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西部學刊》>>2018年7月

媒介多維概念及內涵的甄辨

劉建明
2018年08月07日10:15 |
小字號

來源:《西部學刊》

摘要:本文對網絡媒體普及后出現的龐雜、錯誤的概念群進行了梳理和甄辨,提出准確歸納和使用概念是新聞與傳播學走向科學化的第一步。我國新聞與傳播學研究彌漫著崇洋的愜意,部分學者盲目為西方學術觀點搬磚,而不去努力發掘學術寶藏。隻要研究者從科學探索的願望出發,提出的見解即使有些疏漏,經過相互切磋和取長補短,都能為該學科的科學性添磚加瓦。

關鍵詞:媒介與網絡﹔概念清理﹔概念界定﹔新聞與傳播學的科學化

概念精准,確切再現事物的本質特征,是判斷和推理的起點,也是一個學科成熟的標志。進入新世紀,中外學者談及媒介使用過許多耳熟能詳的新概念,諸如網絡、新媒介、傳統媒介、平面媒體、自媒體、融媒體、微信、微博,等等﹔也使用過譎奇冷僻的術語,如微媒介、流媒體、冷媒介、熱媒介、軟媒體、硬媒體等。甄辯繁雜的媒介概念,正其名,定其位,是正確研究和認識媒介的前提,也是新聞與傳播學走向科學化的第一步。

一、“媒介”的界定與“媒體”的內涵

從遠古開始,所有信息媒介都是物質工具和表意工具的契合體,由質媒與意媒兩部分構成。把新聞或信息媒介解釋為“存儲和傳播信息的物質工具,包括技術設備、組織形式或社會機制”,①表意手段被貶挫,給人造成錯覺:媒介主要是指物質工具而言。實際上,信息媒介的嚴密定義應當是:由意媒與質媒構成的承載訊息的中介物。以此類推,新聞媒介的定義是“由意媒與質媒構成的承載最新信息的中介物”。

意媒作為信息的非物質載體,包括有聲語言和無聲語言,構成媒介的核心元素。記錄和傳播意媒的介質,即質媒,分為人身介質和身外介質,充當信息的物質載體。對媒介內涵突出“物質工具”的作用,抹殺意媒的砥柱地位,就把(信息與新聞)媒介簡單地視為介質。正如新聞紙不是報紙、電視信號發射機不等於電視一樣,不能把傳播信息的物質工具作為(信息或新聞)媒介定義的主詞。

當下,人們還常用媒體這個概念,有時把它和媒介混為一談。媒介作為集合概念,是指傳播信息質媒與意媒。媒體則不同,作為非集合概念,是指某一類媒介形態或具體的新聞或信息機構而言。這種語差約束人們不能混用這兩個概念,否則就會釀成思維沖突。如果把“大眾傳播媒介”稱為“大眾傳播媒體”,把“這家媒體”說成“這家媒介”,總有詰屈聱牙、七扭八拗之感,這是由於概念錯位造成的認知錯亂。許多人很少注意媒介(medium)和媒體(media)內涵的這種細微差別,常常錯用這兩個概念。

在互聯網出現和普及后,接連出現了“新媒體”“傳統媒體”(舊媒體)“數字媒體”“融媒體”“社交媒體”“自媒體”“全媒體”等說法。除把“數字媒體”說成“數字媒介”尚可成立,其他概念都不能稱為“媒介”。因為數字媒介是一種高科技的介質與表意轉換代碼,極大提升了意媒的表現形式和傳播的信息量,構成全新的網絡媒介。有人使用“融媒介”“社交媒介”“全媒介”的稱呼,陷入涵義沖突的窘境,這裡使用“融媒體”“社交媒體”“全媒體”才符合實際邏輯。

