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新萊茵報》的歷史貢獻——寫在《新萊茵報》創刊170周年之際
來源:《新聞愛好者》
【摘要】馬克思創辦的《新萊茵報》在世界無產階級黨報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並作出了歷史性貢獻,它為馬克思的戰斗一生樹起了歷史豐碑﹔為無產階級政黨創辦政治性機關報提供了辦報經驗﹔為無產階級黨報理論的最初形成奠定了實踐基礎﹔為馬克思恩格斯的戰斗友誼書寫了精彩篇章﹔為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形成發展開拓了前進道路。
【關鍵詞】馬克思﹔《新萊茵報》﹔170周年﹔歷史貢獻
170年前,即1848年的6月1日,在普魯士萊茵省的科倫市出版了一份名為《新萊茵報》的報紙。它迎著歐洲革命的風暴誕生,伴著人民斗爭的風雨前行,成為當時德國人民革命的堅強中心。當時領導這份報紙的是年僅30歲的、剛剛發表了《共產黨宣言》的科學社會主義創始人馬克思。
在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和《新萊茵報》創刊170周年之際,回顧《新萊茵報》創辦的歷史過程,總結其獨特的歷史貢獻,對於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做好當前工作,促進我國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的繁榮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新萊茵報》作為無產階級政黨戰斗的機關報,在世界無產階級和社會主義新聞事業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同時也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一、為馬克思的戰斗一生樹起了歷史豐碑
作為一個偉大的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和理論家,馬克思的一生經歷了波瀾壯闊的戰斗歲月,報刊活動始終伴隨其間,成為他從事革命活動的重要思想武器和政治陣地,而《新萊茵報》則是他一生報刊活動中最精彩的篇章。
列寧曾指出“馬克思和恩格斯參加1848—1849年的群眾革命斗爭的時期,是他們生平事業的突出的中心點”①,而《新萊茵報》正是馬克思在這個“突出的中心點”上創辦的一張最突出的報紙。為此,列寧將其稱為“革命無產階級最好的機關報”。②
恩格斯也對《新萊茵報》作過極高評價,稱贊她是“革命年代德國最著名的報紙”,並指出:“沒有一家德國報紙——無論在以前或以后——像《新萊茵報》這樣有威力和有影響,這樣善於鼓舞無產階級群眾。”③也正因為此,1884年,在馬克思去世周年之際,恩格斯寫的紀念文章題目就是《馬克思和〈新萊茵報〉》。可見在恩格斯心目中,《新萊茵報》對於馬克思的一生來說,其地位的重要性。
可以說創辦《新萊茵報》在馬克思戰斗的一生中樹起了一座歷史豐碑。正是辦《新萊茵報》期間的豐富經歷,使馬克思經受了1848年德國革命的戰斗洗禮,積累了黨的領導人創辦黨的機關報的豐富經驗,實踐了他在《萊茵報》時期提出辦“人民報刊”的美好願景。而最重要的是,《新萊茵報》時期標志著馬克思開始作為科學社會主義創始人和無產階級革命領袖登上了歷史舞台,並且開始了他作為一個無產階級戰士的波瀾壯闊的戰斗人生。
1848年2月馬克思和恩格斯發表的《共產黨宣言》,提出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而《新萊茵報》正是他們踐行這一科學理論的大好機會。他們在《新萊茵報》創刊前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共產黨在德國的要求》,其依據就是《共產黨宣言》,這份文件成為《新萊茵報》出版期間所有工作方針和行動策略的指南。
《新萊茵報》誕生於1848年德國革命的風雨中,作為一個無產階級革命家,作為一個無產階級政黨領導人,馬克思要通過這份報紙來宣傳黨的綱領主張,發動和組織人民革命,並適時地將這場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轉向社會主義革命,而這些經歷和實踐,無疑在馬克思戰斗的一生中都有著重要意義,也正是從這一意義上說,《新萊茵報》時期是馬克思“生平事業的突出的中心點”。
二、為無產階級政黨創辦政治性機關報提供了歷史經驗
《新萊茵報》作為世界上第一家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無產階級政黨機關報,其實踐為無產階級政黨創辦機關報特別是創辦政治性機關報,提供了寶貴的歷史經驗。
1842年,24歲的馬克思作為一個革命民主主義者,曾經擔任過資產階級激進派報紙《萊茵報》的主編,積累了一些編輯出版民主報刊的經驗。而《新萊茵報》則是他作為同盟中央主席創辦黨的政治性機關報的一次成功嘗試。
