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從公告石碑到數字移動端 報紙:記錄新聞的創舉

慧文
2018年10月24日07:39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報紙 記錄新聞的創舉

從羅馬帝國的公告石碑、漢代的木簡絹帛,到飄散油墨清香的德國古登堡鉛字印刷,乃至移動端的數字新聞報,報紙的形式在不斷發生變化,然而“刊載新聞、定期出版、公開發行”的核心特征始終未曾改變。從這個意義上說,報紙也將永不會消失。

世界上最早的報紙出現在中國

公元前60年,尤利烏斯·凱撒被選舉為羅馬共和國的執行官。第二年,他做了一項決定。凱撒命令將元老院和公共集會所作的議題都記錄在案,刻在金屬片或石板上,每日定時在羅馬市民攢聚的廣場上公布。凱撒將其稱作“Acta Diurna”(拉丁語),翻譯過來就是“每日紀聞”。

“每日紀聞”的內容既包括羅馬法庭最新判決、元老院立法、執行官近期指令等官方部分,也囊括了羅馬市民的出生、婚嫁以及訃告等私人內容,所以通常認為,凱撒的這個創舉兼具了現代政府公報與大眾新聞的某些功能,可以看作是西方報紙最早的雛形。

15年后,羅馬共和時代結束,凱撒的養子屋大維開啟了羅馬帝國時期,但“每日紀聞”卻保留了下來。此時這些印刻著每日紀要的石塊在被廣場公示的基礎上,又進一步被謄抄、翻譯成不同版本,發布於羅馬帝國統治下以地中海為核心的亞、歐、非的廣袤區域﹔直到羅馬帝國一分為二,東羅馬帝國定都君士坦丁堡,“每日紀聞”才退出了歷史舞台。

凱撒在位時不僅關注“每日紀聞”的定時發布,還對展示時間以及撤下之后的保存安置做了詳細安排,但歷史學家們至今沒有找到“每日紀聞”的實物殘留,所以世界上現存最早的報紙,還得回到東方來看。

從漢初到清末,一種名為“邸報”的官方報紙一脈相承,從未終止發行。所謂“邸”,是各地方政府設立在京城的辦事機構。在凱撒時代一百多年前的中國漢朝初期,各郡設置在長安的“邸”中,有專人負責收集、傳抄張貼於宮門前的朝政紀要和最新官旨,通過驛站傳遞給最終讀者——太守來參閱,因此“邸報”又別稱“邸抄”或“宮門抄”。

最早的“邸報”被抄寫在竹簡或絹帛之上,隨著東漢造紙術的出現,易於攜帶、收藏的纖維紙成為書寫材料。出土於清末敦煌、現藏於英國不列顛圖書館的《進奏院狀》(唐僖宗光啟三年)就是在長約97厘米、寬約28厘米的堅韌紙張上,由左向右豎書了六十行。

這種手抄的傳播方式從唐代起,萌芽出被木刻印刷取代的痕跡。唐玄宗開元年間,官府欽定發行的《開元雜報》採用的是木刻印刷術﹔到了明末崇禎年間,邸報的印制已經開始使用活字排版技術。印刷術使其發行量躍增,發行流程也更為規范。唐宋時期,官報經過進奏院編擬再由樞密院審核“定本”后方可排印,再途經驛站傳遞全國各地﹔明朝時,設置了專門的通政司進行邸報編發﹔而清朝除了“邸報”,還有面向平民的“京報”,有專門的報房做內容編撰、發行和管理運營,初現現代報社的端倪。

但究其實質,漢代以后,“邸報”的發行機構都是中央政府,都以自上而下的教化為目的。

鉛字印刷和城市興起為報紙發展插上翅膀

在西歐世界,報紙的通名“Gazette”(格塞塔),本意是一枚威尼斯硬幣。

16世紀中葉是航海大發現的時代。繼羅馬帝國分裂一千兩百多年后,地中海又一次成為了世界中心。而地中海的中心——位於北端的意大利港口城市威尼斯,不僅佔據著海上貿易的核心樞紐,穿梭其中的船隻也帶來了四面八方港口的消息。戰爭情勢、城市動向、貿易價格、法庭判決、氣象交通……對於商人們來說,凡此種種都必須加以關注,審時度勢,以免錯失商機。有威尼斯人專門收集、整理以上消息,以手抄報的形式在商人和貴族間販賣。這種手抄報因為以一個威尼斯銅板(Gazette)即可購得,便被稱為“Venice Gazette”,即“威尼斯公報”。“威尼斯公報”不是世界上最早的報紙,但它背后的運作者們可以算作是世界上最早的新聞記者。

