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8年第8期

論微時代文獻信息傳播的特征

劉焱
2018年09月27日09:39 |
小字號

來源:《新聞愛好者》

【摘要】微時代文獻傳播發生了巨大變化,無論傳播載體、傳播方式,還是受眾構成、接收方式等,均與傳統傳播方式迥異,形成了新的特征。這使其具有快捷性、大眾性和自由性特點,也導致其碎片化、庸俗化和專制化。微時代,文獻信息傳播要借微信傳播的東風,才能夠使其文化價值更加凸顯、社會效應更加鮮明。

【關鍵詞】微時代﹔文獻信息傳播﹔積極效應﹔消極效應

騰訊公司發布的《2017微信數據報告》顯示:2017年9月平均日登錄用戶為9.02億人,較2016年增長17%。由於微信多項功能免費供大眾使用,使智能手機幾乎涵蓋了一個獨立的時空,也給人類營造了一個包羅萬象的虛擬世界,微信“一觸即發”的便利功能激發了受眾的創作熱情,產生出一個龐大的信息群,建構起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傳播方式。我們的生活,顯然進入了微時代。那麼,微時代文獻信息傳播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其正負效應如何,怎樣避免微時代文獻信息傳播的負效應等,就成為必須研究的課題了。

相對於傳統的文獻信息傳播而言,無論是傳播載體、傳播方式,還是受眾構成、接收方式等,微時代的文獻信息傳播均發生了巨變,形成了新的特征。變化已經發生,還會繼續蛻變,這是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我們需要研究其變化規律和正負效應,以便及時調適,使文獻信息傳播事業健康發展。

一、傳播載體與傳播方式的變化

傳統的文獻信息傳播途徑為圖書出版與發行、期刊編輯與傳播、圖書館藏書的借閱等,這種需要眾多知識群體參與、糅合多種物質環節的傳播方式,其傳播以紙質載體為主,至20世紀80年代后逐漸增加了圖像、視頻等電子載體。總體來講,紙質載體尚佔據主導地位。

但是,智能手機的發明帶來了全球信息傳播方式的革命,也使文獻信息傳播載體發生了變化。智能手機是指像個人電腦一樣,具有獨立的操作系統、獨立的運行空間,可以由用戶自行安裝軟件、游戲、導航等第三方服務商提供的程序,並可以通過移動通信網絡來實現無線網絡接入手機類型的總稱。世界上公認的第一部智能手機IBM Simon(西蒙個人通信設備)誕生於1993年,它由IBM與BellSouth合作制造。發明伊始,智能手機主要是通信工具,其數字化儲存、聯絡方式,便捷了人際溝通,也為信息的快捷傳遞奠定了技術基礎。2011年1月21日,騰訊公司推出微信服務,可以通過網絡快速發送免費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支持單人、多人參與,於是“朋友圈”興起,成為當下人傳播信息、交流文獻信息的重要途徑。

傳播載體的電子化、數字化,必然帶來傳播方式的無紙化。作為智能手機發明后出生、成長起來的“80后”和“90后”,他們不再像祖輩、父輩那樣訂閱期刊,或到圖書館排隊借閱,而是借助手機查詢所需要的文獻資料,傳播所喜歡的文獻信息。無紙化的傳播方式,一方面節約了時間,節省了紙質文獻借閱所需要的空間和人力資源﹔另一方面也存在信息來源的復雜化,使查詢者喪失了現場交流信息的機會。

二、受眾構成和接收方式的變化

傳播載體與傳播方式的變化,一方面改變著信息接收者的構成,使那些尚未擁有智能手機或未掌握網絡查詢技術者暫時止步圈外﹔另一方面則使文獻信息接收方式發生了變化,不再是紙上抄寫,也不再是復印。

傳統文獻資料的受眾,多為大學教授、研究生、大學生等高校人員或科研機構中的研究者。他們具有很強的專業需求和明確的目的,所具備的專業素養也很高。但是,微時代文獻信息的受眾,不再局限於專業人員,而是以年輕人為主。他們並非一定從事研究才瀏覽,也可能是出於好奇而查詢。甚至僅僅是遇到了不知道的某個典故,或具體知識,就可能到手機裡查詢資料,或者呼喚“萬能的群,親們幫忙!”當然,專業研究人員也在利用微信傳播、交流文獻資料,這樣可以使短缺資源迅速傳播。

