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派出幾十個超級英雄 觀眾卻被"滅霸"圈了粉

“十年布局,巔峰一戰”,作為漫威電影宇宙10年之作,《復仇者聯盟3》裡集結了幾十位超級英雄,然而最后得到最多關注的,卻是大反派“滅霸”。不僅在片中得到了最多的戲份,還憑借“堅定而純粹的理想”成為了“迷人的反派”。
明明手段殘忍,卻莫名得到觀眾喜愛
不管是導演羅素兄弟,還是很多觀眾,都認可“《復仇者聯盟3》其實是滅霸的個人電影”,這其實是一個“滅霸收集6顆寶石,英雄們奮力阻止”的故事。他有著明確的目標:為了可持續發展,必須解決人口爆炸資源短缺的問題。他也有著堅定的信念:哪怕遭到背叛,也絕不改變初衷。他有著柔軟的內心:大手牽小手的溫情瞬間,原來才是他心底的牽挂。而他甚至不是為了一己私利:最后不過是帶著淡淡的、失去一切的落寞,坐在亭子裡看夕陽而已。盡管達到目標的手段非常殘忍,結果非常慘烈,“滅霸”依然得到不少觀眾的青睞。
其實在漫威電影宇宙中,“滅霸”此前的戲份並不算多。他第一次露面是在2012年《復仇者聯盟1》的彩蛋中,得到地球人奮力反抗的消息后,他邪魅一笑。而后在2014年《銀河護衛隊》的正片中小小亮相了一次,但基本沒離開他的寶座。再出現則是在2015年《復仇者聯盟2》的彩蛋中。
但有海外網友掐著秒表統計《復仇者聯盟3》中各個角色的出場時間,“滅霸”以29分鐘的成績高居首位,第二名則是他的養女卡魔拉,鋼鐵俠這樣的一線英雄則隻以18分鐘的成績排在了第3位。雖然被觀眾們調侃為“紫薯精”,最后大家還是一邊憤恨地啃著紫薯,一邊被他圈了粉。
漫威十年,反派越來越強
一部超級英雄電影裡,反派越強,正義力量才會更強﹔反派有個性,電影才會更有看頭。一個絕好的示例就是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恰是小丑的存在,才讓整個系列呈現出別樣的感覺,而觀眾至今依然懷念飾演小丑的希斯·萊杰。
漫威電影宇宙10年來,反派角色也在逐漸變強,個性逐漸立體。2008年《鋼鐵俠1》、2011年《美國隊長》中的反派,都是傳統的“野心家”,為了權力和欲望,不惜犧牲他人。而在2015年《復仇者聯盟2》中,“奧創”的出現似乎有了反思人工智能的意思,這也是多年來在科幻片中流行的一種思路。至於“洛基”等所謂的反派,在惡行中總透著點撒潑打滾求關注的撒嬌意味,結果只是讓影迷們更寵溺他。直至“滅霸”,呈現出絕對的冷漠,對一生摯愛也能立刻放棄,但又有著看似悲天憫人的對“可持續發展”的思考,就連作惡的手法,都是打個響指灰飛煙滅,不給人帶來多少痛苦。
與有堅持、有軟肋、有落寞的“滅霸”相比,反倒是輪番出場的超級英雄們疲於應付災難,又要合理分配戲份,在個性上顯得單薄了很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