卡口味偏向小眾、文藝,中國觀眾如果想在大銀幕上看到,至少得等上一年半載:比如前幾年的《國王的演講》和《鐵娘子》,都是獲獎一年后才上映,《藝術家》和《一次別離》則是在獲獎9個月后才引進。彼時早已“獎走片涼”,再加上類型偏文藝,題材又小眾,四部影片在中國的票房都未能超過1000萬元。

  這幾年情況有所變化。2016年,將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送上“最佳男主角”寶座的奧斯卡熱門影片《荒野獵人》,頒獎典禮20天后在中國上映。去年拿下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愛樂之城》,更是非常應景地選在2月14日情人節上映,讓中國觀眾在頒獎典禮前幾天就看到了影片。在奧斯卡上的獲獎和曝光度,也對兩部影片在中國的票房起到助推作用。

  今年的奧斯卡對中國觀眾來說尤為親切,拿下“最佳男主角”的《至暗時刻》、獲得多項技術獎項的《敦刻爾克》,以及最佳動畫長片獎得主《尋夢環游記》去年就在中國上映了,《水形物語》今年2月份宣布定檔3月16日,《三塊廣告牌》和《金錢世界》則在3月2日同日公映。

  銀幕到屏幕

  “奧系片單”放映渠道拓寬

  除了引進影片提速外,奧斯卡獲獎影片的觀看渠道也在不斷拓寬。壹娛觀察主編師燁東介紹,為爭奪流量和會員,這幾年愛奇藝、騰訊、優酷等國內視頻網站在奧斯卡熱門影片版權上的競爭十分激烈,“今年奧斯卡頒獎完一瞬間,這三家網站就各自公布了自己的相關片單,再加上放映《三塊廣告牌》的藝術院線,現在奧斯卡獲獎影片放映的渠道確實拓寬了。”

  從三大視頻網站公布的“奧系片單”來看,愛奇藝無疑押寶最准。今年和去年,它購買的皆是當年最具競爭力的提名影片,今年是《水形物語》和《三塊廣告牌》,去年則是《月光男孩》與《愛樂之城》,且都是獨播﹔與它相比,優酷的採買策略以量取勝,有《華盛頓郵報》《我,花樣女王》和《金錢世界》等﹔而騰訊視頻的採買量無論是熱門度還是稀缺性,都不及前兩家。

  據了解,分賬片和批片在院線窗口期之后,將可以直接在新媒體平台上線。愛奇藝電影版權合作中心總經理宋佳提到,能拿下兩部奧斯卡熱門影片的獨播權,主要是因為愛奇藝與它們的出品方福斯,在2016年達成了新媒體版權上的獨家合作。“除了院線上映的影片,其他影片我們也會用平台的境外電影引進配額去申請線上播出,比如福斯的《死侍》、獅門的《疾速特攻》都沒上院線,是愛奇藝幫它們去報審的。”宋佳說。

  商業到藝術

  觀眾觀影口味日趨多元化

  “奧斯卡獲獎影片上映得又快又多,主要是大環境的變化。”師燁東及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都提到,從2016年開始,批片的配額限制就已取消,引進數量和類型都得以增多。近幾年,中國電影觀眾的口味也在不斷向多元化發展,對高口碑高質量的影片有需求,像《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等批片都賣得很好。《愛樂之城》內地協助推廣方之一、佰安影業宣傳總監陳明輝表示,當時推出這部影片,就是希望國內觀眾可以看到更多和好萊塢商業大片不一樣的國外精品電影。

  “奧斯卡獲獎影片是我們平台‘獲獎和藝術類影片’的代表,這一部分影片的數量在愛奇藝每年獲取的海外版權影片中佔三分之一,我們也一直在關注各大電影節以及國際獎項的影片。”宋佳說,這一部分影片有特別固定的受眾,而且現在國內電影的觀眾口味,在不停地發生變化。“之前這些片子大家看起來可能覺得很悶,但隨著觀影水平的不斷提高,這些影片的受眾群越來越大,市場需求也越來越大,就跟院線一樣,去年很多文藝電影收獲了幾千萬元甚至過億元票房,都是之前估計不到的,當然要一步一步來。”

  光環到票房

  市場表現還要看觀眾接受度

  不過,奧斯卡是否就是一道金字招牌,能保証影片一定大賣呢?其實不然。

  在北美,很多仍在上映的影片隻要被奧斯卡光環加持,總能對票房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但這樣的現象在中國並不一定都能奏效。

  近幾年奧斯卡獲獎影片大多是小眾文藝片,受類型和題材所限,它們在中國的表現都可以用“不溫不火”來形容。截至目前,票房表現最好的要算《荒野獵人》和《愛樂之城》,票房分別為3.7億元和2.5億元,兩片皆有核心主創來中國宣傳造勢,但最終成績也談不上特別好。在藝聯旗下藝術院線放映的《三塊廣告牌》和《海邊的曼徹斯特》則較為慘淡。

  “這些獲獎文藝電影的票房不盡如人意,一方面說明我們電影市場的分眾化還沒有完成,電影的差異化群體還有待繼續培養。另一方面也說明,中國的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在選擇影片時越來越理性,並不會因為有個名頭加持就一定進影院。”饒曙光這樣表示。

  不過,“影視風向標”主編胡建禮很看好今天上映的《水形物語》,“這部影片可以打破奧斯卡獲獎影片這幾年不溫不火的局面。”在他看來,相比前幾年的獲獎影片,《水形物語》的觀賞性更強,導演吉爾莫·德爾·托羅不只是一個文藝片導演,也能拍出《環太平洋》這樣非常優秀的商業大片。胡建禮認為,“《水形物語》中的商業元素還是比較多的,所以它應該會比《三塊廣告牌》這樣小眾影片的票房要好。”

  截至昨天發稿前,《水形物語》上映首日的排片在20%左右,與去年的《愛樂之城》相近,但后續表現如何,還要看影片本身的市場接受度了。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