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霍巴利王2:終結》:印度票房冠軍神作全面開挂

愛情戲份極致浪漫
巴霍巴利王神勇無比
影片畫面華麗恢宏
國內觀眾對印度電影的認知是從《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等開始的,這類現實題材的影片都屬於“北印度電影”。還有一類“南印度電影”在印度本土有很大的影響力,這類電影往往場面宏大、歌舞豐富、腦洞大開,《巴霍巴利王》系列就是典型的代表作。
《巴霍巴利王》系列分為上下兩部,分別是《巴霍巴利王:開端》和《巴霍巴利王2:終結》。《開端》曾於2016年暑期在中國內地上映,盡管那時印度電影在國內還沒掀起熱潮,但各種歡樂的表情包已在網絡熱傳。《終結》於2017年4月在印、美同時開畫,5天成為印度本土最賣座電影、6天成為全球最賣座印度電影,目前全球票房已超過17億元人民幣,刷新了印度影史的全球票房紀錄。這部“史詩級神作”於5月4日與內地觀眾見面,是首部在中國上映的IMAX版本印度電影。一部電影,何以如此“開挂”?
出身開挂: 典型的南印度電影風格
印度電影一度被中國觀眾稱作“開挂片”,因為影片往往情節腦洞大開、主角無所不能、一言不合就唱歌跳舞。最近幾年,《摔跤吧!爸爸》《小蘿莉的猴神大叔》《神秘巨星》等現實題材電影改變了觀眾對印度電影的印象:“原來印度電影也有正常的。”
其實,“開挂片”和“正常片”都是印度電影,隻不過產自不同的電影基地,呈現出了不同的風格。印度是一個多種族、多語言的國家,觀眾最熟知的“寶萊塢”流行於以印地語為主的北印度地區,近年來的熱門印度佳作都出自這裡,風格比較寫實。
“寶萊塢”之外還有南印度電影區域,包括基於泰米爾語的“考萊塢”,基於泰盧固語的“托萊塢”,以及知名度相對較低的“莫萊塢”和“桑達塢”。南印度電影色彩華麗,動作夸張,娛樂性更強,一部電影常常包含愛情、動作、戰爭等多種元素。同時,南印度地區是印度的軟件中心,電影裡往往有更多的特效制作。《巴霍巴利王》系列就是“托萊塢”的作品,典型的南印度電影代表。
故事開挂: 神轉折令觀眾熱血沸騰
《巴霍巴利王》系列講述了兩代巴霍巴利王的愛恨情仇,涉及浪漫愛情、感人親情、權謀內斗、抵御外族、信仰、忠誠、勇敢等眾多元素,兩部加起來片長近五個小時,內容飽滿、節奏緊湊,間或穿插的歌舞、腦洞大開的反轉等令冗長的觀影過程充滿驚喜和歡樂。
《開端》講述流落民間的小巴霍巴利王摩哂陀得知自己的身世后決定復仇,片尾回憶了上一代巴霍巴利王的守城大戰。《終結》由此展開,巴霍巴利王因為取得守城大戰的勝利而成為王位的繼承人,但嫉妒貪婪的弟弟巴拉德瓦挑撥離間,最終搶走王位。《終結》的結尾與上一部呼應,摩哂陀帶領自己的隊伍成功復仇,成為摩喜施末底王國的國王。
《終結》延續了《開端》腦洞大開的敘事風格,各種“開挂”橋段輪番上陣。巴霍巴利繼承王位前,編劇給他安排了一段“微服出巡”,偶遇一場刺殺而愛上了昆塔拉王國的提婆犀那公主﹔巴霍巴利的追求方式別出心裁,就是裝成傻子尋求提婆犀那的保護。再如最后復仇時,摩哂陀的軍隊被堵在城外,於是六人一組借助樹的反彈飛起,在空中用盾牌圍成一個球體,既能擋箭又能彈上城牆……各種“神轉折”腦洞大開,讓人猝不及防卻又熱血沸騰。
男主開挂:
“杰克蘇”不愛江山愛美人
《巴霍巴利王》系列中,巴霍巴利王和兒子摩哂陀都由帕拉巴斯扮演。《終結》大部分劇情都在講巴霍巴利王的生平故事,摩哂陀僅在結尾的復仇大戰裡登場。結合《開端》來看,巴霍巴利王就是一個愛美人勝過愛江山的“杰克蘇”,摩哂陀則是一個愛美人更愛江山的平民領袖。
巴霍巴利王風流倜儻、英俊瀟洒,一舉一動都有著完美的姿態,濃密微卷的頭發隨時隨風飄揚,就連最后被殺也要以單膝立起手握寶劍的姿勢離世。巴霍巴利王天生神力,能徒手揮起車撞飛失控的大象,能推倒巨大的枯木阻斷敵人去路。他不止肌肉發達,還有勇有謀,借助開閘放水來沖散敵人,挽救昆塔拉王國。“開挂”的巴霍巴利王,是摩喜施末底王國人民心中神一樣的存在,散發著極致的“杰克蘇”氣質。
如此受人民愛戴的王,卻不愛江山愛美人,為了心愛的提婆犀那而放棄王位,更為了實現對愛人的承諾而陷入敵人的圈套。影片對於巴霍巴利王和提婆犀那之間的愛情也進行了極致浪漫的渲染:二人組成雙箭CP,退敵過程中配合默契,動作優美得仿佛在跳雙人舞﹔乘船離開時,巴霍巴利王站在水裡,一隻手搭船舷一隻手搭岸邊構成“人肉橋”,讓提婆犀那踩著自己的肩膀登船﹔天鵝船飛到了空中,兩人在雲端載歌載舞,還重現了《泰坦尼克號》的經典pose﹔提婆犀那遭猥瑣官員陷害,得知官員企圖佔自己妻子的便宜,巴霍巴利王二話不說一刀將其斃命,“誰敢動她先問問我的刀”……如此浪漫的“寵妻狂魔”,俘獲了不少觀眾的少女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