從一開始果斷地選擇在科倫這個與法國毗鄰,經歷過法國革命,實行較為開明的拿破侖法典,並且有較好的大工業和群眾基礎的萊茵省中心城市作為出版地,到后來組織起包括恩格斯等一批堅定的革命者在內的團結協作精干高效的編輯部,再到為報紙確立正確的辦報方針和靈活的斗爭策略,以及在報紙出版的整個過程中領導報紙發動群眾、宣傳革命、干預運動、組織斗爭,馬克思積累起了無產階級政黨創辦政治性機關報的豐富經驗,從而為后來世界無產階級政黨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新萊茵報》在自己存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像一面旗幟,引領了人民革命的航程。它始終以《共產黨宣言》所確立的政治綱領和思想原則為指導,堅持站在無產階級立場,積極地宣傳、組織和引導民眾,經歷了德國革命由高潮到低潮,從勝利到失敗的錯綜復雜、艱難曲折的斗爭道路。
在革命高潮時,它勇敢堅定,是帶領人民沖鋒陷陣的勇士﹔在斗爭陷入低潮時,它毫不畏懼,是與人民同生死、共患難的戰友。它迎著風險,頂住壓力,在血與火的考驗中,始終高舉人民革命的旗幟奮勇前進。它根據形勢的發展,革命的需要,以驚人的判斷力和果敢的決心,隨時變換斗爭的策略,積極引導工人階級和廣大群眾不斷把革命引向深入,推向前進。可以說,它“是當時民主運動中唯一代表無產階級觀點的報紙”。
另外,因為當時的馬克思是以共產主義者同盟中央委員會主席的身份來創辦和領導報紙工作的,因此,《新萊茵報》的實踐也開創了無產階級政黨領導人親自創辦和主編黨報的經驗。馬克思在《新萊茵報》的實踐說明,作為無產階級政黨領導人,需要親自把握機關報這個極其重要的“思想武器”和“政治陣地”,要善於通過機關報的工作來為實現黨的政治綱領和革命目標服務。
在馬克思直接領導下,《新萊茵報》嚴格按照共產主義者同盟在斗爭開始時提出的《共產黨在德國的要求》這一革命綱領的精神來組織斗爭,干預運動,牢牢把握住了斗爭方向和行動原則,充分體現了共產主義者同盟中央的思想意志和政治主張,這是黨的領導人直接主持和領導機關報工作所形成的一種獨特優勢。
后來,無論是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領導人列寧、斯大林,還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陳獨秀、李大釗等,都親自創辦和主編了黨的機關報刊,這一做法已然成為共產黨人辦報的一個傳統。
馬克思創辦和主編《新萊茵報》的實踐無疑是極其成功的實踐。前面所提到的恩格斯、列寧等人后來對報紙的高度評價,充分說明了《新萊茵報》在世界無產階級政黨報刊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響。
三、為無產階級黨報理論的最初形成奠定了實踐基礎
《新萊茵報》是無產階級政黨創辦政治性機關報的最初嘗試,也是無產階級政黨報刊開始創立和形成自身辦報傳統、工作原則和理論原理的最初實踐。不同於以往的任何工人報刊,《新萊茵報》是在科學共產主義指導下創立的國際無產階級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輿論陣地,是德國無產階級第一張大型政治日報。它作為共產主義者同盟中央機關報的成功實踐,為無產階級政黨新聞事業開創了優良傳統,確立了工作原則,同時,也為無產階級黨報理論奠定了實踐基礎。
(一)嚴守黨的政治立場
嚴守黨的政治立場,是《新萊茵報》的一個鮮明特點,也是它為無產階級黨報確立的一個重要原則,開創的一個優良傳統,形成的一個重要理論。
作為黨的機關報,《新萊茵報》正是根據同盟的需要,按照無產階級的思想和政治原則創辦起來的。然而,當時由於德國無產階級的力量還比較弱小,覺悟程度較低,組織程度也較差,他們中許多人參加了民主派的各種組織,因而思想上受小資產階級民主派的影響較深。另外,從德國的政治形勢看,當時所面臨的還是一般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任務。因此,出於斗爭策略的考慮,《新萊茵報》公開是以民主派機關報的名義出版的。
但作為一份無產階級的政治報紙,《新萊茵報》的任務不是僅僅停留在宣傳民主革命的階段上,而是要為下一步適時地引導無產階級群眾在取得民主革命勝利后迅速轉向社會主義革命創造條件。因此,《新萊茵報》始終嚴守黨的立場,堅決“站在已經存在的、最先進的、實際上是無產階級的那一端去參加運動並推動運動前進”的,它“在各個具體場合,都強調了自己的特殊的無產階級性質”。④
正是根據這一原則,一方面,《新萊茵報》支持小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相一致的斗爭,反映他們反對反動的封建專制制度,肯定他們在革命進程中的每一點成績與進步。另一方面,對他們企圖抹煞自己與無產階級的階級對立的做法也給予嚴肅的批評和必要的斗爭。而對無產階級,《新萊茵報》毫不掩飾自己對其的政治傾向。它公然申明自己的無產階級立場,始終不渝地為捍衛無產階級的利益而斗爭。這也正是《新萊茵報》鮮明的黨性立場的集中體現。從那以后,“嚴守黨的政治立場”成為無產階級黨報工作的一條最重要的基本原則,並且一直為各國無產階級報刊所遵奉。
