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我就是演員》首播無水花? "戲"都在導師們身上

2018年09月14日07:41 | 來源:信息時報
小字號
原標題:因為“戲”都在導師們身上了……

第一期飛行導師陳凱歌點評一針見血。

和杜淳即興演出時,章子怡存在感更高。

徐崢、章子怡和吳秀波組成新一季導師陣容,點評風格嚴肅認真。

去年10月,浙江衛視推出的演技競演類節目《演員的誕生》,雖然一直被觀眾笑侃“戲精的誕生”,但不可否認,它絕對是2017年的爆款節目之一。距離第一季收官不到8個月,《演員的誕生》第二季更名為《我就是演員》,於上周首播。對比上一季,新一季從導師、助陣嘉賓、參演演員陣容到舞台燈光、幕后制作等各個方面都實現了“升級”,可奇怪的是,第二季首播至今,節目的討論度卻有些差強人意。究竟問題出在哪,或許第一期節目中可以給出一些答案。專題策劃/撰文

導師搶戲?

凱歌說戲slay全場

看過第一季節目的觀眾或許還記得,第一季中除了章子怡、劉燁、宋丹丹三位常駐導師之外,節目還曾先后迎來飛行導師胡軍、陶虹。而到了新一季節目,目前看來“飛行導師”的職務交由知名大導們承包了。早在開播之前,節目就號稱請來了陳凱歌、許鞍華、陸川、賈樟柯、爾冬升、陳沖等組成的大師級陣容保駕護航,首期節目第一個亮相的就是陳凱歌。

第二季節目依舊是每期六個演員兩兩一組進行演技比拼,隻不過上一季每組勝者晉級后可選擇和一位導師共同完成影視化作品拍攝,等於每期會有三部作品呈現,這季則被精簡剩一個。陳凱歌的任務,除了和三位導師一起對演員的表演進行點評之外,還負責操刀當期的這個影視化作品,並從晉級的三位演員中,挑選出一個和導師一起參與拍攝。

飛行大導?聽上去像是陪襯綠葉般的存在,但是第一期節目中,陳凱歌卻意外地搶走了其余幾位導師的風頭。點評一針見血、現場說戲、即興出考題,都讓不少觀眾感嘆,“大導果然是大導,資歷實力就擺在那。”

節目中,胡先煦和徐嬌重演電影《臥虎藏龍》“玉嬌龍”和“羅小虎”相遇的經典片段。兩人交出來的功課,導師們都不是很滿意,玉嬌龍原扮演者章子怡更是直接指出:你們只是在模仿。到了陳凱歌點評,他沒有先說表演缺陷,而是對兩位演員進行了發問,連續追問胡先煦,“你(羅小虎)什麼時候喜歡上她(玉嬌龍)的?”、“你為什麼要給她雞吃?”通過提問去引導演員思考角色的行為邏輯,而顯然從胡先煦遲疑的回答,他確實還沒摸透自己演的這個人物,自然表演起來就有所欠缺。徐嬌也有同樣的問題,注意到從胡先煦出現時,徐嬌就開始表演出害怕、躲閃。陳凱歌直接說出徐嬌所塑造的玉嬌龍問題所在,“你九門提督之女,你是何等樣人,碧眼狐狸的徒弟,他向你走近的時候你會后退?”

並非泛泛點評,而是用幾個問題就厘清了這段表演中角色人物的情緒、關系,切中演員表演中的問題症結,也幫觀眾對他們的表演看得更清楚,這就是陳凱歌的厲害之處。在此之后,陳凱歌還走上台為兩人現場排戲,引導兩人演出與自己年齡相符、自己風格的少年版羅小虎、少女版玉嬌龍,雖然經此一教之后,兩人獻出的表演仍有不足,但相對之前已經很有長進。

