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今天你是這樣的人民日報

許陳靜 鄭心儀
2018年06月15日10:35 | 來源:人民網-環球人物
小字號

2017年4月,《環球人物》記者主持了人民日報中央廚房“環視聽”工作室的首場直播。訪談嘉賓走進中央廚房時,連聲驚嘆:“大開眼界!真不敢相信這是人民日報的辦公環境,看起來像高科技企業啊!”

2018年5月25日,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本刊記者 侯欣穎 / 攝)

2015年開始試行、2017年正式運行的中央廚房工作機制,是人民日報媒體融合的重要舉措之一。如今在人民日報的整體事業中,融合的浪潮早已浩浩蕩蕩,294個新媒體平台組成了融媒體矩陣,人民日報“報網端微”累計用戶達到7.05億,在激烈的媒體競爭中始終發揮“排頭兵”作用。

今年5月,《環球人物》記者先后採訪了人民日報的3個團隊:黨報評論君、俠客島和新媒體中心。他們的故事,打破了很多人對人民日報的“刻板印象”,讓人們重新認識今日的中共中央機關報。

黨報評論君:很潮很暖很理性

設想一下,你面前站著兩個人:一個是四五十歲的中年大叔,穿著老干部裝,眉頭深鎖,嘴角緊抿,抱著保溫杯語重心長﹔一個是二三十歲的青年小伙,穿著T恤牛仔,眸中帶光,臉上有笑,看到新鮮的話題就想找人聊一聊。

前者可能是提到人民日報評論員時你腦海裡閃出的形象,后者則是你深夜刷出“睡前聊一會”時想到的模樣。可他們是一個人:黨報評論君。

黨報評論君們在評論部辦公室一角。他們朝氣蓬勃,或鋒芒畢露,或幽默逗趣,或長裙飄飄。(本刊記者 侯欣穎 / 攝)

2017年兩會期間,微視頻《兩會侃侃談》問世,人民日報評論員第一次“大規模露臉”,站在鏡頭前侃兩會或鋒芒畢露,或幽默逗趣,或長裙飄飄。微信公眾號“人民日報評論”的后台一片驚呼:“真的沒想到,原來你們是這樣的黨報評論君!”

“當時這樣的留言是最多的。因為在很多人的想象中,人民日報評論員應該是一群嚴肅的中老年人,結果沒想到大家這麼年輕。”人民日報評論部新媒體編輯室主編姜赟笑道。他是“80后”,而黨報評論君的隊伍裡,還有6名“90后”。

《兩會侃侃談》每期隻有3分鐘,錄起來卻連3個小時都不止。由於資金、技術的限制,黨報評論君選擇了一鏡到底的拍攝方式。這意味著一句台詞磕巴、一次走位錯誤、一個眼神飄忽,都得從頭再來。姜赟自己錄的那期,需要一人分飾五角,創下了6個多小時的拍攝紀錄。“辛苦是真辛苦,但大家都很積極、玩得很開心。”

2018年5月,人民日報評論部新媒體編輯室主編姜赟在人民日報編輯大樓接受記者採訪。(本刊記者 侯欣穎 / 攝)

積極,是黨報評論君們從不缺乏的特質。在全國黨報中,人民日報評論部第一個設立新媒體編輯室。“守成者沒有前途,創新者才有未來。”這是當時的人民日報評論部主任盧新寧反復對評論君們說的一句話。正是在她的大力推動下,黨報評論挺進了新媒體的藍海,黨報評論君開始在全媒體領域發力。“評論君”這個名字,也是盧新寧最早採用的。如今,她已擔任人民日報副總編輯,黨報評論君也已經蜚聲新媒體場域。

