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戰線》>>2018年·第2期

媒體與智庫融合路徑與機理研究

——以瞭望智庫為例

2018年04月13日14:36 | 來源:人民網-新聞戰線
小字號

  移動互聯網時代,媒體與智庫“美妙的融合”,使二者都發生了變化。作為國內第一家“媒體型智庫”,瞭望智庫的創新探索為很多傳統媒體提供了一條可參考的轉型路徑,也為一些傳統智庫機構轉向“新型智庫”提供了模式借鑒和工具箱。

  在移動閱讀的沖擊及“逼迫”下,一些傳統媒體嘗試引入智庫特征和能力,以在深度上獲取持續的影響力和話語權。同樣由於移動互聯網的影響,智庫甚至學者個體的意見表達不再對媒體有強依賴,一些智庫IP具備了媒體的特征。

  在移動互聯網這一公共介質和傳播空間,媒體與智庫正在發生“美妙的融合”。這一融合過程中,媒體和智庫的定義都在深刻變化。

  脫胎於媒體機構的瞭望智庫是國內第一家媒體型智庫,同時具備智庫型媒體的所有能力,其顯性能力包括:成為國家高端智庫,與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同構,專業研究團隊逐步壯大﹔有內部刊物《瞭望研報》和機制化的報送通道﹔有閉門圓桌會議、公開論壇、智庫課題、數據產品等智庫產品線﹔有網站、兩微一端,其中“瞭望智庫”微信公眾號關注粉絲已超過210萬,穩居智庫機構第一號﹔與《財經國家周刊》同體運行,有新聞出版的相關資質和採編能力。

  瞭望智庫正在建設媒體與智庫融合的隱性能力——“新華社大數據新型智庫雲”。這個“雲”可以用“三庫一平台”來概括:專家數據庫、知識數據庫、成果數據庫和在線研究協作平台。隨著技術平台的推進,瞭望智庫的這一隱性能力有望演變成為核心能力。

  從提出“智庫型媒體+媒體型智庫”到“媒體與智庫的融合體”,瞭望智庫走過4年多時間,非常感謝新華社和瞭望周刊社的扶持和領導,感謝各界朋友的幫助與支持,感謝同事們的共同努力,讓瞭望智庫能夠不斷創新前行,不斷獲得決策部門、市場層面的認可,也開始獲得國際上的承認,2016年賓夕法尼亞大學將瞭望智庫列入“亞洲大國智庫60強”。

  瞭望智庫創新探索的價值在於,作為國內第一家“媒體型智庫”,為很多傳統媒體提供了一條可參考的轉型路徑,尤其是大量部委、協會辦的媒體,具備這種轉型的資源與動能﹔也為一些傳統智庫機構轉向“新型智庫”提供了模式借鑒和工具箱。本文嘗試通過客觀性描述,來討論媒體與智庫轉型融合的路徑與難點、突圍模式、阻力機制、可能性陷阱。

  2009年12月28日,《財經國家周刊》創刊,海外媒體認為這是新華社搶佔財經領域話語權的一個標志事件。幾乎同一時間,市場影響力很大的《財經》雜志一分為二,原核心團隊創辦《新世紀》(后更名為《財新》),財經傳媒市場的競爭更為激烈。

  《財經國家周刊》隸屬瞭望周刊社,此前的2009年7月,由瞭望周刊社與珠海格力電器合資組建瞭望全媒體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瞭望全媒體”),注冊資本5000萬元,承接《財經國家周刊》的經營權。

  《財經國家周刊》在“血統正宗”和“天花板低”的角色切換中,積極介入市場化競爭,探索“主流政經新聞的市場化傳播”,至2013年取得兩個標志性績效:一是瞭望全媒體於2012年當年打平贏利,當年收入已能夠支撐100多名員工的所有運營開支﹔二是2013年7月入圍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評定的“百強報刊”,成為創刊時間最短的全國報刊百強。

