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視聽》>>2018年第10期

算法推薦的“歧途”及規制之策

陳明
2018年09月26日09:07 | 來源:視聽
小字號

摘要:我國一些新聞聚合類媒體對算法推薦的使用已經陷入“歧途”。本文認為規制之策如下:政府層面要完善監管,對重要信息的算法推薦進行立法監管﹔媒體層面要優先價值理性,完善和改進現有的算法﹔受眾層面要培養良好的網絡社會心態,重塑理性人格。

關鍵詞:算法推薦﹔工具理性﹔價值理性﹔規制

一、算法推薦誤入“歧途”

新媒體時代,一些新媒體樣態以算法推薦為核心技術,追蹤受眾喜好獲得了巨大成功。傳統媒體則哀鴻遍野:上百家都市報晚報關閉或停刊,很多電視台的受眾群體、廣告金額斷崖式下滑。算法推薦在技術的加持下野蠻生長,一路開疆拓土,看似風光無兩。但一味走“拿來主義”的發展之道,引起了其他媒體的不滿。近些年來不斷有媒體起訴今日頭條等公司侵權,要求其進行賠償。而內容低俗、虛假信息等負面資訊更是如影隨形,屢見報端。

2017年9月,針對算法推薦引發的亂象,人民網連發三篇評論。9月19日《一評算法推薦:不能讓算法決定內容》指出,內容推薦不能少了“總編輯”,再好的傳播渠道也要有“看門人”,即使在技術為王的時代,也不能完全讓算法決定內容。同日刊發的《二評算法推薦:別被算法困在“信息繭房”》指出,先進的技術、精密的算法可能會放大某些消極影響,進一步縮減理性、開放、包容的公共空間,從而失去在爭議中達成共識的機會。20日刊發《三評算法推薦:警惕算法走向創新的反面》,指出技術和算法一旦失去節制的美德,就可能誤入歧途,走向創新的反面①。

2018年3月31日,央視《新聞直播間》和《東方時空》報道了快手、火山小視頻上出現的數以百計的未成年媽媽視頻,批評其社會道德和底線缺失。2018年7月4日,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文章《算法推薦:引發低俗劣質信息精准推送》,文中指出了算法推薦劣質信息的三大特質:真假難辨,價值導向錯亂,缺乏深度。

包括央視、人民日報在內的中央級媒體連連炮轟算法推薦。這充分說明,我國一些新聞聚合媒體在算法推薦上存在過度迷思,已經走入了“歧途”。

二、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的錯位

德國哲學家馬克斯·韋伯在1906年的著作《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中,提出了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的概念。他認為價值理性是行為人注重行為本身所能帶來的價值,即是否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忠誠、榮譽等,甚至不計較手段和后果,而不是看重所選擇行為的結果。工具理性,就是通過實踐的途徑確認工具(手段)的有用性,從而追求事物的最大功效,為人的某種功利的實現服務。工具理性是通過精確計算功利的方法最有效達到目的的理性,是一種以工具崇拜和技術主義為生存目標的價值觀②。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也是法蘭克福學派的批判理論中的重要概念。

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在新媒體領域被重視的程度近些年來出現了明顯的區別。為了在激烈的媒體競爭中脫穎而出,眾多新媒體從業者和新媒體公司積極研發和推廣各類新媒體樣態,微博、微信等各種APP近些年來應運而生。新聞聚合類媒體的勃興,正是在這樣的社會大背景下。為了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獲得更多的收入,工具理性得到了充分的重視。眾多的新聞聚合類媒體紛紛開發各種軟件,應用算法推薦,利用龐大的大數據資源來分析受眾的喜好,改變了傳統的“一對多”的傳播模式,變成了“一對一”的、單向的、個性化的信息傳播。這些軟件根據受眾的喜好,不斷地給受眾建模“畫像”,並依據這些資料和數據,不斷地向億萬受眾推薦個性化的信息。結果就是短短幾年,以今日頭條為代表的新聞聚合類媒體迅猛發展起來,獲得了幾億用戶,公司也成長為擁有億萬資產的巨無霸企業。追求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以實用主義和功利主義為表現的工具理性在這些媒體的發展過程中一目了然。

在一味追求工具理性的時候,弘揚主流價值觀、進行正確輿論引導、倡導優良的社會風氣等媒體社會責任卻被棄之腦后,價值理性讓位於工具理性。兩者之間本來應該是良性互動,相輔相成的關系,而今卻出現了嚴重的錯位。

