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父母緣何成朋友圈謠言傳播主力

2018年07月22日14:12 | 來源:法制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父母緣何成朋友圈謠言傳播主力

“少鹽有時候真的會致命!”

看到媽媽發來的微信鏈接,小陳搖搖頭,無奈道:“一看就知道是造謠,但怎麼跟她解釋都不聽!”

打開鏈接,長達4000字的文章,列舉了諸多所謂的“科學文獻”,試圖証明“少鹽有害健康”。

“這篇文章通過挑選‘部分事實’,再精心設置‘呈現方式’,試圖讓讀者相信一個與真相相去甚遠的結論。”沒過多久,“微信辟謠助手”發布辟謠信息,証實前述文章系謠言。

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6月正式上線至今,“微信辟謠助手”已辟謠文章數達116.42萬。而此類謠言傳播的主要目標,正是“小陳”的父母們。

謠言泛濫的深層次原因有哪些?朋友圈謠言緣何瞄准父母們……為進一步了解詳情,《法制日報》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微信朋友圈“中毒”

小陳是武漢某大學二年級學生,一提到媽媽的朋友圈,他就一肚子苦水。

“我媽經常在朋友圈轉發關於養生和食物方面的文章,還提醒我一定要注意,這些文章看標題就知道不靠譜。”小陳說。

小陳媽媽今年48歲,高中畢業,在一家超市做導購員。學會使用微信后,她的朋友圈一天起碼會轉上七八條“關懷式”文章。

《千萬別這樣吃大蒜!致癌!趕緊告訴家人》《白米飯——垃圾食品之王》《農大教授:剩飯剩菜裡就有最好的血管擴張劑!不需要額外補∼》《成都火車站派出所發生數十警察與小偷勾結丑聞》……看到此類文章,小陳一開始會耐心跟媽媽解釋,后來漸漸麻木直接忽略不回復。

“這是謠言難道你一點都看不出來嗎?”上個月,小陳實在看不下去,直接在電話裡跟媽媽吵了起來。

對此,小陳媽媽也覺得委屈。她在電話另一頭抱怨道:“我覺得說得挺好的呀,所以才想轉給你看看。”

溝通無果,小陳直接挂斷了電話。

媽媽迷上微信朋友圈謠言,小陳頗感無奈。他說,幾年前自己上高中時,媽媽很少玩手機,每天下班后變著花樣給他做飯,累得夠嗆但樂此不疲。小陳上大學后,媽媽一個人在家,閑來無事才開始接觸微信。

無獨有偶,來自湖北省黃岡市的鄧先生也備受微信朋友圈謠言困擾。他的“麻煩”同樣來自家中長輩。

“為了方便聯系,我建了一個微信群,把親戚們都拉了進來,一開始大家有事沒事還在群裡寒暄幾句,后來慢慢就變成了長輩們分享各種謠言文章的集散地。”鄧先生直言,不勝其擾的他直接開啟了微信消息免打擾功能。

不過,出於對長輩們的尊重,鄧先生從未在微信群內公開辟謠,偶爾甚至還會回復幾句。

線上流量線下“變現”

“我們家老太太屬於中毒比較深的,太固執了!”接受《法制日報》記者採訪時,33歲的河南市民劉先生說。

劉母今年60歲,小學文化程度。做飯和接送兩個孫子上下學是她每天的主要“工作”。不過,帶娃之余,劉母不僅成為了微信朋友圈謠言的刷屏者,還升級為線下活躍人群和主要消費者。

除了轉發微信朋友圈謠言外,劉母還會和一群老姐妹一起去參加商家組織的線下活動。每逢線下講座,劉母必定提前半小時到場,不光記筆記還主動舉手提問,忙得不亦樂乎。

去年暑假,劉母通過微信文章底部的“閱讀原文”按鈕關注了一個不知名的實體養生藥店,並按照指示前往藥店參加了線下活動。活動結束后,劉母還特地買回來各種號稱包治百病的醫療器材,沒用幾天就成了一堆廢品。

像劉母一樣的情況不在少數。

在劉先生看來,微信朋友圈謠言泛濫的根本原因在於商家的逐利性。制造這些謠言並非“好心”,而是借此觸動人們的神經吸引關注,進而實現流量變現。

記者梳理發現,健康養生、食品安全、奇聞異事以及熱點事件等類型的網絡謠言是父母們關注的重點對象,此類謠言素材和人們生活息息相關,制造者們為其冠以聳人聽聞的標題,常常讓人“不得不點開”。來自父母的微信朋友圈謠言文章大多具備以下特征:

一是強制關注和轉發。文章末尾都會附上二維碼,添加諸如“趕緊擴散轉發,讓親戚朋友知道真相”之類的引導語,引導父母關注並大量轉發。

二是導入第三方平台。多數文章下面都會留有導入第三方平台的“閱讀原文”按鈕,將人們引導至其他平台添加關注。

三是流量主和廣告主盈利。依托謠言積攢而來的高粉絲量吸納廣告,通過廣告賺點擊量或廣告主文案盈利。

四是引導購買實物。很多謠言文章的末尾都會附上養生食品藥品或健康微課宣傳圖片和購買鏈接,通過轉發打折或發放紅包等方式誘惑人們購買。

對於父母們微信朋友圈轉發的謠言,子女們往往會出現兩種較為極端的傾向。有的子女剛開始會試圖給父母解釋,解釋不通后演變成爭吵,擴大了雙方隔閡,結果“子女不想看,父母不願聽”﹔為了不讓老人傷心,更多子女採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隻要不牽扯到生命財產安全等嚴重問題,任由老人轉發宣傳。

