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背景下傳媒人才培養路徑探析
來源:《新聞愛好者》
【摘要】大數據背景下,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為傳媒業帶來了陣陣新風,同時也對傳媒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內部分數據新聞產品在技術運用、內容立意上的欠缺,需要高校與時俱進地變革教育模式,立足通識教育,豐富學生的跨學科知識背景,加強創新意識的培養,培養適應新時代、新環境的高素質拔尖創新型傳媒人才,方可從根本上提供問題解決的動力。
【關鍵詞】大數據﹔傳媒人才﹔培養問題﹔路徑
“大數據”的概念最早出現於20世紀80年代,指的是無法在可容忍的時間內用傳統IT技術和軟硬件工具對其進行感知、獲取、管理、處理和服務的數據集合。﹝1﹞進入21世紀以來,伴隨著雲計算、物聯網等技術的蓬勃發展,大數據的應用正日益融入我們的生活之中,推動著各行各業煥發出新的生機。
大數據對傳媒行業的沖擊勢不可當,媒體也在技術革新中勇敢地伸出了合作的雙手。2009年3月,英國《衛報》成為全球第一家成立數據新聞部的報紙﹔2012年12月,《紐約時報》推出集成文字、音視頻、大數據數字模型的互動式網頁新聞《雪崩》,獲得普利策獎。國內推出的“2017中國應用新聞傳播十大創新案例”中,借助大數據分析用戶行為的今日頭條和創新財經數據新聞的財新傳媒佔得兩席。但除這些佼佼者外,更多的“大數據媒體”實踐卻“有開場鑼、無收場戲”。究其原因,既有媒體對大數據應用的盲目跟風,導致前期准備工作不足、項目實踐基礎不扎實﹔也有大數據運營的成本和環境要求依然較高,以致后期運營乏力、難以持續等。本文試圖站在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下,對當今傳媒業態和專業培養間出現的斷裂狀況予以分析,並嘗試從創新教育培養方式的角度提供解決思路。
一、大數據時代傳媒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傳統大眾媒介的壟斷地位被逐漸打破。越來越多的人借由社交網站獲得了“成為新聞報道者”的權利,社會信息得以更加公開化、透明化地傳播,但同時也帶來了新聞秩序的混亂。傳統意義上的“把關人”概念被消解,中層、基層採編人才成為維持有序傳播的關鍵。
大數據進入傳媒領域,帶來了更寬廣的報道范圍和更精確的傳播方式,打破了傳統新聞媒體對新聞生產的壟斷地位和中心格局。但新聞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依然仰仗於內容質量,技術作為內容表達的工具和手段,要實現高水平的新聞生產,關鍵還是依賴於優秀的傳媒人才。因此,要發揮大數據新聞的真正作用,首要任務便是彌補新環境下的人才缺口。在媒體和社會的雙重期待中,高校的新聞教育成果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傳媒人才的培養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及時分析並找到解決辦法。
(一)交叉復合型拔尖人才缺失
在新中國成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專業化培養”一直是我國高等院校教育的主要指導目標,為我國的若干重點生產建設項目提供了大量的專業人才。專業教育模式將新聞學視作純屬新聞傳播學的一個專業,設置的課程除全校公共課外,基本上都是新聞學的專業課程,該模式一度在我國新聞學教育中佔據主流地位。﹝2﹞但隨著我國社會條件的變化,學生知識結構單一、視野狹窄、適應社會環境能力弱、素質水平參差不齊、人文精神缺失等問題也逐漸暴露。尤其是在當下的新聞學教育領域,還存在著傳統教育理念與新媒體的發展不相適應、傳統教學模式與新媒體傳播技術不相適應、師資隊伍水平與新媒體發展需求不相適應等問題。﹝3﹞
面對新形勢、新發展,學界和業界都對復合型拔尖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綜合性的思維能力解決跨學科問題成為大勢所趨。20世紀90年代起,高校逐漸加設了基礎教育和素質教育的科目。時至今日,更有部分學校已及時引入了通識教育的培養模式。通識教育模式、交叉復合型培養模式應成為中國新聞學教育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並在實踐中不斷改革和完善。學生通過融會貫通的學習方式,可以形成廣博善學的能力結構,為將來走向數據新聞行業、實現不同專業間的良好溝通打下堅實基礎。但頗為惋惜的是,部分通識課程的設置僅僅局限於普及專業,對學生智識和相關能力的提高作用有限,離實現復合型拔尖人才的培養目標尚有距離。