三、根治亂象的規制之策

算法推薦所引起的諸多問題,需要進行有效的規制。在筆者看來,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政府層面:完善監管,對重要信息的算法推薦進行立法監管

新的技術帶來新的突破,它在獲得較強的社會反響的同時,也會突破一些禁區,闖入法律的空白地帶,帶來政府監管方面的問題。我國近些年來出台了諸多法律法規,加強了對網絡的監管,如2017年6月1日開始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

對於那些涉及影響公眾基本權利,涉及重大社會公眾利益的算法,應通過立法對分發內容、內容判斷標准、推薦標准、干預手段等關鍵性環節,進行更強的公共監管③。而對於其他內容,可以通過制定行業標准等方式進行監管。同時,基於現代社會的法制需要,對於一些現代公眾關注的如社會習俗、個人隱私、人權的保護等准則,要納入到算法推薦的法律規制中。

(二)媒體層面:價值理性優先,完善和改進現有的算法

在實踐層面,媒體則要完善和改進現有的算法。具體的做法有如下幾點:

1.彌補既有算法的漏洞。算法不是魔法,必然會存在一些漏洞,需要及時進行彌補,完善和改進現有算法。今日頭條總編輯張輔評2017年底接受媒體採訪時說,算法本身並不完美,需要改進和完善。今日頭條有超過50%的員工是技術人員,每個星期都會對算法和模型進行一次優化和調整。一年內今日頭條的算法已經進行了4次模型迭代④。彌補的過程,既要參考國內媒體的經驗,如果有條件的話,也要參考國外聚合類媒體的經驗。

2.加強內容安全管理。平台上往往有數以萬計的內容發布者,這些發布者每天發布的信息數以萬計,為了防止這些海量信息中出現一些不良信息,必須要加強內容安全管理。首先,對內容發布者進行分級。一些長期發布合格、高質量信息的發布者,可以評為優秀,這樣的發布者可以少審核或者定期審核,以減少審核工作量。其次,加強人工審核。機器計算有其便捷之處,但人工的審核不可或缺,需要增強人工審核的力量,對平台發布的內容進行人工關鍵詞檢索審核和隨時的抽檢,以保証內容安全。最后,加強對違反者的懲處力度。根據發布內容的問題嚴重程度,給予警告刪帖、發布權限被有限期封禁、發布權限被無限期封禁等處罰,並同時建立違反者檔案,對違反規定者記錄在案,對這些記錄的對象進行重點巡查和監控。

(三)受眾層面:培養良好的網絡社會心態,重塑理性人格

在我國,網絡社會心態長期都是業界和學界關注的話題。由於網絡的虛擬性,一個熱點話題出現,往往在網絡上演變為口水四濺,板磚橫飛,“站隊”開撕。不以事件的是非曲直為出發點,而完全演變為立場和義氣之爭。網絡社會心態不是公平持正,而是充滿戾氣和暴力。長期在其中浸染,年輕人的心態也會大受影響,出現扭曲和失衡。

這種現象在新聞聚合類媒體上同樣如此,而且更趨嚴重。因為算法推薦的原因,使用這些APP的用戶傾向於接觸自己喜歡的信息,而APP通過算法了解了這些用戶的喜好,便會不斷地推送此類信息給這些用戶。長此以往的不斷重復,公眾便會沉浸於自己的世界裡不能自拔,對不同的觀點更加排斥和抵觸,這就是所謂的“繭房效應”。“繭房效應”的出現使得網絡社會心態的對立更加嚴重,不得不防。

為了改變這種情況,受眾必須主動逃出自己構建的虛擬的“繭房”,多接觸不同的新聞和觀點,以平和理性的態度認識和了解外面的世界,重塑理性人格。

注釋:

①羽生.人民網三評算法推薦:警惕算法走向創新的反面[EB/OL].

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7/0920/c1003-29545718.html.

②百度百科.工具理性[EB/OL].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7%A5%E5%85%B7%E7%90%86%E6%80%A7/9323701.

③倪戈.網絡時代,應如何規范“算法”[N].人民日報,2018-07-04(019).

④建文.智能推薦:認知和改進完善都需要時間——訪今日頭條總編輯張輔評[J].新聞戰線,2017(23).

基金項目:本文受中南民族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項目資助。項目名稱:多元輿論場共存背景下湖北省輿論引導體系構建研究。編號:CSQ18033。

(作者單位:中南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