  但此時,《財經國家周刊》團隊已感受到來自移動閱讀的巨大沖擊:傳統廣告收入佔全年全部收入的50%以上,但傳統媒體廣告額已開始整體性下滑﹔傳統媒體優秀員工離職潮開始出現,單一的“內容為王”模式受到員工質疑﹔傳統新聞期刊發行量遇到天花板,發行與零售渠道呈現快速萎縮趨勢。

  也就是說,傳統模式下一路狂奔創業的《財經國家周刊》,當時已現難以持續發展的風險預期。

  再放大一層觀察,《財經國家周刊》與當時的許多媒體機構具有相似的同構性:具有傳統發稿、網絡發稿、電視產品生產的不同生產線﹔各新聞類產品分屬於不同的生產主體,不同主體間各自生產運營,一體化打通的探索還在規劃層面﹔在移動互聯網沖擊下,影響力與經營收入已顯現實質性萎縮。

  “期刊”與“智庫”的重新定義

  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對新聞周刊和智庫這兩種業態均帶來巨大的沖擊,研究這兩種業態的新定義、新模型,是我們推進創新轉型的理論起點。

  首先,“新聞周刊”這一深度報道與輿論引導的媒體業態,其定義正在發生根本性變化。新的主流新聞期刊平台,必然會向深度內容生產與分享、高端讀者數據交互、在線調研分享合作、全球話語互動設計等領域遞進延伸。

  其次,“智庫”這一在西方早已非常成熟的業態模型,也正在經受移動互聯網的沖擊,智庫已不再是精英研究、圓桌會議的代名詞,在移動互聯網的背景之下,智庫的定義與模式正在向數據庫分享、在線研究協作、虛擬研究院、在線決策支持、公共政策眾創等轉變。

  “期刊”與“智庫”兩種業態在移動互聯網背景下的新定義交集,就是我們想探索的“媒體型智庫+智庫型媒體”。

  這種交集下的融合探索在學術出版、知識數據庫等領域早已開始,典型的如國外的勵訊集團,國內的知網、萬方、超星、人大數媒等。而在深度新聞報道、政策研究與決策支持這個領域,瞭望智庫的探索則是具開創意義的,就是我們最早借鑒和學習的英國《經濟學人》,也沒有很高效的移動互聯網解決方案。

  蔡名照同志到任新華社社長之后,肯定瞭望探索“媒體型智庫+智庫型媒體”的轉型方向,給了我們團隊很大的鼓舞與信心。

  第一家“媒體型智庫”的研發及模型修正

  2012年,團隊確定以英國《經濟學人》“一刊一智庫”模式為原型參照,打造“財經國家周刊-瞭望智庫”一體化模型,並在此后對“新聞期刊”“智庫”兩種業態的新定義、新模型不斷進行修正:

  第一,2013年,參照“經濟學人信息部”,創立“瞭望智庫事業部”,啟動“課題制”和“研究-採編”流程,推進採編為中心轉為研究課題為中心,並將課題研究作為新聞周刊全媒體“中央廚房”的邏輯起點。

  第二,2013年、2014年,構建移動互聯網“流量池”,試圖重建廣告收入模式。成立財經媒體首家自媒體聯盟“犀牛聯盟”,並培育旗下微信公眾號群。此后提出“數據媒體”概念並嘗試構建城市研究的數據媒體。

  第三,2014年,嘗試“打通垂直”,組建不同行業的智庫事業部,並嘗試吸引資本聯合創辦“國家城市評論”,試圖構建第一個垂直領域的全媒體業態。

  第四,2014年,創辦《瞭望研報》,獲得中辦和新華社批准后開始向中辦提供研究型內部稿件,初步構建起瞭望智庫的高端影響力通道和內部研究型產品線。

  第五,2014年,將瞭望智庫與《財經國家周刊》在品牌上剝離,瞭望智庫成為瞭望周刊社一個獨立板塊,與《財經國家周刊》並列,但雙方在人員、辦公、採編流程等方面仍然一體化運作。

