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用好融合手段提升新聞影響力

劉新航
2018年05月03日13:23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用好融合手段提升新聞影響力

由於多媒體技術和互聯網的發展,傳統的傳播方式和媒體格局發生巨大變化。為了能在數字化時代生存下去,各種媒體開始取長補短,媒介融合在全球逐漸形成大潮流,“融合新聞”也應運而生,成為從國際到國內新聞傳播界的一個熱點領域。認真研究借鑒國內外關於融合新聞發展的成功案例,探索適合我國當前新聞傳播形勢需要的融合新聞發展路徑,利用融合手段傳播主流聲音,對於打造優質新聞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融合新聞的概念

“融合新聞”(Convergent News),是指融合了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超鏈接以及GPS位置信息等多媒體產品形式的新聞形態,它是媒介融合的“終端新聞產品”。根據美國西北大學教授裡奇·高登的劃分,作為多種媒介介質匯流的媒介融合包括5個層次:所有權融合、策略性融合、結構性融合、信息採集融合、新聞表達融合。前3個層次是宏觀融合層面,后兩個層次則是媒介融合操作過程中的新聞生產與呈現方式,具體表現就是“融合新聞”。美國愛荷華大學的大衛·多明戈等人在對西班牙報紙考察的基礎上,提出了融合新聞的4個維度:整合的新聞產品、多才多藝的專業人士、多平台的傳送方式和積極的受眾。

通常來說,融合新聞包含以下幾個層面的含義:

新聞業務整合化。融合新聞突破傳統媒體間的限制,整合所有媒介,統一規劃,資源共享,建立新的新聞採編流程。其基本流程就是集中力量採集新聞素材,再根據各自受眾的接受特點進行加工,制作成不同的新聞產品,最后通過不同的傳播渠道傳播給受眾。融合新聞要求媒體將所擁有的媒介整合在一起,依靠統一的規劃與協調,提高新聞業務流程的效率與通暢性。

新聞載體數字化。數字技術和通訊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傳播終端呈現數字化特點,電信服務商和互聯網服務商紛紛介入傳播終端的領域,與傳統媒體融合在一起,推出各種數字移動終端作為新聞內容的載體,進入到人們的信息生活中。媒介融合的結果,就是除了報紙、廣播和電視外,電腦、手機、PDA、電子報、電子雜志等數字載體也能讓人們隨時隨地以不同方式接收到所需要的信息。

視覺傳達多樣化。融合新聞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文字、聲音、圖片、圖像和Flash集於一體,因此在視覺傳達上將更加豐富多樣、形象生動。以電子報紙為例,它與以前的報紙網站不同,以前的報紙網站只是單純地把報紙內容移植到網站上。新一代的電子報紙不僅復制了印刷媒體的內容,還融入了多媒體的功能,令新聞不再是平面而是立體的了。讀者可以隨意檢索信息,鏈接到相關網頁上。對新聞的深層報道和分析,可以從文字中去查看﹔對新聞事件的動態變化,可以借助圖像進行直觀了解﹔對於深奧難懂的科技新聞等,還可以通過Flash和計算機模擬使其通俗易懂。特別是VR(虛擬現實)技術的興起,成為融合新聞發展的一個新的重要方向。

融合新聞的模式樣本

“融合新聞”被視為媒介融合背景下傳統新聞業轉型的一個創新品種,它利用傳統媒體的品牌優勢和新媒體的融合優勢,以數字化的技術手段,將過去傳統的新聞稿或單調的報紙電子版變成了融圖片、背景音樂、現場視頻、位置信息及編讀互動模塊為一體的“集成報道”,重新定義了新聞的概念和敘事方式。從媒體的實踐來看,目前融合新聞還處於探索階段,產生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模式樣本。

其一,資源整合——人民日報的“中央廚房”模式。

“中央廚房”是面向受眾、面向國際、面向未來的新一代內容生產、傳播和運營體系。以內容的生產傳播為主線,不僅服務於人民日報社旗下各個媒體,更是為整個媒體行業搭建了一個支撐優質內容生產的公共平台,聚攏各方資源,形成融合發展合力。“中央廚房”運行機制有以下主要特點:一是構建適應融媒體生產的策採編發網絡,再造策採編發流程。主要是設立總編調度中心,建立採編聯動平台。二是改革採編部門設置,強化各媒體總編室職能。實行編採分開,對報、網、端、微採訪力量實行統籌管理、打通使用。建立融媒體工作室制度,鼓勵報、網、端、微各採編部門人員按照興趣化組合、項目制施工原則,組建融媒體工作室,實施資源嫁接,組織跨界生產。三是依托“中央廚房”形成的新的採編體制機制,創新激勵約束機制,建立起配套的績效考核體系。

