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影視行業半年報冷暖不均 電視劇網劇"錢景"更樂觀

林琳、井楠
2018年08月08日06:10 | 來源:廣州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電視劇、網劇“錢景”更樂觀

  影視行業上市公司行業內部出現較大分化。慈文傳媒、當代東方、唐德影視等多家企業上半年預期淨利潤或翻數倍﹔以綜合文化產業、電影制作業務為主業的上市公司,不乏業績大幅度下跌者。

  在資產重組項目大幅減少的2018年上半年,影視娛樂公司業績逐步回歸內生增長,頭部電視連續劇、網劇的投資收益豐厚,依然是多數上市公司最重要的收入來源與利潤增長點。該趨勢比較可能在下半年延續。

  日前,影視行業上市公司先后公布了半年報預告。從一季度和中報預期看,影視行業各企業財務報表出現了嚴重分化。多家以綜合文化產業、電影制作業務為主業的上市公司,出現了業績走跌或停滯不前的現象,其中,行業領頭羊華誼兄弟預計中報淨利潤2.58億~2.88億元,同比減少33%~40%﹔華錄百納預計中報虧損,淨利潤為-2.66億元至-2.61億元,下降幅度為-512.1%至-504.35%。

  “電視劇”企業業績翻倍

  與之相比,以電視劇投資發行作為主營業務的影視公司勢頭看好,業績樂觀。其中的慈文傳媒一季度淨利潤0.87億元,同比增長205.72%,中報淨利潤翻倍增長將是大概率走勢。歡瑞世紀預計中報淨利潤4800萬元至5200萬元,增長幅度為2.21倍至2.31倍。唐德影視的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167.7%,預計中報業淨利潤8500萬元至9500萬元,增長幅度為41.49%至58.14%。

  慈文傳媒董事長馬中駿在接受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專訪時表示:“基因好、出身好的電視連續劇,依然是上市公司重要的收入來源。”2018年,“爆款”類電視連續劇為上市公司帶來了較多收入,比如暑期檔的《涼生》,還有《極速青春》《那些年,我們正年輕》等。這些產品已被播放平台高價購買,在2018年慈文傳媒的財務報表上都會以“營業收入”或“應收賬款”的形式得以體現。

  唐德影視的高管劉生則表示,算上2018年實現電視劇《巴清傳》的海外發行收入、《戰時我們正年少》首輪衛視播映權轉讓收入,營業收入增加。視頻網站轉播,繼續給頭部電視劇(在電視台首播的電視劇)帶來了巨大的流量與利潤,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多部電視劇的網絡播放量突破100億次,推動頭部影視劇的網絡版權價、首輪衛視播出價穩中有升。

  網劇暴利也有天花板

  投資收益下降

  除了頭部劇,財務報表顯示,網劇產業蒸蒸日上,在影視行業上市公司的營業收入、投資中的佔比繼續提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調查發現,當代東方、印紀傳媒去年受益於《軍師聯盟》等網劇,今年上半年在網劇方面的投資數額已經翻倍。慈文傳媒2018年的《沙海》已經為其帶來了高於往年同類產品的收入﹔其即將開播與正在制作的網劇數量,是同期電視連續劇數量的近4倍,涉及《大唐魔盜團》《花千骨2》《脫骨香》等17個項目。網劇主題范圍被繼續拓展,從2015~2016年的奇幻、青春題材,向都市、懸疑、歷史、諜戰、武俠等多個領域“開花”。

  而大型上市公司參與投資的網劇數量,也在進一步提升。視頻網站和影視制作公司加大合作,視頻網站投資、影視公司制作的定制劇逐漸增多,加大對優質內容的投入,有望提升網絡劇質量,精品化的定制劇將成為趨勢。視頻網站數據顯示,截至6月中旬,全國2018年定制劇與視頻網站自制劇的總數已經超過了130部。

  不過,伴隨著網劇數量的增多,投資收益率呈現大幅下行走勢,2016年,中小規模網劇投資收益一度超過300%的現象已一去不復返。從當代東方等多家上市公司的財報分析,2018年網劇投資回報集中在20%~60%區間。也就是說,一部投資在3000萬元的網劇,有的淨收入隻有幾百萬元。馬中駿認為:“網劇行至今日,行業已經不存在太大的紅利,再暴利也會有天花板。”

  行業解讀

  影視業面臨經營轉型要求

  在經歷了投資加速、IP爆發的2015~2017年之后,2018年的影視行業面臨多年未遇的市場競爭壓力與經營轉型要求。2018年,行業市場資金流動也並非充裕,比如上海電影的每股現金流為-0.07元,歡瑞世紀的每股現金流為-0.31元。

  但對於多數企業來說,擁抱優質資產、實現資產重組,依然是兩年內的大方向。馬中駿說:“一定要做我們擅長的。”圍繞這個基礎,他們將隨時購買產業鏈上的優質資產,不僅將有影視產業的資產,還包括優勢明顯的技術類公司,甚至包括海外公司。

  多家影視公司表示將進一步推進員工持股制度。但與2015~2016年對比,2018年上半年的定向增發股票速度有所降低,資產重組項目也較少,既與A股市場的整體監管氛圍有關,也與影視行業的穩步發展策略相關。

  產品內容的轉型,是目前所有影視上市公司已經投入實施的工作。馬中駿說:“互聯網時代,上市公司的任何產品,能不能打動觀眾、滿足消費者,關鍵還是看工作是否走心。我們未來將立足內容的深耕,比如說去做一個航天題材的電視劇,就要花費5~10年去培育劇本,請一位編劇用一個特別長的時間去深入了解這個行業,發掘主人公靈魂深處的故事。”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