從2012年人民日報法人微博成立后,為“你好,明天”“微評”提供140字的小短評,到2014年建立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人民日報評論”,黨報評論君進入新媒體場域的姿態始終積極。他們在新媒體平台上玩起了“穿越”,與億萬網友對話,讓主流聲音、主流價值傳得更遠。如今,人民日報很多重要的評論,如社論、評論員文章、任仲平等,定稿后都是在“人民日報評論”微信公眾號首發的,今年兩會期間廣受關注的社論《國家的掌舵者  人民的領路人》就是如此。去年,十九大召開時,黨報評論君一邊看直播一邊敲字,報告剛剛做完,微信公號上就推出解讀評論《敲黑板!十九大報告的四個重要判斷》,獲得發酵式傳播,單在人民日報客戶端點擊量就超1000萬次。

2016年4月,“准90后”評論員何鼎鼎根據部門會議的討論,整理出一份《評論音頻化落地方案初步構想》,其中不乏“金句”。比如,節目風格是“有趣有用要佔其一”“破除對評論員的刻板印象”,節目宗旨是“確立評論君人格化形象”。

不久,“睡前聊一會兒”(簡稱“睡聊”)欄目誕生了。晚上10點,公眾號的粉絲們聽到了評論君侃侃而談的聲音,“睡前聊一會兒,夢中有世界。大家好,我是黨報評論君”,而話題千奇百怪——《你的深夜食堂,該有什麼樣的往事?》《粉絲“鎖場”,能鎖到三生三世、四海八荒嗎》《90后忙著治脫發,青年焦慮如何疏解?》……咦,這不是朋友圈裡最熱鬧的事嗎?都市年輕人聽見了自己的關切和痛點,聽著聽著,混亂的思緒被理順,沸騰的情緒在降溫——哦,原來我可以如此面對。

這個目光四射的黨報評論君,有了自己的人格化形象。姜赟說,“評論君很潮,但絕不low”﹔何鼎鼎說,“‘睡聊’可以說是個暖男”﹔當然,最重要的是,評論君的底色始終是理性。

不過,公眾號上的170多萬粉絲不知道,黨報評論君還有很多逗趣時刻。比方說,最開始做音頻,評論君們拿手機錄,結果粉絲很奇怪:“你們怎麼一會兒破音一會兒噴麥?”評論君們急中生智,拿一張餐巾紙,撕掉一層,蓋在手機的收音口,避免噴麥。后來粉絲越來越多,評論君們合計:“我們雖然窮,也不能對不起迷弟迷妹吧?”咬牙跺腳買了一個專業話筒,完成了鳥槍換炮。

但評論君們始終沒解決錄音室的問題。負責錄音的評論君要等同事們下了班,才能在辦公室一角開始錄音。責任編輯何鼎鼎會陪在一旁。“他們一定都覺得我是黃世仁,一點點瑕疵都要逼著他們重錄。有一次有位評論君錄起來一直有回聲,我逼著他重錄了6遍,最后嗓子都啞了。”

如今,“睡聊”已經有了300多篇,評論君正在考慮結集成書。

“哪一篇讓你們印象最深?”

“這就太多了,每一篇都有很多回憶。”何鼎鼎的手指在目錄上劃過,最后停在了《B站上市,穿越次元壁的成人禮》,“這篇特別值得說一說。”

2018年3月29日,在B站(嗶哩嗶哩網)正式登陸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的次日,黨報評論君聊了這個以二次元、彈幕著稱的年輕社區應該如何成長為年輕人的精神家園。粉絲激動了:“媽呀,以為看錯訂閱號了。”“看見上市其實不震驚,居然在人民日報評論看見報道真的震驚了。”“感謝作者了解過B站后才寫下了這篇文章,沒有以往媒體一味地貶低或褒獎,而以客觀公正並蘊含著期望的態度看待B站上市。”

這給了評論君很多思考。“原來我們的粉絲中,有很多也是B站的用戶。‘人民日報評論’和‘B站’並不是格格不入的兩個場域,它們是有公約數的。這個公約數還不小。”——而《尋求認識的“最大公約數”》早在2010年就見諸於人民日報“人民時評”欄目。從報紙到公眾號,評論君的初心不改。