  第六,2015年,建立全媒體一體化發稿流程,打破原有雜志編輯部和新媒體編輯部分離發稿的格局,推進採編研一體化的標准流程建設,全力打造“新媒體端”,營造在互聯網空間的品牌存在,構建IP影響力。

  第七,2015年,在深入研究國外智庫發展趨勢的基礎上,提出“在線智庫”概念,在新華社大力支持下形成“新華社大數據新型智庫雲”項目規劃,成功申報中宣部融合發展新增項目,打造數據底座,推動智庫研究工具箱“上雲端”。

  第八,解決高端智庫“公益研究”與“服務市場”的關系問題。按照採編與經營兩分開的總體原則,公益性課題研究由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承接﹔橫向課題、服務市場的產品線則由瞭望智庫承接。這一設計對位於“採編經營兩分開”,較好對應了上級部門要求。

  在上述探索的基礎上,團隊不斷研發並培育對位“媒體型智庫+智庫型媒體”的產品線,在服務中央決策和服務市場需求方面持續發力,瞭望智庫接連獲得中央領導同志的批示肯定,獲得良好社會效益﹔在經濟效益方面,2016年和2017年連續實現較高利潤,為進一步的發展儲備了“糧草”。

  接入新華社“大平台”的各種嘗試

  瞭望智庫要獲得實質性進步,避免成為“小老樹”,必須對接“全社一盤棋”,接入新華社生態系統。“新華社十三五規劃”的推出及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這種對接成為可能。同時由於傳統思維沖撞和利益格局的不同,一些對接暫時還在摸索與推進階段。

  以下“切口”下實現了有效對接:一是瞭望智庫成為“新華社大數據新型智庫雲”的具體承接單位,項目推進后,瞭望有可能為全社貢獻一個專家庫、知識庫共享的新型平台,成為新華社生態系統的組成部分,成為新華社各部門、各垂直領域智庫研究的工具箱﹔二是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獲批之后,瞭望挂牌“國家高端智庫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瞭望智庫是具體承接機構。

  以下“切口”獲得了社領導的批示支持,但因各種原因暫時擱置:在新華社客戶端開設一級欄目“智庫”頻道,暫沒有實質性推進﹔在深圳組建“公共政策研究院”(暫名),成為新華社高端智庫公共政策的研究基地,由於多種原因中途擱置。

  以下“切口”沒有對接成功:團隊試圖將瞭望智庫重點研究成果“導流”為新華社內參,為中央決策提供服務,但因為瞭望周刊社和瞭望智庫本身具有一定的經營屬性,採編與經營必須完全物理隔離,致這一對接無法實現。此后,瞭望智庫轉而自建高端報送渠道,擴展高端影響力,目前已成為中辦、國辦信賴的報送點,並且經中辦和新華社批准,開辟了直報決策部門的內部通信線路。

  隨著新華社整體生態和大平台的創新發展,瞭望智庫對接“新華社”一定可以不斷推進。

  創新轉型存在的“軟阻力”歸納

  創新與轉型肯定不會一帆風順,而是會遇到各種阻力,“不作為不干事”“流程繁瑣復雜”等現實狀況,也在一定程度上開始困擾媒體機構和研究機構。

  以下羅列的“軟阻力”,傳統媒體轉型創新過程中一般會遇到:

  第一,內部流程打通難。瞭望智庫將雜志發稿與課題研究、新媒體發稿打通流程,並計入考核之后,約1/2甚至更多的編輯記者感到不適應,通過各種方式進行軟抵制。

  第二,利益割據打破難。不同部門大都抱有一些“小利益”“小算盤”,真正將流程透明化、標准化之后,最先受到影響的是員工的個人利益(甚至一些員工提出影響了他們個人的“時間福利”),內部改革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軟對抗。

  第三,知識結構對位難。如果內部員工不懂課題研究,可以直接淘汰﹔如果領導層,包括上一級領導、管理部門的領導知識結構不對位,或者缺少對創新轉型的理解,則容易導致互相抱怨等摩擦與內生損耗。