從接收方式看,微時代信息接收方式顯然與傳統不同。傳統的文獻信息從查找到獲得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從最初的圖書館查找卡片上的圖書登錄號,到后來的電腦查詢,然后是將所查信息寫下來給圖書館工作人員,由他們找出來進行登記,才能借走。即便是電腦普及后的自主借閱,依然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借閱時間被限定一到兩個月,看到有用的內容,還需要抄寫下來,或復印。遇到善本、珍本,則隻能抄錄,耗時耗力。微時代的讀者免去了絕大部分程序,隻要網上查到,或好友分享了,就可以下載、保存。閱讀后,若想打印,有三條途徑:其一,復制閱讀文本並存儲到備忘錄,再發送到自己的郵箱中,或者隔空投送到電腦中就可以轉變成紙質文本了﹔其二,可以通過共享將手機閱讀文本存儲到iCloud雲盤中,將手機直接與電腦聯接就可以打印所需的微信資料﹔其三,可用手機掃碼登錄微信網頁版,通過文件傳輸助手就可將微信資料打印出來。總之,微信資料能最大化滿足人們的需求。

三、微信傳播文獻信息的積極效應

微時代文獻信息傳播的載體、方式發生了變化,其受眾與信息接收方式也與傳統的文獻信息傳播不同了。這就使其具有與傳統媒體不同的傳播效應,值得我們關注。

微時代的文獻信息傳播,所借助的工具主要是微信,其特征首先是快捷性。微信傳播屬於點對點的傳播,改變了傳統傳播中點對面的傳播方式,因此,具有信息直達的快捷特點。同時,參與者不受時間、空間限制,可以跨學科、跨平台、跨人群傳播﹔可以文字描寫、圖片展示,也可以視頻鏈接、聲音再現等。手段的多元化,視角的多維性,均凸顯出隨性、便捷的特征。受眾反應的方式也呈現多樣化,可以點贊,可以發表情包,或直接收藏,也可以回發一個相關的論文或資料等,快速反饋信息,遠遠超越傳統文獻傳播方式的速度。

微信已融入當今中國絕大多數人的生活,因此微信傳播具有大眾性。英國學者特倫斯·霍克斯指出:“人在世界上的作用,最重要的是交流。”﹝1﹞人與人是怎樣交流的?中西方學者普遍認為人與人,人與人類的團體、組織和社會的關系是用“傳”作紐帶,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不斷將人的感官延伸,將智慧傳遞的路線永恆延伸下去。“人之為人從傳播起。一個人的生活方式就是他的文化傳播方式﹔也可以說,一個人的文化傳播方式就是他的生活方式。”﹝2﹞一部智能手機與多個APP軟件組合成微信,就能完成閱讀、學習、社交、娛樂、商品交易、消費、日常出行、吃喝玩樂等,這就是微信的魅力所在。這種隻需要購買手機、掌握基本使用技巧即可進入的傳播鏈條,顯然沒有預設門檻,人人皆可參與。當它被用來傳播文獻信息時,無疑具有大眾性特征。

言其大眾性,並非意味著人人都被動參與,這與微信傳播的自由性特征有關。微信是自媒體傳播,人人都可以在微信上發表己見。它借助網絡傳播,網絡促進世界范圍內人類文化的傳播和文化資源在全球的流動與重組,開闊了人們的精神與物質生活眼界。由於是在虛擬空間中自由穿行,所以實現了創作主體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的最大發揮。應該承認,網絡文化打破了現實與虛擬的對立,實現了疆域模糊化,從而使對象呈現在受眾面前時具有了闡釋的多種可能性,從內部促動了當今人類思維與文化的多元化。網絡賦予微信強大的傳播動力,在微信傳播中,每個人或組織既可能是傳播者,也可能是接受者。因此,微信傳播具有自由性特征。就文獻傳播而言,接受什麼,接受多少,是每個受眾可以自主決定的。實際上,朋友圈內的文獻資料,更多是知識性、趣味性資料集萃,帶有普及、應時的特點。但是,如果是學術界建構的朋友圈,則可以交流學術論文、文史資料,還可以互動商榷,顯然要深刻得多、專業得多。無論哪個層面,均沒有設置門檻,顯然具備自由性。

四、微信傳播文獻信息的消極效應

微信猶如一個“信息超市”,也更像“城市休閑廣場”,每個人均可通過微信傳播最大限度地獲取自己所需的信息。但是,有人取長棄短,有人則不知取舍。因此,利用微信傳播文獻信息時,也會產生種種消極效應。

微信傳播文獻信息具有碎片化特征。微信功能多,承載的信息量大,傳播快捷。因此,其所載信息的准確性、完整性就容易被忽略。“尤其重要的是,智能手機中駁雜凌亂的時空秩序迎合了這個時代文化時空結構的內在需求。因而,智能手機所展現的不是快捷的重組而是空間的分裂,它以即時性、零碎性的方式刺激和吸附它的‘主人’。當生活主體的時空體驗經常被打斷、被插入、被截取、被干擾和頻繁置換的時候,傳統社會中的人的整體性時空生存經驗隨即被切割分解為斷斷續續的不連貫的單體粒子——碎片感和斷裂感隨之產生,浮躁的文化基因也被埋下伏筆。”﹝3﹞生存經驗整體性被打破的受眾,更喜歡接收碎片化的信息,而科學研究是需要完整信息的。因此,受眾在接收微信傳播的文獻信息時,要根據自己的最終目標做出理性的選擇。如果是泛泛了解,滿足自我休閑欲望,則不必太在意信息的完整性﹔若從事研究,則不可依賴微信提供的信息,一定要回歸傳統途徑,到圖書館查找文獻信息。