其二,聚焦大事——我國主流媒體的事件性融合新聞嘗試。

在我國,《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傳統主流媒體在重大事件的新聞報道中也嘗試性地開展了融合新聞模式的報道。2013年,新華社利用融媒體平台“新華通”,對9月25日推出的長篇通訊《三北造林記》進行了“二次呈現”,該報道以傳統的新華社通稿為依托,集納了文字、圖片、視覺化圖表、視頻、互動交流、對話框等多種表現方式,拓展了用戶的閱讀體驗。2014年3月,《人民日報》在全國兩會報道中開發了《兩會e客廳》融合新聞欄目,從新聞生產者的角度來說,實現了報紙記者和視頻主持人角色的自由轉換﹔從讀者的角度來說,通過掃描報紙版面上的二維碼或登錄數字報平台,可以享受到與以往不同的閱讀體驗。在2016年全國兩會報道中,新華網《VR視角》專欄將VR技術和傳統電視新聞相結合,拓寬了VR全景視頻的發展途徑。將VR技術拍攝的全景畫面配上傳統的電視新聞解說、採訪等聲音,用戶在聽新聞的同時還能轉動手機或鼠標,自主選擇觀看畫面。

打造優質新聞的堅持與注重

媒體大融合時代已經到來,推動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加快實現媒體傳播向多元化多媒體產業業態拓展,是加強現代傳播能力建設的必然要求。當前融合新聞仍然處在一個探索階段,仍然存在著內容粗糙、直播性不強、報道表面化碎片化、技術不能完全滿足需求等種種不足,但是可以預期的是,未來隨著技術手段的進一步提升和融合報道組織能力的進一步增強,融合新聞將成為新聞報道的主流。在此,筆者就如何利用好融合手段,打造更深入、更真實、更及時、更有傳播力的優質新聞,談幾點想法。

發展融合新聞要堅持正確導向,這是做好一切新聞的根本。新聞媒體是黨和政府的喉舌,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興媒體,都是黨的宣傳思想工作陣地,都必須堅持黨性原則,把各級各類媒體都置於黨的領導之下。必須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把正確導向貫穿到融合發展的各環節、全過程,使融合后的媒體繼續成為主流媒體,不斷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可以說,無論時代如何發展、媒體格局如何變化,黨管媒體的原則不能變,要把堅持正確政治導向的要求貫穿到媒體融合發展各方面,以正確的世界觀、歷史觀和價值觀引導社會輿論,講責任、講品位、講格調,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發展融合新聞要更加堅持內容為王。傳播力靠渠道,公信力靠內容。媒體融合發展過程中,技術手段、內容建設、營銷渠道缺一不可,但優質內容是媒體的立身之本。一部媒體作品,即使有再先進的制作技術、再豪華的表現陣容、再迅捷的傳播渠道,如果思想貧乏、內容低下,受眾還是不會買賬。所以,必須把內容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內容贏得發展優勢。當然,在今天,“內容”正在被重新定義。就新聞產品而言,“內容”不僅包括能停留在紙質媒介上的文字、圖片等固化形態,也包括留存在互聯網介質的各類移動新聞產品。要追求更高品質,著力打造優質新聞產品,深耕信息傳播內容,進行專業化新聞生產,確保線上線下報道全面客觀、真實准確。要更加快捷,互聯網時代是微時代,強調微傳播,因而要多生產短小精悍、迅速快捷的多媒體產品,在傳播中搶佔先機。

發展融合新聞要注重受眾訴求。媒體融合要盡快從相“加”階段邁向相“融”階段,就要遵循媒體傳播規律和新興媒體發展規律。遵循媒體融合過程中的傳播規律,就是要在這一過程中認真研究傳播的現狀和趨勢,研究受眾的心理特點,研究傳媒與受眾的關系,研究網絡輿情的產生與發展,研究如何主動設置議題因勢利導。要更加注重互動,現在受眾的個性化需求越來越明顯,倒逼內容建設要加強與用戶的互動交流,進行個性化新聞生產,量身定做、精准傳播。遵循互聯網傳播的數字化、移動化、社交化、視頻化等趨勢,推動媒體融合發展,改造傳統媒體的傳播方式,更好地搶佔信息傳播制高點。

發展融合新聞要堅持開放、共享、平等、自由的理念。傳統媒體自覺不自覺地將受眾作為信息的被動接受者,形成單向式的信息發布。而互聯網的迅猛發展使傳統的“我說你聽”式的新聞發布被移動互聯網的交互性傳播所代替。因此,媒體人要增強互聯網思維,適應新興媒體開放競爭、平等交流、互動傳播的特點,改變過去媒體單向傳播、受眾被動接受的方式,注重用戶體驗,滿足多樣化、個性化的信息需求。

發展融合新聞要堅持一體化的發展方向。一體化發展是媒體融合的內在要求和基本方向。首先,一體化體現在發展模式上,目前來看,傳統媒體業務和新媒體業務還在並行發展,在有效整合媒介資源、共享信息技術和人力資源等方面還需要進一步用力,以發揮整體優勢,做大做強新媒體集團。其次,一體化還表現在發展理念上,媒體融合發展既要考慮社會效益,但同時也要注重經濟效益,找到適合自己的盈利模式。經濟效益不是媒體融合發展的目的,卻是媒體融合發展的內生動力。隻有找到了合適的盈利模式,融合發展的媒體才能行穩致遠。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