平面媒體、多媒體也是人們經常使用的兩個概念。什麼是平面媒體?通常指報紙、雜志,人們把電視、網絡稱為非平面媒體或立體媒體。嚴格說,電視機展示信息也都在熒屏的平面上,電腦的網頁也是平的。把報紙、雜志與電視、網絡相區別,稱為“平面媒體”,根據不足,涵義不能自圓其說。“多媒體”更是個偷梁換柱的概念:把圖像、文字、色彩、音響等多種信息手段融合為一體,是電視和網絡的技術功能,不構成一種媒體。“多媒體”概念背離了它的英文詞Multimedia的原意。Multimedia的准確翻譯是“多媒技術”,“是一種把文本(Text)、圖形(Graphics)、圖像(Images)、動畫(Animation)和聲音(Sound)等形式的信息結合在一起,通過電腦進行綜合處理和控制,支持完成一系列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術。”②把合成圖像的多種技術烏龍為“多媒體”,純屬操刀的粗心大意。

二、規范同網絡媒介相關的概念

自有人類歷史以來,總共誕生了五種信息和新聞媒介,它們的標准稱謂是“文字手抄媒介、現代印刷媒介、無線廣播媒介、電視媒介和互聯網媒介”,簡稱手抄媒介、印刷媒介、廣播媒介、電視媒介和網絡。③報紙是印刷媒介的一種形態或類型,此外還有雜志、書籍、通訊社,報紙不是印刷媒介的全部。如今,互聯網成為統攝一切媒體的媒介之王,人們由互聯網引申出許多概念,但稱謂十分混亂,有的概念名實相悖、舛訛妄謬,需要厘清和規范。

瀏覽許多網站,常常遇到“官網”的概念,什麼“華為官網”“小米官網”“順豐快遞官網”“麥吉麗官網”“寶寶巴士官網”……等等。漢語“官”字有特定含義,主要是指政府和國家機關及其負責人,即人們常說的官府、官員。“官網”應當是政府部門主辦的網站,其他非官方網站也叫“官網”,就張冠李戴、魚目混珠了。但長期以來,電腦公司的網站叫“官網”,蔬菜批發公司的網站叫“官網”,化妝品公司的網站也叫“官網”……酌斟起來,讓人噴飯。

很多網站都如此自稱,把多意的英語詞當成單意詞,硬譯offical website。offical除了有“官方的”“行政的”意思,還有“正式的”“公務的”“辦公的”的含義,非政府網站譯成“辦公網站”或“公務網站”才符合實意。對英文詞義隻知其一,不知其二,“死譯”引進的概念,無一不鑄成錯訛。

“自媒體”的概念在我國頻繁使用,幾乎成為網民達成高度共識的一種特殊媒體。實際上,“自媒體”是個偽概念,在互聯網環境下每個網民也不可能創立自己的網絡媒體,根本不存在個人的“自媒體”。所謂“博客”“微博”“微信公眾號”“BBS”等,不過是網民利用網絡平台發表的文本類型或信息樣態,根本不是“自己的媒體”。用戶的文本能不能發上網絡?是否會被平台刪除?不是用戶說了算,怎麼能說是自己的媒體呢?弄清楚這個道理,就不會把微博、微信平台稱為“自媒體”了。

2003年1月美國著名硅谷專欄作者丹·吉爾莫(Dan Gillmor)在《哥倫比亞新聞評論》期刊上,發表了題為《下一代新聞:我們媒體的來臨》(New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Here Comes “We Media”)的文章,We Media 在國內被譯成“自媒體”。如果是自媒體,用英文表達應是Self media,而不是We Media。丹·吉爾莫(Dan Gillmor)2004年出版的一本書的標題使用了We the Media,應准確譯為“我們都是媒體”。吉爾莫在書中討論了公民在使用網絡時也參與提供信息,新聞像是一場談話,用戶在互聯網上“發布他們的想法,回應他人,發布圖片,分享文件,正在推動在線內容的爆炸”,公眾本身已成為媒體。[1]4這是一種比喻。無論We Media還是We the Media,都是指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傳播者和傳播方式,不是一種媒體。在西方,“We Media”“We the Media”的概念很少使用,隻有在中國才有自媒體熱。“在今天的美國的主流媒體上,甚至你要找到‘We Media’這個詞都頗費周折,如果恰好找到了,源頭往往指向中國。”[2]