微信傳播文獻信息也具有庸俗化特征。如前所述,微信傳播具有大眾化特點,它凸顯出在現代技術條件下,於虛擬空間裡人們擁有了相對平等的權利﹔無門檻限制使得人人均可參與,便於受眾情感的溝通,使微信傳播具有親和力。但是,無門檻意味著標准的虛化與降低,功利化、趣味化與窺視欲等滲入微信中,會使微信文獻信息傳播不再具備昔日的學術性、高雅性,而成為特定網站牟利的載體,成為某些人賺取粉絲點贊的工具,甚至成為極個別人造假、傳假的平台。

鑒於此,傳播文獻信息時首先要篩選,即去偽存真,保存和積累對社會有正面影響的文獻﹔還要顧及社會評價,促進社會穩定,規避社會風險,協調人類精神與物質建設平衡發展。其次,文獻信息傳播經過傳播者、信息、媒介、受傳者、效果進行線性傳播,要在傳播的基礎上建立“反饋系統”,以期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把受傳者的反映通過各種渠道接收,並對傳播的各個環節進行改進和完善,以達到對社會的宏觀傳播效應。

因此,利用微信傳播文獻信息時,需要提高自我鑒別能力。一方面,如果科學研究時需要,可以把它作為信息切入口,進一步查詢信息源,以獲得可靠的文獻資源﹔另一方面,對於拿不准真偽的文獻信息,咨詢同行專家,切勿盲目引用。同時,建議反向利用網絡查詢真偽,因為國際、國內主要的圖書館,其館藏資源多數已經電子化,是能夠通過互聯網查詢的。

微信傳播文獻信息還具有專制化特征。微信的建構是依賴現代互聯網技術和智能技術的,現代高科技的發達使得人類生活處於被動狀態,很多人出現“手機控”現象。如果是生活層面的“手機控”,頂多是時間被佔有,但是,隨著微信內容的多極化、共享性,手機使用者的深層意識往往被左右,成為不自由的行為主體。“智能手機中時空異質的不同主題之間彼此獨立又共同分佔手機空間,相互交叉、駁雜喧鬧、多聲部混雜,它們與生活個體捆綁在一起,隨時在場,隨時等待,隨時召喚,隨時啟動,呼喚著微民們的點擊、瀏覽和閱讀。這些缺乏歷史關聯和背景的信息擁擠在一條條信息通道上,通過不斷拼擠、刷新的方式搶奪資源,形成了一個令人無法抗拒又令人疲憊不堪的紛擾世界。”﹝4﹞在微信構成的具有壓迫感的時空場中,人們的自由意志可發揮的空間極小,受眾心甘情願地被其支配,匍匐在其專制威權下。這是非常值得警惕的現狀,更是需要微信接收者深思的。微信傳播文獻信息出現的反交流特征,也與國人集體無意識中對權威的服從有關。若要應對這種現象,就要強調微信信息接收中個體意識的存在,不能毫無選擇地接收,也不能隨意接受網站的推介。理想的狀態應該是保持研究者主體意識的自由,理性選擇來到眼前的各種文獻信息,擇優而用,汰劣而為。

文獻信息傳播以其特有的社會性、目的性、傳承性、互動性、可持續性肩負著文化傳播的重任。不同於廣播、電視、電影等非文獻傳播的轉瞬即逝,文獻信息傳播則具有讓受傳者獲得穩定的永久性的文獻信息、可持續性利用的網絡信息文件等特點,使文獻傳播的受者可以永久和重復利用文獻,並將全人類積累的巨大文化遺產繼續發揚光大,使人類智慧得以全球共享。可見,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呼應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需要,文獻信息傳播的價值和空間越來越大。通過對微信傳播文獻信息正負效應的研究,我們發現微信傳播本身是現代社會裡非常重要的信息傳播方式,技術本身沒有副作用。隻要我們能夠善用其優長,去其弊端,是可以更好地利用微信傳播途徑為文獻信息傳播服務的。微時代,文獻信息傳播要借微信傳播的東風,才能夠使其文化價值更加凸顯、社會效應更加鮮明。

參考文獻:

﹝1﹞特倫斯·霍克斯.結構主義和符號學﹝M﹞.瞿鐵鵬,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127.

﹝2﹞庄曉東.文化傳播:歷史、理論與現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

﹝3﹞張紅翠.“微時代”文化批判﹝J﹞.河南社會科學,2017(11).

﹝4﹞張紅翠.“微時代”文化批判﹝J﹞.河南社會科學,2017(11).

(作者為河南大學文學院資料室館員)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