“微信公號上一篇‘10萬+’文章和人民日報版面上一篇受到贊譽的評論,哪個更讓評論君有成就感?”《環球人物》記者問。

評論君們的話鋒頓時犀利起來:“這應該是矛盾的嗎?一篇‘10萬+’的評論文章難道不應該獲得好評嗎?或者反過來思考,一篇在人民日報上獲得贊譽的評論文章,如果放在新媒體場域,難道不應該是‘10萬+’?這些問題也是我們在思考、在自我鞭策的問題。”

其實,評論君的人數並不多,總共20余人。但幾乎人人都是特種兵,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能寫大氣磅礡的“任仲平”,能寫犀利直接的“人民時評”,能寫親切有趣的“睡聊”。在姜赟看來,公眾號激活了評論君的增量,也激變了評論君的生活。“吃著晚飯,接到電話,‘喂,有個熱點事件,寫一篇發公眾號’,立刻放下筷子,在路上就用手機開始寫,回到辦公室趕緊發稿,不可能一晚上字斟句酌慢慢寫稿了。這樣,挺好!”

俠客島,這裡的“島友”很精彩

一見張遠晴,我們就抱拳道:“獨孤大俠,你好!”他哈哈大笑,走到人民日報數字屏媒前,點開俠客島,新上線的文章《解局——從嚴書記到王主任,“偶發性”背后的真問題》鋪滿了屏幕。他用手指往下劃:“哎呀,俠客島剛上線人民數字大屏,圖片沒有居中,不好看。待會再改改。”

關於俠客島,最初的故事,大家很熟悉。

2014年初,5名年輕人吃著面條談著天,決定辦個微信公眾號。叫什麼呢?嗯,5人從海外無名島飄來,以文為刀破時局,以字為劍解政事,就叫俠客島吧﹔大家的名字要有俠氣,就叫獨孤九段、東郭栽樹、東方秋白、公子無忌、司徒格子了。

俠客島橫空出世,很快聚集了大批粉絲。半年后,才有人發現,這無名島並非滄海孤島,而是來自官方媒體——《人民日報》海外版。5名年輕人分別是海外版總編室、記者部、新媒體等部門的記者編輯,平均年齡30歲。

“俠客島的官方背景公開后,很多粉絲都產生了一種認知上的反差,人民日報不是很嚴肅的一批人嗎?怎麼會這樣有意思地來講我們關心的時政話題呢?這種反差讓更多人產生了好奇,擴大了我們的傳播力和影響力。”《人民日報》海外版融合協調處處長、“獨孤九段”張遠晴回憶道。

2018年5月,俠客島“島叔”“獨孤九段”張遠晴在《人民日報》海外版接受記者採訪。(本刊記者 侯欣穎 / 攝)

突然而至的高關注度、過度被解讀的身份,並沒有讓俠客島的年輕人們亂了陣腳。一篇篇大膽犀利的文章出手,迅速成為爆款:《“大老虎”倒在了“全球老虎日”》《如何愉快地讀懂中紀委年終報告》《中央政治局會議背后的潛台詞》……張遠晴印象最深的,還是2015年11月7日,“習馬會”結束當晚刊發的文章《“習馬會”會成為絕響嗎》。習先生與馬先生剛在新加坡進行了歷史性會面,但海外媒體包括一些島內媒體有雜音,俠客島當即針鋒相對地做出大膽判斷:“‘習馬會’顯然就是要為以后兩岸領導人的會面探索機制,定立規矩。”此文一出,一石激起千層浪,島內各個陣營、各大媒體紛紛轉載解讀。

做時政報道的權威媒體不少,為什麼俠客島敢下這樣的判斷?他們的底氣何來?