  第四,產品生產轉型難。產品線設計出來容易,但是要經過一系列的人員、流程、市場檢驗等的痛苦磨合,才有可能培育成功。如在“打通垂直行業”方面,2014年瞭望智庫創建“國家城市評論”產品線,並簽定好融資合同,總社領導也簽字批准了融資與創辦方案。但出於業務平衡考慮,這一產品線被移交給另外的部門,后由於對垂直產品的理解不同、創新環境不同,最終導致此例“打通垂直”的探索擱置,非常遺憾。

  第五,激勵機制設計難。在沒有股權激勵的背景下,團隊曾經嘗試設計“准合伙人制”,即管理層可以按不同層級按點分紅,但沒有推進實施。后來管理層加大項目執行的考核與激勵力度,才避免了一部分優秀人才的流失,但項目激勵的方式長時間存在爭議。

  第六,正常流程審批難。目前傳統機構內的報批事項越來越細,有時一項審批會拖上幾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容易導致員工信心和激情的流失。一般應鼓勵事權的劃分,一級負責一級的事情,如果所有事項都要經過層層審批,勢必導致責任感的逐步弱化,形成執行文化,而不是創新文化。

  第七,外部環境優化難。幾年前,盡管中央高度支持主流媒體的融合創新,但外部輿論一直在唱衰傳統媒體,偏激者甚至認為“傳統媒體一定會走向死亡”,致使留住優秀人才越來越難。

  培育既懂傳媒又懂智庫的專業化團隊

  破解轉型的各種硬阻力、軟阻力,最管用的辦法,就是以產品為導向,盡快通過內部培養、外部引進的方式培育出一支專業化團隊,讓他們成為創新轉型的“核心驅動力”。

  對專業化團隊的培養和“新舊置換”,可以說是瞭望智庫轉型創新過程中重點中的重點。瞭望智庫經過新舊轉換后的人力資源結構如下:

  專業研究團隊。在內部按研究員、副研究員、助理研究員、研究秘書等職級進行薪酬體系、考核體系再造,並且對研究型產品標准化,以產品為導向不斷磨練團隊的專業研究能力。(在整個團隊中目前佔比20%)

  新媒體團隊。新媒體端口十分重要,網站、官方微信、微博、海外移動社交平台端口以及新媒體的視覺生動化(平面、視頻)團隊,旗幟鮮明地以新媒體為流程再造的核心。對新媒體團隊的重視和培養,使得“瞭望智庫”官方微信號兩年時間突破200萬粉絲,“財經國家周刊”官方微信號也接近100萬粉絲。(在整個團隊中目前佔比20%)

  運營團隊。傳統的廣告銷售人員從接近20人到目前隻剩下3個人,以研究產品銷售、論壇產品規劃與執行等為拉力,智庫型運營團隊逐步又回升至接近20人,這個過程用了將近3年時間,從優秀的內容人員中培養運營骨干,是其轉型成功的關鍵。(在整個團隊中目前佔比不到20%)

  傳統採編團隊。這支團隊一直處於萎縮過程中,我們面臨著非常痛苦的問題,比如“到底如何保留記者隊伍”“如何解決傳統編輯與研究員的收入差距”等。經過“博弈”后的結果是:調查型記者人數減少較多,但保留住了骨干記者隊伍﹔在提升核心編輯的薪酬之后基本保留了一支專業編輯團隊。(在整個團隊中目前佔比約15%)

  技術與數據團隊。這個技術團隊的主要任務是與技術建設單位合作,共同研發“智庫雲平台”。這一過程中,我們逐步引入數據人員,研發數據產品並建設專業數據庫。技術與數據團隊是新型智庫中的必選項,但也是最難點。(在整個團隊中目前佔比約15%)