(二)孜孜不倦揭露敵人
“報刊按其使命來說,是社會的捍衛者,是針對當權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⑤,這是馬克思為《新萊茵報》確立的使命與職責,也是他這一時期的一個重要思想觀點。
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揭露一切與人民對立的反動派是《新萊茵報》的一項極其重要而又艱巨的任務。《新萊茵報》所處的歷史環境和所肩負的戰斗使命,決定了它必須同反動派進行多方面的戰斗。其中既包括欺壓人民、仇視革命的王權勢力,又包括背叛人民、葬送革命的資產階級,還包括常常以“人民代表”名義存在,卻並不代表人民的、怯懦無能、妥協動搖的國民議會。此外,還要揭露那些向反動勢力搖尾乞憐、甘當奴才的新聞界敗類。
《新萊茵報》在它存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刊登了大量揭露性的抨擊文章,恩格斯后來回憶說:“這是革命的時期,在這種時候從事辦日報的工作是一種樂趣。你會親眼看到每一個字的作用,看到文章怎樣真正像榴彈一樣地打擊敵人,看到打出去的炮彈怎樣爆炸。”⑥《新萊茵報》用自己的革命實踐為無產階級報刊樹立起了一種特有的戰斗風格,也為無產階級黨報確立了無情揭露敵人的重要原則和優良傳統。
(三)熱情反映人民呼聲
真誠充當人民喉舌,熱情反映人民呼聲,是馬克思的一個重要思想。他在主編《萊茵報》時就明確提出人民報刊應該是“人民(確實按人民的方式思想的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達者”的思想,並且指出,人民報刊“生活在人民當中,它真誠地和人民共患難、同甘苦、齊愛憎”。⑦
在主編《新萊茵報》時期,馬克思進一步深化了自己的思想,強調黨報應成為“熱情維護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萬應的喉舌”。⑧
《新萊茵報》堅持把反映人民群眾的生活和斗爭作為自己的主要任務,把替勞動人民說話,為受迫害的群眾辯護看作是自己義不容辭的義務和責任。在人民利益受到損害時,《新萊茵報》總是毫不猶豫地站在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一邊,不畏強暴、不避艱險、挺身而出、大聲疾呼,說出他們想說而又不敢說、無處說的話,承擔了一份無產階級報紙義不容辭的責任。
(四)堅決維護新聞真實
《萊茵報》時期,馬克思就用是“根據事實來描寫事實”,而不是“根據希望來描寫事實”,它是“表達社會輿論”,而不是“歪曲社會輿論”⑨,作為判斷新聞是否真實的標准。他強調新聞報道應該是真實、直率的,而不能矯揉造作。在主編《新萊茵報》時期,馬克思更加注重維護報刊的真實性原則,並且把它當作無產階級報刊的一條根本原則。
《新萊茵報》要求記者、編輯和通訊員所採訪、編輯和提供的每篇報道的事件都真實可靠,如果出現失實的報道,就在報上公開指出並予以糾正。對一些提供嚴重失實報道的通訊員,則讓他們作公開的檢查,否則便取消他們的通訊員資格,不讓他們再為報紙撰稿。對於反動報刊慣用的顛倒是非、混淆黑白、弄虛作假、造謠誣陷等卑劣伎倆,《新萊茵報》總是表現出極大的鄙視,予以及時揭露和抨擊。
《新萊茵報》用自己堅持真實性原則的行動贏得了讀者的尊重和社會的認可。在廣大讀者的心目中,它的報道是真實可靠的。許多工人報刊和民主派報刊都轉載它的文章,甚至連反動派的報刊也常常引用《新萊茵報》所提供的材料。
(五)緊緊依靠群眾辦報
群眾辦報原則是無產階級黨報工作的一條重要原則。而這條原則最早是馬克思通過在《新萊茵報》的實踐最先確立起來的。
馬克思始終認為,無產階級黨報要真正成為人民的報紙,在充當人民的喉舌外,還須十分注意利用報紙為廣大群眾提供可靠的講壇,讓他們通過這個講壇反映情況、交流思想、表達情感、發表意見。同時,還必須吸引人民群眾直接參加報刊工作,也就是要依靠人民群眾自己的力量來辦好報刊。他利用《新萊茵報》在這方面作了積極的嘗試。
后來各國無產階級報刊都遵循了《新萊茵報》創造的緊緊依靠群眾辦報這一傳統做法,並且不斷豐富發展,使得“群眾辦報”成為無產階級黨報的一個光榮傳統和重要原則。
正是《新萊茵報》的實踐,為無產階級黨報理論的形成提供了豐富的實踐基礎。馬克思根據《新萊茵報》的實踐,對如何在革命時期創辦一張政治性機關報,如何使這張報紙始終站在革命斗爭的前沿,堅持無產階級的政治立場,維護工人階級的根本利益﹔如何在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中靈活地運用團結民族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和廣大農民群眾共同反對封建專制制度的統戰策略﹔如何依靠群眾的支持辦好報紙﹔如何形成報紙尖銳潑辣的戰斗風格等一系列新聞實踐與理論問題,形成了自己的思想觀點。
四、為馬克思恩格斯的戰斗友誼書寫了精彩篇章