國內曾一度有人對“流媒體”這一概念發生興趣,對其界定說:“流媒體是一種信息傳播技術﹔其次,它也是一種整合於網絡平台中的傳播媒介。”[3]說流媒體是一種傳播技術是正確的,但它不是一種媒介。實際上,這是將圖像數據壓縮后,經過網絡分段傳送,讓網民實時、流暢地觀賞視頻。傳送的數據轉化為視頻,像流水一樣自然連續。無論從何種意義上看,它隻能是一種視頻傳播技術,而不是媒介或媒體。正如維基百科全書解釋的那樣:“圖像的流動是一種多媒技術,它在被提供者交付時不斷接收並呈現給終端用戶。動詞‘流’指的是以這種手段傳遞或獲取文本的過程﹔是媒介的傳遞方式,而不是媒介本身。”④

近幾年,又出現“微媒體”的概念。據百度百科介紹,微媒體(Micro Media)是把許多微小的博客組成的信息網絡看作一種媒體,這種媒體的規模已經到了我們不可忽視的程度﹔我們把這類由許多獨立的發布點構成的網絡傳播結構,叫做微媒體(Micro Media)。百度百科“微媒體”詞條特別強調:“請注意,這個詞永遠指的是大量個體組成的網絡結構,隻理解為個體是沒有意義的,並且理論上應該有一個數學模型可以計算出數量的下界。”如果這個定義是指專門傳播微博、微信此類短小文本的網站,說它是“微媒體”,有一定道理,這個概念及涵義是說得通的。但有的文章直接把地鐵和公交車上傳播零碎信息的移動電視稱作“微媒體”,又把微博、微信這類文本形態視為“微媒體”,[4]背離了概念實體的本相,在這個意義上根本不是什麼“微媒體”。有人由此還引申出今天是“無人不微”“無事不微”的“微時代的來臨”,讓人如墜迷霧,不知從何說起。

三、袪除怪誕不經的媒介稱謂

某些媒介概念“被發明”出來,由於新穎獨特、深奧莫測,引起一些研究者的青睞,諸如冷媒介、熱媒介、軟媒介、硬媒介。把這類稀奇古怪的概念拿到課堂上兜售,煞費苦心地正面解釋,反而“撥亂添亂”,誤人子弟。

冷媒介和熱媒介是麥克盧漢提出的兩個概念,國內一度炒得很熱。麥克盧漢本人對其沒有給出明確的界定,國內學者的解釋各執一詞。有的學者附會麥氏的假說認為,冷媒介是指信息模糊,清晰度低,在理解時需要多種感官配合和深度參與,如手稿、漫畫、電影、電話、電視、口語等﹔“熱媒介”是指信息比較清晰明確,接受者不需要動員更多的感官和聯想就能理解的媒介,如書籍、報刊、廣播、無聲電影、照片。這種信口雌黃、難以入理的解釋,純屬無稽之談。能說電影、電話、口語表達的信息都是模糊、不清晰的嗎?而所有廣播、報刊和照片表達的信息都是清晰、明確的嗎?這樣的結論過於武斷、片面。

麥克盧漢本人把電視和電影分別劃為“冷媒介”和“熱媒介”。他的根據是,電影的光源和觀眾視線的位置正好相反,觀眾受背后光源投射前面銀幕的誘導,好像置身於拷貝中的場景﹔而電視觀眾直接面對電視機熒屏的光源,感覺電視是外部世界,比看電影更需要主動地參與解讀,因此電影是熱媒介、電視是“冷媒介”。麥克盧漢提出的另一個根據是,電視圖像一秒鐘閃現300多萬個光點,觀眾剎那間隻能接受幾十個光點,靠少數光點逐一構成圖像過程較長,需要觀眾積極追思和想象。觀眾從電影光束中每秒鐘接受的光點遠遠超過電視,圖像快速地在觀眾頭腦中形成,不用過多的思考,因此電影是熱媒介。[5]347這兩種根據背離觀眾看電視和電影時的切身體驗和大腦活動,是麥氏自我杜撰的玄妙理論。

