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廣播劇精品力作不斷 講好新時代的百姓故事

鄭娜
2018年03月29日07:0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講好新時代的百姓故事

  守墓老兵歐興田的故事被錄制成廣播劇

  廣播劇《板車女孩》原型為“安徽好人”中的黃鳳

  中共十九大報告指出:“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須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今年兩會,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再次指出:為人民過上美好生活提供豐富精神食糧。作為基層文化工作者,如何用實際行動履行這一職責,本報記者與曾獲得“五個一工程獎”編劇、安徽廣播電視台廣播劇編導呂卉進行了對話。

  廣播劇精品力作不斷

  記 者:廣播劇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近些年,廣播劇在反映百姓生活、表現時代精神上出了哪些精品力作?

  呂 卉:作為基層文化工作者,我們始終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到基層文化建設中,著力抒寫中國夢。迄今為止,我們創作生產的廣播劇已有10部作品、連續9屆獲得全國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在全國各廣播電台中名列前茅。

  這些年,我們精心創作了一系列中國夢主題的作品,為尋夢者加油,為追夢者鼓勁,為圓夢者喝彩。比如,廣播劇《大嶺村的故事》記錄了小崗村18個農民按下紅手印、盼望過上好日子的夢,《母親的童謠》反映了新中國建設者的夢,《“傻子”傳奇》描繪了改革開放先鋒的夢,《舉起你的右手》呈現了一位普通少年的夢,《爸爸的脊梁》,唱響了“兩彈”元勛鄧稼先的科技強國夢,《板車女孩》中的小鳳以瘦小的身軀,拉著板車帶癱瘓的爸爸千裡求醫,用醇厚的親情和堅韌的毅力,創造了一個夢一樣的奇跡。這些作品不是遠離日常生活經驗的故事,而是來自於每一個有過夢想,並且為夢想奮斗過、哭過、痛過、笑過的普通人。

  普通人的故事是創作源泉

  記 者:隨著網絡的發展,廣播劇也面臨著新媒體的挑戰。對此,你們如何創新傳播手段?效果如何?

  呂 卉:融合新媒體,用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講好新時代的百姓故事,既要有意思,也要有意義。近年來,我們全力推動基層文化建設與時俱進,打造融媒體的微廣播劇。

  微廣播劇,是指通過微數字技術在互聯網上進行音圖文融合傳播、長度在10分鐘之內的微型廣播劇。因其成本低、制作周期短,容易形成規模化生產﹔每集長度在10分鐘以內,符合新媒體時代碎片化閱讀和收聽的習慣,便於手機傳播。

  2015年,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將微劇列入“中國廣播影視大獎”評獎序列,安徽廣播電視台和香港中文大學、黑龍江廣播電視台聯合創作的微劇《打醬油》是首部、也是全國唯一一部獲得此項殊榮的微廣播劇。

  安徽是一方英模眾多、好人輩出的熱土,這些人,根在基層,長在民間。2016年,由安徽省委宣傳部、安徽省文明辦、安徽廣播電視台出品,推出百集微廣播劇《安徽好人》。搜集了10多年來1000多名上榜“安徽好人”的資料,選取具有代表性和戲劇性的人物事跡,用緊湊的節奏和情感懸念,講述100位“安徽好人”的動人故事。例如獲得第14屆全國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的廣播劇《板車女孩》就是以“安徽好人”中黃鳳為原型,講述這個安徽農村小女孩用自制板車拉著爸爸千裡求醫、得到社會各界的幫助呵護、成長為一個心有陽光、懂得感恩的少女的故事,引起較強的社會影響。

  該系列錄制完成后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及安徽廣播電視台各頻率展播,在新浪等主流網站和在國內主要音頻軟件上,包括荔枝FM、喜瑪拉雅、蜻蜓FM等開設微劇頻道進行推廣。並在微博和微信公眾號轉發,分享給手機用戶,引起廣泛關注、轉發、點贊。這次實踐是一次成功的融媒體創新嘗試,今后,我們要把微劇《安徽好人》作為一個文化品牌,長期來做。

  成風化人富民安民

  記 者:聽說你們的一些廣播劇不僅有較高的收聽率和較好的口碑,而且創造了經濟價值,帶領群眾走上了致富的道路,能否介紹一下你們的經驗?

  呂 卉:有人說,文化隻花錢不賺錢。事實上,文化既有成風化人的社會功能,也有創造財富的經濟功能。截至2018年3月5日,電影《紅海行動》,票房已突破30億元﹔《厲害了,我的國》正在熱映,影響超燃。全國有不少地方把當地豐富的文化資源轉變為致富的生產資源,闖出了產業發展、群眾富裕的路子。

  我們今年正在創作的系列微廣播劇《第一書記》,通過新聞報道劇的形式,講述安徽省選派80后年輕干部到貧困村任職第一書記,帶領群眾脫貧奔小康的故事。這個系列不僅僅是宣傳先進人物,每個第一書記的故事,都圍繞當地獨特的旅游資源、農副產品和當地電商平台來編寫,音頻視頻相結合,有圖有故事,既是一個作品,也是一個產品。通過新媒體傳播,帶動當地旅游資源和農副產品的推廣,起到文化富民的作用。

  另外,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深入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也是我們基層文化建設可以借鑒的地方。比如,我們明年策劃創作的系列微廣播劇《隻進一扇門》,就是文化便民的一個嘗試。通過人民群眾現實生活中跑政務機構辦事發生的真實素材,創作這個系列,起到文化便民的作用。

  新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基層文化建設的新要求和新趨勢。我們要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