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和小屏直播:用流媒體擁抱移動互聯
短視頻已成為移動互聯網用戶青睞的產品。主流媒體進入流媒體領域,既要考慮掌握、運用新技術,也不能罔顧自身責任與使命,既要保証素材來源的豐富與穩定,更要以精品意識打造品牌。
世界很小,一部手機就能裝下,動動手指,就可以在整個世界遨游。文字、圖片、聲音、影像,這些原本需要通過報紙、雜志、廣播和電視等不同介質去傳播的信息源,在互聯網時代可以通過一台電腦整合實現。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來臨,更加便攜的手機成為傳播最核心的中堅力量。在網絡覆蓋的區域,通過手機終端即可隨時隨地獲得、發布信息,進行信息的交互。同時,網絡速度越來越快,資費越來越低,人們對信息的需求,從文字、圖片、聲音快速進入流媒體視頻領域。
直播和短視頻成為爆點產品
目前,流媒體視頻領域的傳播形態主要分為兩大類,即短視頻和小屏直播。貴州日報打造的視頻流媒體爆款,也基於此兩類進行展開。
移動短視頻。隨著觸屏智能設備的普及和移動通信費率的降低,基於移動端用戶的新聞需求逐漸穩定,同時,技術的發展降低了移動短視頻新聞的制作門檻,公眾提供的一手素材增多,解決了記者未在新聞現場造成的新聞空白。基於海量素材的短視頻發展潛力十分巨大。
3月14日,貴州日報新媒體中心在貴州日報今貴州手機客戶端、騰訊新聞以及今日頭條同時上線新聞短視頻品牌《十秒》。截至4月8日,發布新聞短視頻100余條,全網播放量高達500多萬次。值得關注的是,短視頻播放量的增長,不太受時效影響,一個好的短視頻新聞,其傳播時長甚至可以長達幾年。
小屏直播。小屏直播作為當下最為火熱的平台之一,准入門檻易跨越,無疑可以為傳統媒體帶來新的生機與活力。與短視頻不同,小屏直播的重復傳播效率極低,但實時的傳播參與度更強。曾經的新聞霸主《紐約時報》於2016年4月成立了專門在Facebook Live上負責直播的團隊,視頻的強大傳播力極大提高了《紐約時報》在Facebook上的點擊量和瀏覽量。
貴州日報的直播是以與騰訊平台合作為契機展開的。從2016年8月4日起,貴州日報新媒體中心制作新聞直播節目近300場,時長突破1000小時,今貴州手機客戶端及深圳騰訊科技服務公司旗下全平台實時觀看量突破8000萬人次,創造收益200多萬元。
《十秒》短視頻的成功之路
據易觀千帆的數據統計,去年我國的短視頻客戶端均有較大幅度增長,成為客戶端最主要的增長方向,短視頻是移動互聯網用戶青睞的產品。
但是,短視頻領域爆發的時刻,也同樣出現了與微博、微信公眾號、視頻直播等新傳播手段初期的同樣問題,即資訊海量,但質量低下,導向負面等。4月初,針對“快手”“火山小視頻”直播短視頻平台傳播涉未成年人低俗不良信息,國家網信辦約談“快手”和今日頭條旗下“火山小視頻”相關負責人,提出嚴肅批評,責令全面進行整改,標志著短視頻領域信息傳播從無序向有序的規范。
貴州日報《十秒》短視頻是由主流媒體主導的新聞短視頻,其與短視頻平台最大的區別在於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和堅持新聞傳播的專業性。我們十分注意選題的正向性,比如,消防救援的短視頻更重視救援而不是后果,交通事故的短視頻更注重事故的危害以警醒駕駛員,而不是渲染場景等。同時,注重視頻剪輯的專業性和現場性,如,堅持不對視頻素材進行改變真實性的拼接和更改,堅持盡量用現場音而不進行后期合成配音等原則。
摒棄糟粕。短視頻客戶端很多的先進理念及其經驗,也是創建貴州日報《十秒》新聞短視頻,並在初期就獲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傳播時長。短視頻合適的時長,從最初的8分鐘降低到3分鐘,再到后來快手、抖音、火山等10秒左右的快傳播,充分証明,時長越短其傳播效力越高。基於此,我們在短視頻品牌創建初期,就明確提出“30秒是受眾漫長的等待,10秒是我們追求的極限”這一以時長為目標的品牌建設指導方針,並將短視頻命名為《十秒》。在實際操作中,盡可能將時長精簡到最低限度。
素材來源。要支撐新聞短視頻品牌,就必須盡其可能擴大素材源頭。這點短視頻領域的先驅者有較為成功的經驗——全民皆為視頻的拍攝者。但這也存在很多問題,如,真偽、導向、合法性等,這些素材並不一定適合主流媒體傳播。而如果視頻素材僅由記者進行拍攝,又回到拍攝成本畸高或者可用量太少的老路上。綜合考慮下來,要支撐龐大的素材庫,隻有一條路可走,即與掌握城市“天網”的公安部門,每天進行搶險救援的消防部門以及其他有視頻素材的單位進行合作,讓其將可以公開的視頻資源向媒體開放,由媒體對這些視頻資源進行編輯加工,使其成為具備傳播效能的新聞短視頻。《十秒》視頻90%以上的素材來自上述渠道。
傳播途徑。雖然現在全國省一級主流媒體幾乎都擁有自建的手機新聞客戶端,但是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自建客戶端的存在只是解決了融媒體立體化傳播的有無問題,傳播效力大都不理想。同時,由於短視頻的點播佔用資源較多,也不太適合主流媒體自建平台進行全網傳播。因此《十秒》創建之初,貴州日報就採取了借船出海的辦法,以打造《十秒》品牌為目標,在騰訊新聞和今日頭條進行廣泛分發,短短20天內就創造了全網播放突破500萬的成績,平均每條短視頻的播放量5萬次以上,播放量最高的短視頻《貴州發現亞洲最長溶洞》全網播放量已經突破100萬次。