因為需求量激增,威尼斯公報很快由手抄改為印刷,15世紀古登堡的金屬鉛字模版為這一刻已等待良久。紙張在等待字模,字模在等待油墨,而油墨,在等待它更多、更多的讀者。

每個清晨來臨之前,城市中的人們還在夢鄉酣睡,報業集團的機器就開始轟鳴,源源不斷吐出數以千萬計的印刷報紙,打包、分裝、投遞到街區各個角落。當人們醒來時,早餐與報紙開啟了他們的一天。在城市兩端的人們生活迥然不同,但所持報紙的內容卻分毫不差。

德國古登堡的鉛字印刷,開啟了一個時代,報紙上的消息得以批量印刷、毫無差別地傳遞到普羅大眾手上。

在見証歷史的過程中,報紙也在不斷前進。1493年,羅馬的第一份報紙報道了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經歷。當照相機的發明沖擊了再現式繪畫的存在意義時,英國的《每日鏡報》首次在報紙上刊登照片以取代圖畫。一開始的報紙還談不上每日或定期出版,隻在有了大事件時才刊印。印刷技術的改進和16、17世紀資產階級的興起,為報紙的發展插上了翅膀。以阿姆斯特丹、巴黎、倫敦為代表的歐洲大城市,居民人數都在20萬以上。每個人都對本國和外國的最新動向充滿好奇,報紙是他們獲取消息的最主要途徑。搭載日漸成熟的郵政系統、借助日益發達的交通運輸,以及最重要的,憑借資產階級在教會和王權抗爭中逐漸加強的話語權,報紙的定期出版成為可能。1609年創刊的德國《艾維蘇事務報》,以周報形式成為了世界上最早定期出版的報紙。1650年,德國人蒂莫特裡茨出版了世界上第一份日報。

報業的黃金時代

雖然我國誕生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報紙——“邸報”,但現代意義上的報紙出現卻是在清末以后。最早是西方傳教士在中國各通商口岸建立報館,刊發宣揚宗教內容的報紙刊物。19世紀末以后,中國人官辦、民辦的報紙開始萌芽,其中以維新變法派康有為、梁啟超於1895年創辦的《中外紀聞》(又名《萬國公報》)最具影響力。

20世紀初的北京,報業的蓬勃發展與世界同步——有記載和原報可查的北京民間報房,就有“聚興、聚升、合成、杜記、集文、同順、天華、公興、聚恆、洪興、永興、同文、信義、連升”等十幾家。大的報館都雇有自己的報夫,統一身著藍布長衫、肩搭裝有日報的藍布長袋,穿梭在官府、錢庄,乃至普通百姓人家。除此以外,北京還有報館一百多家,發行報紙總計超過三百種。1911年在北京琉璃廠南柳巷永興寺建立的報刊發行處,是我國最早負責各類報刊發行及物流的機構。

新文化運動思想點燃了報紙傳播的火焰,《新青年》《國民》《每周評論》《京報》《新生活》這些耳熟能詳的報刊深入人心,廣受歡迎,據記載,光是《晨報》每期的發行量,就有一萬多份。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賣報的小行家,不等天明去派報,一面走,一面叫,今天的新聞真正好,七個銅板就買兩份報。”由聶耳在20世紀30年代創作的《賣報歌》,其中“七個銅板就買兩份報”的歌詞,反映了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報紙的讀者從“小眾”到“大眾”的飛躍過程。報紙不再是名門貴族或上層商賈的讀物,讀者范圍不斷擴大,發行量也直線上升,從過去的幾萬份增加到上百萬份。對於報紙來說,刊載新聞、定期出版、公開發行的三大特征補足了最后一環。大開傳播時代,以低廉的成本面向最廣泛民眾的“公開發行”終於實現,現代報紙就此誕生。

“七個銅板就買兩份報”還透露了另外一個信息:20世紀以后的報紙,並不靠賣報費來維持經營。低廉的價格為報紙盡可能多地爭取到讀者,讀者越多,報紙的廣告費就越多。

從19世紀末開始,報業的生產經營逐漸集中,財力雄厚的報業壟斷集團誕生。1889年,美國人愛德華·斯克裡普斯和密爾頓·麥克雷共同創辦了世界上第一個報業集團,很快將這種象征報業繁榮的形式傳到歐洲。在英國,《每日郵報》的創辦者通過在各地買入、創辦多家報紙創立了英國有史以來最大的報業集團,影響遍布全國。法國報業巨頭埃爾桑報旗下四十多種報刊,發行量佔了巴黎報業的47%﹔德國的十大報團佔據全國報業發行量的55%﹔而在美國,1978年共有167個報業集團,擁有的1095家日報佔據了日報發行總量的72%,《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今日美國》等更是報業中的大鱷。這些報業巨頭除了發行報紙,還涉足圖書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有線電視等領域,報業的“黃金時代”在20世紀達到頂峰。

