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戰線》>>2018年·第2期

發揮媒體智庫作用,提升新時代新聞輿論工作水平

2018年04月13日14:30 | 來源:人民網-新聞戰線
小字號

  媒體與智庫的融合發展已是大勢所趨。媒體智庫要找准定位、突出特色,完善機制、有效融合,轉變觀念、培養人才,立足本業、科學發展,不斷探索與創新,真正成為媒體轉型和融合發展的“發動機”、提升新聞輿論工作水平的“助推器”。

  近年來,不少傳統主流媒體准確把握時代大勢,認真落實中央要求,立足自身傳統優勢,著眼提升引導水平,結合媒體融合發展,積極推進智庫建設,成為廣受關注的媒體融合發展新現象。

  媒體建設智庫,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行性。從媒體格局變化趨勢看,建好用好媒體智庫,應成為傳統主流媒體擺脫困境、迎接挑戰,尋求自我轉型、融合發展的重要途徑﹔從媒體和智庫各自特點看,發揮媒體與智庫的互補融合優勢,是傳統主流媒體進一步提高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的戰略機遇。從操作性上講,合理定位、揚長避短,推動傳統主流媒體向智庫型媒體轉變,也是提升新時代新聞輿論工作水平的重要課題。

  必要性:建好用好媒體智庫,助力自我轉型融合發展

  互聯網發展帶來信息的快速傳播,特別是近年來移動新媒體的成長壯大,使信息傳播更為方便、快捷。自媒體力量的積聚增長、互聯網企業在渠道和平台上的優勢,使得傳統媒體傳播新聞信息特別是突發事件信息時明顯處於劣勢,隨之而來的是受眾減少、陣地丟失、營收下降等困境。

  “中國特色新型智庫”概念的提出,給許多傳統媒體提供了一條新的轉型發展路徑。智庫作為以問題為導向、以向政府或企業提供決策咨詢為目的並以其研究成果影響社會公眾的研究機構,其作用在於出思想、謀戰略、提對策,影響公共政策制定、引導社會意識形態形成。以往,媒體除了用客觀真實的報道引導輿論,也十分注重用評論、理論等深度分析,提供決策建議,引導理性思考,本身就有一定的智庫因子。在新媒體時代,建設更具“思想工廠”性質的媒體智庫,也更有必要。

  媒體智庫是以媒體為主體創辦的智庫。不同於以往臨時借助專家資源的方式,媒體智庫是將媒體與智庫專家共同生產新聞產品常態化、長效化,滿足公眾理解新聞信息深層意義的更高、更為日常的需求,從而為媒體深耕內容、經營轉型、融合發展,提供強大智力支撐。媒體智庫的最大特點,是把傳統新聞理念所追求的一般新聞信息的“快”,轉變為以深度研究為抓手、以專業成果為獨家的“深”。研究產品和專業成果,不再是媒體傳統意義上的“附加值”,而成為媒體轉型的核心價值、媒體融合的核心競爭力。

  主流媒體擔負引領社會輿論、傳遞核心價值觀的重任。面對新媒體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求快不求真,蹭熱度、拼點擊率、追求“眼球效應”導致的信息混雜、語言失范、標題黨盛行甚至造成意識形態導向性錯誤等問題,主流媒體的引領、定向作用不可或缺。廉價、虛假信息泛濫的時代,受眾更加渴望專業、准確的深度報道,而深度報道的背后必須有研究。因此,媒體極有必要借助建設媒體智庫平台,有效整合媒體內外專家資源,切實提高新聞報道的專業性、新聞分析的“智慧量”、新聞產品的精准度。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智庫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形勢的發展,智庫的作用會越來越大。這一論斷對媒體智庫來說,更具適用性。隨著新媒體的迅猛發展,輿論環境、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的深刻變化,作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重要組成部分,媒體智庫不但在媒體轉型和融合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媒體建好用好智庫,以適應對外傳播的更高層次需求的必要性,也將越來越突出。