直播貴州讓網友圍觀
深圳騰訊計算機科技公司大數據報告顯示,2017年貴州日報今貴州直播在騰訊旗下平台騰訊新聞、騰訊視頻、騰訊網、天天快報發起新聞直播204場,直播時長達1000余小時,4500多萬網友通過騰訊旗下新聞平台及今貴州手機客戶端、今貴州新聞網收看貴州日報新聞網絡視頻直播節目,總點擊量突破8.2億次。
從播出場次、播出時間,觀看人數、點擊次數,選題組織、呈現方式、技術保障等評價指標上看,今貴州直播無疑是貴州省新聞網絡視頻直播領域的佼佼者。2017年7月初,全國多地氣溫飆升至40度以上,而貴州很爽,基本都不到30度。怎麼個爽法呢?新聞視頻直播是最好的表現方式,而且要多機位多地同時直播,才能一爽到底,才能體現出移動互聯網輕鬆突破空間限制的威力。今貴州直播以一場五地十機位的直播,用畫中畫的形式向全世界的網友展現貴州的涼爽。更難能可貴的是,4個小時裡,直播畫面切播次數達200多次,全部准確無誤。今貴州的實踐証明,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隻要在4G網絡覆蓋的區域,就可以把分散於各個不同區域,同時間段、同類型的新聞素材通過視頻直播加以整合,最大限度地打破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性,全方位立體化傳播來自一線真實、生動的新聞。
從內容角度來看,新聞網絡視頻直播可以涉及的新聞素材十分廣泛,今貴州直播堅持正面報道、深入報道、資訊類報道為主的原則,並對新聞直播內容進行了整合分類,初步形成了新聞網絡視頻直播頻道化部署。
目前,在騰訊相關平台、今貴州網和今貴州新聞客戶端開設了5個新聞直播頻道。《人間日記》主要講述貴州各行各業在2017年所取得新成績,講述貴州的普通人在平凡崗位上所作出的非凡業績,講述貴州秀美的自然風光和淳朴的人文風情,向世界展示貴州的新形象﹔《雲時代》以雲上貴州雲平台及所轄雲長單位為直播主要展現點,對電子政務雲、智慧交通雲以及食品安全雲的建設情況進行直播,這是第一次系統化、可視化向全國和世界網友展現大數據貴州的風採﹔《大國工匠》展示貴州非物質文化傳承人的優秀技藝,如台江吳水根掐絲銀飾鍛造技藝、大方漆器、安順蠟染等,為貴州特色工藝品、旅游產品打開新的市場﹔《萬物簡史》向網友介紹貴州特有的動植物種類,如威寧土豆、遵義辣椒、羅甸火龍果、修文獼猴桃等以及這些特有動植物所衍生的特色農特產品和旅游產品,網友點贊頻頻﹔《時光機》向網友展示近年來貴州的考古發現,如貴安新區牛坡洞古人類遺址發掘,遵義楊氏土司墓考古發現等,讓貴州燦爛的歷史文化得以弘揚。今貴州直播對新聞網絡視頻直播精准分類,進行頻道化管理並播出,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
革新突破之路
4月13日在重慶舉辦的首屆全國黨媒融合生產研討會上,貴州日報獲評“最具媒體融合傳播獎”。這是對我們在短視頻和小屏視頻直播領域成績的肯定。但是,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從事新媒體領域工作,需要不斷接觸最新的科技知識,了解最新的業內動態,更需要承擔新時代賦予媒體的重要使命。因此,我們也提出了一些新的發展思路並正在予以實踐。
首先,充分利用好國家(貴州)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先行先試的優勢,打造基於雲上貴州媒體雲平台的全國主流媒體流媒體大數據平台,聚合全國所有黨媒及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可以向公眾開放的綠色流媒體視頻數據,建設流媒體數據素材庫,並通過流媒體數據進行關鍵幀識別等領先技術的研發,為今后建設流媒體搜索引擎和版權追溯體系夯實基礎,全方位保護視頻版權。同時,將綠色流媒體數據向主流媒體開放,打造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短視頻產品。
其次,根據不斷變化的流行趨勢,對視頻直播的形式進行新的嘗試,即將主流的橫屏直播中的一部分採取豎屏直播的形式加以呈現。從受眾的角度來看,豎屏直播的伴隨性和參與互動性更強,更適合於小屏直播。但豎屏的視野狹小,受眾的觀感不夠真實客觀。我們認為,橫屏直播適合硬新聞選題直播,而豎屏直播更適合泛資訊類直播。今后,今貴州直播將根據選題的不同,靈活機動地選擇直播的方式,不在拘泥於過去。
再次,在做好國內直播推送的同時積極與環球時報緊密合作,將源於貴州的小屏視頻產品傳遞到全世界,讓世界聽見貴州好聲音、看到貴州好畫面。目前,環球時報Facebook的粉絲量超過2200萬,在推特和YouTube也有較大的用戶群體,是向海外傳遞中國聲音的重要平台。4月3日,貴州日報今貴州直播第一次通過環球時報Facebook向海外同步直播茶山採茶的畫面。在直播過程中,還加入了對畫面進行說明的數千字英文字幕,讓國外網友更好地了解直播內容。在兩個小時的直播時間中,觀看人數達1.2萬,直播互動量高達5400條。
(作者代樂系貴州日報報業集團董事長助理,蒲琨系貴州大學講師,周密系貴州日報視頻部副主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