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盧新寧:人民日報為什麼要辦“人民號”?

2018年06月12日08:09 |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小字號
原標題:盧新寧:人民日報為什麼要辦“人民號”?

人民日報社6月11日舉行儀式,宣布全國移動新媒體聚合平台“人民號”正式上線。人民日報英文客戶端2.0版和人民日報創作大腦、人民日報智慧黨建平台同時對外發布。

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盧新寧在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日報社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加快推進媒體融合發展,取得了明顯進展和標志性突破。這次推出的4個新媒體產品,是落實中央要求,進一步推進媒體深度融合,加快建設新媒體的重要舉措,也是主流媒體積極參與構建網上內容生態的新探索。人民日報將與各方共同努力,用主流價值紓解“流量焦慮”和“算法焦慮”,用社會責任規范“內容創新”和“內容創業”,用優質平台凝聚“眾人之智”和“眾人之力”,不斷壯大網上正能量。

微信截圖_20180611201648.png

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盧新寧發表主旨演講。

演講全文如下:

構建主流價值引領的新媒體內容生態

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 盧新寧

歡迎來到人民日報社,共同見証人民號上線和人民日報英文客戶端2.0版本發布。

再過幾天,人民日報將迎來創刊70年紀念日。70年前的6月15日,這張與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命運與共的報紙,誕生於河北省平山縣裡庄一座普通民舍,八匹騾子就能拉走報社的全部家當。

70年后,人民日報已經不只是一張油墨印刷的報紙,而是擁有報網端微等10多種載體、400多個終端平台,覆蓋用戶7.86億人次的“人民媒體方陣”。

風雨兼程70載,作為人民日報人,我們致敬70年光榮歷史的最好方式,就是砥礪奮進、不斷前行,當好全國新聞輿論戰線排頭兵,讓我們的事業永遠年輕。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日報是黨的重要輿論陣地,適應變化、不斷壯大,關鍵是要不忘初衷、堅定信念,在堅守新聞輿論陣地的同時堅持與時俱進,為全國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這些年來,我們牢記總書記囑托,加快推進媒體融合發展,取得三個標志性突破:

一是“中央廚房”建成並投入使用,人民日報初步建起適應全媒體環境的業務體系、管理體系、組織體系。二是移動新媒體快速發展,人民日報移動傳播體系初步形成。目前,人民日報客戶端累計下載量已突破2.4億,活躍度在主流媒體創辦的新聞客戶端中保持領先﹔人民日報微博總粉絲超過1億,是中國媒體微博第一﹔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關注人數超過1900萬,影響力居各類微信公號之首。人民日報兩微兩端用戶總量超過3.6億,成為主流媒體進軍新興媒體的標杆。三是去年10月英文客戶端創辦上線,完善了人民日報對外傳播格局。

面對信息化變革帶來的機遇和挑戰,雖然我們取得了一些進步,但融合發展是媒體的一場自我革命,猶如逆水行舟、滾石上山,不進是退、緩進也是退。今天我們把各位嘉賓請來,見証人民號、人民日報英文客戶端2.0版、人民日報創作大腦和人民日報智慧黨建平台這四個新產品的上線,就是想推動人民日報的融合發展乘勢而上,更積極地爭取在全媒體輿論場的主動權。

人民號App_iPhone X@3x.png

人民號的關鍵詞是“平台”。它的全稱是全國移動新媒體聚合平台,是依托人民日報客戶端,重點打造的一個全新內容平台,我們將持續邀請媒體、黨政機關、各類機構、企業、優質自媒體和個人入駐,為大家提供移動端內容生產和分發全流程服務,搭建移動端內容創新和創業的新平台。

創作大腦首頁@3x.png

創作大腦的關鍵詞是“智能”。我們將充分運用人工智能,幫助人民日報和人民號的內容創作者提升內容生產和分發效率。我們同多個專業領域技術領先企業合作,開發的創作大腦具備智媒引擎、語音轉寫、數據魔方、視頻搜索等基礎功能,重點實現智能寫作、智能推薦、智能分發。

智慧黨建簽約圖片.jpg

智慧黨建平台的關鍵詞是“服務”。在新媒體建設中,我們一直堅持“有品質的新聞”與“有特色的服務”相結合。這次推出的智慧黨建平台,側重服務於基層黨組織和普通黨員,從黨建工作實際需求出發,方便基層組織進行活動組織和信息管理,方便黨員獲取黨建新聞和參與活動。