  可行性:發揮互補融合優勢,凸顯媒體的專業與權威

  媒體與智庫,盡管從理論上講是兩個不同概念,具體到實際工作中,也存在社會功能、組織理念、機構性質、運作方式、成果使用、人才需求等許多差異。但從本質上看,媒體與智庫在提供知識產品、整合社會共識、規范權力運行以及運用自身影響力引領社會走向等方面,都有相當大的共通性,在許多方面優勢互補、易於融合。傳統主流媒體在媒體競爭日益激烈的輿論環境中,建好媒體智庫,打造智庫型媒體,更有利於凸顯自身的專業性與權威性,進一步提高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

  媒體智庫有助於提升新聞產品質量。智庫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其研究能力,在於能夠聚合各種智慧資源,對公共政策等重大問題進行深度關注,以扎實豐富的調研材料、科學專業的邏輯推理、嚴謹縝密的戰略分析,提出科學的理論建構和富有智慧的策略方案等。媒體借力於智庫進行新聞產品生產,無疑能夠拓展報道視野、提高理論站位、做強深度報道、提升服務層次,在新聞同質化嚴重、媒體競爭激烈的新媒體時代,立於不敗之地。一方面,傳統主流媒體隻有將新聞產品做深做透、品優質良,才能承擔起引領導向等職責使命,有其內在需求﹔另一方面,傳統主流媒體有更為廣泛的社會政治資源和權威的主流信息資源,能夠更好地實現智慧在政府、媒體、社會間的凝聚與整合,從事公共政策和公共事務研究。在傳統主流媒體中,不少記者編輯跑口多年,有的本身就具有較強的調查分析能力與問題研究能力,有成為優秀分析師、研究員的潛質,使媒體智庫能夠滿足媒體提升新聞產品質量的需要。

  智庫型媒體有助於社會共識整合。智庫的優勢在於思想性和政策影響力,媒體的特點在於社會性和大眾影響力。以往,人們往往側重於智庫為決策者獻計獻策、影響“關鍵少數”的作用,從課題選擇到成果呈現,都有一定滯后性,對社會難以形成共識、易引發輿論分裂的熱點難點問題敏感度較低,回應遲緩。即使是比較有時效性的研究成果,往往也難以及時全面廣泛傳播,在“澄清謬誤、明辨是非”,整合社會共識方面作用受限。涉及專業領域的深度報道,媒體雖然也會聽取專家意見,在一定程度上對智庫成果進行傳播,但往往會出現“引用同一小群專家”或“引用專家意見不精准”的問題。媒體智庫的優勢,在於其具有鮮明的實踐導向,信息靈通,上傳下達的溝通渠道和從上而下的傳播渠道更加暢通,能更好地直面熱點難點問題進行研究,更有前瞻性,同時,在媒體需要時,專家能相當精准地提出專業意見和對策建議,至少通過從事研究的媒體智庫專家可以了解到某一領域哪些專家對某一問題最有發言權,方便記者與專家的溝通交流,有效地將專家的號召力聚合起來。有些專家還可以加入到媒體的策劃當中,提升主流媒體應對復雜輿情、引領社會輿論的精准度、有效性。在受眾中確立智庫型媒體的地位以后,媒體的公信力也會得到提升。

  媒體智庫有助於做好建設性監督。無論是智庫的輿論監督,還是智庫的影響決策,共同目標都是為了使權力更加規范有序地運行。然而媒體的輿論監督,往往因缺乏專業性而不得要領,缺乏有深度的理性剖析,甚至流於感性煽情,影響監督效果。智庫以其專業性了解問題症結所在,但見解往往得不到有效傳播。媒體智庫的建立,可以使輿論監督更善於看准問題、找出原因、提出對策,更富建設性,也更易引起被監督對象和政府部門的重視和社會輿論的支持。

  操作性:合理定位揚長避短,探索智庫型媒體創新策略

  從近年國內外實踐經驗看,媒體與智庫的融合發展已是大勢所趨,建立媒體智庫乃至建設智庫型媒體的必要性、可行性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知。然而,媒體與智庫畢竟存在諸多差異。與一般智庫相比,媒體智庫有渠道、傳播、地位等優勢,但往往有全而不專、缺乏特色、公信力不足等短板。因此,媒體智庫建設要找准定位、突出特色,完善機制、有效融合,轉變觀念、培養人才,立足本業、科學發展,不斷探索與創新,讓媒體智庫真正成為媒體轉型和融合發展的“發動機”,提升新聞輿論工作水平的“助推器”。