“其實依據就是習總書記在會晤中的一句表態:無論哪個黨派團體、無論其過去主張過什麼,隻要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我們都願意與其交往。我們認為這是一個重要的信號。下判斷的底氣,也來自於《人民日報》海外版對中央對台政策的長期觀察,來自對習總書記的講話精神和兩岸形勢的明確把握。”

俠客島一直堅持定期在內部開學習會,學習材料有人民日報,也有各種專業書籍。最近一次學習會,他們讀了《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島叔”“島妹”們大膽的觸碰、平易的文字、詼諧的口氣,都不過是外功,始終未曾鬆懈的內功才是俠客島在江湖立足的根本。

而涉及專業的熱點,他們有一批島外的“島叔”。“我們現在有一個穩定的作者團隊,30多人,是不同專業的年輕學者。大家年齡相仿,志趣相近,寫作風格也貼近‘島友’的需求。”張遠晴說。

專業又犀利、深刻又大膽,讓俠客島凝聚了眾多鐵杆“島友”。2015年,島上建起了10個微信粉絲群,有公務員群、學生群、企業群、媒體群、經濟金融群、海外人員群……500人的上限不夠用,很快個個爆滿。負責手動拉人進群的“島妹”微信號一公布,加群申請蜂擁而來,“島妹”的手機常常癱瘓,隻好在每篇推送的末尾高挂致歉信。

2018年初,俠客島組織“島友”走進國家圖書館參觀《永樂大典》特展。這是“島叔”“島妹”與“島友”的合影。

“島友”也是來自各行各業。黨員干部有之,學者教授有之,普通白領公務員有之,其中不乏重磅“島友”。今年2月21日,“俠客島”發了一篇武漢大學社會學教授的調查文章,《值得注意的“社會之癌”:一個鄉鎮的賭博業調查》。文章引起了湖北省委書記蔣超良的重視,在他的批示下,有關部門針對文章中的現象專門開會研究解決。

在人民日報社諸多優秀新媒體品牌裡,俠客島以粉絲黏性強而著稱。大多數公眾號的文章打開率為5%左右,俠客島的文章打開率是25%﹔文章發出半小時,點擊量能達到數萬﹔點擊量過“10萬+”是常態,不過的才是反常……

“島叔”“島妹”跟“島友”保持了密切互動,每篇文章末尾的評論區是最活躍的交流平台。他們自稱這是“在后台愉快地調戲粉絲”,而粉絲們則歡快地說,這是“我們在調戲‘島叔’”。2016年的第一次線下活動,是組織“島友”參觀中聯部,800多人報名競爭10余個線下名額。一位廈門的“島友”來之前特意回了趟老家漳州,給“島叔”“島妹”帶來了一箱芒果。這箱芒果,成了俠客島諸君記憶中最甜的味道。

如今,俠客島開辟了“島友會”社區,供粉絲們交流,社區人數超過4萬。線上,他們征集“島友”故事,《談一談你身邊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汶川十年,我們應該怎樣面對這段歷史》﹔線下,他們組織主題見面會,“參觀國家圖書館”“一起聊聊馬克思”,見面名額隻有30人,報名逾千。

密切的交流增加了情感的黏性,而黏性的背后是高度的信任感。“現在是普遍懷疑的時代,能獲得用戶的信任,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張遠晴說。

“為什麼是俠客島做到了?”

“因為我們傳遞的價值觀得到了大家的認同。無論是用怎樣的形式去包裝,隻有理念是最根本的。我們就是靠講道理,把一件事情從多角度盡可能地講清楚,讓大家讀懂新聞熱點背后的故事。我們尊重‘島友’的思考,並且讓‘島友’擁有一種知識的獲得感。”

2018年除夕,俠客島發了一篇《攢了一年的情話,今兒個都說給你聽》,內有一則視頻,就是他們向“島友”征集的新春賀歲視頻——

“我是麥家,我也是俠客島的島友,忠實的島友。俠客島觀點犀利獨到,文筆也非常好。”

“我是俠客島的粉絲何鬆,我現在在涼山昭覺縣的一個貧困山村,我是這兒的第一書記。無論工作有多忙,我每天都會打開俠客島的文章,來享受我的精神食糧。”

