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新聞學科建設的路徑和方法創新
來源:《青年記者》2017年12月下
中國特色新聞學科建設問題,核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理論建設的問題,也就是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體系的建構問題。中國新聞理論體系的建構經過黨報范式、新聞事業范式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不同於西方的知識范型:西方是立基於實在論基礎上的專業主義/自由主義新聞觀(或曰客觀新聞學)﹔中國是立基於建構論基礎上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這二者之間存在著價值觀上的不兼容問題:西方強調媒體的獨立和新聞的客觀,中國則強調媒體對黨性原則的堅守和新聞的傾向性。目前,總起來看,盡管新聞生產社會學和傳媒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已經對西方的客觀新聞學進行了某種程度的顛覆和批判,但這一理論在國際學術話語中依然佔據著科學制高點和道德制高點﹔而我們建立在“物質—意識”二元辯証關系基礎上的“黨報理論”雖然經過了“新聞事業”范式的發展,但依然還存在著“結構性貧困”①的問題,在世界新聞傳播話語體系中處於劣勢。然而,這並不証明建構論的新聞觀沒有其生命力。相反,隨著哲學、社會學和傳播學“實踐范式”轉向的發生,隨著新媒介技術的發展所帶來的新實踐新經驗的積累,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體系建設的創新正來到一個新的歷史關口,它必須實現自己的3.0版本的升級,才能真正樹立起中國特色新聞學的理論自信並貢獻於世界新聞傳播理論。
理論自信: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體系的先進性問題
以簡單的資產階級新聞學和社會主義新聞學這樣的提法去對專業主義/自由主義新聞觀和我國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做出區別是遠遠不夠的。固然,任何一種人文社科的理論背后肯定會有其意識形態方面的內容,但理論自信必須建基於理論科學自身的自洽性、解釋性和超越性。
馬克思主義理論是有強大生命力的科學。它佔據著真理性的制高點,佔據著人民性的道德制高點,也佔據著方法論的制高點。②自誕生以來,世界范圍內掀起一次次“馬克思熱”﹔當下“回到馬克思”,回到“交往實踐觀”的馬克思正成為一種重要的哲學思潮。
馬克思對傳播學的影響巨大。西方馬克思主義媒介文化理論、文化研究和傳播政治經濟學無不是馬克思主義影響的產物(這些理論從宏觀上解釋了媒介意識形態問題)。當前,西方的社會學和傳播學正在走向“實踐范式”轉向,“媒介化學派”直接以“實踐”作為“媒介學”的出發點。這必然將影響新聞學理論的范式轉向。就西方新聞理論研究來看,新聞生產社會學學派以人類學田野調查的方法對編輯部內部的新聞生產方式進行觀察,結果顛覆了新聞的客觀性宣言,新聞的建構性得到新聞生產流程層面上的証明。目前,在新媒體重構社會的背景下,西方新聞理念也面臨著重新再建構的問題。
可以這麼說,以新聞生產的建構論觀念來解釋當下的新聞實踐並重構新聞理論范式,正成為中西方的一個大的趨勢。在這個意義上說“中西匯流”並不為過。而在這個歷史節點上,我國建構論的新聞理論體系正可以有所作為。
新聞生產范式: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體系的建設路徑
首先,我們必須對我國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體系建構論的知識論基礎有充分的認識。從延安整風時期開啟的我國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體系的建構一開始就是建基在“物質—意識”“新聞—報道”這樣的二元辯証法的基礎上的,從黨報范式向新聞事業范式的發展並沒有改變這一二元認識論基礎。同時,受當時時代問題的影響,我國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體系的建構主要是對標解決由徐寶璜引進的西方專業主義新聞理論中的問題。而西方的這套新聞觀可以稱為“新聞報道觀”,即以新聞記者的業務活動為中心,以規范的報道理念為訴求的靜態的新聞理念系統。這樣一種發展路徑,實現了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體系建構的1.0版本(黨報范式)向2.0版本(新聞事業范式)的躍升,但其“物質—意識” “新聞—報道”的二元結構的線性辯証建構觀並沒有改變。
其次,我們必須認識到,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我們對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體系的建構觀的認識,有一個從“物質—意識”的簡單二元建構論到“交往實踐觀”的復雜建構論的認識發展過程,並與當前國際上出現的“回到馬克思”“交往實踐觀”的轉向潮流開始同步。目前,我國的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體系的建構,需要重新校准自己的認識論、知識論基點,即馬克思的“交往實踐觀”,並在新媒體的實踐語境下,升級我們的理論體系到3.0版本。