  找准定位、突出特色。媒體智庫是個新生事物,相較傳統的黨政部門、黨校行政學院、社科院、高校、企業和社會智庫,如何體現自身存在價值,是必須面對的首要課題。一般來說,智庫隻有做專做精,才能形成突出的影響力。比如,布魯金斯學會的中東問題研究、蘭德公司的軍事戰略研究。而媒體智庫由於其大眾傳媒特性,容易涉及領域眾多卻缺乏深度,但因傳播需要又無法舍其綜合性而隻取專業性,必須保持兩者平衡:既達到智庫的規范化、專業化要求,又能滿足媒體的平民化、大眾化需求。所以,找准定位、突出特色是當務之急。對傳統主流媒體來說,應定位於公共政策的專業解讀,善於從新聞媒體角度捕捉智庫研究主題,以其特有的政治敏感性和新聞敏感性,打造有特色的“新聞+研究”產品。

  完善機制、有效融合。媒體智庫要做到既全又專,做出特色,前提是借助媒體信息渠道廣泛、社會聯系面廣的優勢,完善有效融合機制,能夠根據政策研究需要,打通官院校企各界,生產出介於專業學術論証與一般深度報道之間的媒體智庫產品,把智庫的政策影響力與媒體的大眾影響力有機結合,影響黨政部門決策,有效引導社會輿論。媒體智庫需避免我國傳統智庫存在的過於行政化、人員固化、研究內容僵化、與社會需求脫節等弊端,採用更為靈活的體制機制。要有核心團隊,“以專家聯系專家”,但盡量少養人、養對人,致力於通過平台整合原有的、被條條框框分割的智力資源,致力於貫通有智慧、有遠見、與政策相關的研究者的交流討論渠道,提供既有時效性又有專業性、深刻性的決策分析研判與政策深度解讀。

  轉變觀念、培養人才。媒體智庫與一般智庫一樣,都是“思想庫”“專家庫”,人才的作用至關重要。一般智庫用人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培養自身核心團隊,二是不培養人而“挖”最好的人才,后者需要很高的成本。由於體制和資金限制,傳統主流媒體不可能用極高成本“挖”最好的人,因此如何使媒體人轉化為智庫型專家,就成為媒體智庫彌補專業研究人員嚴重不足的重要途徑。最重要的是觀念首先要轉變。在新媒體時代,簡單的信息傳播價值銳減,甚至被人工智能取代,媒體人的價值更多體現在專業解讀和深度調查上。媒體要轉化為智庫型媒體,媒體人要轉化為智庫型人才,要整體從“媒體人”向“媒體-研究復合型人才”轉變,要讓更多編輯記者提升知識結構和學術素養,強化研究分析能力,達到智庫成員水准,提升新聞產品的智庫含量,賦予“內容為王”以新的含義。

  立足本業、科學發展。建立媒體智庫、建設智庫型媒體是大趨勢,但智庫建設和智庫人才培養,都是專業性、科學性很強的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宜一哄而上,不能把媒體智庫看作是解決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所遇問題的萬能藥,放之全媒而皆准。媒體的性質定位、具體職責、發展規模、人才狀況各有不同,需根據自身優勢特點、宣傳報道的要求有序發展。必須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創新,讓媒體智庫真正發揮作用,有利於提升宣傳報道效果,有利於提升傳統主流媒體的影響力和核心競爭力。

  發揮媒體智庫作用,建設智庫型媒體,實現媒體與智庫融合發展,在新媒體時代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也符合中央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戰略要求。傳統主流媒體隻有認真研究媒體智庫的有效運作方式,認真挖掘深度和專業優勢,才能以專業化權威性的優質內容,增強輿論引導能力,更好地承擔起新時代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和使命。

  (作者系人民日報社研究部主任)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