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樂之城》:借音樂靈感,打造電影綜藝

正在熱播的《幻樂之城》是湖南衛視和酷博特文化聯合打造,致力於為觀眾展現沉浸式觀演的音樂創演綜藝。節目以音樂表演作為主要形式,由嘉賓提供靈感,專業人員集成創作,最終共同完成一部8分鐘的音樂故事短片,短片拍攝情況為現場觀眾同步展現。
近些年音樂綜藝層出不窮,從歌詞比拼為主的《我愛記歌詞》到素人競技的《中國好聲音》,從《歌手》的明星競技再到尋找遺珠的《金曲撈》,這些節目都在自己獨特的側重中有所發展,因此音樂類型的節目再添新意可謂是難上加難。然而,在《幻樂之城》的舞台上,觀眾卻又看到了不一樣的東西:在短短8分鐘的時長內,雷佳為盲童勾勒夢想世界、易烊千璽表現少年時期的熱血叛逆、賈乃亮刻畫了平凡人的希望與理想……“《幻樂之城》的表達內容是什麼,隻能觀眾自己來定義。”《幻樂之城》聯合出品人、發起人梁翹柏對《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表示。
跳出音樂框架
梁翹柏表示,目前所有的音樂節目都是在強調音樂本身,雖然模式不同,但都只是單純想在音樂上有所突破。此次,他想跳脫出純音樂的考慮,想在音樂上附加一個故事,這樣考驗的就不僅僅是純粹的歌唱技巧,還需要故事編劇作為支撐,對觀眾來說是不同的體驗。
梁翹柏想到,可以用音樂劇作為故事載體,但考慮到音樂劇在國內的發展狀況以及觀眾的了解程度,他選擇了“音樂+戲劇”的模式。這樣的方式表達細膩,加上電影的拍攝手法,無論表情或是聲音都可以細致入微地展現。“我想用歌手的表演加上電影導演的方法,做一個現場真實的全景式舞台表演。”梁翹柏說。
《幻樂之城》的每一部作品都致力於為觀眾展現一個獨立的主題。每一期有四組唱演嘉賓,每組使用8分鐘的電影表演展現歌曲,鏡頭切換、燈光和道具配置以及唱談人的表演都直播給現場觀眾看。第一期節目的第一個作品《獨木橋》是由演員黃曉明和導演許宏宇共同完成的,內容是黃曉明與40歲自己的心靈對話。作為第一期分鏡頭最多的作品,許宏宇把每一個分鏡頭都作出動畫效果,機位、音效、燈光、道具反復琢磨排練,作品為給不同人生狀態的觀眾帶來情感上的共鳴。許宏宇在微博中寫道:“創作這部作品的過程中,也很像我和曉明走在一座獨木橋上,你會恐懼,你會猶豫,你會不自覺的往下看,甚至往回退縮。但令我開心的是,我們最終以遵從自己內心選擇的方式,堅持了下來。”《獨木橋》所要表達的內涵也正是如此。
節目中,每一部這樣短小的8分鐘電影作品都有自己特有的靈魂,以及想展現給觀眾的不同內涵,也是這些作品構造了這款全新的綜藝。
難在“一氣呵成”
“幻是流動和變化,樂是比語言更自由的表達,城是意念堆積出的境。”這是節目體驗官王菲在出場的時候描述的《幻樂之城》應該有的意境。但這樣“音樂、電影、直播”的綜藝節目在制作方面並不容易。節目中給觀眾呈現的每一個音樂環節都經過反復實驗,比如管弦樂隊、交響樂隊是不和演員在同一空間中的,演員通過由人力推動的小音箱來感受樂隊伴奏,樂隊也是根據演員的節奏情感去配樂的,因此音樂的形式可以完全融入表演當中。同時為了不影響鏡頭美觀,演員沒有配置耳返,麥克風所隱藏的地方也是經過反復實驗的。除此之外,節目組為完成一個完整的作品,把所有獨立的分軌都拿了出來,把混雜的聲音修葺,留下的是演員最真實純粹的聲音。
在鏡頭的展示方面,對唱談人和導演的要求非常高。演員需要足夠勇敢,要很願意嘗試新的東西,習慣新的表現形式。任素汐在不停歇的快速走位后哭著問導演自己的表演好不好﹔大張偉在影片表達上與導演反復商討﹔馬思純在影片結束后仍意猶未盡。同樣的,作為每一個小短片的導演也是如此,《對不起》的導演彭宥綸在開演倒計時24小時中一度失去信心﹔《焚心》的導演馬志宇為實現全息技術親力親為﹔《世上最幸福的病》的導演伊能靜為不擅長的喜劇而不斷努力。每一位演出后的唱談人和導演都表示,完成這樣一部一氣呵成作品的成就感,要遠遠超乎自己的想象。
節目的主創團隊也有想過這樣一氣呵成、一鏡到底直播拍攝的難度,但是《幻樂之城》的創新點也正是在這裡。節目並沒有給任何限制,都是唱談人和導演自己設計創作完成的,節目也講求真實,無論是出現在角落裡的工作人員,晚半拍出現的“將軍”,還是倒在地上迅速“復活”的“父親”,節目沒有刻意剪輯掉這些穿幫鏡頭,而是努力地把最真實的現場情況展現給電視觀眾。
打造電視綜藝新模式
《幻樂之城》在廣受好評的同時,節目也受到了“缺乏競技緊張感”“觀眾互動體驗不強”的外界爭議。對於這些爭議,梁翹柏欣然接受,但他同時表示,沒有競賽挑戰的環節和一氣呵成的拍攝形式一樣,都是節目的設定,“每一組嘉賓長期的創作都是一個對自我的挑戰,根本就不需要跟別人比。”他認為,因為現在大部分的綜藝節目都有競爭的刺激感,觀眾早已習慣了比賽有輸有贏,但相信不久的將來觀眾會理解這種沒有比較的綜藝模式。
“我們的內容太多了,作品、創作花絮、現場互動,我們未來可能會把花絮通過不同媒體平台發出來,讓大家知道節目背后的內容。”梁翹柏表示,會盡自己的努力為觀眾們全方位地呈現節目台前幕后的內容。
除此之外,創演的新形式也讓有些觀眾“水土不服”。但梁翹柏認為,《幻樂之城》這個“中國電視的新物種”還在發展的階段,縱觀整個綜藝市場,“N綜代”和購買國外版權的綜藝佔據絕大部分,原創綜藝屈指可數,創新更難得可貴,因此節目是值得肯定的。
在原創綜藝這條路上,前有《演員的誕生》專注演技,后有《聲臨其境》專注聲音,《幻樂之城》則將聲音與演技相結合,呈現出全新的創作。“雖然從節目的形式和剪輯上看,還需要不斷地創新和探索。”正如梁翹柏所言,“但我們正在做一個隻屬於我們中國的、新的電視模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