  其他約10%,是黨務、行政、財務、傳統發行部門的人員。

  人力資源重構的關鍵點,是堅決以需求和產品為導向,以新的生產流程為配置平台。如果沒有需求的拉動,就無法設計激勵制度。

  對“轉型陷阱”的幾點開放式討論

  創新轉型4年多時間,瞭望智庫初步獲得國家決策部門和市場的雙認可,被認為是國內第一家媒體型智庫的創新典型,其智庫本身的能力也在快速提升。瞭望智庫在課題研究、成果報送不斷增多的同時,新媒體端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強,有效重構出影響決策、影響輿論的雙向通道,發揮出主流媒體的關鍵性影響力。

  但縱觀轉型創新,隻能說目前行至中途,難言成功。這裡試圖討論轉型創新中存在的幾個致命性陷阱,供同仁批評指正:

  “增量創新”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往往成為啟動改革時的優先選項,但隨著創新轉型的深入,這一模式容易形成內生性沖突

  瞭望智庫就是典型的增量創新,即瞭望原有的“基本盤”不動。隨著“增量”的不斷增大,與“存量”之間的內生性沖突開始出現:內部資源分配、提拔機會分配均可能成為導火索。因此在創新轉型時,“先行先試”肯定是好的方法論,但到了創新轉型的一定階段,則需要全員動員,啟動全流程再造,這樣才有可能確保創新轉型的全面成功。

  創新轉型生態系統的建設,不僅需要頂層設計、技術平台建設、業務流程重構,也需要培育創新文化生態

  創新文化生態是什麼?最重要的是鼓勵創新的軟環境。2016年蔡名照同志親自主持召開新華社歷史上第一個創新工作會議,就是想在全社倡導創新文化、加快創新進度。

  在傳統機構中,有兩個方面的問題需要重視:一是部分同志不學習、不習慣新的知識框架,在內心深處進行抵觸﹔二是用老的知識框架、發展框架、監管框架來套新的創新業態,造成大量“軟沖突”,比如瞭望智庫重構資源包和產品包的過程中,就一度被指責為“挖新坑填舊洞”。這裡沒有誰對誰錯的問題,而是創新文化生態沒有形成的必然結果,這種“軟沖突”,容易挫傷創新者的積極性。

  形成科學合理的激勵制度,是推進創新轉型必過的一個關口,也是最難的一個關口

  對於體制外員工:瞭望智庫在組織業態上具有高級合伙人企業的相應特征,在沒有員工持股的情況下,建議可參照律師事務所、會計所的做法,推行“准合伙人制度”,准合伙人有依據公司制度按點數分紅的權益,但不享受股權﹔依據國有文化企業深化改革的新的政策,適時探索放開股權激勵,盡最大努力留住優秀人才。

  對於體制內員工:在完成績效考核的前提下,可給創新管理者一定的分配權,而不能處處按機關單位的方式來考核企業管理者﹔在干部選擇和職級提升方面,適當向創新者傾斜。

  附文一: 媒體轉型智庫的關鍵設計

  什麼樣的媒體可以向智庫轉型?大體可分為以下幾類:中央級的媒體機構﹔部委機關報、刊、出版社﹔行業協會主管主辦的報刊﹔在行業或區域有著高端影響力的媒體組織﹔有一定權威影響力的學術期刊等。

  目前,上述幾類媒體中,大部分出現了經營收入下滑,一些甚至出現生存危機,當然也不排除一些媒體憑借部委的行政征訂、變相補貼等仍然衣食無憂,但一般較難阻止其品牌影響力的下降趨勢。

  通過前述對瞭望智庫轉型路徑的分析,一家媒體要想轉型為“媒體型智庫”,以下關鍵步驟需要扎實推進:

  與上級管理層充分溝通並獲取支持。由於有著一定資源的傳統媒體基本處於體制內,受到編制、預算等的嚴格管理,而向智庫轉型前期需要一定的財力、人力注入,尤其是在人力資源匹配上,需要上級主管部門的充分信任和授權。瞭望智庫能夠取得創新突破,就與瞭望周刊社黨委書記、總編輯姬斌的支持密不可分。