數據新聞,也被稱為“數據驅動新聞”,即運用各種技術軟件來抓取、處理、分析和形象化呈現數據,數據呈現方式包括可視化數據圖、互動圖表和網絡在線演示等。﹝4﹞面對當下的數據新聞革新,單一的學科知識背景已經不再是其從業的核心價值,更需要新聞人以專業視角理解篩選數據,業界急需的正是這種兼備新聞與數學、計算機等跨專業背景的復合型專業人才。他們需要經過系統培養,可以利用扎實的新聞專業知識和寬廣的知識面設計有創意的新聞選題和操作方式,可以借助多學科的知識完成協作報道甚至直接制作新媒體報道。
(二)已有人才的質量有待提升
隨著媒介的迅速發展,媒介對交叉型、復合型、創新型新聞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的人才質量還未能滿足傳媒業及其產品發展的需要。尤其是在目前國內已有的大數據與新聞結合的生產實踐中,部分網絡媒體的數據新聞產品僅僅是將傳統媒體的新聞報道進行了“二次傳播”,即利用已有的內容建構圖表型可視化表達。制作者空有使用新技術的意識,卻缺乏借助數據服務公眾利益的實踐。且相對於國外的一些成熟產品,國內的大多數媒體實踐普遍存在互動性弱、信息有效性低、媒體融合效果尚不理想等缺陷。
提升媒介產品質量的關鍵是培養具備通識素養的傳媒專業人才。在話語權下移的自媒體時代,新聞人應當對龐雜和無序的輿論場有所意識,意識到每一次發聲都可能帶來的不定向輿論后果,要有充分的人文素養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審慎選擇報道內容和報道方式。尤其是對於數據的使用與選擇,要警惕其中出現的可能暴露數據對象隱私的內容,以公正客觀、正直理性的專業精神去報道數據內容,不借助數據進行誘導型報道。以正確的思想觀念帶動宣傳推廣,以高尚的道德情操確立報道對象及讀者。目前,國內高等教育的目標以培育高素質職業人才為重,對學生的人文關照和道德培養力度較弱。在高等教育入學率日漸提高、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逐漸轉變的當下,原有的教育目標影響了素質型新人才的培養,不利於學生在跨行業科目類的行業深度發展。
(三)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創新能力不足
著名學者喻國明認為,傳媒的核心競爭力其實就是傳媒的創新能力,而這種創新能力的實質就是一種學習能力,即不斷地運用現代科學所提供的工具和手段發現機遇、規避風險、“創造”需求(以使用的傳播產品“喚起”人們潛在需求)的能力。﹝5﹞大數據涉入新聞領域,首先激發了媒介的形態創新,進而要求從業人員深刻思考變革本質。在吸取先進理念、模仿學習的基礎上,新聞人自身要具有勇於創新的意識,編輯創作出更有新意、更具吸引力的數據新聞產品,達到“表裡如一”的創新實踐。尤其是減少內容同質化,提升數據新聞的實用性和創新性是當下傳媒人思考的重點之一。
新聞傳播學作為實踐性較強的一門學科,如果繼續遵循傳統的重理論輕實踐模式,重視認知教育和應試教育,必然導致高校在一定程度上難以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實踐型人才。傳媒的關鍵競爭力在於人才,傳媒轉型的瓶頸也就是人才培養的瓶頸。在新聞業界的呼吁下,培養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是高校教育體制下的傳統理論型人才需著力重視的。
二、大數據背景下傳媒人才培養路徑
習近平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指出,媒體競爭關鍵是人才競爭,媒體優勢的核心是人才優勢。要加快培養造就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湛、作風優良、黨和人民放心的新聞輿論工作隊伍。這不僅僅是要求新聞工作者和媒體要對人才培養投入精力,更是對高校新聞教育提出了“提速、保質”的要求。結合當前國內高校的課程設置,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對新聞人才進行創新性適應性培養:
(一)以人為本,提升新聞學子的媒介素養
新技術的發展帶來了多樣化的傳播手段,傳媒環境由此越發復雜化。部分媒體將追名逐利作為自己經營的主要目標,為了迎合受眾或吸引眼球而拋棄傳播道德和職業操守的事件時有發生。針對現階段存在的新聞亂象頻出、作品不佳等問題,需從根本上注重新聞人才尤其是新聞學子的媒介素養培訓。