在陳凱歌說戲slay(秒殺)全場的同時,節目表演指導劉天池的專業也引發質疑,地位岌岌可危,“劉天池的指導太套路化了,指導誰都是咆哮帝”。上一季中,劉天池指導歐陽娜娜、王俊凱等年輕演員時,還頗受好評。不可否認,對於一些在表演上尚束手束腳的演員,劉天池鼓勵他們放下包袱展現自我的方法還有些奏效。但不見得所有的劇本表演都適合“釋放情緒式的表演”。在宋洋和杜淳演的《軍師聯盟》中,她的指導就引起爭議。節目中演出前的排練片段,宋洋和她探討要如何演曹丕時,宋洋提出的想法是曹丕是一種“你殺我也行,不殺我也行”的狀態,但當時劉天池從表演情節起伏出發,給出的建議是如果這樣演,“表演的節奏就平(淡)”,結果這也成為宋洋表演裡導師們所指出的問題。

徐崢表演大刷存在感

第二季節目,三位常駐導師從章子怡、劉燁、宋丹丹的陣容更換成了章子怡、徐崢、吳秀波的組合,呈現上少了一些導師之間的互動、插科打諢,第一期節目,也被觀眾視為“導師們真實業務水平的大比拼”。章子怡的點評風格一如既往,在指出問題之余,分享自己以往拍攝的經驗和感受,“每次章子怡點評,都會說出自己的故事”﹔影視雙棲的徐崢,近年轉戰幕后、執導居多,所以他的點評除了有從演員層面上出發的觀點,也有導演視角的一些想法,比如在胡先煦、徐嬌一組的表演上,觀察入微的他指出他們表演時動作失控。帶著《黎明之前》《軍師聯盟》等代表作而來的吳秀波,點評有個人風格,首期就貢獻了金句,“願蒼天有好生之德,願戲劇有悲天憫人之心”。但目前三位導師中,觀眾對他是否夠資格坐上導師席的質疑聲最大。值得一提的是,在對宋洋、杜淳的表演點評時,他提醒演員演歷史劇之前要做好功課,但自己卻疑似把“煮豆燃豆萁”中誰是豆誰是豆萁的問題搞錯了。

除了新導師陣容首秀引起關注,首期節目中最后幾分鐘的內容,也很為各位導師“加戲”。原本是讓陳凱歌從三位晉級者中挑出一位和章子怡搭檔參與影視化作品的表演。但陳凱歌臨時出考題,讓晉級的任素汐、杜淳、徐嬌分別和徐崢、章子怡、吳秀波組隊先來一段簡短的即興表演。章子怡和杜淳拿到的題材是《離婚夫妻》,徐崢和任素汐的是《狂笑的男人》,吳秀波搭檔徐嬌演出《一名被盜竊的憤怒男人》。在已播出的《離婚夫妻》和《狂笑的男人》,明顯可以感覺到導師的表演更刷存在感,“戲眼”都在他們身上。尤其徐崢一分鐘無台詞狂笑不止,堪稱精彩。“可惜”的就是,導師表現越精彩,演員就越“沒戲”。對於這兩段即興表演,圍繞著任素汐、杜淳表演展開的討論也寥寥。

演員沒戲?

首期最刷存在感的是“杜淳變樣”

《演員的誕生》最初籌備時,節目組的煩惱是找不找得到人,但節目開播后一炮而紅,自薦參加節目的演員越來越多,以致於第一季后期錄制的場次已經從“二進一”變成了“四進一”的PK。有了第一季的招牌,可想而知這季《我就是演員》更不缺“演員”人選了,從早前曝光的第二季嘉賓陣容來看,相對上一季,這季大多數的參演演員也更具人氣和知名度。但是,目前第一期亮相的三組演員,胡先煦&徐嬌、任素汐&左小青、杜淳&宋洋,尚無一成功“誕生”。甚至,他們的表演在網絡上都沒有什麼討論度,反之,首期的播出,倒是讓大家深刻記住了杜淳的大變樣。當晚節目播出時,“這真的是杜淳”的話題一度沖上了微博熱搜榜第一。減重16斤,再加上換了卷發造型、蓄起了胡子,杜淳的亮相瞬間確實難為了臉盲患者,還有人調侃,如今的杜淳“怎麼歐巴范了?”而杜淳本人也響應網友的討論熱情,在微博上發了一張節目中的截圖,並寫道,“這真的杜淳嗎?確實是我。”

