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8年·第5期

央視主持人姚雪鬆:最好的公益是力所能及

2018年06月28日14:11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編者按:目前,我國有1.2億人存在聽力障礙,其中聽力語言殘疾者達2780萬人。7歲以下聾兒有20萬,每年還有3萬新生聾兒。這些聾兒如果在7歲前得到及時治療,其康復率可以超過90%。但是,目前聾兒救治方面的情況並不理想,2012年3月2日,在第十三個世界愛耳日之際,“愛的分貝”聾兒救助項目正式啟動。“愛的分貝”是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經過近一年的走訪和調研后,發起的一項對貧困聾兒進行人工耳蝸手術資助、康復訓練資助、聾兒家長培訓﹔對社會大眾進行愛耳宣傳、聽力知識宣傳和普及等為一體的公益項目。“愛的分貝”整合多方資源,建立第一個為聾兒家庭提供“一攬子”服務的網站。還集合全國播音員、主持人的力量為聽力發展階段的兒童提供“聽書”內容,舉辦朗誦會,向社會公眾募集資金用於聾兒的救助。本期欄目記者有幸採訪了中央電視台優秀主持人、“愛的分貝”理事長姚雪鬆。姚老師作為一名主持人,他把智慧、歡樂和愛給予了這個舞台﹔作為“愛的分貝”聾兒救助項目的理事長,他更是盡心盡力地做好公益項目。他思維理性,智慧豐盈,勤奮,善良,善於嘗試,敢於挑戰,被稱為最“變臉”主持人,本期欄目讓我們走進雪鬆,聆聽他主持工作中的感悟以及在傳播公益中的體會。

姚雪鬆,男,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節目主播,主持《第一時間》《經濟信息聯播》《中國財經報道》《國際財經報道》《財經人物周刊》等節目。任愛的分貝公益基金會理事長。1996年進入中央電視台,任《商務電視》欄目金融記者。1997年,報道亞洲金融危機,並開始擔任節目主持人。2003年擔任《經濟與法》欄目主持人。2008年主持《財富故事會》欄目並擔任《第一時間》欄目讀報板塊主持人。2009年開始擔任《財經頻道交易時間》節目主播,2015年主持央視3·15晚會。2017年獲首屆中華文化促進會主持人專業委員會全國評選金牌主播榮譽稱號。

本刊記者(以下簡稱“記者”):雪鬆老師,您好!很高興可以採訪到您。主持人是傳媒界的旗手,對觀眾的思想和輿論導向有著很強的引導作用。尤其是新聞類節目體現得更為明顯,那麼您作為一位資深主持人,能否給讀者講一講您的一些主持經驗?

姚雪鬆:您好,很高興接受貴刊的採訪!主持人的確需要有很高的政治意識和正確的輿論導向,才能正確地引導觀眾。政治意識和輿論導向是對主持人這個特殊崗位的一些特定的要求,也是最基本的職業素養,隨著工作年限的不斷增長,這種意識會不斷增強,也就逐漸形成了一種工作習慣。做為主持人,首先從思想觀念上、從這個職業的根本要求上需要樹立一種正確的價值觀,這種觀念就是中國新聞體系中強調的任何時候都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剛入職的時候,我們所服務的機構都會把這樣的一些新聞導向的觀念、管理制度和工作理念教給我們。這種價值觀在工作實踐中不斷地加強著、鞏固著。所以我認為這種觀念也是伴隨著工作自然而然形成的。主持人需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充電,時刻把政治方向這根弦、輿論導向這根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這根弦繃緊,並正確地理解,然后踐行。

記者:您和央視主持人如王小丫、張泉靈、康輝等參加“讓愛的分貝響亮華語名主播公益朗讀”的活動是為一些貧困的聽障兒童所做的,您經常參加這些公益活動,能不能和我們分享一下您做這個公益活動的感受?

姚雪鬆:“愛的分貝公益積金”是央視主持人的群體共同發起的一個公益項目,主要救助群體為貧困家庭中的聽障兒童,資助的項目是為他們捐贈耳蝸進行手術植入,還有一部分的康復訓練的資助。是否符合資助要求,需要專業的慈善公益慈善基金會進行審核,包括案例的評估、是否符合我們的就診要求等。我被大家選為理事長,主要就是為基金會做好服務工作,參與該項目的央視主持人每個人都是理事,他們都有各自不同工作。“愛的分貝”詩歌朗誦會是這個公益基金會的品牌活動,是目前為止唯一跟“愛的分貝”相關的一個活動。

這幾年我參加過很多公益活動,對慈善也有了更一步的認識。慈善其實是我們每一位普通人身體力行的事情。慈善並不是高高在上的,其實它就在我們身邊。隻要你注意到了,即便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你做了,這就是慈善。所以當時我們就有這樣一個理念,做我們力所能及的慈善,所以就選擇了聽障兒童這個群體。當然,當時也選擇了好幾個方向,最后認為聽障兒童救助項目跟我們有關聯,因為這個事本身跟我們專業是有關系的。我們主持人是說話給人聽的,而他們又聽不見,所以最后選擇了這個項目,從此“愛的分貝公益積金”誕生了。