在國內,還創造了硬媒介和軟媒介兩個概念。有人把媒介的基礎設施和用戶端稱為硬媒介,從電報開始,到電話、收音機,再到互聯網,以至電纜、光纜、信號塔等成為基礎設施媒介﹔而電話、收音機,再到智能手機,智能手表和其他可穿戴設備,以至虛擬現實設備,是代表性用戶端硬媒介。軟媒介則是基於用戶端硬媒介的軟件界面,在軟件層面分化出不同的細分功能,微信、微博、FB等都屬於軟媒介。[6]顯然,這裡的硬媒介是指人們通常所說的媒介的介質,而軟媒介指的卻是網民發布信息及其文本類型。后者同前者不相對應,同媒介涵義無關,而前者所指的媒體硬件設施,只是媒體的部分含義。這兩個概念無一不是在枉墨矯繩。

還有人對硬媒介和軟媒介做出另一種解釋:“就一般大眾信息傳播而言,借用的載體無外乎是報紙、廣播、電視和雜志等,這些多為看得見、摸得著的物理媒介,具有質地、形狀等‘度量衡’特征……我們把這些物質形態的媒介叫做‘硬媒介’”。“我們把能引起受眾共鳴的文化稱作傳播溝通的‘軟媒介’”。對廣告而言,這種軟媒介“除了調動‘意義結構’之外,還常常動用文化的‘符號系統’,如語言形式、文字類型、圖形色彩、結構風格等等,我國傳統文化作為表現手段的符號系統有長城、黃河、黃土地、威風鑼鼓、長龍火把、燈籠、福娃、對稱……”[7]這裡,對軟媒介的解釋囊括了所有文化現象,涵義無邊無際,不是在給軟媒介下定義。把報紙、廣播、電視和雜志視作“物理媒介”,構成這類媒介的意媒或組織機構被拋棄,辭苟不足達義,讓人茫然不解。

有的研究者提出硬媒體與軟媒體的概念,涵義的闡釋“別有天地”。其中一種說法是:報紙是硬媒體 (例如《重慶晨報》),軟媒體則包括網絡和手機。此外,演藝、會展、論壇、活動等都可以看作軟媒體。該研究者得出結論說:“媒體不一定是那種有形的介質,還有無形的東西也可以成為媒體。從軟媒體角度看,網絡就是一個工具。網絡作為工具,不能支配我們,隻能充當我們認識世界、了解世界的媒介。”[8]這些論斷似乎把“手段”、途徑和形式視為媒體。無論報紙和網站都是媒體,它們都是認識世界的工具,沒有軟硬之分。演藝、會展、論壇、活動同報紙和網絡不屬於同類范疇的東西,不能把它們放在同一個范圍裡分類。將不同思維對象攪在一起歸納概念,勢必出現邏輯錯誤。

四、除了追求科學,新聞與傳播學沒有別的出路

本文似乎有些吹毛求疵,因為人們使用概念、術語或詞匯,大都是隨意而為,不是在科學意義上解說詞義,本文容易被誤解為過分挑剔。退一步而言,本文對媒介相關概念的甄辨也可能粗疏不當,如果矮化了某些概念的發明者,不是本文的本意。但就新聞與傳播學的研究者而論,恰當確定和使用概念不能不是件大事,因為這是該學科基礎的基礎。我國有700多所大學開設新聞與傳播學專業,全國有14.9萬多家新聞出版單位和近420萬個網站,需要接觸和了解新聞與傳播學的人至少有數百萬之巨。如果人們談論的是學術問題,就應該注意概念的准確性,不能把新聞與傳播學變為“我行我素”的學問。

信息與新聞傳播事業要健康發展,需要科學的指導,更需要基礎理論的統領。科學理論是由概念、原理、論証和推理構成的,而原理、論証和推理都離不開概念。科學理論不是源於觀念,不是機械照搬和尊奉西方結論,更不是雄心萬丈地空喊口號就能解決問題。從概念開始,探索媒介反映現實、推動社會進步的知識與原理,達到對傳播活動真理性的認識,是新聞與傳播學的主要目標。科學之外的“真理”是通過臆想和宣傳鼓吹的,不是客觀實踐的反映。科學與感覺和願望不是一碼事,科學是對實踐和規律的朴實再現。脫離實踐追求新銳的概念,對自相矛盾的論斷閃爍其詞,輕視嚴密邏輯的拷問,都是背離科學的表現。