謠言背后的隱喻

面對官方一次次的辟謠,來自父母們微信朋友圈的謠言似乎並沒有呈現減少之勢,反而愈演愈烈。

“一句不靠譜的結論+看起來科學的依據”組成的謠言文章,為何會吸引如此多人在微信朋友圈轉發?父母為何會成為轉發的“主力軍”?謠言內容背后,實則包含著諸多隱喻。

記者從微信朋友圈內隨機選取一篇標題為《不要再買這個菜了!因為它100%致癌》的文章核實發現,早在2014年此文就經官方認定為謠言。4年間,該謠言先后被諸多公眾號推轉傳播。

“江湖上一直有傳言說吃蕨菜的人容易得胃癌、食道癌和腸癌。經過一系列實驗,得出了非常權威的數據:蕨菜確實致癌,而且有強致癌性!”前述文章開頭便以“權威”口吻得出結論。

不過,細讀全文,記者卻發現此文自始至終未提及實驗過程及實驗組織方,也未注明出處。

“文章把矛頭對准了人們非常關注的健康問題。”在鄧先生看來,謠言制造者們正是利用了人們的恐慌心理,通過具體可感的數據、看似客觀權威的實驗來營造恐怖感,讓人不得不關注。究其根本,此類謠言其實是利用了父母對於子女們的關心心理。

當前,社會人口老齡化趨勢日益明顯,由於工作等多方面的原因,父母和子女常常分居兩地,“線上”交流成為不少父母和子女溝通的重要渠道。缺乏情感寄托,也是不少父母朋友圈“中毒”的主要原因。

來自武漢的大學生李斌(化名)覺得,人年紀越大越害怕衰老和生病,哪怕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群。微信謠言的制造者正是抓住了這個心理,利用“死亡”“癌症”等字眼刺激父母們的視覺,讓他們內心產生恐懼。

“他們也是出於對子女的關心才會轉發這些鏈接,隻要不涉及原則問題,還是應該換位思考多理解父母。”李斌說。

在武漢理工大學心理健康與職業發展教育研究所所長雷五明看來,微信朋友圈謠言產生的原因根據年齡和職業劃分各不相同,需要從社會層面綜合考量。

“綜合來看,謠言產生主要有缺乏科學思維、從眾心理、綁架心理、缺乏安全感、過度自信以及過度善良六大方面原因。”雷五明說,根治謠言還需教育、管理、法治等各方綜合發力。

雷五明指出,朋友圈謠言多屬於事實錯誤、常識錯誤、方法論錯誤,一般人依靠科學常識即可區分,而缺乏科學思維的中老年人則容易上當受騙。

同時,父母在微信朋友圈中隨大流轉發謠言文章,往往是出於跟隨親朋好友的從眾心理。部分老年人基於對謠言中社會現象的同情或是宗教信仰,也會將其轉發到朋友圈。

此外,不少中老年人在生活中缺乏安全感,謠言文章多用“不轉發就會產生什麼后果”等形式,從情感上對其進行綁架,強迫其轉發。部分中老年人則過度認同自我能力,覺得“我懂我內行”反而陷入轉發的圈套。

根治謠言

需多方發力

雷五明直言,互聯網平台作為信息的把關人,在謠言產生和傳播方面擔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現實中又存在系列難題。一方面,在對謠言的甄別和把控方面,互聯網平台是否應當承擔責任以及承擔怎樣的責任等問題,我國法律尚沒有十分明確規定﹔另一方面,經過互聯網平台傳播擴散之后,很難明確追究謠言責任人。

“謠言止於真相,及時發布辟謠信息是遏制謠言的有效途徑。有關部門要通過組織開展科學課程學習,讓群眾掌握更多的科學常識,逐步提高辨識力。”雷五明建議。

接受記者採訪時,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潘愛仙指出,對微信朋友圈謠言的界定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首先要區分傳播此類信息是對生活常識的誤解還是造謠者為謀取利益故意捏造。

潘愛仙說,應當強化造謠者和傳播者的責任追究力度。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但尚未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行政責任﹔對散發謠言觸犯刑法構成犯罪的,應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要進一步暢通信息渠道,面對社會熱點事件熱點問題,有關部門應當第一時間發布權威釋疑信息,讓人們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進而從源頭上鏟除微信朋友圈謠言滋生的土壤。”潘愛仙建議。

此外,潘愛仙認為,要從根源上規避父母的微信朋友圈謠言,還需家庭和社會共同協作,有針對性地加強對中老年人的法治宣傳,讓他們知法懂法,學會去辨別謠言。(記者 劉志月 《法制與新聞》見習記者 何正鑫 實習生 李家志)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