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8年·第2期

全媒體傳播生態下的新聞教育

——訪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強月新教授

思  涵
2018年03月29日10:26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編者按:在全媒體傳播生態下,我國新聞教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高校科研能力及教學水平均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教育就是其中的一所。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教育始於1983年的新聞系,於2000年12月成立新聞與傳播學院。在科學研究方面,學院十分注重創新與發展,善於整合配置學術資源,開創了一系列有特色的研究領域。近幾年學院科研實力日益增強,現有“十一五”“211工程”重點建設項目一項、國家“985工程”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一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一個、CSSCI收錄源刊兩個,為全國新聞學院發揮出了示范和引領作用。在近幾年的發展中,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不斷拓寬國際學術視野,在學術研究及學科建設方面實行融合發展,出版專著多部,同時積極開展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極大地推動了學院的學術發展。本期欄目記者有幸採訪了該學院的院長強月新教授。強教授主要從事新聞傳播實務和傳媒經濟的教學與研究,在學術研究上不斷挖掘學術精髓,追求學術品位﹔在教學方面理論聯系實踐,摸索出了一套獨特的教學方法和人才培養策略。

強月新,男,1964年出生,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二級教授,武漢大學杰出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哲學系,1989年畢業於中國新聞學院研究生部,2004年獲武漢大學新聞學博士學位。教育部高等學校新聞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特色新聞學會副會長,湖北省新聞傳播教育專業委員會會長,第22屆中國新聞獎評委、第十二屆長江韜奮獎評委。1995年之前在新華社廣西分社、湖北分社從事新聞工作。調入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以后主要從事新聞傳播實務和傳媒經濟的教學與研究。近年來,在國內外重要刊物發表學術論文80多篇,出版專著6部。先后主持過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國家社科一般項目、教育部基地重大項目、省社科基金重點項目10項。曾榮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教育部優秀社科成果二等獎、省社科二等獎等多項獎勵。2006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08年榮獲寶鋼優秀教師獎和武漢大學珞珈學者特聘教授稱號,2009年被評為影響中國傳媒思想年度人物,2016年獲評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本刊記者(以下簡稱“記者”): 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特別注重創新,比如說貴院創建的多媒體時代記者型主持人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就很符合時代要求,就此您談談該機構情況以及該機構的成立對我國人才培養有哪些促進?

強月新:您好,很高興接受貴刊的採訪!武漢大學的新聞與傳播教育開始於1983年的新聞系,2000年成立了新聞與傳播學院。在三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學院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社會服務、文化傳承等方面取得了巨大進步。2001年,根據社會人才需求和專業發展需要,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創辦了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同時成立了“多媒體時代記者型主持人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並在2009年正式獲批,得到教育部和財政部的支持。

實驗區自建設以來,始終堅持獨特的人才培養定位。首先是主動適應多媒體時代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的人才需要,培養“一專多能”的記者型主持人。近些年來,很多大專院校培養的人才都比較偏重播音員與綜藝娛樂型的主持人,而國家傳媒事業發展迫切需要的、中央地方各級媒體緊缺的是在新聞現場既能採訪又能主持、分析與評論的記者型主持人,這就顯示出人才培養與現實需求不匹配的供求問題,這也是我們實驗區需要面對和希望解決的問題。其次,堅持發揮綜合型大學深厚的人文底蘊和社科優勢,培養“跨學科、交叉型”的記者型主持人。武漢大學有豐厚的人文底蘊、厚實的學術基礎和先進的教育理念,這些都是實驗區在培養創新型復合人才方面得天獨厚的條件,也給實驗區培養跨學科、交叉型、高素質、高層次的記者型主持人提供了堅實的保障。第三,發揮新聞與傳播學院多年來積累沉澱的學科優勢,培養“有思想、負責任”的記者型主持人。實驗區利用新聞傳播學科已有的專業優勢、人才力量、創新機制與社會資源,利用多年來培養記者編輯等新聞人才的成功經驗,把新聞類、傳播類與人文基礎類課程有機融合進播音與主持藝術的人才培養方案中,最終改善當前播音員主持人隊伍的知識結構與實踐能力。

整體來看,實驗區的建設改變了傳統播音主持人才培養對單純播音技巧的過分強調,而轉向對內涵修養與技巧訓練等綜合素質的並重培養。實驗區的建設不僅僅造福於播音與主持專業的學子,它所堅持的“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強能力”的人才培養精神同樣輻射到了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其他專業。近年來,學院針對社會現實,回應人才需求,對本、碩、博各層次各專業的培養計劃進行科學合理的更新調整,全面提高人才質量。習近平總書記在2.19講話中強調“媒體競爭關鍵是人才競爭,媒體優勢核心是人才優勢”,並要求新聞傳媒人才“要提高業務能力,勤學習、多鍛煉,努力成為全媒型、專家型人才”,這是習總書記對新聞輿論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也為我們繼續深化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改革指明了方向。

記者:貴院在國際交流與合作方面取得了突破發展,近幾年貴院在國際交流與合作方面的情況如何呢?這些交流與合作對貴院的學科發展和人才建設有哪些推進?