《新萊茵報》時期,是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友誼與合作的一個極其關鍵的時期。正是在這一時期,馬克思同恩格斯建立起了令人稱道和羨慕的革命情誼。
比馬克思小兩歲的恩格斯是馬克思的同鄉,兩人相互尊重,志同道合,從1844年在巴黎的歷史性會見起,到1883年馬克思逝世,他們之間保持了長達40年的同志加兄弟般的親密友誼,被人們稱為“革命友誼的典范”。而《新萊茵報》時期是他們的友誼經歷戰斗考驗的關鍵時期。換言之,是《新萊茵報》的實踐,為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戰斗友誼書寫了一段最精彩的篇章。
恩格斯自身天分很高,有著卓越才華,然而他卻始終把馬克思視為真正的天才,視為革命的領袖。他曾經說過,馬克思比我們一切人都站得高些,看得遠些,觀察得多些和快些。馬克思是個“天才”,我們至多是“能手”。正因為此,他總是甘當“第二小提琴手”,願意為馬克思做助手。
1847年春天,恩格斯作為新當選的共產主義者同盟中央委員,同新當選為共產主義者同盟中央委員會主席的馬克思一起從比利時回國,協助馬克思共同創辦《新萊茵報》。作為馬克思配合默契的助手,恩格斯在《新萊茵報》的創辦中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新萊茵報》存在的時期正處於1848年德國人民革命斗爭時期。恩格斯在晚年曾為自己當年在《新萊茵報》這段難忘的戰斗生活而激動不已。他對當時在馬克思的絕對領導下所做的卓有成效的工作而感到自豪:“編輯部的制度是由馬克思一人獨裁。一家必須定時出版的大型日報,如果採用別的制度,就不能保持一種貫徹始終的立場。況且在這方面,馬克思的獨裁對我們來說是理所當然和毋庸置疑的,我們大家都樂於接受它。首先是馬克思的洞察力和堅定立場,才使得這家日報成了革命年代德國最著名的報紙。”總之,恩格斯把馬克思看作是報紙的靈魂,強調《新萊茵報》的成就“首先歸功於馬克思”。⑩
五、為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形成發展開拓了前進道路
如前所述,《新萊茵報》時期,馬克思(也包括恩格斯)提出了一系列辦報思想,其內容涉及無產階級黨報的性質任務、功能作用及方針原則等觀點,成為無產階級黨報理論的基本內容,為黨報工作確立了正確的方向。
因此可以說,《新萊茵報》時期的實踐,使馬克思積累了無產階級報刊的辦報經驗,開創了無產階級報刊的革命傳統,並初步確立了無產階級黨報工作的一些基本原則,形成了他辦報思想的一些基本觀點,同時也奠定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理論基礎。
盡管在《新萊茵報》時期,馬克思所提出的一些辦報思想同今天的無產階級黨報理論相比,還不是很系統、很完善。但是,它已經使無產階級黨報理論第一次作為一種獨立的新聞理論存在,並且以旺盛的生命力和嚴格的科學性開拓了自己的發展道路。
無產階級黨報理論以此為基礎,百年來不斷得到豐富、充實和發展,並且在與資產階級新聞理論的比較與斗爭中顯示了自己無比的優越性。特別是中國共產黨人將其與中國黨情國情和社會主義新聞工作實際相結合,形成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追本溯源,可以說這是《新萊茵報》對無產階級新聞事業作出的歷史性貢獻。
(本文為教育部“研究闡釋黨的十九大任務專項任務”成果)
注釋:
①《列寧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20頁。
②《列寧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60頁。
③《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26頁。
④《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19頁。
⑤《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275頁。
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89頁。
⑦《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87頁。
⑧《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275頁。
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91頁。
⑩《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26頁。
(作者為廣西大學特聘君武榮譽教授、廣西大學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學部委員兼新聞傳播學科召集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