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8年·第5期

媒體大腦:打造深度融合的MGC新聞

彭東浩
2018年06月28日14:17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 要:新華社搭建的中國第一個人工智能媒體平台“媒體大腦”2017年12月誕生了首條MGC視頻新聞,“媒體大腦”人工智能平台與MGC新聞的誕生為記者賦能,同時使新聞報道進入一個全新領域。本文主要研究了MGC新聞的概念,媒體大腦與MGC新聞的關系,MGC新聞如何產生,有哪些特點及意義,存在什麼技術缺陷與未來發展趨勢,為人工智能與媒體融合發展提供研究方向。

關鍵詞:MGC新聞﹔媒體大腦﹔人工智能﹔融合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8)05-0034-02

大部分人都對UGC、PGC有所了解,但對於MGC或許很陌生,2017年12月26日,新華社在第五屆中國新興媒體產業融合發展大會上,發布了首條MGC(Machine Generated Content機器生產內容)視頻新聞,這條時長2分08秒的視頻新聞由中國第一個人工智能媒體平台——“媒體大腦”中的“2410(智能媒體生產平台)”生產,耗時僅10.3秒[1]。

一、MGC新聞概念

MGC(Machine Generated Content)新聞,就是運用現代化的人工智能技術,由機器智能生產的新聞。通過攝像頭、傳感器、無人機等設備獲取音視頻線索,經由內部視頻圖像識別功能、讓機器智能理解內容並做價值判斷。隨后與已有數據相關聯,對語音語義進行檢索和排列組合,智能生產審核新聞稿件,再經視頻語音合成編輯、數據可視化系列過程,最終生成富媒體新聞[1]。

二、媒體大腦與MGC新聞

(一)媒體大腦的誕生

2017年12月4日,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網絡傳播與社會責任”在烏鎮開幕。新華社社長蔡名照宣布,新華社已搭建起了中國第一個人工智能媒體平台“媒體大腦”,是專為媒體機構打造的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新聞生產與分發平台。媒體大腦由新華社和阿裡巴巴合資成立的新華智雲科技有限公司研發而成,主要有版權監測、新聞分發、採蜜、語音合成、用戶畫像、人臉核查、2410、智能會話八項功能。國內各媒體機構均可在認証后通過mp.shuwen.com的官方網址使用其功能和產品。媒體大腦人工智能媒體平台的出現,是新聞媒體與AI技術的深度結合,智能機器生產新聞從此進入一個嶄新階段。MGC新聞便是AI技術與媒體深度融合的產物。

(二)如何生產MGC新聞

新華社發布的首條MGC(Machine Generated Content)視頻新聞由媒體大腦中的“2410(智能媒體生產平台)”創造。它憑借著遍布全國的攝像頭和傳感器自動採集信息、識別異常新聞事件同時判斷其新聞價值后選取新聞角度,依托數據庫自動串聯相關素材、快速審核之后多渠道自動傳播。

例如杭州市古墩路燈彩街附近發生爆炸,通過爆炸區的攝像頭和傳感器,媒體大腦平台會檢測出此區域發生異常,據畫面情況自動識別出公交車、爆炸、濃煙、火災等關鍵詞並描述事件:“發生一起爆炸,現場冒著濃煙,引發大火,現場附近有一輛大巴車和若干轎車,有行人,電動車。”系統根據收集的信息迅速產生一條MGC新聞:“7月21日上午8點30分,杭州市古墩路燈彩街附近發生一起爆炸,並引發大火和濃煙。”並持續監測,根據攝像頭和傳感器反映的畫面不斷反饋最新信息,直到事件完整解決。

媒體大腦同樣應用於今年的兩會新聞報道。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開幕,媒體大腦對比了近五年政府工作報告信息,從5億網頁中梳理出輿情熱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被提及五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及四次並且在報告表述中最醒目﹔“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首次被寫入報告,並以15秒的速度生產出第一條兩會MGC視頻新聞。在會議進行期間還生產了《“媒體大腦”想陪你聊“兩高”這五年》、《“媒體大腦”帶你看憲法》等MGC新聞[3]。

三、MGC新聞的特點

媒體大腦的出現和MGC新聞的誕生是人類新聞報道的優化升級,技術與內容的深度融合在MGC新聞中得到突破傳統的展現,這深刻體現了麥克盧漢“媒介即人的延伸”理論。相比傳統記者,MGC新聞確有其鮮明獨到的特點。

成稿迅速,信息精准。傳統新聞生產流程包括採訪、選題、出稿、發稿等步驟,耗時約30到60分鐘。而MGC新聞從收集信息到發稿全程智能驅動,耗時僅10到20秒。同樣的新聞報道,MGC新聞生產比人類記者用時縮短180倍。后台數據庫在快速整合新聞的同時監測輸出,保証成稿迅速的同時信息精准無差。

依托數據,后台強大。媒體大腦建立之初,便建立了一個全球最大的新聞資訊庫,包括圖文、音視頻各種媒介形式,包括主流媒體和自媒體各類信息來源[2]。清華大學新聞學教授沈陽認為媒體大腦是媒體行業第一次把傳感器、攝像頭、文本視頻信息等混合類的數據結合在一起。強大的數據沉澱為其奠定堅實基礎。