強月新: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與國際學術界的交流合作,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在學院發展層面,學院每年都會舉辦一些大型的國際學術會議,比如在2017年11月底剛剛結束的“第九屆跨文化傳播國際學術會議”上,我們就迎來了17個國家和地區的跨文化傳播研究者。跨文化傳播是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特色研究方向之一,這些年來連續出版了系列研究作品,其中包括法文著作《法中跨文化傳播》(2013)、英文著作《跨文化傳播的倫理問題》(2015),這些學術成果受到了國內外學界的一致好評。此外,學院還與美國伊利諾依大學傳播學院、法國波爾多三大組織傳播中心、英國桑德蘭大學媒介研究中心、新西蘭坎特布雷大學政治學與傳播學院、韓國成鈞館大學放送學院、台灣銘傳大學傳播學院、台灣文化大學傳播學院、香港城市大學英文傳播系、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等30多所教育、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穩定的交流合作關系。

其次,學院非常注重教師隊伍的國際化,每年撥出專項經費推進“雙一工程”,資助1975年以后出生的青年教師,到國外一流大學進修學習一年,到新聞傳播業界挂職鍛煉一年,並把參與這一計劃作為教師晉升副高級以上職稱的必備條件之一。這項戰略性工程有利於學院教師人才結構的優化,用制度性規定讓教育者先受教育,鼓勵青年教師走出去,培養國際視野,優化知識結構。同時學院還加大了海內外優秀青年學者引進,每年去往美國、英國等地招聘英才,學院現有的青年老師基本上都有海外留學、訪學背景,基本實現青年教師隊伍國際化。

第三,學院同樣關注學生培養的國際化。學院努力創造條件,與韓國高麗大學、韓國慶熙大學、美國天普大學等海內外高校簽訂有交流交換項目,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多樣的留學機會和交換機會。同時我們學院還在2015年開辦了全日制攻讀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國際班,吸引海外優秀學子前來學習。

通過國際交流與合作這個國際化的合作平台,我們不僅能夠培養大批具有國際視野的教師和學生,還能提升自身的教學實力、競爭力和影響力,有助於實現雙一流高校、雙一流學院、雙一流學科的建設目標。

記者:信息技術的不斷革新發展對傳統的教學方式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將新的信息技術廣泛運用於教學當中,這是當前教育發展的趨勢,也是對每一位教師的要求,貴院是如何將信息技術融合在教學當中呢?您對此問題有何看法?

強月新:當前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對傳媒人才提出新的要求,倒逼新聞與傳播類專業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緊跟時代潮流,科學分析傳媒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堅持培養“有思想的新聞人,負責任的傳媒人”,著眼於互聯網時代新聞輿論人才培養,主動將先進科學技術融入全院教學環境當中,改革教學內容,升級教學條件,更新教學方法,全力培養合格的全媒型、專家型的新聞傳播人才。

首先在教學內容上,學院面對社會人才需求發生的變化,結合當前革新的信息技術,針對本碩博各層級人才培養的不同特色,重新修訂了各層次人才培養方案,始終堅持平台課程建設與專業課程建設並重﹔堅持人文理論類課程與科學技術類課程並重﹔堅持新聞專業人才培養與公共傳播人才培養並重。對於本科生人才培養,學院率先設置具有獨立學分的專業實踐課程,針對多種信息技術的現實應用,開展各項擬態實踐教學活動,解決學生專業知識的實際應用問題﹔對於研究生人才培養,學院在保証學生實踐能力的同時,更強調學生理論知識掌握及科研創新能力的培養。

其次在教學條件上,學院早在2006年,就建設了全國高校第一家傳媒類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總面積1400多平方米,實驗設備1500多台(套),設備總資產超2500萬元。教學實驗設施先進齊備。同時,學院在2016年新投資1000多萬元建設了高標清演播室,並在2017年正式投入使用。此外,學院還同步加強了教學改革與研究,不斷完善教材、案例庫建設,積極征集傳媒類創新性教學項目選題。

第三在教學方式與手段上,學院要求教師在課程設計和實施過程中,充分融入互聯網思維,以學生為中心,以先進教學技術為支撐,利用新媒體平台增強與學生互動,增強課程趣味性、實用性和價值性。學院鼓勵教師借助慕課平台進行創新性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為學生創造多種學習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激發學習動機和興趣。

記者:創新創業教育是以培養具有創業基本素質和開創型個性的人才為目標,但創新創業精神在我國大學生還處於薄弱環節,您對高校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精神教育如何看待?