作為一個公募基金,就是要把這件事宣揚出去,讓更多的人知道,大家才能夠把愛心匯聚到一起,讓社會各界都來獻愛心、做慈善,哪怕一人一毛錢、一塊錢,隻有大家的心是善良的、是有愛心的,積少成多,最后肯定能幫助到更多的人。這又是我們一個天然的優勢,我們就想既然是找到這麼一個跟我們專業相關的方向,那能不能用我們的專業為這個品牌做點什麼事呢?后來成立了一個朗誦會。這個朗誦會從小型的在會議室裡面跟粉絲之間的交流,最后發展到在劇院。老百姓都說做這種事情算是積德行善,其實我們只是想利用我們的崗位資源,還有一些天然的品牌優勢,另外就是大家對這個群體感興趣。這些都是天然具備的,所以做起來比較順手一些。

我認為,做善事也好,做慈善也罷,都不要做超過自己能力之外的事情,因為最大的慈善或者最大的公益就是對社會、對家庭、對個人要負責,最好的就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麻煩別人就是最好的!很多企業家都做公益,可我認為,作為一個企業家,第一個慈善就是管好自己的企業,管好自己的員工。一千個員工,也就意味著有一千個家庭,那麼一千個家庭背后又有多少個相關聯的人呢?這個慈善的意義是最大的。

做一件好事不難,但是你要一輩子做好事就很難了。對於做善事來說,其實每個人就是一個小小的基金會,他的社會資源如果集合在一起,那就意味著就會形成更大一個基金會。所以我們要發動社會上更多的人參與到公益活動中來,去幫助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群。

我一直倡導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在你擅長的領域成就自己,這才是你做一切其他事情的根基,才能有能力去幫助和改變一些事情。我們利用了我們的優勢和資源,聚在一起去做一件有意義且喜歡的事情,所以目前來說,“愛的分貝公益積金”做得還比較順利,也幫助了一些聽障兒童和家庭,當那些聽障兒童能聽到聲音時,我們的內心還是比較自豪的,也很欣慰。

記者:我之前在您的微博裡看了一句話,覺得特別好,“所謂迷茫就是才華配不上夢想,大事干不了,小事不肯干,不想做手邊的事,隻想做天邊的事,小事不肯干,大事就輪不到你。趁跌倒還能站起來的時候,要先學會腳踏實地。”如何詮釋這句話?

姚雪鬆:這句話的中心意思是說我們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其實我剛才說的為什麼要做“愛的分貝”,這也正是我們做了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我們一直堅持在做。其實這段話說的都是普通人的常態,包括我自己也是一樣。能做到的人不多,而且能把它做好的人就更少了。比如剛剛提到的“一萬小時”定律,有些人認為這個數字很龐大,肯定實現不了,但有些人認為這挺容易的,但實際做起來就不那麼容易了。其實難的不在事情本身,而是在於能否堅持下去。一件事做時間久了,往往會產生枯燥感,就容易造成滯待,這個時候最容易放棄。所以說,凡事貴在堅持。

其實我們小時候受教育都是一樣的:從小就要樹立一個宏大的理想。這是我們的社會環境和人的心態,造就孩子一定要樹立宏大的理想。但偉大也是從小時候、從一點一滴做起的。沒有去做的時候,並不知道距離這個目標有多遠。其實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就是人們成長的過程,其實都是在逐漸地認識自己,認知自己的內心和認清自己的本質。 “一萬小時”定律說的就是無論事情大還是小,隻要去做並且堅持下來,最后它就是一件大事。比如現在我們提倡的工匠精神,其實說的也都是這樣。國外經常能看到很多的手工藝者,他們生活得很有尊嚴,他們做的事情都不大,比如他們只是做一個工藝品,但他們堅持下來了,最后就成為了一種文化的象征。這個過程中的乏味,恐怕沒人能體會,只是看到了結果。現在很多年輕人隻看到一些社會偶像精英成功榮耀的一面,而不去了解他們成功背后的辛酸,任何人都不可能隨隨便便成功,都會遇到荊棘、困難和磨難,但隻要堅持下來了,就成功了。

記者:您是一位成功人士,您成功的背后難免也會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難。在您遇見挫折和困難的時候,您是如何去應對這些負面情緒呢?

姚雪鬆:作為一個正常人來說,周而復始地做一件事情,每天工作就是一樣的內容,難免會產生一些疲憊心裡,那麼這個時候就必須要調整狀態。我認為避免產生疲憊狀態的方法還是要堅守自己心裡對職業的理想,而這個理想是從從事這個職業開始就已經扎根了,而不是中途學來的。當然,對工作的喜歡和熱愛是第一位的。喜歡就意味著要把它做好,但這個過程很難。我有好多優秀的同事台上看起來光鮮亮麗,節目主持得很棒,但台下付出了很多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和汗水。隻有台下一遍又一遍地背稿子、背台詞、反復地訓練,台上才能出口成章,光鮮亮麗,每個人沒有平白無故的成功。即是每天干同一件事情,那也要認真、精心地准備,用心地主持,而且每天都要做好,不容許有一點點的失誤,即使是出現一點點的小失誤,也會受到自己內心強烈的譴責。

記者:財經類節目以嚴肅的主,嚴謹的為主。您主持《經濟與法》節目給人感覺是自然流露。為什麼您的主持風格能給人很輕鬆的感覺?主持人說話都語言生動、流暢,富有美感,請您給讀者講講如何進行朗誦呢?