假如我們停止科學探索,隻關注玩弄新名詞,新聞與傳播學很快就成為華麗語匯的堆砌,根本不會思考信息傳播活動的原理或提出的原理是否能夠站住腳。近些年,新聞與傳播學界在這條路上有人爭先恐后地制造浮詞妄說,花樣翻新的論著層出不窮,發現和提出有規律的東西卻越來越少。

在這方面,文學、經濟學、哲學、社會學等都比新聞與傳播學嚴肅和嚴謹,盡管都處於同一個巨變時代,都在使用網絡傳播信息、作品、見解或研究成果。以網絡文學為例,盡管網絡作家風起雲涌,網絡作品蔚為大觀,但研究者並沒有提出五花八門的概念,而是圍繞網絡文學的類型和特點、內容的優劣和商業價值這類至關重要的課題,展開深入探討。新聞與傳播學對網絡信息的研究卻恰好相反,大多重於形式而忽視內容,重視花樣名目而輕視人文思想,器重西方理論而對本國的理論來源探索不足。西方優秀的新聞與傳播學成果,應當引進、借鑒和尊重,但許多人對西方這方面的優秀論著恰恰不感興趣,而對那些故弄玄虛的結論愛不釋手、百引不厭。

新聞與傳播學無論提出概念還是某個原理,隻要發表出來,都不再是個人的私產,它要受外部世界的檢驗與影響。按照今天的標准,新聞與傳播學研究在精神和物質上堆積著豐厚的資源,大量中青年學者和業界工作者有寬廣的創新天地,但在某些圈子裡彌漫著崇洋的愜意,除了為西方學術觀點汗流浹背地搬磚(不是指譯著和譯介),很少去努力發掘該學科的豐富寶藏。這是我國新聞與傳播學貧乏的表現和原因,也是新聞與傳播學基礎理論薄弱的結果。任何學科研究者的思想都不應被剪裁為一致標准,隻要研究者從科學探索的願望出發,提出的見解即使有些疏漏,經過相互切磋和取長補短,都能為該學科的科學性添磚加瓦。除了追求科學,新聞與傳播學沒有別的出路,因為隻有科學才能為它提供有用的原理和觀察、分析實踐的方法。

注 釋:

① 參見《百度百科》“媒介”、《新聞傳播媒介》條目。

② 參見《百度百科》“多媒體技術”條目。

③ 北美媒介學者認為,人類社會先后出現四種信息媒介,互聯網是第四媒體,沒有把文字抄件視為重要媒介,無視人類文明建立在文字基礎上這一歷史事實。沒有文字傳播,人類不會有系統的思想,也不會有大范圍的社會交往,后來的印刷媒介、廣播媒介、電視媒介和互聯網都不會出現。文字及其抄件使科學文化的積累和發展成為可能,創造了其他先進的媒介和傳播形態,是一次真正的傳播革命。文字手抄媒介不愧為是人類社會的第一媒介,而互聯網實際是人類社會的第五媒體。參見劉建明:《當代新聞學原理》17頁,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④ Streaming media,Wikipedia,the free encyclopedia,last edited on 30 April 2018.

參考文獻:

[1]Dan Gillmor.We the Media:Grassroots Journalism 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M].O'Reilly Media,2006.

[2]36氪的朋友們.自媒體,正向西方講述著它的中國故事[EB/OL].(2015-11-12).

http://36kr.com/p/5039635.html.

[3]熊澄宇,陳思宇.流媒體的傳播學解讀[J].傳媒觀察, 2005(03).

[4]張秀麗.微時代南水北調移民精神傳播策略研究[J].新聞愛好者,2017(12).

[5]Marshall McLuhan.Understanding Media:The Extensions of Man[M].Mit Press,1988.

[6]Whiplash.誰能取代微信[EB/OL].知乎網,(2015-11-10).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197464.

[7]黃志貴.試論文化作為廣告傳播的軟媒介[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4).

[8]張永才,季嬌.從硬媒體到軟媒體平台的打造[J].中國記者,2010(10).

作者簡介:劉建明,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