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雙》上演國慶檔逆襲 即使被劇透,還是夠好看

電影延續港片常見的“雙雄”設置
連續三年的國慶檔影市都上演了一場香港電影的“逆襲之戰”:2016年的《湄公河行動》低開高走,最終成為2016年國慶檔的票房冠軍﹔2017年的《追龍》收獲5.7億元票房,成為王晶近年來口碑最好的電影﹔今年國慶檔則有庄文強導演、周潤發和郭富城主演的《無雙》。上映三天,《無雙》的單日票房排名已躍升第一位,口碑也在發酵,豆瓣評分升至8.0。
劇情
最后大反轉,觀眾感受解謎爽感
庄文強與麥兆輝這對搭檔共同打造了《無間道》系列、《竊聽風雲》系列。庄文強這樣介紹“麥庄組合”的分工:麥兆輝負責直來直往的劇情,而那些謀略、暗算等情節則大多出自他之手。這次庄文強跳出來單干,自編自導了《無雙》。庄式“拐彎抹角”的劇本,成為《無雙》區別於其他港片的最大亮點。
光看劇情簡介,《無雙》與大部分港產犯罪片無異:主角是港片常見的“雙雄”設置——一個是霸氣外露的國際偽鈔集團首腦“畫家”(周潤發飾),一個是膽小怕事的造假天才李問(郭富城飾)﹔故事講述性格迥異的兩人從聯手制造超級假鈔的搭檔變成敵人。盡管劇情和設定看似套路,但電影最后半小時突然出現了出人意料的大反轉,將“雙雄犯罪”的基礎結構消解,暗合片名《無雙》。觀眾看到最后才會恍然大悟:原來之前一些看似無關緊要甚至不太合理的細節,竟然全都是伏筆。
雖然深究之下仍然有bug,但是《無雙》的劇本總體上能自圓其說,可以給觀眾帶來解謎的爽感。上映三天之后,豆瓣討論區已經掀起一波“誰才是真正‘畫家’”的解析和討論。作為一部商業片,《無雙》的確做到了讓觀眾走出電影院之后還有琢磨和回味的余地、甚至勾起“二刷”的興趣。
創作
庄文強戲稱:讓周潤發演周潤發
《無雙》並非單純為反轉而反轉,關於“真假”和“替身”的討論貫穿全片。《無雙》的創作,也源於庄文強的有感而發。他毫不諱言:“李問是我自己的投射。”《無雙》創作於庄文強的事業低潮期。在電影中,李問沒有繪畫的天分,卻有模仿才能。而庄文強也經歷過自我懷疑:盡管《無間道》系列取得成功,但他與麥兆輝合開的公司生意卻很差,“在拍電影這件事上,我不是一個很有天分的人。我知道自己不會變成王家衛、杜琪峰這些大師。但就算做不到王家衛,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生存下去”。
某種程度上,《無雙》是“迷弟”庄文強向周潤發的致敬之作。他坦言周潤發是他最熟悉的英雄人物,電影中的動作戲都是根據周潤發以前的電影設計的。周潤發扛著雙槍大殺四方的設計,完全就是“《英雄本色》+《喋血雙雄》+《上海灘》”。庄文強笑稱,《無雙》是“周潤發演周潤發”:“我的動作指導看完劇本之后說,導演,你想的這些動作都很上世紀80年代。但他看到發哥來了之后,也明白了我為什麼這樣做了:這個戲講的就是周潤發演過的所有英雄人物。”
有趣的是,電影中的兩個主角的性格與演員本身也異常契合。李問畏縮、謹慎,“畫家”卻從容、霸氣,郭富城和周潤發的表演同樣如此。庄文強評價:“發哥是外露的,郭富城是往裡走的。發哥每一秒的表演都可以剪入正片﹔郭富城有點‘笨’,哪怕不需要演的時候他還是很用力、很專心地演。現在出來的效果,其實是超出我的預期。”
破局
港產片逆襲,是勝利也是困境
庄文強花了近10年時間打磨《無雙》的劇本,其中花了不少心思還原印制假鈔的過程。他透露,《無雙》的故事由三宗案件綜合起來,造假技術則是真假結合:“我們咨詢過印刷師傅,拍的時候又加了一些傳說中的、實際不存在的技術。”而扮演假鈔集團技術人員的廖啟智,甚至學會了操作電影中用來印假鈔的大型印刷機。因此,電影裡的造假過程看起來異常真實。
不過,比起犯罪細節的真實和細致,《無雙》中的一些“大場面”就顯得有點過分刻意了。明明是一個高智商犯罪片,但庄文強仍然見縫插針為電影加入港產犯罪類型片的“標配”:槍戰、爆破和打斗。周潤發和他的偽鈔集團小伙伴加起來不過五六人,但是武力戰斗值卻高到有點匪夷所思:他們不僅在加拿大公路上劫殺了好幾個銀行護衛和警察,還團滅了一整個東南亞武裝分子村落……
庄文強說,希望《無雙》是一部即使被劇透還是好看的電影。而這個“好看”落實到電影裡,就是犯罪、爆破、槍戰、動作等商業片元素。他不諱言港片偏愛警匪犯罪題材,因為這些商業電影市場更接受:“香港電影人很早就把電影視為一種商業行為,因為電影成本太高了。比如我寫了一部愛情片給老板看,老板說:‘很好,不如你拍《無間道4》啦。’這是沒辦法的事情。”但他同時表示樂觀:“近年越來越多年輕導演嘗試不同的非商業題材,只是不知道哪部電影會突然火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