強月新:近段時間,高校創新創業的提倡呼聲的確比較熱烈。其實早在2001年,武漢大學就正式將“創造、創新、創業”的“三創”教育理念寫入《武漢大學本科教學改革與發展行動計劃》中,並投入2000余萬元建設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中心,從學校層面給武大學生進行“三創”活動提供人力、財力、物力等支持。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同樣也鼓勵學院學生積極進行“三創”實踐,整合院內外資源為學生創新提供支持,定期邀請業界各位專家及傳媒領域成功的創業者來給同學們分享創業經驗。同時學院也在積極搭建創新創業平台,舉辦一系列實踐創新活動為同學們提供展現自我的舞台,學院主辦的“新聞先生新聞小姐大賽”至今已經舉辦了17屆,在全國新聞院校中具有很高的影響力。

但面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我們認為還是要理性看待“創業”,創業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我院在開展創業教育時,不能僅僅宣揚成功的創業案例,也要告訴學生創業的艱苦性、風險性和長期性。要給學生樹立正確的創業觀,適當引進創業挫折教育,讓學生了解或者體驗創業挫折,引導學生在面對創業失敗時要吸取經驗,增強信心。此外,還要引導學生科學平衡“學業”與“創業”的關系,正確認識“腦袋”與“錢袋”的關系。我們認為在大學教育階段,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精神固然重要,但更要豐富學生們的理論知識,不僅要培養好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更要重視學生的理論學習能力,努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全面發展的綜合素質,鼓勵學生將自己所學的專業和想做的創業結合起來,做自己擅長的領域,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真正做到學有所用,學以致用。

記者:您曾經在報社工作過,可以說是積累了較多的實踐經驗,也比較了解當前傳媒市場,那麼請您談談我國當前傳媒人才的培養發展情況及傳媒業畢業生在市場上的適應性如何?

強月新: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傳媒在改革的旗幟下上演了一幕幕風生水起的活劇。恰逢其會,我和大家一樣,是這場傳媒改革的見証者、參與者、觀察者、思考者。我曾經在新華社做過近十年的記者,后來由新聞業界轉向新聞學界。在我對業界和學界的觀察中,我認為在當前傳媒市場對傳媒人才的需求其實還是很大的,各大媒體機構不惜重金求人才的招聘廣告隨處可見,同時全國培養的新聞傳播人才也是很多的。中國傳媒大學胡正榮校長在前不久召開的教育部新聞傳播學教育指導委員會的工作會議上指出目前全國有681所大學開設了1244個本科專業點(新聞學326,廣播電視234,廣告378,傳播學71,編輯出版82,網絡與新媒體140,數字出版13),在校本科生達到了23萬人,可見全國的傳媒人才資源池容量之大。可是,為什麼還是有很多媒體招不到人,很多學子覺得找的畢業工作不理想?這其實就是日益更新的傳媒人才需求和陳舊僵化的人才培養模式之間的矛盾。

不斷更新的傳播技術改變著當前的傳播生態,不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他們對人才的需求都不再限制在傳統意義上的採編人才中,而是增加了很多新崗位,例如數據工程師、可視化編輯、網絡互動編輯、產品經理等,這些新崗位更看重人才所擁有的交叉學科背景和互聯網思維。此外,在信息膨脹飽和的當下,媒體機構對擁有獨到見解,具有較強敘事能力,能生產優質內容的觀點型記者更加青睞。如果新聞傳播院校不及時更新人才培養模式,還按傳統傳媒人才的目標來培養人才,這隻會加重市場人才需求與高校人才培養之間的結構化失衡。

針對這一問題,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在教學實踐上始終堅持質量與特色並重,提高人才培養對市場的適應性。可以看出,現如今的傳媒業對人才的需求其實早已突破了以往對編輯能力、寫作能力的單一要求,而是要求“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一專多能”的全媒體人才是各大媒體機構爭搶的對象,他們需要你既能熟練掌握傳統新聞採寫編評等基本能力,又可以掌握圖片、視頻編輯處理能力和編程、運營能力等。所以在新媒體時代,我們一方面針對本身擁有的教育資源,從教師隊伍培養、教學條件升級、教學內容優化到教育質量監督,進行一站式“存量改革”,堅守人才培養質量,打牢人才培養基礎。另一方面,我們繼續拓展教育資源,將先進的、前沿的、優秀的技術形式和教學形式納入到教學體系中來,進行延伸性“增量改革”,創新人才培養特色,樹立武大新聞品牌,培養通識為“體”,專業為“用”的復合型實踐人才,提高人才口碑和影響力。

整體來看,隨著時代的進步,全國的新聞傳播人才培養實踐也在不斷進步。從我們學院的畢業生就業情況來看,本院學生在市場上的適應性還是比較強的。2017屆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本科畢業就業率達到98.4%,大部分學生在畢業后都找到了比較理想的工作,實現了學以致用,學有所用。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