在20世紀中葉,報紙的收入有百分之八十都來自於廣告。這意味著讀者數量越多、發行量越大的報紙獲得的廣告費越多。同時,大報業公司規模巨大的印刷設備、可充分調配利用的記者資源,都為其以低成本佔領市場助了一臂之力。

傳統報紙開啟手機版

2005年,具有原創報道、新聞聚合和博客評論功能的《赫芬頓郵報》上線,55歲的創始人赫芬頓稱,這是世界上“第一份互聯網報紙”。《赫芬頓郵報》成立后的第二年便獲得了5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兩年之后又迎來另一筆巨額投資。由此,“第一份互聯網報紙”招聘了更多的通訊員、程序員、多媒體團隊,實現了線上內容24小時不間斷更新。在2009年到2011年間,《赫芬頓郵報》在美國紐約、洛杉磯、舊金山、底特律等地迅速設立新的地方站。

與此熱火朝天景象相反的,是美國傳統紙質報紙受到的沖擊。2009年,擁有上百年歷史的《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停刊印刷版本。第二年,《西雅圖郵報》挂牌出售,聲稱如無買主將就此停印,最終未尋到合適買家的它,黯然關閉了線下出版的部門,轉為線上新聞網站。受到互聯網浪潮沖擊的報紙遠不止這兩家。報業巨頭們紛紛裁員,從事新聞事業的人數也急劇下滑:“1990年美國約有455000人從事新聞業務,到2017年初僅剩下173900名,下降比例超過50%。”

曾經,廣播和電視的出現,分散了報紙的一部分受眾和廣告利潤。后來,網絡的迅猛發展特別是智能手機的橫空出世,導致報紙等傳統媒體再度面臨新的競爭者。

有人認為,網絡時代快節奏的工作與生活,使人們習慣以“碎片化”的方式獲取信息,導致了傳統紙質報紙的讀者數量日漸萎縮。但也有人認為,報紙對於碎片化閱讀並不陌生,傳統報紙的一些版面、欄目,也可滿足讀者的碎片化閱讀。手機資訊與紙質報紙的真正區別,在於閱讀的形式,而報紙也同樣能搭上互聯網的信息快車——傳統紙質報紙紛紛開通網絡版和手機版。

1993年12月6日,《杭州日報》電子版開啟了我國數字化報紙的序幕﹔1997年,《人民日報》網絡版正式上線﹔到1999年底,國內線上報紙數量已經超過一千家。多媒體數字報和互動多媒體網絡報,既保持了傳統紙質報紙吸引目光的版面格式,可以隨意翻頁﹔又在讀者感興趣的文章中插入擴展閱讀鏈接,並運用動畫、視頻、音頻等多媒體手段展示和延伸新聞報道。2001年,《揚子晚報》打出了“揚子隨身看”的招牌,是我國第一份手機報。2017年,我國網絡新聞用戶已達6.25億,中國網民平均每天花在手機新聞資訊上的時間為67分鐘。

竹簡、絹帛、紙張、油墨機械乃至電子屏幕……不論形式如何變化,隻要有新聞存在,報紙就永不會消失。

延伸閱讀

新聞紙與報紙保存

歷經6年,加拿大人查爾斯·費內蒂在1844年發明出一種以機械木料為材質的紙張,將其命名為新聞紙(Newsprint),又稱白板紙。這種紙張輕薄而有韌性,能承受高速輪轉機印刷強度,但同時又不易透光、油墨吸附性好,最重要的是——造價低廉,尤其適合報紙印刷業的大量用紙需求,因此一經發明就被加拿大的一家主流報紙所採用,后迅速推廣開來。

新聞紙促進了報紙的傳播,卻為報紙的保存帶來了不大不小的麻煩。普通人家看完報紙多會丟棄或回收,但對於報社和歷史研究者來說,舊報紙卻是一座資源豐富的寶藏。內容翔實、有連續性的報紙報道是編寫“大事件”的必備材料。然而以機械木漿為原材料的新聞紙,因為含有木質素和其他雜質,卻是最不耐久的材質紙張。纖維素與空氣暴露時間過長會讓報紙發黃,含鉛的油墨在遇到潮濕空氣以后容易模糊不清﹔保管不善很容易發霉。

所以報紙保管庫房一般都設置嚴格的溫控和濕度,避免光線直射,對重要的報紙保存多份,作為典藏。為防止火災、水災受損,有時還會在距離報社和檔案館幾百公裡以外存放一套副本。除此以外,掃描報紙進行數據化保管,也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方式。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