這裡還要隆重推薦一下人民日報英文客戶端的2.0版產品。這個產品的關鍵詞是“用戶”。人民日報英文客戶端的宣傳語是“Read China, Right here——在這裡,讀懂中國”,第一時間向英文用戶提供中國最重大的新聞事件報道、最權威的原創政策解讀,打造全球性的英文新聞資源平台。2.0版產品在界面設計、用戶體驗上進行了大幅優化,增加了個性化推薦、智能問答、視頻直播等新功能。為更好滿足英文用戶使用習慣,從設計到開發,都引入了國際化團隊參與其中,大家評價在技術上實現了“脫胎換骨”。

我想跟大家介紹的是,雖然這四個產品各有側重,但還是一個相互聯系的整體,其中“人民號”居於中心地位,體現了我們對下一步融合發展的思考。“人民號”全稱是全國移動新媒體聚合平台。有人會說,聚合式的新媒體內容平台,很多互聯網企業都有探索,人民日報不是最早的,目前肯定也不是最大的,而從目前發展狀況來看,科技企業搭建的服務類平台顯然更有優勢,為什麼我們還要做這件事呢?人民日報的平台和別的平台有什麼區別呢?

人民日報之所以推出這樣一個內容平台,是為了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網絡強國戰略思想,積極構建兼具主流價值與創新活力的新媒體內容生態。我們認為,這個內容生態應該包含三大要素:

第一,用主流價值紓解“流量焦慮”與“算法焦慮”。最近廣受關注的瑪麗·米克爾互聯網趨勢報告公布,數據顯示全世界范圍內,互聯網用戶和智能手機的增速在下滑,但人均介入網絡的時間在增長。這意味著,對用戶時間和注意力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海量信息中如何獲取更多關注,催生了“流量焦慮”﹔而智能推薦改變原有分發模式,又帶來了“算法焦慮”。對這兩個問題,人民日報的態度十分明確。我們高度重視用戶流量,但我們堅決反對低俗的流量、失序的流量、帶血的流量。我們堅信正能量和主旋律內容同樣可以獲得高流量,比如,去年人民日報客戶端《軍裝照》H5點擊量短期內突破了11億,今年5月人民日報微博為汶川十年制作的微視頻《生生不息》也獲得了近2000萬轉發和4億多的播放量。我們高度重視算法推薦,正在研究通過“黨媒算法”,實現海量內容與個性化需求的匹配效率,但我們堅決反對失控的算法、混亂的算法、危險的算法,我們認為任何算法都不應抽離價值,都應是在主流價值駕馭之下的。

第二,用社會責任規范“內容創新”與“內容創業”。新媒體的發展給內容生產者提供了廣闊空間,很多讓人拍案叫絕的創意不斷涌現,為用戶提供了新鮮、有趣、高質量的內容,也給創作者自身帶來了效益。“人民號”同樣是一個鼓勵創新和創意的平台。我們為優質內容提供重點推薦和分發服務,還將通過和“百度百家號”的合作為大家帶來一定收益。當然,所有這些都建立在社會責任之上,我們將把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細化為平台中具體可執行的規則與機制,推動創新、創業中的自律與自覺,也希望對行業形成導向和引領。

第三,用優質平台凝聚“眾人之智”與“眾人之力”。移動互聯網上有海量用戶,年齡層次不同、關注領域不同、興趣愛好不同,如何生產出更多優質內容,滿足大家不同需求,僅僅靠媒體自身肯定不夠,“人民號”正是要實現優質生產機構、優秀內容人才的大匯聚、大融合。“人民號”入駐賬號的范圍覆蓋廣泛,不僅有媒體機構、黨政機關、企業機構,還會邀請優質自媒體和各個垂直領域的知名人士,就是想搭建起一個分眾化、個性化的優質平台。相信隨著這個平台的發展,網上和網下的力量將凝聚到一起,匯聚成壯大網上正能量的強大力量。

人民日報推進深度融合,離不開大家的支持﹔構建新的內容生態,同樣需要大家的給力。這裡我代表人民日報社,衷心感謝中宣部、中央網信辦的指導和幫助,感謝百度、京東、微軟等各相關合作單位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真誠歡迎更多的人與我們攜手同行,抓住信息化發展的歷史機遇,在融合發展中贏得更加光明的未來。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