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專題節目《保持通話》 讓好故事綻放"聲"命力
今年1月,遼寧大連普蘭店區120急救中心接到一個特殊電話,對方一開始說話斷斷續續,到后來思維混亂、口齒不清,但是,調度員一直在堅持呼喚、詢問……這通電話持續了46分鐘,最終前方急救人員和民警一起,挽救了兩條人命。
這起突發事件前后歷時一個小時左右,最終被遼寧廣播電視台記者房磊、邸玉玲、那其灼採制成了一篇7分鐘的廣播專題節目,名為《保持通話》。
從小故事中挖掘好故事
新時代的中國,大事多、好事多、喜事多。在那其灼看來,作為新聞工作者要去記錄和報道這些大事、好事、喜事,同時作為地方新聞媒體,也要善於在這些小故事裡挖掘出大情懷和正能量的好故事。
《保持通話》中的故事,就是一個從平凡人的小故事裡挖掘出來的好故事。普蘭店是遼寧省大連市城郊的一個區,除了兩位被救人員,其他當事人也都是區急救中心、區中心醫院的普通工作人員。
在幾位記者看來,這個現實版的“保持通話”正是他們要找的好故事。對於一條線索是否適合制作成吸引人的廣播新聞節目,幾位記者有著自己的判斷標准。“首先,我們要判斷是否能體現人間大愛,是否是一個弘揚正能量的題材。”那其灼說,很顯然,這條線索以上兩點要求都符合,同時事件前后過程很緊張,在操作層面,有扣人心弦的好情節、好內容﹔在呈現方式層面,這件事情80%的核心情節都發生在電話裡,電話錄音正是求之不得的好素材、好聲音。
有了好題材、好內容、好聲音,如何把好故事及時全面呈現出來成為關鍵。為此,記者在得到線索后當天立即出發,在接下來一天半的時間裡,記者為了採訪幾位當事人,在沈陽、普蘭店和大連主城區來回奔波了5趟,最終拿到了近300分鐘的採訪錄音。
故事化表達增強感染力
好故事需要好的講述方式,《保持通話》改變了以往倒金字塔式的敘事方式,用雙線索的敘事結構來講述。
第一條是時間線索,從接線員蔣林平接電話開始到挂電話為止,這條線的任務是推動情節發展,告訴聽眾什麼時間發生了什麼事情。第二條是人物的心理線索,任務是介紹背景、描摹細節、渲染氣氛。在幾個關鍵節點上,讓人物跳出來,回述他們當時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
在這種雙線索敘事的結構中,那其灼說:“我們格外注重兩點,一個是‘細節’,另一個是‘懸念’。”
報道裡著重強調的細節有很多,比如不停強調的時間點:晚8點25分電話接通、電話接通3分30秒、挂電話時顯示通話時間46分鐘等。“如此強調時間,一來是便於聽眾清楚事件發展的來龍去脈,另一方面是在營造一種緊張的氛圍。”那其灼說,在這篇報道裡,另一個值得一提的細節是中毒者已經昏迷,但是手裡仍然緊緊握著電話。“這對於她來說,握住的不僅僅是一個電話,而是與死神競爭的意念。”
除了細節,新聞中也格外注重“懸念”的設置。比如6年前類似的求救電話最終沒能帶來生的希望,那麼這一次會帶來生的希望嗎?又比如“房東叫程娜”,這個信息有沒有給救助帶來幫助?最終答案揭曉時,給聽眾帶來了如釋重負的感覺,讓人印象深刻。
在那其灼看來,《保持通話》的成功之處,就是用充滿細節和懸念的故事化表達,大大增強了報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打造“聲臨其境”的廣播紀錄片
作為一篇廣播新聞報道,能不能做出廣播特色、能否找到聲音表達的更多可能性,是能否成功的關鍵。
“聲音表達是廣播作品的邏輯核心,也是出發點和落腳點。作為一種創新,在這篇報道裡我們嘗試借鑒紀錄片的方式,進行了大膽探索。”那其灼說,他們讓46分鐘求救電話的原始錄音,作為報道的聲音主線,不但整段使用通話錄音,在主持人的旁白部分也用通話錄音作為背景,可以說這篇廣播報道本身也一直在“保持通話”。這些原始的通話錄音,塑造了“聲臨其境”的新聞現場,大大增強了紀實性。
為了做出廣播紀錄片的味道,《保持通話》中讓故事的敘述盡量冷靜、克制。“其實無論是對接線員蔣林平,還是在前方摸排的急救人員和警察,我們特別想把心中的贊美和欽佩表達出來,甚至也想找他們的領導、專家學者來給他們的精神和行為點贊、拔高。”那其灼說,但是他們沒有這麼做,因為好的新聞不是盲目貼標簽、喊口號,而是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地把意義和精神藏在原生態的音響和客觀、冷靜的敘事裡,讓聽眾經歷一次從“捏把汗”到“拍大腿”的過程,進而對這些施救者報以由衷的欽佩和敬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