  智庫產品線的研發與運營。沒有產品,就不可能有智庫機理的形成。產品線的研發可以先從內部研討會起步,逐步發展成為公開論壇、課題承接、項目咨詢、數據產品運營等。如果所在部門有相應的權威性,則考慮研發內部報送產品。

  對原有新聞類產品的升級迭代。傳播能力是媒體型智庫的重要能力,隨著智庫產品線的形成,可對原有紙媒進行改版升級,突出其權威性和研究屬性。在互聯網端口,一般不建議自搞APP,但需要對網站功能進行更新,並且重點打造有行業影響力的官方微信、官方微博。

  要建設有實用價值的數據庫,形成數據資產的累積機制。每家媒體的形態和資源不同,數據庫的建設不盡相同,但較為普遍的規律是結合移動採編技術平台,建設有自身特點的權威專家庫、文獻資料數據庫、稿件數據庫等,並且可以實現與專家、讀者在移動場景下的交互。

  升級和完善制度體系。以推進採編經營“兩分開、兩加強”為邏輯基礎,對原有的人力與薪酬、財務流程、採編流程、課題研究、考核激勵、“三重一大”決策、日常接待、採購、合同審批與管理、用車等各項制度進行全面升級完善,制度要規范,避免出現程序性錯誤,防止內部腐敗,又要起到正向激勵的作用,引導形成“有為文化”。

  附文二: 傳統智庫亟需沖破發展與轉型瓶頸

  傳統的研究機構普遍面臨的問題是:內生發展動力不足,激勵制度不到位﹔內部割據嚴重,學術山頭錯綜復雜,數據和資源不能很好共享﹔優秀人才留不住、進不來,逆淘汰現象無法根治。在一些傳統智庫,一些研究人員在單位混日子,在外面接項目掙外快,個人日子過得快活,單位的日子則不死不活。

  中央鼓勵發展新型智庫、高端智庫,這個“新型與高端”怎麼搞?如果傳統的研究機構有一個創新、創業型的“一把手”,就可以考慮從以下幾個方面升級:

  導入產品思維,升級產品體系。將任務思維轉換成產品思維,任何一項產出都是一件產品,優化和形成有核心優勢的產品,淘汰“雙無產品”(無社會效益、無經濟效益),最終形成有獨特定位、核心優勢的產品鏈。

  建設技術與數據平台。通過技術平台建設,要把研究機構的顯性知識(數據、資料、研究成果)全部數據化、產權化,並把隱性知識(研究過程中的思考與討論、創新性的設想與規劃)盡可能數據化保留。要實現數據庫建設與內部流程性平台建設的一體化,保護機構的數據資產,並實現研究過程的可追溯、可查詢,保障最終產品的質量與政治安全。

  優化與完善制度文化。要在國家和主管部門的制度框架下,形成細化的課題研究制度、考核與激勵制度、審批審核流程等。好的制度體系能讓優秀的人才留下來,也能將混日子的人改造出來。如前述,好的制度還要將流程漏洞、潛在腐敗堵住,讓研究人員通過創新和努力獲取有尊嚴的收益。

  優化上報渠道和品牌傳播通道。固化和加強上報渠道建設,可考慮建設和做強做大官方微信,優化網站功能。同時可匹配相關激勵制度,鼓勵研究人員多出成果。建立公開稿件的安全生產流程,確保不出現技術差錯和政治差錯。對於一些大型研究機構,在深入研究可行性的基礎上,可通過行政手段或其他方式將所在大部門內部的期刊、出版社等整合過來。

  建設一支團隊最為關鍵的是,通過制度設計和機制創新,讓最優秀的人留下來,並且有良好的環境與實力吸引外面的優秀人才進來,讓他們在待遇、社會認可等方面有更多的獲得感。

  (作者系瞭望周刊社黨委常委、瞭望智庫董事長兼總裁、《財經國家周刊》執行總編輯、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國家社科基金戰略研究專項《“一帶一路”倡議對外傳播與話語體系建設研究》首席專家)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