最后,這個3.0版本,我們可以稱為“新聞生產”范式。作為名詞,新聞生產指的是人類新聞實踐活動的總和。作為動詞,指的是記者、編輯和社會群體為了接近和控制新聞而展開的社會建構過程(廣義),同時也是指新聞從採集、制作到傳播的全過程,更准確地說,是新聞文本生產—流通—分配/消費—再生產的循環過程(狹義)。在這個“新聞生產”范式的框架內,新聞不再單純是一個自我隔絕、自我封閉的有關新聞報道的理念系統,而是被認為是一個在權力場域中、在各種力量的博弈中新聞不斷被建構的動態過程,同時也是一個新聞媒介不斷爭取它在各種社會實踐關系中的核心位置的過程。核心—邊緣的媒介文化循環生產機制作為一種新聞生產的首要規律發揮著作用。在此框架下,新聞傳播業的傾向性、議程設置功能和主流媒體的輿論引導功能等問題的合法性得以成立,並能在現代意義上得到有效解釋。同時,新聞客觀性原則也不會被顛覆,因為新聞場域的相對自主性在新聞生產框架內是得到認可的。另外,“新聞生產”范式不再是“新聞—報道”的簡單線性思維,而是立足於融合新聞的實踐,把場域思維、關系思維、網絡思維、 場景思維、社交思維、用戶思維和產品思維貫徹其中。
新聞話語: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體系的方法創新
任何一個理論體系在范式轉型的過程中,都需要圍繞核心架構、核心概念和核心問題三個方面進行新聞話語的創新。前面部分討論的“新聞生產”范式顯然屬於核心架構問題,但“新聞生產”這個概念的理論建構潛力還沒有充分地被挖掘出來,急需進一步的探討﹔另外,在新聞生產范式中,原有的理論概念也需要重新獲得闡釋,比如客觀性和新聞文本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聞學中,黨性、人民性與公共性之間的關系等,也需要在新的框架中得到更合理的解釋。還有中國傳統的“文人論政”“報人報國”等思想遺產和概念也需要進一步地梳理和挖掘,並在新的理論范式中找到合法化和合理化的位置。
童兵教授建議開展經常性的“新聞話語工作坊”活動,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建議。馬克思主義的新聞理論體系的建構需要圍繞新新聞話語進行扎扎實實的理論探討。
首先,要對一些重要的新聞話語從哲學、社會學、傳播學等其他上位學科那裡進行溯源性的解讀。新聞學作為下位學科,上面有哲學、社會學和傳播學等社會科學,它們對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體系的建構具有“知識型”的意義。在轉型的關鍵時刻,回到“傳播哲學”去尋找新的理論衍射點,總是一種正確的選擇。對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體系建構而言,不斷地“回到馬克思”,也是一種規律性的現象。
其次,要對中國特色的新聞話語深入中國新聞史的歷史實踐中去挖掘,並放置在新的理論范式中去進行討論。如對“文人論政”“報人報國”“黨性原則”“耳目喉舌”“誠”等中國特色的新聞話語,都需要不斷地進行知識考古學意義的分析和詮釋。
再次,要從媒介融合的實踐和現象中去進行“中層理論”(Theories of the Middle Range)③的提升。任何一種理論的創新,一方面要從傳播哲學和其他學科中尋找理論的地平線和理論的衍射點,另一方面,也要從正在進行的新聞實踐中進行經驗性的總結和提煉。當前的新媒介實踐,是人類歷史上的一次“新傳播革命”,④它所提供的新經驗必然產生全新的新聞話語。這些新聞話語需要被吸納進新聞理論體系中去並找到自己的合法化位置。具體說來,比如情感因素和后真相,輿情反轉和新聞真實等。
最后,突破線性思維,運用復雜系統思維,跨學科方法綜合運用,這是我們進行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體系創新的重要方法。比如對什麼是新聞的定義,可以採用三角固定法,即“新聞是新近發生事實的報道”+“新聞的本質是信息”+“新聞是一種敘事性存在”這三種表述並置的方法來固定新聞的含義。另外,從比較區分的角度,以往我們是把新聞與宣傳、新聞與文學、新聞與歷史、新聞與情報做區分,現在我們可以從新聞產品和媒介產品的角度做出區分等等。
代結語
之所以說中國特色新聞學科建設的核心問題是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體系的建設問題,是因為新聞理論的新框架確立不起來,其他的課程教材如新聞編輯、新聞採訪與寫作、新聞評析等就很難進行真正框架意義和觀念意義上的更新。中國特色新聞學科內部的邏輯貫通性就很難達成。在一個較長的時間內,這種新實踐舊理論的狀態還會持續下去。這也正是“范式革命”⑤所必經的歷史過程。然而,新聞生產范式的目標框架應該是清晰的,這一點毋庸置疑。
注釋:
①張濤甫:《新聞傳播理論的結構性貧困》,《新聞記者》,2014年第9期
②劉曉玲 劉曉川:《馬克思主義有著強大生命力》,《人民日報》,2016年10月20日,第7版
③1、R. B. Merton(1967): On Theorrtical Sociolgy,New York:The Free Press
④李良榮:《新傳播革命》,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年12月版
⑤【美】 托馬斯·庫恩著,金吾倫 胡新和譯:《科學革命的結構》,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作者為煙台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復旦大學博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