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型主流媒體的實踐成果與發展方向
在雞年歲末、2018歲初,在舉國上下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的熱潮中,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組織召開“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創新融合打造新型主流媒體專題研討會”,恰逢其時。作為一本傳媒業專業期刊的編輯者,我想借此機會就會議主題談自己的一些認識。
打造新型主流媒體是新時代的新要求
黨的十九大報告宣告了我國已進入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並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新時代對傳媒行業來說,要解決的主要是人民日益增長的對新聞信息和表達的需求,與媒體的供給和服務難以滿足需求的問題。滿足這些需求,需要打造新型主流媒體。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要貫徹好這一重要指示精神,僅靠傳統媒體是難以完成的,國際傳播的需要,也要求我們必須打造新型主流媒體。
總之,在新時代,對內滿足需求,對外講好中國故事,都要求我們要以改革創新精神,做好媒體的融合發展,盡快實現由“相加”到“相融”,打造出一批形態多樣、手段先進、具有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
什麼是新型主流媒體
關於什麼是新型主流媒體?習近平總書記指示要“著力打造一批形態多樣、手段先進、具有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這為我們如何打造新型主流媒體指明了方向。
筆者認為,新型主流媒體應具有三大特點。
一是媒類全。傳統的四大媒體,形態和傳播方式單一,已經不適應新的媒體環境,必須走融合發展之路。新型主流媒體必須超越單一的媒體形態,集多種媒體形態、多種傳播手段於一體,最終實現將這些媒體形態、傳播手段“融為一體”。
二是技術新。移動互聯時代,媒體的生產技術、傳播技術日新月異,隻有不斷開發新技術,不斷掌握和應用好新技術,才能成為新型主流媒體。新華社把人工智能應用到新聞報道領域而研發的“媒體大腦”、大數據在新聞報道中的廣泛應用、VR新聞的出現,都是主流媒體掌握和利用最新技術,向新型主流媒體轉型的新探索。
三是“四力”強。傳統主流媒體在新媒體沖擊下,因受眾流失造成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這“四力”大幅下降,打造新型主流媒體就是要重拾“四力”。在移動互聯時代,主流媒體隻有“四力”強才能稱得上是新型主流媒體。
目前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浙江日報報業集團、湖北廣播電視台、溫州日報報業集團等中央和地方主流媒體,經過多年不懈努力,已經初步具備了新型主流媒體雛形。
打造新型主流媒體的實踐成果
在習近平新聞輿論思想的指引下,在中央關於媒體融合發展戰略的引領下,我國主流媒體敢於創新、勇於實踐,在融合發展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
一是我國主流媒體全媒體的建設和報道能力顯著增強。黨的十九大召開期間,全國媒體都以高度的時代使命感和責任感開展黨的十九大的宣傳報道,利用各種媒體手段,多角度、全方位地對黨的十九大進行報道。各家媒體為了增強報道的吸引力、傳播力,在手段創新上下足了功夫。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台、光明日報等中央媒體充分發揮了融媒體優勢,利用各家“中央廚房”烹制出各色“大菜”:解放軍報社推出了H5微場景《全景解讀:領航強軍這五年》﹔黑龍江廣播電視台發揮自身優勢推出《龍江喜迎十九大奮進長卷美如畫》等H5作品,讓新聞真正動了起來﹔《廣州日報》推出的H5產品《我為祖國升國旗》,讓觀眾在天安門前成為一名國旗手的願望得到即時滿足,迅速引爆了朋友圈……除了微博、微信、客戶端、視頻直播外,H5產品、可視化新聞、VR技術等新面孔也大量涌現,多端口、全媒體、全景式呈現成為這場新聞報道競賽的亮點。