媒介素養的培訓應包括四個層面。一是加強“做人”“做新聞人”的德性教育,重視人格的塑造,堅守高尚的職業道德,增強社會責任感,牢牢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做正能量的傳播者。二是要訓練學生有基本的篩選信息能力,意識到信息的價值和內容選擇的邊界。尤其是面對新型技術手段的加入,學生應該有使用與否的意識,既要擁抱創新,也要避免盲從。要訓練學生理解與對數字內容再加工的能力,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建設性地使用大眾傳播資源。三是掌握分析、批判媒介行為的能力。在數據新聞的新領域中,西方大量媒體已經掌握了較為成熟的操作模式。學習與觀摩之余,也要有能夠甄別優劣特別是有意識形態價值觀導向的意識。面對國內的數據新聞報道,也要能從中有所學有所悟,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廣泛學習,勤於思考。四是能夠深入傳媒信息之內,自主思考信息生產和信息服務的意義。培養學生依托用戶、根據用戶喜好和真實需求制作選題內容的意識。
在技術促進報道革新的同時,我們也應當警惕,當下的部分技術並沒有完全整合進我們已有的文化之中,而是時不時成為一種被借用的力量來遮蔽真相。﹝6﹞對此,高校應從引入通識教育做起,著重強化新聞教育的基本理念,弘揚人文精神和新聞理想,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提高新聞學子的文化積澱,培養學生在信息整理階段的人文素養和專業視角﹔有正確的道德觀念,判斷數據選擇的范圍是否可能侵犯用戶隱私或違背用戶意願﹔面對報道內容及報道選題,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新聞專業主義精神,不利用數據曲解表達,不利用數據隱瞞真相。在掌握了對數據工具的表達能力后,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挖掘價值性觀點的能力。
相關的課程設計可以借鑒美英等已具雛形的媒介素養教育方式,也可以借助相關案例的分析講解帶動學習與研究,嘗試引入學生間相互研究或自我研究,分析評價身邊人或某媒體的媒介行為,以撰寫分析報告、建構評估模型,帶動學生主動學習、實踐性學習。靈活制定評判標准,以考察類必修課形式推出。
最終理想的培養結果是可以借助對大數據的全面性、科學性的運用,維護報道主體的尊嚴,重視受眾意願,關切內容傾向的人文性和趣味性,做出有內容、有質量、有溫度的大數據新聞。
(二)建立“融學科”的培養模式
“融學科”的培養模式是指建立於通識教育的基礎之上,針對部分熱門或有發展潛力的交叉領域,設置學院間共建課程,以專業性的指導培養學生的復合型知識儲備。主要針對的是現有部分高校中,為實踐通識教育思維而盲目做出的多學科課程規劃現狀。
文理滲透,理工結合,是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有效途徑。學科交叉融合有利於創新人才敏銳的觀察能力、深刻的洞察能力、見微知著的直覺能力和一觸即發的靈感及頓悟能力的養成。﹝7﹞但在我國當下的新聞教學領域,有條件、有意識開展聯合辦學的新聞院校較少,大部分新聞人才跨學科能力的培養僅僅依靠簡單的通識教育或選修課形式進行彌補,實踐性弱、儀式感強,缺乏學科間協作基礎的現狀依然明顯。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學生在生產制作新聞報道選題時缺乏多角度的思考方式,缺乏靈活使用多種報道工具的意識,缺乏理工科基礎知識儲備,運用新技術手段輔助報道的難度較大。
對此,高等院校可以以推廣通識教育為基礎,要求學生在學有余力的情況下,多選本專業以外的課程,以開闊眼界,培養多學科思維基礎。在此前提下,選擇針對部分專業設立“融學科”培養模式,如設置新聞與計算機、政法、外語等學院間的交流活動,鼓勵學院牽頭、以正式的師生授課模式,對學科交叉范圍建立融合式的指導,幫助優秀學生養成跨領域研究的主動性,培養“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的優秀新聞人才。要真正注意到學科間交叉的領域,關注跨學科學生學習的重點和難點,以融合性的課程設置培養高水平的復合型人才。同時跟蹤新媒體發展動態,及時把新技術、新意識和新理念引入教學實踐中,做到教學內容與時俱進。
在理想的“新聞—計算機專業融學科”的培養模式中,學生可擁有對常見程序語言的理解和簡單編寫能力、傳統新聞人必備的新聞敏感和職業能力。他們可以以合作組的方式,在校期間便完成“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數據新聞報道嘗試。