姚雪鬆:我認為主持越來越輕鬆是因為對節目的適應性越來越強,另外追求自然也是我自己的一個職業主張。因為做財經類節目,節目涉及專業性的內容很多。我所做的工作,就力爭把這些專業性的東西都能很好地傳遞給觀眾,而且讓觀眾聽明白。一句話說不明白,我把它掰成兩句話,兩句話說不明白,那就三句話。總之就是需要用功,正所謂“台下十年功,台上台上一分鐘”。我認為電視節目還是應該是讓人聽得懂、看得懂。所以我的目標就是“好好說話”。把話說明白了,說的能夠入心入耳。我認為主持人都要“好好說話”。第一是內容,將內容用普通的方式表達出來,讓聽的人聽得懂,聽得明白。電視節目不是報紙,我不是讀報紙的人。就好像是我們給孩子講故事一樣,我相信沒有幾個家長是照本宣科的,都要設法表達出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悟。如此這樣孩子才能聽得進去。所以說要“好好說話”。很多人在問:“我怎麼不會朗誦?能不能迅速教我朗誦?”其實我也沒學過朗誦,我的說話和表達技巧都是在日常工作中不斷地實踐、不斷地總結出來的。要學會朗誦,首先要通過對文字的理解,然后把它表達出來。對我來說,最大的技巧就是我要把詩或者文學作品變成我的東西,然后說給想要說給的人聽。當你能夠實現這一點的時候,無論是語音、語調表達的重點、文字的重點都會發生改變。我認為如果能達到這一點,那你就會朗誦了。另外就是要把朗讀的對象選擇好,無論現場的人有多少。可以想象一下,如果這首詩是寫給愛人聽的,那你就很想趴在他(她)耳邊把這些話告訴她(他)﹔如果這句話是向全世界宣告的,那就要想,在這麼多人面前該用怎樣的語言和聲音把自己的意圖傳遞出去,這就是朗誦。所以朗誦對我來說,也是“好好說話”。

記者:進入新媒體時代,傳媒行業面臨了很大的挑戰,唯有適應才能跟上新媒體時代的步伐。請問您是如何將新媒體的技術運用到工作中的?

姚雪鬆:我們不把當前的網絡媒體稱作新媒體,在央視叫融媒體。當一個新鮮事物誕生的時候,那些老的、固有的資源或者原來的一些優勢,人們就會有一種排斥心理。新媒體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是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后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平台,新媒體的說法似乎就意味著原來都是老的、舊的,所以我們提出了“融媒體”概念。新媒體是一種環境,在數字化、智能化時代,以網絡為載體進行信息傳播的媒介。傳統媒體隻有利用自身優勢與互聯網進行相互融合,才能提高其自身生命力。無論是互聯網還是電視信號的有線傳播、無線傳播,無非是在傳播的手段上不同,但最終拼的還是內容。我認為內容才是第一位的,不管是電視媒體,還是公眾號,一定要有信息交互性與即時性、海量性與共享性、多媒體與超文本、個性化與社群化等新媒體特征,隨時看到的信息都是最快捷的,最方便的。這就是和傳統電視傳播方式最大的不同。要將這種不同放大,就要不在乎是不是互聯網,不在乎電視信號從電視塔傳出來的是有線電視信號還是模擬信號。所以說新媒體誕生,我認為是對央視,尤其是對新聞節目一個最好的傳播方式,因為央視就像一個大的通訊社、一個新聞資訊的工廠,每天都會有生產整理出大量的新聞資訊。但是有了融媒體之后,第一,傳播方便了﹔第二,能夠把大塊的信息碎片化。碎片化更加有利於傳播,更適合於互聯網產品,但是這個內容從哪裡來呢?就給我們做飯做菜一樣,那菜是什麼呢?其實還是傳統媒體,是電視台的記者他們種出來的“菜”。融媒體,我認為是廚師,是一個掌握新技藝的廚師。菜還是原材料,隻不過菜的味道、花色變了樣而已。這就是我對融媒體的理解。

記者:請您跟大家分享一下您從事主持人工作以來的一些感悟和收獲,希望能給初入社會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年輕朋友們一些啟迪。

姚雪鬆:不管選擇什麼職業,還是要問問自己的初心,看看自己是不是真正的喜歡,這猶如選擇喜歡的人一樣,喜歡他就要付出,就要做出一些改變。而對於一個職業也是這樣,要想把事情做好,就像是把一段感情要維持得天長地久一樣。要付出,還要懂得堅持,而在堅持的過程當中不是意味著一成不變,而是在不斷地反省、不斷地更正自己的過程中堅持,這樣才形成一個正向螺旋式的上升通道,才能推動你的事業不斷進步。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