“我所在的地方是浙江大學超重力離心模擬實驗基地,我們正在研制全球最大的離心機,堪稱國之重器。俠客島讓我這個理工男也有了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

……

這些聲音,記錄了俠客島的來時路,也指向了前行的遠方。

新媒體中心,從“雨夜微博”走到“軍裝照”

“對大多數公眾號來說,閱讀量‘10萬+’是要努力拼搏甚至可望不可及的目標。可‘人民日報’公眾號幾乎篇篇閱讀量都‘10萬+’。”

“我們微信運營室的同事們現在的目標,是另一個‘10萬+’——點贊量達到‘10萬+’。去年以來,閱讀、點贊均超‘10萬+’的微信稿件已經出現了多篇。”

這個對話發生在人民日報新媒體大樓14層,人民日報社新媒體中心統籌策劃室副主編余榮華向《環球人物》記者介紹人民日報“兩微兩端”(微博、微信、客戶端、英文客戶端)的情況。和報社許多採編部門同事的手機通常調成振動不同,他的手機鈴聲不停響起,微信、來電、后台留言。他快速地拿起,快速地敲字,快速地放下。

2018年5月,人民日報社新媒體中心統籌策劃室副主編余榮華在人民日報新媒體大樓14層接受記者採訪。(本刊記者 侯欣穎/ 攝)

遠遠超出通行標准的點贊“10萬+”目標、微信關注量超過1800萬、開設在新浪的法人微博粉絲近6000萬、人民日報客戶端下載量超過2.4億……人民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展示了一個中央級媒體的體量與能量。

這些不可思議的龐大數字背后,是另一個很小的數字——不到80人的新媒體中心團隊,其中既包括“兩微兩端”的編輯人員,也包括跨平台的綜合協調、統籌策劃、推廣合作、視覺設計團隊。隨著人民日報英文客戶端的上線,新媒體中心實現了24小時在線的新聞編輯發布。

人民日報新媒體給外界的印象,除了“兩微兩端”的巨大粉絲量、影響力,還有在不同時間節點和新聞事件中推出的眾多新媒體爆款產品。余榮華說,他所在的統籌策劃室,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是打通中心內外乃至報社內外,圍繞新聞點征集創意,然后組成項目組,推動實施。

人民日報新媒體中心的辦公區域。“兩微兩端”的編輯團隊在這裡進行24小時的新聞發布。(本刊記者 侯欣穎 / 攝)

2018年5月12日,人民日報法人微博在零點發布了一條帶視頻的內容。文字是:“#汶川大地震10年# 生死不離,生生不息。十年了,你好嗎?”視頻是歌曲《生生不息》的MV,演唱者成龍,作曲者舒楠,作詞者王平久。而上一次把這3個人聯系起來的,正是10年前汶川大地震發生后的那首《生死不離》。10年續曲,續的何止是歌,還有汶川10年的新生和深沉的民族情感。這條微博當日轉發量達1700多萬次,視頻播放量超過3億次。

先行的是創意。“10年前的‘5·12’和10年后的‘5·12’,人們悲慟的感情一直在,但又絕不止於此。所以我們想到做這麼一首歌,一樣的人作詞、譜曲和演唱,象征著新生。”確定創意后,新媒體中心迅速行動起來,聯系原來的詞曲作者和成龍。成龍正在上海拍戲,於是他們在上海找了一個錄音棚。5月2日,成龍錄完了歌,距離“5·12”10周年紀念日隻有10天時間。負責視頻的團隊迅速前往汶川,拍下震區新貌的鏡頭,后方同步開始進行MV的剪輯工作。

創意和高效,使得新媒體中心能在多個重大時間節點推出自己的產品。2017年,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立90周年前夕推出的“軍裝照”互動H5,堪稱經典之作。