此前數檔導師制的競技類真人秀、綜藝已經告訴我們,這類節目的成功,關鍵還是在於參賽者。由導師引發的種種話題或許能提高節目的討論度,但並不能助力節目真正的成功。試著回想一下,《演員的誕生》第一季持續刷存在感、承包大家話題不是依靠某一位導師,還是源於每一期參演的演員以及他們的表演。不論是表演跑偏生成熱門表情包的:歐陽娜娜“螞蟻已經走了十年”、“你清醒一點”,黃聖依的“海娃”,還是用演技說話、讓人眼前一亮記住他們名字的周一圍、藍盈瑩等。

從第二期預告及網絡曝光來看,《我就是演員》接下來還會迎來許多“名演員”及“名場面”。第二期節目會出現的演員有闞清子、張鈞甯、徐璐、張馨予,這四個人都算是有代表作和代表角色加持,預告看起來現場對戲也十分有火花。前段時間的熱播劇《延禧攻略》中的“純妃”王媛可、“明玉”姜梓新、“李玉”劉恩尚,也會同台PK,被大家開玩笑是“《延禧攻略》我就是演員特別版”,也好奇三人的表演內容會否和《延禧攻略》有聯系。這些名單和陣容目前看起來對於觀眾、網友還是很有吸引力,隻不過能否讓節目“再火一把”,最終還是得靠演員、演技說話。

升級后的新一季 這些老問題還在

《我就是演員》在制作水准上全面升級,包括舞台造型、燈光設計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覺。據悉現場還引入70多塊冰屏,用於打造富於變化的舞台效果,並新增了高空吊點和水池設計,場景更為立體,演員們可以吊威亞一展“輕功”,也能雨中飆戲,表現空間更大。同時,本季節目還應用了導師監視器、觀眾大屏幕,方便展示演員在戲中的表演細節,為導師評價及觀眾投票提供全面的參考內容。但是,一些第一季就被關注、存在的問題還是沒有改善,最明顯的就是劇本和剪輯。

節目派發給演員的表演劇本多數來源於經典影視劇的選段,但從第一季就明顯可以感覺到節目在選取經典之作上的“偏好”,大部分都是導師作品。上一季鄭爽、藍盈瑩分別演過章子怡參演的電影《我的父親母親》《最愛》的片段,這季剛開始徐嬌又演了《臥虎藏龍》。上一季還有宋丹丹、劉燁的作品出現,這次吳秀波加盟,則選取了他主演的大劇《軍師聯盟》。其次,經典之作中的選段是否合理也是一個大的爭議。上一季就曾出現過,有些選段在原劇中確實出彩,但放到節目中,少了前面劇情的鋪墊、后續劇情的進展,反而顯得突兀了,也不利於演員發揮。有些選段並不是照搬原作,而是經歷過改編,或者有些直接是新編的劇本,劇本本身存在問題,也會拖了演員表演的后腿,像這次宋洋和杜淳演繹的《軍師聯盟》一段,事后編劇史航就在微博上發表了他的理解,“七步詩那段,在現場看著也不是很舒服,覺得是劇本問題。”

此外,節目的剪輯也依舊被詬病。這一期節目中,對於任素汐和左小青演繹的電影《1942》片段,徐崢和吳秀波有一段觀點battle:表演中,技巧重要還是情感重要。徐崢認為能調動觀眾的情感,本身就是最大的技巧,而吳秀波認為戲不是技術。兩位導師間的“矛盾”從節目呈現上看得有些奇怪,甚至有觀眾因為兩人的這段爭執,對於吳秀波的專業有所質疑。但節目播出之后,網上疑有吳秀波的完整版點評曝光,又看似是節目剪輯造成網友誤解。上周放出的第二期預告中,章子怡和徐崢疑似因為闞清子的表演產生分歧,直接對峙,也有網友擔心,這難道又是類似第一季中制造出“王俊凱章子怡互懟”的魔鬼剪輯。(記者 蔡慕嘉)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