實時監測,數據保護。2017年12月馬雲在世界互聯網大會上說:“在未來,一個個攝像頭、一張張芯片就是一個個記者,它們的記錄更快更客觀,未來假新聞會越來越少,因為要騙過機器非常之難。”媒體大腦每天可監測300萬個網站、7000萬篇文章,通過可視化報表,監測報告全天候反饋結果,保護原創內容。版權監測在生產MGC新聞時同樣起作用,系統會自動判別新聞真實度再輸出真實有效的報道。

技術交叉,深度融合。媒體大腦是一個智媒平台,MGC新聞是其技術交叉的產物,攝像頭、傳感器、AI技術+大數據的交叉應用為新聞報道穿上堅實的技術鎧甲﹔它同時是一個智聯平台,MGC新聞是內容融合的產物,可將人、物、音視頻、文本數據等信息串聯並形成信息覆蓋網。

四、技術缺陷與發展建議

MGC新聞的誕生為新聞報道開辟了新領域,但其尚處初始階段,故存在一些技術缺陷。業界有人擔憂人工智能寫作應用不當反成人工智障,有人擔心智能新聞發展過快終有一天替代記者,相信隨著反復的實踐探索,MGC新聞終會發展成熟。

(一)對抗樣本和對抗網絡,讓機器變傻

MGC新聞的產生需要借助機器視覺這一技術,而機器視覺和人眼視覺是千差萬別的,人類視覺源於整體理解,而機器視覺則通過層層神經網絡分辨得出結果。對抗樣本其實就是混淆機器視覺導致生產內容出現錯誤或監測出現紕漏,致使人工智能變成人工智障。隨著對對抗樣本的深入研究,人們逐漸發現可以利用對抗樣本生成對抗網絡GAN(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 近來國外有學者對於生成式對抗網絡 GAN技術大量導入新聞生產表示擔憂,認為這會對新聞內容產生扭曲。

不過目前大部分對抗樣本是為了加強機器視覺而生產的,科學家也都在積極地升級AI體系。新華智雲科技有限公司聯席CEO徐常亮認為,對於 GAN 技術可能造成新聞內容扭曲的問題,關鍵在於人心而不是技術。所以通過不斷優化升級智能體系,對抗樣本反而會成為發展動力。

(二)弱人工智能體系,無法深度報道

AI近幾年成為炙手可熱的前沿技術並廣泛應用於醫療、駕駛等各大領域,MGC新聞同樣產生於當前人工智能技術之下,然而如今的AI科技並未創造出可獨立思考並制定解決方案的強人工智能體系,仍處於弱人工智能時代,隻能輔助人類高效生產,故MGC新聞並沒有深度報道的能力。

弱人工智能向強人工智能發展仍需要一段時間,科技大師雷·庫茲韋爾曾曾預測2045年奇點將來臨,人工智能完全超越人類,歷史將徹底改變。預言是否准確暫無人知曉,但AI的發展不會停止,“媒體大腦”也在AI升級中不斷優化,MGC新聞正向深度報道靠攏。

五、發展意義

MGC新聞的發展首先促進了新聞生產的深度融合發展。MGC新聞將傳統新聞與智能AI相結合,算法+數據+傳感器實現了媒體信息的串聯,做到快速生成、資源共享、多元傳播、深度融合﹔其次,它提高了新聞生產與傳播效率。代替記者進行無需深度思考但耗時耗力的新聞報道,為記者騰出大量時間,從而提高新聞的生產效率。同時又縮短傳播距離,通過特定的后台程序和算法,MGC新聞實現了智能自動化審核發稿,多元傳播速度及時,大大提高傳播效率﹔最后,為其他媒體平台提供經驗榜樣,擴大智媒發展廣度。人工智能平台“媒體大腦”與MGC新聞的廣泛應用也是未來科技發展的必然趨勢,作為先鋒也必然會成為其他媒體平台借鑒和學習的榜樣,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各媒體平台的融媒體實踐探索,智能媒體會向更廣角的方向發展。

六、發展趨勢

2017年7月,國務院發布《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將人工智能上升到國家戰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強調“實施大數據發展行動,加強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發應用。政府、媒體對人工智能的重視度與日俱增,作為人工智能平台產物的MGC新聞發展前景也是光明一片。隨著對人工智能的深入研究,MGC新聞不僅會實現技術的進步與系統的優化升級,向各大媒體平台普及應用也是發展趨勢,也許未來一天,MGC新聞能作為有思維意識的智能機器進行深度報道或成為可能,實現全方位高度融合的創新性發展。

七、結 語

MGC新聞實現了智能+大數據+圖文畫自動匹配傳播的創新報道形式,是新聞報道的再升級,以其獨特的新聞生產傳播特點為記者賦能,為新聞實踐探索創新增添力量。MGC新聞同樣是大勢所趨,推進媒體融合發展更進一步,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MGC新聞也會向著橫縱交融,全方位廣領域的方向前進。

參考文獻:

[1] 常斐,趙子君,李霞,吳喆.國內第一個媒體AI平台,助力成都傳媒集團發展[N].成都日報,2018-03-01.

[2] 徐常亮.媒體大腦:媒體與人工智能的融合重生之路[J].傳媒,2018(2):23-25.

[3] 徐迅雷.創新的“媒體大腦”和兩會的輿情熱點[N].杭州日報,2018-03-04.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