二是傳播力、影響力普遍增強。主流媒體通過融合發展,通過創辦“兩微一端”傳播力、影響力得到了普遍提升。從中央媒體層面來看:人民日報官方微博自2012年7月創辦以來,5年多的時間,粉絲量達5577萬。新華社微信公眾號粉絲量突破1500萬,客戶端下載量達2.8億﹔“現場雲”內容聚合平台用戶達2300家,發起現場直播2.4萬場﹔“現場新聞”標准化工程及“現場雲”媒體聚合平台,再次獲得中國傳媒年會(第十二屆)融合特別獎﹔時政原創音樂MV《新時代》瀏覽量破10億次。央視新聞移動網上線滿一年多的時間裡,發布短視頻20萬條,發起移動直播5800場。2月8日,央視新聞移動網發布新版“央視新聞+”手機客戶端,開啟UGC(用戶生產內容)上傳入口。這是央視作為新聞專業媒體,對用戶生產力量使用與組織的一次嘗試,有利於打造電視新聞機構移動融合傳播平台。截至2月9日,“央視新聞+”在蘋果應用市場新聞資訊類APP中排名第17,成為蘋果應用市場中最受歡迎的央媒客戶端。從地方媒體層面上看,各省級報業集團、廣電集團在融合發展的實踐探索中也取得了很大成果,涌現出了“澎湃”“長江雲”“封面”“北京時間”等卓具影響的新媒體產品,就連發行量僅有8萬份的《三峽日報》,其微博粉絲竟然超過百萬。
三是融合生產和傳播平台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在融合生產平台建設方面,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課題組調研發現,18家中央媒體幾乎都建有功能完善的“中央廚房”或“全媒體中心”,如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新華社融媒體中心、光明日報融媒體中心、中國青年報“融媒小廚”等。60多家省級主流媒體(報業集團、廣播電視台)80%都建有“中央廚房”,如浙江日報報業集團“媒立方”、大眾報業集團“中央廚房”、重慶日報報業集團“中央廚房”、湖北廣電集團“長江雲”、天津“津雲平台”等。400多家地市報中,30%左右搭建了功能完善的“中央廚房”,50%的地市級報則構建了類似於“中央廚房”的“全媒體中心”,如珠海報業集團“融媒體中心”、溫州日報報業集團“融媒體中心”、蘇州日報報業集團“中央廚房”等。
在傳播平台建設方面,2017年2月19日,在習近平總書記“2·19”講話一周年之際,三大央媒分別推出自家精心打造的直播平台——由人民日報社新媒體中心發起並與新浪微博等合作建設的移動直播平台“人民直播”正式上線﹔同一天,新華社發布了“現場雲”全國服務平台,旨在與國內媒體共享成熟的現場新聞直播態產品,為國內媒體提供融合發展新平台,目前該平台用戶達2300家﹔中央電視台打造的移動融媒體新聞平台“央視新聞移動網”也在同一天上線,向用戶演示了央視新聞移動網的基本樣態,包括一個覆蓋安卓和蘋果應用市場的新聞資訊客戶端以及一個基於移動端的新聞網站,能夠使用戶直擊正在發生的新聞現場,並能夠通過移動端看到更多、更快的新聞資訊。
三大央媒的平台建設具有裡程碑式的重要意義。一是體現了主流媒體對習近平總書記“2·19”講話的貫徹落實﹔二是主流媒體在傳播力、影響力受到挑戰的情況下的一種轉型自救﹔三是央媒志在打破互聯網商業巨頭對新媒體傳播平台的壟斷,打造主流媒體的新媒體傳播平台。
打造新型主流媒體的發展方向
目前,媒體融合進入深度融合階段,主流媒體在取得階段性融合發展成果的基礎上,會加快打造新型主流媒體的步伐,主要發展方向和主攻方向如下。
一是整合媒體資源,打造經濟實力、競爭力強大的新型主流媒體方陣。我國傳統主流媒體條塊分割嚴重,規模小布局散,在新的媒體環境下急需整合資源。目前全國的廣播和電視二台合一的整合已經完成,部分地區出現了將報業和廣電整合到一起的新探索。早在2005年,牡丹江市在全國率先將報業和廣電進行了整合,大慶、佛山跟進,但整合效果欠佳。近兩年,新一輪整合開始了:2016年4月,銀川市組建銀川市新聞傳媒集團,將報紙、廣播、電視、網站、新媒體整合為一體﹔2017年6月,營口市把報業和廣電整合到一起,組建營口新聞傳播中心。據悉今年全國兩會后,將開啟重大中央媒體整合大幕。
二是變影響力為盈利,實現融合發展的自身“造血”而不是靠“輸血”。主流媒體靠融合發展影響力大增,但如何變影響力為盈利成為打造新型主流媒體的關鍵問題。融合發展需要大投資和持續投資,現在處於國家和地方財政為融合發展的“輸血”階段,處於媒體集團利用多年積累的自有資金為融合發展的投入階段,但如果光靠“輸血”而不能“造血”,光投入而見不到回報,融合發展就不可持續,打造新型主流媒體的目標就難以實現。現在經過多年艱難實踐,主流媒體在融合發展方面,在發展新媒體方面,已經探索出一些盈利模式,實現融合發展的自身“造血”已經看到曙光。
三是加強傳播渠道建設,打破商業媒體平台對新媒體傳播渠道的霸權壟斷。目前我國新媒體傳播渠道都掌握在互聯網商業巨頭手中,這對我們打造新型主流媒體和國家意識形態安全都是很大的挑戰,因此,傳播渠道是我們必須掌控在自己手中的,上文所述三大央媒的新媒體平台建設,開啟了主流媒體建設新媒體渠道、打破商業媒體對新媒體傳播渠道的霸權壟斷的序幕。
作者系《傳媒》雜志主編
(本文系作者根據其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創新融合打造新型主流媒體專題研討會”上的講話稿整理而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