(三)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大數據背景下的新聞傳播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全媒體”成為媒介形態發展的趨勢。這勢必促進高校加大人才培養的改革力度,注重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的培養,以此提升學生的創新與實踐能力。創新作為一種主體,通過創造性行為促進客體發展的活動,可以對各行各業的發展提供幫助。培育學生的創新精神,也就是指培育具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並能以創新指導實踐活動的高層次人才。傳統的教育模式評判標准單一化,標准化的試卷考核弱化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自主性,壓制了學生的創造天性。培育學生的創新意識,應當從創立多元化的評判標准開始。教師可以嘗試為學生提供部分課堂空間進行自主的實踐探索,讓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有准備地進行學習,鼓勵學生自主探索感興趣的領域。尤其是對於數據新聞的培養,可以以優秀案例分享、自主試水創作等項目帶動學生對數據新聞的深度認知,培養學生增強創新意識和信心。
前文中提到,部分重點大學已建立了較為成熟的聯合培養模式。但針對普通高校中的大部分高校,它們受軟硬件的限制,難以實現高水平的聯合培養,甚至難以保証學生可以完成足夠的新聞實踐操作。面對這一現狀,高校可以嘗試走出校園,利用校際合作的聯合培養模式培養人才。也可以採用高校與業界合作的實踐模式,設立工作坊或實踐基地等,鼓勵學生將課堂所學運用到真正的生產實踐中。這一方面有利於學生及早接觸現代科技手段,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意識到媒介產品生產過程的市場化要求,提升自主創新的進取意識。利用客座教授、交流沙龍等形式,為學生帶來第一手的數據新聞使用經驗。以體驗式點評式的教學活動,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前人創作的經驗,並從中找到突破口進行自我創新型實踐。在較好地掌握當代媒介新技術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推動傳媒業的健康發展。
優秀的大數據新聞人才不僅需要具備新聞和計算機的雙專業國際化視野,還要具備創新意識,不斷革新數據可視化表達和新聞內容多樣化傳遞,更要具備用戶意識和人文精神,站在讀者的角度思考“表達什麼”和“如何表達”的關鍵問題。要實現這一目標,不僅需要學界的努力與推動,更需要在全社會范圍內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拓寬終身教育渠道,鞭策新聞從業者樹立不斷自我學習、積極獲取新知的觀念。
(基金項目: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省級項目)
參考文獻:
﹝1﹞李國杰,程學旗.大數據研究:未來科技及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領域——大數據的研究現狀與科學思考﹝J﹞.中國科學院院刊,2012(6).
﹝2﹞陳勇,徐小立,劉祥平.中國新聞學教育現行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貴州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4).
﹝3﹞段洪秀,周曉梅.基於大數據技術的傳媒人才互動培養的模式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6(10).
﹝4﹞方潔,顏冬.全球視野下的“數據新聞”:理念與實踐﹝J﹞.國際新聞界,2013(6).
﹝5﹞喻國明.關於傳媒影響力的詮釋:對傳媒產業本質的一種探討﹝J﹞.國際新聞界,2003(2).
﹝6﹞王建磊.警惕新媒介環境下的技術控制﹝J﹞.新聞記者,2010(12).
﹝7﹞孫真榮.積極推進學科交叉融合 全面提升高校創新能力﹝J﹞.中國高等教育,2013(1).
(作者單位:湖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