“軍裝照”H5的創意提前近一個月成形實施。2017年7月29日晚,人民日報客戶端正式上線了這款產品《快看吶!這是我的軍裝照》。網友上傳一張自己的頭像,就能自由穿越於南昌起義、紅軍時期、抗日時期、解放戰爭、1950年到1955年、1955年到1965年、1999年到2007年等不同時期,“穿上”各個時期的軍裝,一圓軍裝夢。

7月30日24時,PV(頁面瀏覽量)達到6000萬次﹔

7月31日17時,PV達到2億次﹔

8月1日13時,PV突破5億次﹔

8月2日17時,PV突破8.2億次﹔

8月18日,PV突破10億次……

直到今年春天,余榮華登陸“軍裝照”的后台時,發現每天還有數以千計的瀏覽量。這成了一款既爆發又持久的產品。

在新媒體業界,一款H5產品的PV超過500萬次,就能稱作爆款,而10億,是一個難以想象的、破天荒的紀錄。“由於瀏覽量遠超預期,甚至出現了117萬人在同一分鐘提交生成軍裝照請求的瞬間峰值,所以當時各種出狀況,服務器停了好幾次。那幾天,我們和技術支持團隊像救火隊員,直到過了8月1日24點,知道最高峰已經過去了,才鬆了一口氣。那時候才開始激動。”

真正的成就感不在於驚人的數據,“更重要的是,這個被大眾廣泛接受的產品,和人民日報的定位、價值觀是相符的。為了做‘軍裝照’的H5,我們通過報社的軍事記者約請軍事專家,為制作團隊詳細講解人民解放軍軍服演變歷史。所以這些照片裡,不僅有情感的共鳴,還有知識的傳遞。”

“軍裝照”的成功,讓有關“新媒體國家隊入場,改寫格局”的討論再次熱鬧起來。這樣的討論,從人民日報新媒體中心那條“早產”的“雨夜微博”就開始了。

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逢史上罕見的暴雨。22日4時58分,人民日報發布了第一條微博:“北京暴雨,整夜無眠。人民日報官方微博與大家共同守望。為每一位尚未平安到家的人祈福,向每一位仍然奮戰在救援一線的人致敬!北京,加油!”這比原定的微博開通時間提前了兩天。

當時還是人民日報北京分社記者的余榮華,參與了這一天的報道。22日深夜2點,他結束前一天採訪剛要休息,突然接到了時任人民日報社新聞協調部主任曹煥榮的電話:“小余,人民日報的微博要上線了,現在需要一線新聞,請你馬上去現場看看。”現場在哪裡呢?余榮華想了想,市防汛辦肯定還在盯著雨情變化。他直奔市防汛辦,並陸續發回報道。

7月26日9時07分,人民日報發出了另一條微博,是來自評論部撰寫的人民時評,直言“傷亡人數不是敏感話題”,呼吁及時發布傷亡數據,擠壓不實傳言空間。僅11個小時后,余榮華在北京市發布會現場傳回了第一批公布的61名遇難人員名單。微博編輯甚至來不及做修飾,隻把傳回的excel表做了截圖和拼接,為此還在微博中道歉,“圖片拼接相對粗糙,請大家諒解”。

今天回頭看,“雨夜微博”開啟了人民日報新媒體事業的發展之路。這一路,人員漸多,技術進步,設備更新,但有一點從未變過,那就是傳遞人們心中的正能量和積極的價值觀。

就在我們採訪的時候,新媒體中心已經開始討論接下來一個月的產品創意了:人民日報70周年可以做什麼?還有網友熱情高漲的世界杯呢,做點什麼?

這些議題也是黨報評論君、“島叔”“島妹”們正在思考的。這些黨報的新青年,在眾聲喧嘩中脫穎而出,站立在融媒體的潮頭浪尖,以愛國、理性和真誠引航輿論。他們的才華和付出讓人們相信,在現在和未來的每一個現場、每一個焦點、每一個浪潮,人民日報都能夠發出最強音。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